日本,是不是发达国家?
毋庸置疑,是!出色的工业实力、极高的人均GDP、完善的社会福利、富裕的生活条件,很难说,日本不是发达国家。
那么,韩国呢?韩国,是不是发达国家?你怎么看?可以把你的答案打在弹幕。
毋庸置疑,弹幕已经开始群殴。韩国是发达国家,还是不是发达国家,这简直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
挺韩者说,韩国国民人均GDP32000美元,与日本的40000美元相比,也相差不多;加之,韩国工业实力突出,三星等韩企傲立全球,还有全球数一数二的文化产业。
而抑韩者只风轻云淡一句:白菜都吃不起,算什么发达国家?
一句话,剑指韩国人只算温饱的生活条件。
这不是捏造,毕竟,我们没有韩国人发明历史的“优良传统”。
韩国一颗白菜超过60元人民币,而我国一棵4斤白菜,价格低时甚至只要1块。韩国一斤牛肉250元人民币,即便年均20万人民币,也只够韩国人一天吃2斤牛肉的。新疆人聚会,吃一顿可是5斤肉打底的。
韩国,如何成了一个吃不起白菜的发达国家?
这个问题背后,是困扰韩国多年的三重农业危机!
韩国土地贫瘠、国土狭小,不宜于农业发展。自古以来,韩国人便是依靠精耕细作勉强度日。
恰恰是认识这一国情,二战结束后,韩国确立了输出主导型的经济振兴战略。在这种战略下,韩国 *** 将农业定位为工业发展的手段,通过发展农业为韩国工业的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粮食供应以及稳定的政治支持,某种程度来说,这一战略沿袭了斯大林的工农剪刀差。
在70年代以前,韩国还对本国小农经济进行保护,但自70年代以后,在朴正熙的铁腕领导下,韩国抛弃小农经济政策,强力推行输出导向型的工业发展战略。其后,席卷而来的全球化过程、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让本就脆弱的韩国农业雪上加霜。在工业发展高歌猛进的同时,韩国农业开始步入深渊。
在这种背景下,韩国 *** 放弃了各种支持农业和保护小农的政策,转而推行被认为更能适应国际自由市场竞争的规模经营和工业化农业。然而,这种转型并不成功,反使韩国农业在全球化背景下陷入新的危机。
可以看出,从1945年至今,韩国农业数次陷入危机,概括地说是三重危机:生产力危机、政策危机和资本危机。
生产力危机——
生产力危机是韩国农业自古便面临的危机。这与韩国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耕地面积等息息相关。对于耕地面积少、资源缺乏的韩国来说,只有小农经济,能成其基础。
不过,韩国农业古代农耕技术只勉强维持韩国人温饱,每每遭遇战事或天灾,韩国便会爆发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韩剧《李尸朝鲜》许多场景,便取自古朝鲜人关于饥荒、战事的历史笔记。朝鲜战争所造成的饥荒也是其延续。
而生产力危机,伴随着社会稳定及生产技术的发展,也得以缓解——
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 *** 进行了旨在消灭地主阶级、防止资本侵农的农地改革。农地改革重新确立了韩国的小农体制,保护了小农经济,同时防止了地主的资本家化和土地资本的产业资本化。到1964年自耕农的比重从1945年的13.8%增加到了71.6%。这之后,韩国 *** 又通过一系列的农业保护政策巩固其成果。这些政策包括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输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土地平整项目,对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量投资,推进机械化、推广优种良种培育以及为农民提供金融援助。
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停止了对韩国的粮食援助而改为对韩国粮食出口之后,韩国开始实行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双重粮价政策。所谓双重粮价政策就是 *** 以高价从农民那里收购粮食,然后再以低价卖给城市居民。显然,此举是国家为农业发展埋单,并保证居民生活不受影响。
*** 的一系列努力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和粮食自给率,到1976年韩国实现了大米的自给自足,农民收入甚至一度超过了城市居民。
政策危机——
然而,好政策不是恒定的,国家也会根据国家战略的变化,对政策进行调整。
伴随着国家发展战略向出口导向工业化等转型,韩国 *** 也重新定位了农业,走上了以城市工业化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而这种路线,必然以牺牲农村为代价,驱使农村物力、人力向城市集中,也可以理解成韩国版的圈地运动。
这是一个道德困境——不对农民利益进行损害,就无法让农民涌入城市,参与工业生产。韩国 *** 终于还是选择了牺牲农业,也由此产生了韩国农业的第二轮危机:政策危机。
70年代后,为了维持低成本的城市劳动力,韩国 *** 开始通过低价收购农民粮食以及接受美国的粮食援助来维持低粮价。农民生计困难,于是,快速流向城市。数年前,韩国大热的韩剧《请回答1988》,主角父母均是这一时期进入城市。这些涌入城市的农民,为韩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城市的红红火火背后,便是韩国农村的萧条凋敝,但成为工人的农民,却满怀欣喜。
这一时期,韩国形成了在城市由产业资本主义支配的产业化体系和在农村由小商品生产支配的小农经济体制共存的二元结构。朴正熙 *** 利用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助力国家的现代化,因为农村的小农体制为城市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和粮食供给以及稳定的政治支持。而农民涌入城市后,收入高了、生活好了,自然也愈加支持这一政策。
只是在双赢背后,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零和反应——韩国农业的空心化。
资本危机——
在工业如火如荼发展之下,韩国的小农经济彻底走入死胡同。罪魁祸首,是资本。
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的农业发展思路和政策发生了转变,即由防止资本入农、保护小农转为开放农产品市场、积极推进农业自由化。
韩国 *** 放弃粮食自给的基本农业政策方向而转为市场开放的农业政策,逐渐放弃对农业的保护政策。这种政策转变不仅急促而且彻底,中间没有过渡政策也没有留给农业缓冲时间。
然而,当资本进入农业,农业也就不可避免地加上了资本印记。在资本化农业挤压、摧垮了小农时,韩国国内还没有生长出能担当农业的中坚力量,而 *** 投入了巨额资金来培养扶持的专业农,也难以应对国外强大对手。
韩国农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而危机重重、无法自拔。面对着其他国家强大的农业实力,韩国农业急剧衰退、农户交易条件恶化、城乡差距扩大、农户负债严重——韩国失去的不仅是本国的农产品市场,还有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开始了不可制止地衰落,最终堕入深渊。
现在,农业对韩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韩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已经不到5%。
韩国也开始以畸形的贸易保护制度,对本国农业“亡羊补牢”。然而,在资本的话语体系下,已经没有人才愿意投身农业,韩国仅存的农民,也拿准了 *** 的命脉,大加利用韩国的保护主义,不断给自家农产品加价,最终,演化成现在的尴尬境地。
当一个国家失去农业实力,即便GDP名列前茅,也要以高昂价格去购买农产品,毕竟,钱不能吃、白菜可以吃。
说到底,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大工业,必须以强大农业为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韩媒:原材料涨价 韩国餐厅多使用进口泡菜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关税厅(海关)16日发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韩国10月泡菜进口额同比增长50.9%,环比增长16.2%,为1701.8万美元,创下单月新高。
报道称,据分析,白菜等泡菜原料价格上涨,韩国产泡菜价格也居高不下,餐厅多选择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进口泡菜。
报道还称,今年前10个月泡菜累计进口额同比增长30%,已超过去年全年的进口额。
来源:参考消息网
“泡菜季”到来,白菜价格却上涨超53%!韩国主妇愁眉不展伴随着秋白菜收获,韩国民众开始准备腌制越冬泡菜。忠清北道槐山郡的白菜在韩国很有名,这两天这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泡菜节,目前韩国开始分阶段恢复日常生活,今年的泡菜节也重新展开了线下活动。
财经频道特约记者 刘峥:我现在在韩国槐山郡泡菜节的现场,在户外运动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跑道设置了有40多顶透明的帐篷,这里就是大家 *** 泡菜的体验空间。
随着秋白菜丰收,韩国家家户户开始张罗做泡菜,但是最近不断上涨的食材价格,令韩国主妇们愁眉不展。原本今年秋白菜种植面积就要比往年少7%,上个月韩国白菜主产地又遭遇软腐病害,大面积白菜烂在了地里。
韩国农业部门统计显示,今年秋白菜总产量同比减少12%。受此影响,近期白菜价格不断攀升,同比上涨53.4%。此外,干大蒜、粗盐等辅料也普遍涨价,小葱的价格涨幅更是超过六成,每公斤批发价达到约合人民币50元。据推测,以韩国四口之家腌制20棵泡菜为基准,今年食材方面的花销可能要超过3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890元。(央视财经)
编辑/田野
韩国农产品价格暴涨,一颗白菜卖90元人民币?韩媒直呼“高得可怕”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9日报道,受近日超强台风等因素影响,韩国在即将迎来中秋小长假之际,农副产品价格暴涨,有韩居民甚至发现一颗白菜的价格高达18000韩元(约合人民币90元)。纽西斯通讯社在标题上直接用了“高得可怕”来形容韩国当前的菜价。
中秋节小长假前夕,韩国民众在超市内采购农副产品。 图源:纽西斯通讯社
报道称,9日上午,居住在京畿道龙仁市的主妇朴某到家附近的超市买菜时,发现一颗白菜的标价竟高达18000韩元(约合人民币90元),一根大葱的价格也达到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对此,朴某表示,她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最近的菜价真是让她目瞪口呆。
资料图 图自韩媒
纽西斯通讯社称,受近期台风天气影响,韩国农副产品价格暴涨。白菜价格与8月份相比上涨近2倍,萝卜和大葱的价格涨幅也接近30%。由于今年韩国气象条件恶劣,农产品收成本来就不好。最近又因暴雨、台风天气接连不断,蔬菜价格一直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韩国民众一直在为“吃饭”问题而发愁。
受近日超强台风影响,韩国某地农作物受损。 图自韩媒
据报道,有韩国民众对菜价居高不下的现象质疑道,“虽说农产品价格会因天气情况影响而暴涨,但为了防止持续发生这种情况, *** 难道不应该在生产和供销环节上做足工作,去有效调控菜价吗?”
纽西斯通讯社表示,韩国总统尹锡悦上个月到首尔某超市对民生问题进行实地考察时曾表示,“ *** 会管理好市场供需情况。我们刚刚召开了中秋民生物价对策会,在今年中秋节期间,会切实调控好‘菜篮子’价格”。纽西斯通讯社称,然而在一个月后中秋节的前一天,尹锡悦当初的承诺成为“空话”,迎接中秋节的韩国民众内心非常苦涩。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环球网 付嘉骏
一颗白菜更高卖50人民币!韩媒:自产泡菜涨价,从中国进口激增【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付嘉骏】据韩国《 *** 》26日报道,近期由于韩国白菜价格猛涨,一颗白菜的售价在25日更高达到9330韩元,约合近50元人民币,韩国民众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泡菜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与此同时,韩国对中国产泡菜的进口量也在激增。
报道称,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25日公布的价格信息显示,当天一颗白菜的售价更高达到9330韩元(约合48.5元人民币),全国平均零售价为7189韩元(约合37.4元人民币)。
首尔一家大型超市正在销售白菜。 图自韩媒
据报道,进入7月以来,白菜价格直线上涨。本月一棵白菜的平均价格为5251韩元(约合27.3元人民币),比6月高出27%,比去年7月同比上涨55%。
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农业观测中心对此表示,最近白菜价格上涨的原因是白菜的种植面积相比去年减少,再加上受高温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白菜收成不好。预计8月份白菜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
《 *** 》称,与白菜一起被称为“ *** 泡菜的两大主材料”的白萝卜价格也在大幅上涨。7月,一根白萝卜的平均零售价为2400韩元(约合12.5元人民币),比6月高出16%,比去年7月同比上涨36%。
报道称,今年以来,白菜、萝卜以及调味料等用于 *** 泡菜的原料价格都在大幅上涨,韩国自产泡菜的价格也在大幅上调。自产泡菜高昂的价格给韩国消费者和餐饮业带来了负担,因此韩国开始大量进口中国产泡菜。据韩国关税厅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的统计显示,今年5月泡菜进口量为24845吨,同比去年5月增加17.4%,而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
《 *** 》报道认为,韩国产泡菜原材料的价格暂时会居高不下,预计中国产泡菜的进口量也将持续增加。一名韩国主妇向《 *** 》表示,自己本想在小区集市买些白菜回家腌泡菜,挑了3颗白菜却被要价20000韩元(约合104元人民币)。她将白菜拿起来又放下,反复了几次,最后还是没买,空手而归。
韩国的“钻石白菜价”令人望而却步,多重因素下的农业危机令人望而却步的“白菜价”
要问韩国名菜有什么,很多人之一时间就会想起泡菜,和世界上大多数人们的印象差不多,韩国人确实爱吃泡菜。
可以说,他们对泡菜的迷恋不亚于日本人之于寿司、俄罗斯人之于罗宋汤。
但是,作为韩国人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一道美食,泡菜的原材料大白菜的价格却对韩国人并不友好。
且不论韩国综艺节目里时常爆出的阵阵吐槽,这次,就连他们的新闻媒体也开始关注起大白菜的菜价来。
由于近期白菜价格上涨,引得一众韩国人大呼民生多艰,甚至冒出“人们已经吃不起白菜”的惊人言论。
要说吃不起,肯定是有些夸张了,经常关注韩国的人们都知道,韩国的菜价高昂也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也不只是菜价,包括水果在内,几乎所有农产品的价格都不太亲民。
韩国有一档综艺节目曾经邀请几位韩国艺人到中国山东体验生活,这些韩国艺人来到菜市场买菜的时候,纷纷被这里的菜价惊呆了,他们一个个声称“之一次买到这样便宜的菜”。
可想而知,在韩国市场上,蔬菜的价格远远不如中国市场上实惠。
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像韩国这样富裕的发达国家,人均GDP高达3.2万美元,即便生活用品价格高一些又如何?不照样过得风生水起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韩国人的平均工资水平再高,也代表不了生活在韩国的所有人。
尤其是韩国的阶级分化如此严重,稀缺资源控制在少数顶级财阀手中已是资本主义国家不言而喻的社会结构框架。
据韩媒报道,韩国的大白菜已经卖到了62元一颗的价格,这对韩国民众来说,这哪里还是白菜,简直就是在吃钻石!
消息传到中国,引得一众网友大呼“要去韩国卖白菜”,大伙儿纷纷调侃:“这样的白菜价让人万万没想到”、“看来白菜也具备走私的价值了”。
显然,平日里韩国的菜价虽然高昂,可还远远没有达到令大部分民众的生活大受影响的地步。
这次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是受世界经济停滞影响,韩国2020年整体经济恶化,在人们生活本就较为艰难的情况下,用于维持基本需求的菜价又迎来了一波涨幅,无异于雪上加霜。
二是由于原材料白菜的涨价,致使餐饮业整体价格走高,以及市面上泡菜相关产品价格也纷纷上涨,这是最令消费者们难受的。
为了兼顾生意和成本,韩国餐饮业的老板们也是煞费苦心,有的餐厅悄悄撤走了赠送的泡菜小碟,还有的干脆去掉了汉堡里面的西红柿,不放西红柿也就不用放白菜了。
但消费者毕竟不是傻子,如此明显的变化让所有人都捕捉到了白菜向奢侈品食材的转化。
据可靠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的白菜价格与2019年相比足足涨了40%。
人们将白菜一会儿比作金子,一会儿比作钻石,以此表达对菜价上涨的无力 *** 。
涨价背后,不简单
韩媒将涨价的原因简单归结于台风天气和去年超长雨季的影响,意为气候因素造成了白菜的减产,因此价格才会一路暴涨。有道理吗?当然。
我们都知道,202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世卫组织曾根据观测到的数据发文称,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
而下半年,由于厄尔尼洛现象向拉尼娜现象的转化,全球多个地区的气候出现了不稳定变化,与往年相较,发生在全球各地的灾难有增无减。
每个国家都多多少少地出现了针对于农业上的不稳定因素,例如巴基斯坦的蝗灾、我国南方的洪灾、澳洲的大火等等,每一桩、每一件对农业的破坏都是致命的,但其他国家的菜价又如何呢?
以我国为例,2020年初,个别商超标价60多元一颗的“天价白菜”,被媒体曝光之后引起轩然 *** ,随后大半年的平静,仿佛已经令人忘记了菜价的起伏。
按照我国一般城市物价来算,平时不超过0.99元一斤的白菜,最贵的时候也不过1.9元一斤。
白菜价格的确有所上涨,涨幅不可谓不大,但几毛钱的菜价突破一元钱在人们看来也还远远不到“吃不起”的地步。
与我国本就廉价的蔬菜定价不同,韩国的菜价是在原本高昂的价格基础上另行涨价,涨幅自然不会是一毛两毛。
通俗来讲,1元钱的40%只是4毛钱,而10元钱的40%则是4元钱,这也难怪韩国人叫苦不迭了。
兴许有人认为,拿韩国与中国这样地域辽阔的农业大国相比,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来自国际上的对比,早在2005年,就有数据显示,韩国的农产品价格比国际农产品价格要平均高上2.85倍。
韩国统计厅2003年的数据显示,通过比较34个国家的牛肉、食用油和水果价格,韩国稳居之一。
其中,水果价格高出纽约3.2倍,高出伦敦2.9倍,高出东京2.1倍。
令许多国人大跌眼镜的是,向来盛传“吃不起西瓜”的日本,国内水果价格竟然比韩国还要低上两倍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呢?问题出在多个方面。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经济学上的“供求关系”,在农产品价格方面,供求关系是首要因素,供大于求则价格走低,供不应求则价格上涨。
供不应求的原因除了韩媒所说的台风、降水等天气原因,还有 *** 市场监管政策等人为因素的干预。
就拿前几年的数据来看,韩国的菜价也是一年高于一年,虽然不像2020年这样突然暴涨,可也一直在攀升的过程中不曾停下。
也有人说,世界上有的是便宜的大白菜,但凡多进口一些也足以将韩国的菜价降下来了,远的不提,中国这么近,每年丰收的大白菜不就多得数不胜数?怎么韩国就看不到呢?
与人们所想象的恰恰相反,韩国白菜的价格之所以高至这般地步,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韩国 *** 的监管政策一手造就。
多重因素下的农业危机
韩国是一个农业薄弱的国家,不像中国地大物博,自给自足的日子可以过上几千年。
韩国的地形对农业十分不利,多为山地、平原,可耕地面积大约只有1.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
韩国地少人多,又深受西方制度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年轻人都喜欢涌向大城市,致使本就不多农业人口变得更加稀少,且严重老龄化,多在60岁以上。
试想,这样的社会结构要想发展好农业,岂不是难于登天?
一方面地形不佳,一方面又面临着气候上的责难,韩国的气候对于许多农作物的生长都十分不利。
经过绿色革命,韩国在1978年实现了水稻的自给,但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韩国依然有三分之二的耕地为水田,这些水田的用途主要就是种植水稻。
除了水稻以外,大部分农作物都是“不及格”的。
尤其是在二战过后,韩国确认了走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大力开设工厂,实行工业改革,重心倾斜之下,本就薄弱的农业更是雪上加霜。
这段时间,韩国工业对农业的挤压成了这片土地上难以恢复的一道伤痕。
那段时间,韩国的农业用地不断地被用作非农业用途,非农经济发展得越迅速,农业用地的转化速度就越快,颇有些“以农养工”的意味。
直到农业用地被挤占得所剩无几,这才引起了韩国当局的注意,连忙用拓荒和填海等方式抢救,试图另辟蹊径,创造农业用地。
俗话说,修复总比破坏难,一旦问题铸就,再想要解决,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韩国的农业用地被建造工厂、建造高楼大厦的时候,还不曾想到未来将面对的农业危机。
建国之初的韩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在经历多次劫难之后,自伤国本,农业反倒持续没落,对于韩国来说,这是一个跨世纪的难题。
随着韩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农业在GDP中的占比越来越少,粮食的自给率连年下降。
到了2011年,韩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04公顷,这还是在 *** 的大力支持之下所能达到的更好结果。
直至今日,针对韩国农业发放的国家补贴在全球范围内仍是更高,其中就包括了农产品价格的居高不下,高昂的菜价虽然得罪了消费者,却也有效提高了农户的收入。
韩国 *** 提倡的“身土不二”,也影响着韩国人的消费观,意为本土的韩国人就该吃本土的东西,这个口号反映了韩国 *** 保护本土农业的态度和决心。
为了践行这一原则,韩国对别国的进口农产品实行了高额的关税制度,这是韩国对本土的农业保护制度所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白菜不能起到缓和韩国市场作用的原因。
毫不客气地讲,韩国的“钻石白菜价”是由政策导向产生的必然结果。
韩国的农业在被 *** 政策的保护之下,该是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那农民的收入应该是全世界更高了吧?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韩国的农户收入仍旧微薄,与城市里打工的工人形成鲜明对比。
韩国农业协会多次就农户权益问题组织农户上街 *** 、大声 *** ,发泄着他们的不满,多次与 *** 人员发生冲突,甚至敢与警察对峙。
韩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韩国的小农经济被全球化的浪潮反复冲击,早已失去了原本的竞争力,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措施也渐渐淡化了作用。
由此可见,韩国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于本土农业来说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反而成为了社会经济的一种拖累。
纵观全球近代经济发展史,似乎能找到一些模模糊糊的相似之处。好像每个国家在进行工业化改革的时期,都势必会迸发出一股“急于求成”的势头,而发展之后所带来的影响在韩国这个环境特殊的国家上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国的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在与陈平教授的一次对话中曾经提到一个事实,他心痛地说道:“当时为了发展经济,中国更好的那些耕地面积都被房地产占据,建立了高楼大厦,那是多好的农业用地啊!粮食不用化肥就能长,现在呢,土壤不好,只能催熟!”
这是我国为了发展工业曾经付出的代价,时至今日,中国的农业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看似完全不用担心,但是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仍然可以从韩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中找到些许启示。
天价白菜64元一颗,韩媒吐槽吃钻石!韩国99%泡菜买自中国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之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日前热播的韩剧《邪恶之花》里面出现一个情节,韩国刑警蹲点成功逮捕一组盗窃团伙,这群小偷专门盗窃的物品居然是白菜,顿时大片弹幕飘过全在直呼至于吗?但可能大家有所不知,这个时节韩国白菜价格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贵到让韩媒吐槽简直在吃钻石。
1棵白菜上万韩元!韩国人吐槽吃钻石
据海外网援引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中秋过后,正是韩国人做泡菜的季节。然而,今年持续54天的韩国史上最长雨季,加上台风灾害导致秋季白菜供应减少,从而引起泡菜主要食材价格居高不下,令韩国家庭苦不堪言。
报道指出,一户韩国家庭腌制泡菜,光买20棵大白菜,就需要20多万韩元,再加上白萝卜、大葱、小葱、生姜、苹果、梨、生蚝等辅料,腌制泡菜的全部成本,竟然高达50万韩元(2927元人民币)。
确实如此,根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司10月7日数据,当前韩国1棵白菜的零售价约为1.0689万韩元(约合62元人民币),比2019年足足上涨40%,而其他辅料,例如一棵白萝卜售价3913韩元,1公斤大葱4318韩元,1公斤小葱7623韩元,1公斤辣椒面32895韩元,均比2019年上涨30%-70%。
由于食材过于昂贵,许多韩国餐厅悄悄撤掉了免费的泡菜小碟,还有快餐店干脆不在汉堡中放西红柿。韩媒KBS新闻吐槽说,之前白菜太贵,有人说是"金菜",现在,简直就是吃钻石啊!不少韩国家庭也决定放弃或推迟腌制泡菜,或是转向购买成品泡菜。
腌不起泡菜就买!韩国99%泡菜是中国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自诩"泡菜宗主国"的韩国99%泡菜都是"中国制造",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资料显示,2019年韩国进口泡菜30.65万吨,是出口量(5.8316万吨)的近6倍,其中99%来自中国。一年的贸易逆差,高达450亿韩元,约合2.6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近年来韩国泡菜贸易逆差明显,韩国纯进口量2014年为17.4万吨、2016年为21.5万吨、2018年为23.9万吨、2019年为24.8万吨,其间泡菜贸易逆差累计达到1.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59亿元)。
那么中国牌泡菜为何这么受韩国青睐?理由很简单,和韩国本土的"钻石白菜"相比,中国泡菜物美价廉!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此前发报告称,中国境内大型泡菜加工厂持续增加,山东、辽宁、吉林等地有逾100家泡菜工厂,在此背景下,中国泡菜竞争力不断提高,韩国各类餐厅和供餐企业普遍使用中国泡菜。
面对中国泡菜占据了韩国市场的窘境,2018年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还发布了 "泡菜振兴计划"。提出要在五年内提高韩国产泡菜在本国市场的占有率5个百分点,让泡菜国产率达到70%。但结果却是韩国人年年买不起腌制泡菜的食材。
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韩国天生条件不足,属于半岛国家,国土面积很小,人口众多,没有富裕的土地以种植蔬菜水果,只能依赖邻国进口。
文 | 李泽钚 题 | 曾艺 图 | 饶建宁 审 | 程远
韩国白菜价格暴涨34元一颗!韩媒:简直是吃金菜韩国大白菜34元一颗!腌泡菜的人急了 韩媒:简直是吃金菜
海外网10月29日电 受台风和去年价格暴跌等因素影响,今年韩国大白菜和萝卜大幅减产,价格暴涨。四口之家腌泡菜,光购买食材,成本就高达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817元)。韩媒《 *** 》吐槽,这吃的不是泡菜,是金菜。
综合韩国KBS新闻、《 *** 》报道,以25日为准,韩国一颗大白菜零售价达5680韩元(约合34元人民币),较2018年上涨60%,较往年上涨约93%。
资料图:韩国人集体腌制泡菜。
韩国大白菜价格暴涨,主要原因是气象条件恶化导致产量下降。今年9月3场台风先后袭击韩国白菜产地,导致歉收,加之大白菜栽培面积也较往年减少17%,预计今秋产量仅为110万吨左右,较往年减少21%。
此外,今秋韩国萝卜产量也较往年减少18%,预计每根萝卜价格在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2元)左右。
与此同时,辣椒和大蒜等调味材料价格持稳,但以4人家庭腌制20颗泡菜为准,所需成本或达30万韩元,较2018年上涨10%。
韩国统计厅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韩国秋白菜和秋萝卜的的种植面积,缩减到了有统计以来、近44年的更低值。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韩国网友感慨“白菜要涨疯了”“泡菜都吃不起了”,不少人放弃自己腌泡菜,转而购买现成的袋装泡菜。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当天表示,计划通过扩大供应等措施,稳定白菜和萝卜等食品的价格。(海外网 刘强)
韩国大白菜涨到45元一颗!韩媒:中国产泡菜成救兵来源:海外网
韩国泡菜(资料图)
海外网9月20日电 据韩联社9月20日报道,受罕见高温、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近来韩国蔬菜大幅减产,价格暴涨,其中大白菜涨价到近9000韩元(约合45元人民币)一颗,被戏称为“金菜”。韩国《亚洲经济》称,白菜价格“坐上火箭”,中国产泡菜成了救兵。
韩媒报道截图(韩联社电视台)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表示,9月11日至19日,首尔可乐市场一颗白菜的批发价高达8992韩元,比本月1日至10日上涨了28%。
泡菜腌制现场(韩国YTN电视台)
而且,腌泡菜季节即将到来,随着大白菜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其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对此,韩国 *** 计划释放部分储备蔬菜,以平抑价格。
韩国白菜和萝卜价格飙升
腌泡菜除了需要白菜之外,萝卜和洋葱也是不可少的原料,然而这两种蔬菜也是价格飙升。再加上能源、物流等成本的上升,泡菜生产企业不堪重负,今年3月宣布将成品泡菜价格提高5%-7%后,日前决定下半年再次提价。
资料图: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动手腌泡菜
报道说,韩国泡菜价格涨不停,相对价格低廉的中国产泡菜进口量持续增长,韩国关税厅进出口贸易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韩国进口中国产泡菜累计1.986亿美元(约合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6%。尤其是8月单月泡菜进口额达1337.6万美元(约合9381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增41.1%,关税厅预计中国产泡菜进口将持续增长。(海外网 刘强)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棵白菜卖到近25元,韩国民众还腌得起泡菜吗?泡菜是韩国人餐桌上的主角。
然而近日,韩国白菜的价格持续飙升,一棵白菜卖到近25元人民币,与去年相比上涨了近50%,疯狂上涨的白菜也给韩国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泡菜危机”。
韩国A频道记者:“ 一棵白菜全国平均零售均价为4542韩元(约24.5元人民币),考虑到去年不过3000韩元多一点,足足上涨了50%以上。”
就在两个月前,韩国 *** 还表示,白菜收成良好,有信心稳定白菜价格。但现在看来, *** 的预测完全失误。
韩国以全国19个地区传统市场和大型流通企业为对象,调查了13种泡菜材料,结果显示,以12月2日为基准,4口之家腌泡菜的费用比一年前上涨了8.5%,约合1790元人民币。
首尔麻浦区的一家日本餐厅,由于进口肉价大幅上涨,前不久换上了新价格表。
首尔餐厅老板 李范锡:“进口肉涨得最多。(每公斤)15000韩元左右(约81元人民币),现在涨到了35000韩元(约189元人民币)。”
在首尔市内一家大型超市。一根黄瓜1600韩元,约合8.6元人民币,价格相当于一年前的两倍。
韩国统计厅方面分析称,预计12月物价很可能继续出现相当幅度的上涨。对此,韩国 *** 考虑发放农产品优惠券。
专家分析,在全球供应链危机仍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经济复苏仍是个未知数,普通民众的生活将变得更加艰难。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