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葡萄酒,大家也许会想到豪华晚宴、高级餐厅、婚礼庆典、或者勃艮第的一座座庄园,这些美好的场景,许多都与“美”、“高档”、“精致”脱离不开关系,似乎不是印象里想喝随时就能喝的东西。
其实,自己在家也是可以酿制葡萄酒的。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自酿葡萄酒的小诀窍,让葡萄酒更加美味,酿出来香气十足,酒质醇厚,再也不用去买了!
酿制葡萄酒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准备葡萄和容器、处理葡萄、晾晒葡萄、发酵、过滤、密封这些环节上,都有需要注意的小诀窍,它们都是酿制好葡萄酒的关键点之一。
诀窍一、挑汁水多的葡萄
在之一步选葡萄时,就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了。葡萄酒分为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红葡萄酒是带着皮发酵的,而白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则经过了去皮。
无论大家想做什么葡萄酒,在原料的选用上都可以尽量选品质好的,如果能买到世界名品赤霞珠、黑皮诺等,那固然好。如果不方便买到,可以尽量选用大颗、汁水多的品种,比如巨峰这类。
诀窍二、保留天然酵母
随后在处理葡萄的过程中,有些人会剪下留蒂葡萄以后立刻去清洗葡萄。到了这一步,有一个小诀窍很多人都不知道:淘洗时,葡萄皮上会有一层白,这时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不要将它洗掉,因为它可以促进发酵,有利于葡萄酒的香气。这一步过后,就可以拿去晒干和捏碎啦。
诀窍三、选择无油无水的容器
很多人做葡萄酒不仅不好喝,甚至还滋生了大量细菌导致不能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容器的条件不恰当。在葡萄放进容器之前,一定要提前消毒,并且保证容器里无油无水后,再放入葡萄。
诀窍四、前十天适当透透气
开始发酵后,最关键的小诀窍之一就是:发酵的前十天内要让其偶尔透气。容器的盖子可以不用拧太紧。大约发酵15天以后,捞出渣再过滤,再次发酵20天至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再开盖了。
这时候,我们的葡萄酒就可以喝了。一打开盖子,就能闻见明显的葡萄酒香,颜色艳丽,十分好看。不过,自制葡萄酒的 *** 虽然不难,但如果没掌握这些诀窍,酿成一份好喝甚至是普通的葡萄酒都容易失败。
最后,还想和大家分享几个关于葡萄酒的小知识。
- 没留意过的人可能以为葡萄酒杯的形状设计都差不多,是为了趣味才设计微妙变化。实际上,葡萄酒杯型分了非常多种,不同的杯型会影响酒的香气和入口的口感。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都有各自适合的酒杯。
2.葡萄酒的品鉴主要看五个方面:甜度、酸度、单宁、酒精、酒体。其中四个都很好理解,但也许对小白来说,单宁比较陌生。单宁是来自葡萄皮或籽中的多酚化合物,作用是让酒有涩感。
3.葡萄酒的名称有根据某个国家的地区名称命名的、也有根据酒庄命名的与根据葡萄的品种名来命名的。比如赤霞珠、黑皮诺就是以葡萄品种命名的,而波尔多和香槟这类就是以地区命名的。
酿葡萄酒菡萏花迎金板舫
葡萄酒泻玉壶浆
老家的葡萄成熟了。摘了一些,准备酿葡萄酒。
先清洗,晾晒,洗罐,买糖,做好准备工作。
等葡萄上的水气晾干以后,把葡萄摘下来,捣烂,然后连皮带肉带籽和葡萄汁水统统装入瓶中,再把白糖放进去,密封,等待自然发酵。
时间过去半个多月,当一打开密封盖,一股葡萄酒的清香扑面而来。自家酿制的葡萄酒成了!
汁稠香浓,颜色鲜红,味道绝佳!自家的葡萄,自己酿制的酒,自然发酵,没有添加剂!喝着放心!这是自然与时间的产物。
我喜欢喝葡萄酒。每天一小杯,不贪杯,不过量。但我只喝我做的葡萄酒。自己做的,口味自调。买来的,一个是太贵,喝不起!一个是感觉涩味太重,甜度不够,喝不惯!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葡萄酒怎么酿?家庭自酿葡萄酒,你还敢喝吗??有的朋友会买很多葡萄,然后自己精心酿造葡萄酒,等过年过节的时候,再拿出来招待亲朋好友。很多人选择自己酿葡萄酒,认为干净卫生,喝起来放心,而且喝起来甜甜的,比起市面上的很多红酒,更加美味可口。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爆炸,中毒……关于自酿葡萄酒发生悲剧的新闻层出不穷,这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此事?我们先不着急回答,而是通过以下四个问题,给大家解释这个问题。
想要酿造,先了解酿造的原理!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葡萄酒的诞生,是受到神或者是大自然的恩赐,因此从水果可以变成能够让人喝醉的酒。然而在19世纪的时候,法国的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在帮一个酒厂解决发酵困难的问题时,发现了酵母这种微生物,因此发酵的秘密也被公示于天下。发酵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糖加酵母生成了酒精和二氧化碳。
糖:来源于葡萄的果肉部分,是葡萄成熟的标志性的成分。
酵母: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环境中,包括空气、田野等等。它们通过摄取糖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的生存能力,进而产生酒精、二氧化碳。
酒精:葡萄酒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能够喝醉的主要原因。同时,酒精的含量与葡萄的成熟度有一定的关系。
二氧化碳:酒精跟二氧化碳都是酵母的代谢产物。
喝起来发甜的葡萄酒,是加了冰糖?
了解过自酿葡萄酒的朋友,想必都听说过“一层葡萄一层糖”的酿造秘籍,这样酿出的葡萄酒甜甜的,才更加好喝。那么葡萄酒中的糖分,真的是通过加糖留下来的?
前面我们讲了发酵的秘密,酵母这种微生物通过消耗糖来进行新陈代谢,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这个过程中,如果酵母把这个糖全吃完了,转成了酒里面的酒精,那么这种酒是不含糖的,我们称之为干型葡萄酒。如果酵母没有把糖吃完,就有很多糖会保留下来,就会产生所谓的甜型或者半甜型的葡萄酒,比如 “液体黄金”贵腐葡萄酒和德国产生那种半甜型葡萄酒。
甜型或半甜型葡萄酒
所以,葡萄酒中的甜度绝对不是外来添加的,而是葡萄本身未代谢的糖分。我们自己添加的糖分,大量的残留在葡萄酒中,容易滋生细菌,代谢产生甲醛等有害物质,严重可以导致失明。
二氧化碳是甜蜜的泡泡,还是隐藏杀手?
酵母在代谢糖的时候,吃的饱饱的然后打嗝,二氧化碳就出来了。在酿造过程中,如果我们把二氧化碳全都放掉,这样就会产生静止葡萄酒,比如干红干白。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想办法把这部分二氧化碳储存在酒里面,让它不会跑掉,就会产生令人愉悦气泡。我们常见的起泡酒比如著名的香槟,就是用这种 *** 酿造的。
起泡葡萄酒
但值得注意的是,二氧化碳在发酵中可是危险份子,稍不留意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家庭自酿葡萄酒通常选用密闭的玻璃容器,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时候,容器内压力过大,很容易出现爆炸的情况,造成人身安全问题。甜蜜的泡泡,瞬间成了致命的隐藏杀手。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很容易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常见于工作车间。
自酿葡萄酒爆炸的新闻
你家里有二氧化硫吗?
我们观察酒标的背后或者正标,经常会见到二氧化硫的标识。酒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硫,能够保障酒长时间储存,而不会被微生物感染,甚至起到抗氧化的作用,这在食品领域非常普遍。
但是,我们家庭自酿葡萄酒时,因为缺少二氧化硫的保护,不能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这时候富含营养的葡萄汁,就成了它们的温床,产生大量甲醛等有害物质,喝了之后,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劝大家喝之前要三思呐!!!
关注董叔聊红酒,我们一起享美酒,为自己喝酒,分享葡萄酒配中餐美食心得。
大家好,这里是【刘一手美食】,关注老刘,每天分享一道好吃又实用的家常菜
1、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一种果酒。
2、 今天老刘就来分享一下“自制葡萄酒”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试一下。
3、下面开始介绍所需要的食材:
巨峰葡萄5公斤、冰糖500克
4、先把葡萄一粒粒摘下来,挑去品质不好的烂葡萄,然后用清水把葡萄洗干净,不要洗去葡萄表层的白粉,这层白粉是天然的发酵剂,然后把洗干净的葡萄放在塑料篮子里,摆在阳台晾干水分
5、再准备一个带有密封盖子的缸,把晾干的葡萄倒入洗干净擦干水分的缸中,然后用手把葡萄捏碎,再在当中放入冰糖,用手搅拌均匀,放冰糖的量根据个人喜好放多少
6、然后盖上盖子,再用保鲜膜包上,自然发酵15到20天就可以饮用了,酿制葡萄酒要选半密封的缸,不能选全封闭的塑料瓶等容器,不透气的话葡萄酒在酿制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这样有炸伤人的危险
7、时间到时拆去保鲜膜,用滤网过滤去葡萄皮和葡萄籽就可以饮用了,放入冰箱冷餐口感更佳。这样一瓶口感极佳的葡萄酒酒做好了
8、萄的营养成分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浆果中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
我是老刘,感谢大家对刘一手美食的支持,我们每天都有几道家常菜供大家参考,喜欢做饭的朋友别忘记点点关注,老刘谢谢大家观看
1、首先选择表皮完后的葡萄,不能有损坏的葡萄,当然葡萄的品种可以不限,所有品种的葡萄都能酿酒,除了酿造成本,其他的可以不考虑。
2、剪刀贴近果蒂处把葡萄一个个地剪下来,可以留一点果蒂,以免伤了果皮。
?3、把剪好的葡萄冲洗干净后用淡盐水浸泡十分钟左右,这是为了去掉葡萄皮上的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然后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再把水沥干。(注意水分一定要晾干否则会导致变质变味)
?4、把干净的葡萄倒在盆里,用手把它们一个个捏碎,葡萄皮,葡萄籽和果肉全都留在盆里,建议使用冰糖按照4:1比例,4斤葡萄1斤冰糖的比例。(如果用白糖可以按比例多放)
?5、加入糖充分搅拌后使白糖完全融化后,然后装在洗干净的可密封玻璃瓶里。之一次发酵15天左右。
?6、过滤:葡萄酒酿好以后,要把葡萄籽,葡萄皮,还有发了酵的果肉都过滤掉。过滤渣的工具可以有漏瓢、纱布都可以。
?7、二次发酵:过滤掉葡萄残渣后,玻璃瓶洗干净晾干,重新密封放置15天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
1、葡萄外表白色的白霜是天然发酵剂,和冰糖一样都具有发酵的作用。
2、建议选择深红色的葡萄,因为深红色葡萄酿造出来的酒颜色纯正。
3、葡萄破坏了果皮在浸泡盐水时会浸到果肉里面去了,会影响口感。
4、葡萄跟糖的比例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甜度调整。
5、注意发酵过程中会有气体会膨胀所以瓶内不要装得太满,要留出空间。
6、酿酒时间的长短是跟每个地方的气候有关系的。一般夏天25天左右,秋冬季发酵时间会偏长。
7、过滤需要注意的是,滤渣的工具一定要无水无油,不要把细菌带到酒里面去。
8、葡萄酿酒的时间越长酒味越浓。葡萄酒酿好以后,放的时间越长,酒味越浓。
注意前三天每天要打开盖子放气体,后面每五天左右就打开密封盖放一次气体。
看了网红自酿葡萄酒蠢蠢欲动?当心误伤了自己囊括一切酒类知识,走进微醺酒类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酒百科(baikejiu)
前段时间网红李子柒发布了一期自己种葡萄、酿葡萄酒的视频,到现在为止已经有 2300 多万的观看量了。
评论区看完视频的小伙伴很多都跃跃欲试,想买几斤葡萄自己在家试一试。但是!人家这么酿是为了节目效果,现实中切记不可模仿!李子柒本人也在评论区提醒观众自酿有危险了。
自酿葡萄酒不安全这个事儿,其实是老话题了,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搞自酿结果发生中毒、爆炸等严重事故的。况且,一般自酿出来的葡萄酒也非常难喝。
我们采购小妹对自酿酒的精准吐槽
当然,有些自酿发烧友专门买来酿酒葡萄,研究透了酿酒的专业知识,对食品安全也非常重视,有能力购买专门的设备,已经把自己家搞得像个迷你酿酒厂了,各种仪器设施齐全,这种并非今天我们要讲的自酿。我甚至对这些爱好者非常佩服。
自酿发烧友的装备
有危险的,是那些跟自家二姨、同事他爸、隔壁大妈打听了一下,或者百度了一下,只因追求「家里的味道」,凭一己想象就开始酿的。
今天借着李子柒的视频,我们来讲讲家庭自酿到底有哪些步骤会出问题,为什么既不安全又不好喝?酒庄里的酿酒是怎么做的?如果非要自酿,又应该怎么办?
1、不好喝的根源:鲜食葡萄 VS 酿酒葡萄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来,李子柒酿酒用的葡萄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鲜食葡萄。专业酿酒,用的都是酿酒葡萄,二者差异非常大。
自酿葡萄酒之所以难喝,从原料这一步就注定了。
酿酒葡萄个头小、皮厚、色深、糖酸含量都高,皮肉比较高,还含有充足的芳香物质,所以才能酿出酒精度高、风味浓郁的葡萄酒。自酿基本上没什么机会买到酿酒葡萄,一般都是用鲜食葡萄来替代。水多、皮薄、酸度低、糖分少,芳香物质也不够。不过也没啥办法,将就吧!
关于鲜食葡萄与酿酒葡萄的区别,请戳这里:科普:酿酒葡萄与鲜食葡萄有什么区别?
搞自酿如果能买到酿酒葡萄当然是更好的,不行的话,鲜食葡萄中更好用玫瑰香,玫瑰香也买不到的话,品种就随便了(同时要做好酿出来不好喝的心理准备)。
2、葡萄得挑成熟的!
再看回李子柒这个葡萄,有没有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
这葡萄压根都还没熟!明显刚开始转色不久呀!
看这一筐葡萄,一串里面有紫色的,有刚刚开始泛紫的,还有仍然绿着的,甚至还有果粒很小没发育起来的……
转色期是指葡萄果实表皮颜色开始变化的时期,果实内部的很多变化也都在这个阶段发生,转色意味着葡萄要开始像向成熟发展了。
视频中显示,李子柒是在小暑时节采摘葡萄的,一般酒庄里这会儿葡萄才刚刚开始转色,离成熟还早着呢!
葡萄不熟会有什么后果?首先是糖分不够,只能发酵成很低的酒精度,其次是酸度太高,另外香气物质和单宁也不成熟,味道和口感就会比较青涩而寡淡。
搞自酿,在买葡萄时就应该注意,要买新鲜、果粒小、颜色深且一致、味道甜的整串葡萄,绝不能有发霉、破烂的果实,也不要买脱粒葡萄。
3、先清洗,后除梗
这里李子柒做得是正确的。
虽然专业酿酒一般是不会洗葡萄的,因为很多酒庄是用葡萄皮上的原生酵母来发酵,把葡萄洗了,酵母不就没了吗?而且因为之后会加硫,也不用担心细菌感染的问题。但是家庭自酿不建议使用原生酵母,更好还是把葡萄洗干净,因为野生酵母难以控制,容易出现杂菌污染。
清洗时最常见的错误是先摘下葡萄粒,然后浸泡清洗,殊不知去了梗的葡萄果实直接接触生水极易引入污染物。要清洗的话,正确的做法是整串冲洗去浮灰,之后用洁净的凉白开冲洗并晾干。
4、开水烫就能杀菌?别傻了
家庭自酿中处理容器,除了开水烫也没啥别的办法,比较随意,但其实用开水浇一次只是聊胜于无,并不能彻底杀灭有害微生物。
有害微生物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杂醇(乙醇以外的醇类),它们比乙醇对神经系统有更强的毒性,达到一定量直接带来的身体反应就是头疼。
很多人都觉得自酿葡萄酒「后劲足」,喝完容易头疼,以为是因为酒精度高。但其实自酿酒的酒精度可比专业酒厂酿出来的低多了,更何况头疼本就不是因为酒精,要不然那些 50 多度的白酒岂不是都不能喝了?酒精不背这个锅!
喝完自酿葡萄酒头疼,很可能是因为杂醇含量超标。
而且,葡萄破碎之后没有进行杀菌防腐的措施(从这里开始到最后,整个流程中也没有)。
大部分自酿爱好者都比较缺乏视频安全知识,最常见的误解就是「谈添加剂色变」。殊不知可以回避添加剂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安全隐患。(相关文章:葡萄酒中居然有这么多添加剂?说好的天然呢? )
而专业酿酒一般都要加硫,起到抗氧化 +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作用。酒庄一般在采收后、发酵中和装瓶前都会加硫,可以以气态的二氧化硫的形式添加,也可以是固态的亚 *** 盐或液态的溶液。
自己酿酒的时候,给发酵罐消毒可以用 75% 以上的酒精。市场上和网上都可以买到焦亚 *** 钾,在抓破葡萄皮之后就要添加。但是一定要严格把控用量,一般每 10kg 的葡萄用 1-2 克就够了,否则会杀死酵母,终止发酵,甚至对人体产生伤害。
5、只破皮,不萃取,那能有什么味儿?
视频中李子柒将葡萄皮捏破后就直接投入容器中密封上了,没有用手捏葡萄皮萃取的过程。怎么说呢,也不是不行,只不过没有从皮中萃取颜色和香气物质的话,酿出来的酒颜色会比较惨淡,也没啥风味。
视频中似乎是把葡萄在罐中放置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又重新打开加入酵母,可以看出此时有淡绿色的葡萄汁出来了。
Emmm……干嘛要等呢?葡萄都破皮了,赶紧发酵母,然后放进去啊!那段时间又没有硫,又没有酵母,等着葡萄自己变坏吗?
好吧,接着看,视频里看不出来她用的是什么酵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酿葡萄酒有专门的酿酒酵母,和发馒头用的酵母不一样,也不能用酿米酒的酒曲代替。术业有专攻,专门培养的酿酒酵母是发酵过程安全、稳定、高效的保障,可以迅速开始发酵,并杜绝杂菌污染。
网上很容易买到自酿葡萄酒酵母,拿这个当关键词搜就行。一般每升葡萄汁加 0.5g 酵母。先加水让酵母繁殖起来,等起泡了再放入葡萄汁中。
6、冰糖随便加?
然后就是加糖了,这是另一个自酿爱好者容易胡来的步骤。首先不知道为啥要加糖,其次不知道加什么糖,加多少。
发酵是糖分转化成酒精的过程,糖少了酒精度就会偏低,无法抑制杂菌生长。
视频中李子柒是直接扔了 2 块冰糖进去。自酿葡萄酒加冰糖还是白砂糖没什么所谓,这俩本质上都是蔗糖。不过考虑到完全融化在葡萄汁中才能被酵母利用,那么白砂糖比冰糖还是好一些的。
酒厂有时也会加糖,为了精确,会先在实验室化验葡萄汁的糖度,计算出需要加多少糖才能达到理想的酒精度。酒厂加的糖不一定是蔗糖,也可能是浓缩精馏葡萄汁。
大部分家庭自酿都没法测糖度,不过根据统计,一般鲜食葡萄含糖量在 120g/L—150g/L 之间,葡萄汁中每 17g/L 的糖可以转化为 1% abv. 的酒精度,所以最终会酿出 8% 左右的酒精度,如果想达到 12% 的酒精度,那么每升葡萄汁需要加入大约 68g 糖。当然,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去买个糖度计。
7、发酵过程要排气,发酵温度要控制
这里做得对,李子柒用了一个带排气阀的盖子。这是因为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用密闭容器的话极易产生爆炸,每年都能看到因自酿葡萄酒发生爆炸事故的新闻。
溅一天花板都是幸运的,运气不好人正在附近的话很可能被爆炸的玻璃划伤。
自酿葡萄酒另一个危险因素就是发酵的温度。很多人都不管发酵温度的,室温是多少就是多少,从网上流传的各种照片来看,还有把发酵罐放到窗户边上晒着的。
李子柒这个充当「发酵车间」的地方虽然看起来是背阴的房间,挺凉快的,但是恐怕还是无法保持恒温。
自己酿酒,没有控温设备,不仅容易甲醇超标,微生物也会泛滥成灾,整罐酒就变成一个大型细菌培养皿了。网上也经常能看到那种,开始发酵就不管了,结果下次再过去一看,已经长了一罐子毛的情况。
发酵过程中不能把罐子放那儿就不管了,因为二氧化碳会把葡萄皮顶起来,所以还得每天人工把葡萄皮压下去,每天用手怼 5 分钟左右。
8、这样就酿成了?槽点实在有点多!
视频中,大暑时节,葡萄酒酿成,装桶了。
这一段的槽点实在有点多,我来一条一条说。
首先,这里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确定糖分是否已经全部发酵为酒精。如果发酵还没有停止,装瓶之后就会继续发酵,连香槟在二次发酵的时候都会时不时炸一下,更何况是普通的瓶瓶罐罐?
所以,要么去买个密度计,连续 2 天酒液的密度小于 1 且没有变化,就说明发酵已经结束了,这时就得赶紧把皮弄出来,不能再泡着了。
如果无法确认发酵是否已经终止,就应该加入焦亚 *** 钾直接终止发酵。
大多数自酿爱好者也没有这个意识,把葡萄皮泡在酒里就不管了,啥时候想起来喝了啥时候倒出来一点,一泡就泡上好几个月。甲醇就是从葡萄组织细胞里来的,这么搞,甲醇含量蹭蹭飙升啊!因为甲醇对视网膜和视神经极强的选择性伤害,甚至还出现过喝自酿酒险些失明的案例。
第二,发酵完了(不知道她是怎么判定发酵结束了,就当发酵完了吧)以后,也不压榨,直接就用自流汁?
不是说完全不行,也有酒庄酿特定酒款只用自流汁的。但是自流汁它超级寡淡,真的不好喝呀!就看视频里那酒汁的颜色,比水强点也有限吧?自己酿酒,用鲜食葡萄就已经够淡的了,这还不压榨……
有人可能会说,人家可能就是想要这种清淡的风格呢?这就好比,你炒菜不放盐,我说应该放,不放盐很难吃,你说你想吃清淡点的……那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第三,这么寡淡的酒汁也要用木桶?还是这么小的桶?
关于橡木桶我们说过很多次了(「中级指南」关于葡萄酒与橡木桶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只有那些风味浓郁、酒体饱满的葡萄酒,才适合过橡木桶。橡木桶能给酒液增添风味,所以那些风味本来就弱的酒会被喧宾夺主,最后只能喝到一股木头味。用酿酒葡萄酿的轻酒体干红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这种自酿的寡淡酒汁?
一旦确认发酵已经完成,就应该把葡萄皮捞起来压榨,把压榨汁和自流汁混在一起,转入另一个玻璃容器里来稳定酒液,然后把葡萄酒放在阴凉、恒温的环境下。
说回这个视频,好赖没有在桶里放太久,视频中处暑时节,李子柒把酒拿出来喝了,再次看看这稀薄的液体……
现在酒从桶里就这么直接出来了,这应该算是最终酿成了吧。
整个过程中,没有杀菌消毒,没有过滤,除了最开始用开水烫了一下发酵罐,没有其他的出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考量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人家做了但没有拍出来,所以再次强调一下,人家这么酿是为了节目效果,可千万不要跟着视频模仿哦!
最后是这个样子,说这是葡萄酒……行吧。
这样酿出的酒最后会是个什么味,其实很容易猜到:像加水稀释过的葡萄汁混着酒精的味道,如果当时加的糖多,可能还会发甜,喝起来像一杯淡糖水。
关于自酿葡萄酒,经常有人问一些问题,这里我也一并回答了吧。
Q. 想要安全自酿,要求这么严格,达不到的话真的就不能自酿吗?
A. 也没这么绝对,你可以只酿不喝嘛!只单纯地享受酿酒的乐趣。但是最少还是得保证有个能排气的罐子,来避免爆炸的危险。葡萄酒专业的学生们就是这样,酿酒的时候比谁到开心,即使流程几乎和酒庄里一样严格,酿完了也是谁都不想喝的局面……
Q. 照你这么说,这些杀菌消毒、控制温度之类的事情都是近代才能做到啊,可是古人不也是自己酿酒?怎么还能喝得很快乐很安全呢?
A. 所以古人酿的酒并不安全啊。酿酒不是一件小清新的手艺活,而是一门科学,一门建立在化学、微生物学之上的严谨科学。在巴斯德发明巴氏消毒法之前,葡萄酒也好啤酒也好,就是很容易腐臭变酸的。近现代随着科学家对微生物的认知提升,现代酿酒业才逐渐发展起来,葡萄酒的品质和安全性才有了显著的提升。
Q. 可是我就是觉得姑姑自己酿的葡萄酒更好喝啊?!
A. 你这么说,只能说明你没怎么喝过真正的葡萄酒。中国人喜甜,很多人觉得自酿葡萄酒好喝,就是因为它很多时候都有残糖,酒精度也不高,喝起来甜甜的跟果汁似的。
很多中国消费者觉得葡萄酒都又酸又涩,才会喜欢自酿的甜甜的。这事儿说起来我也感觉很糟心,市场上充斥着那些「996」(99 块钱 6 瓶)葡萄酒,还有拿劣质酒汁做的却卖高价的贴牌酒,消费者如果之一次喝葡萄酒就喝这种,可不是就会觉得「葡萄酒就是这么难喝」嘛!长此以往,那就会劣币驱逐良币了。
葡萄酒的欣赏的确需要一点门槛,这门槛就是至少你得喝过几次正经的葡萄酒。
关于自酿葡萄酒就说到这里,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块一键三连分享起来吧!(让你家亲朋好友也看到~)
珍爱生命,热爱美食,远离自酿酒。
“自酿葡萄酒”的做法步骤自酿葡萄酒
八月葡萄成熟的季节,摘颜色最深的葡萄酿上两大罐葡萄酒,现在开启盖子,瞬间便能闻到满屋子的酒香,颜色透亮的红,煞是好看,口感甘甜适口,此为佳酿。
食材明细:
主料:葡萄50斤
辅料:冰糖10斤
自酿红酒的做法步骤:
1、葡萄用剪刀一个个的连着蒂减下来,破皮的葡萄拣出去不能用,这个过程很是辛苦,到最后手都疼。
2、剪好的葡萄用清水洗干净,但是不要除去上面的白色灰,那是天然的酵母。
3、清洗干净的葡萄放在阳光下晒干水分。
4、一个个的用手压碎,使皮和籽还有果肉分离,手要洗干净,上面放冰糖,放在大罐子里密封起来。
5、这是发酵3天的样子,可以看到果皮和下面的果汁已经分离开来,不停的冒泡,那是天然酵母在发酵呢。
6、20天以后滤出渣滓,剩下清亮的葡萄酒,继续发酵,两个月后就可以食用了。
7、这是酿好的酒,今年的酒颜色特别的红,口感也好。
小窍门:
葡萄和冰糖的比例可以自己掌握,喜欢甜的就多放点糖,不喜欢就少放些,但是糖分的多少之间影响到酒的度数,越多就会越高,我家这个我喝一杯就晕乎乎的了,呵呵,每天喝100毫升有助于睡眠和美容,据说还可以有效地抗癌呢
记得点赞转发加关注,还有收藏、收藏、收藏!
说到喝酒,对于爱喝的老爸来说,白酒就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喝白开水一样,生活必需品,一天两喝,一次两小杯,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不尽兴,多了伤身瞌睡多,还话多!偶尔喝点红葡萄酒那就如同是喝到了美味的饮料,那是高一级别的享受啦!当然那小杯自然要换成玻璃杯了。为了让老爸换换口味,我们日常都时不时的买上几瓶红酒孝敬老爸。全汁红葡萄酒是他最喜欢的,又甜又香回味悠长浓郁,因为是孩子们的心意,每喝一口,他都咂巴着嘴慢慢品味,享受着美酒的同时也感受着来自孩子们的爱。
偶然间,发现了家庭自酿葡萄酒的配方,喜出望外! *** 简单明了,就是用高度酿造的白酒和新鲜葡萄加点白糖一起浸泡,待酒泡好了葡萄只剩下空皮时滤渣、沉淀,醇厚浓郁的葡萄酒就酿好了!我家正好是盛产葡萄的地方,葡萄收获的季节,各种品种的葡萄先后上市,从夏天开始一直到秋天,大街小巷农贸市场到处都是卖葡萄的,学会了自己 *** 葡萄酒,那不就可以毫无限制地提升饮酒级别了吗?我赶紧把这个配方记下来送给了老爸,嘿!老爸看了配方后,那真是叫做瞌睡遇到了枕头。抓紧时间趁着葡萄正好上市,开始购置泡菜用的透明玻璃小坛子,买上好的葡萄、白糖回家,将葡萄洗净晾干表面水分后一粒粒的摘下,严格按配方比例泡入酒中,然后天天观察葡萄的变化,不定时地,用小勺舀一点尝一尝,不断总结经验,终于之一次自己酿造的葡萄酒试验成功啦!,那心里的高兴劲甭提有多美啦!孩子们回家时也都忍不住的要品尝一下老爸亲手酿造的葡萄酒,七嘴八舌地,这个说比长城好喝,那个说比起干红,还是这种全汁的口感好……每到此时老爸脸上的笑容和幸福无语言表。有了之一次少量试制成功的经验后,总结了经验,来年增加了产量,重点选用玫瑰香葡萄品种,充分成熟的紫葡萄,酿出的葡萄酒颜色好味道香,而且基本上不用加白糖,同时又推陈出新加入了土法酿酒的技艺,接下来几年,老爸的葡萄酒成了家宴和朋友聚会的新宠!老朋友临走时还不忘拎上两瓶。
在酿酒的过程中,一向不支持的老妈妈也加入进来帮着摘葡萄洗葡萄老俩口,不但锻炼了身体,增加了乐趣,增进了家庭和睦的气氛,最最重要的是喝到的绝对是零添加、原汁原味的放心全汁葡萄酒!
再后来,由于旅游和忙于其他,酿酒的事就停下来了,酿酒坛子至今还放在阳台里,但是酿酒的过程和乐趣,一直是聊天中时常提到的话题,成为一段开心的回忆……
酿酒师:酿葡萄酒的的时候,不要完全密封,这样葡萄酒才好喝踏入初秋,微凉的风儿透着淡淡的清爽,这也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路旁摊点和水果店里摆满了各色各样的葡萄,引得人们纷纷驻足选购。人们不仅纷纷品尝着新鲜多汁的葡萄,还有一股独特的热情在家中掀起了一股酿制葡萄酒的浪潮。
尽管市面上有各种美味的葡萄酒,但价格往往不菲。然而,在家酿制的葡萄酒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它们不含多余的添加剂,味道更加纯正。虽然酿制葡萄酒需要一些技巧,但掌握了正确的 *** ,就能品尝到独特的自家酿造美酒。
在实际 *** 中,将葡萄的瓶口用两层较为密实的纱布进行处理,既能减少空气流通,创造无氧或少氧环境,又不会完全封闭容器。这样,葡萄在发酵时,将糖分转化为乙醇,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后者是需要排出的,否则容器内的压强会逐渐增大,甚至可能引发爆炸。因此,在 *** 过程中,不建议完全密封。
*** 葡萄酒的过程充满了巧妙的平衡,需要同时考虑发酵的条件和气体的排出。因此,在 *** 葡萄酒时,将瓶口用适当的 *** 进行处理,用稍厚的纱布包裹几层,既保持了少氧环境,又促使二氧化碳排出。这种巧妙的处理方式,将有助于酿造出更为美味的葡萄酒。
在这个令人陶醉的秋季时节,葡萄的香气似乎充斥着整个空气。秋风拂过,带来了渐渐凉爽的感觉,而这正是品尝葡萄的美妙时刻。无论是路边摊还是水果店,琳琅满目的葡萄令人应接不暇。不仅新鲜的葡萄受到热捧,自家酿制葡萄酒的热情也在这个季节逐渐升温。
市面上虽然琳琅满目的葡萄酒选择,但价格却不容小觑。然而,在家里酿制葡萄酒的成本却相对较低。更为重要的是,自家酿制的葡萄酒不含添加剂,更加纯正可口。虽然酿制葡萄酒需要一些技巧,但只要掌握了正确 *** ,你就能在家品尝到独一无二的美味。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不存在绝对的答案。在 *** 时,将葡萄的瓶口用两层较为密实的纱布进行处理,可以在保持一定程度的氧气供应的同时,也不会完全封闭容器。这种处理 *** 既创造了无氧或低氧环境,同时也允许二氧化碳排出,从而维持了适宜的发酵条件。
酿制葡萄酒的过程有着独特的魅力,需要在保证发酵环境的同时,兼顾气体排出。因此,对于 *** 葡萄酒的爱好者而言,保持探索的心态,不断尝试和调整 *** ,才能够酿造出更加美味的葡萄酒。
虽然很多人喝过葡萄酒,也略知葡萄转变为酒精的公式,但对葡萄酒的酿造整个流程了解并不完善,尤其是那些专业的术语“酒帽”,“淋皮”等,你get到多少?
总的来说,葡萄酒酿制,是指葡萄或葡萄汁转变为葡萄酒的整个技术实施过程。酿造葡萄酒绝对是一门高深的技术,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酿酒是一场风土,葡萄特色和酿酒师的酿酒哲学的结晶。不同酿酒师的想法和做法有一定差异,他们会根据不同葡萄品种,收货方式,年份表现等因素来决定酿酒方式,且不同葡萄酒类型酿造的方式也有一定区别。
本篇主要讲一下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1.采摘和筛选葡萄
红葡萄酒必须用红葡萄品种酿造,且为成熟的红葡萄品种。目前主要采摘方式有两种,传统人工采摘和现代机械采摘。
采摘完之后,工人对葡萄进行筛选,把腐烂的、干枯的葡萄以及叶子、叶柄都被清除掉,挑选好的葡萄作为原始材料。
2.去梗破皮
经过挑选的葡萄被送进压榨车间,通过传输带传入压榨机,进行压榨去梗,去梗的时候,它们可能会被轻微压榨或者完全压榨。
3.酒精发酵和浸渍
压榨去梗之后,葡萄汁和葡萄皮将被泵入发酵桶中,发酵桶包括混泥土池和橡木桶,但最常见的是不锈钢桶。发酵之前加入酵母,把糖分发酵成酒精,发酵过程持续4~10天,酿酒师可以通过控制温度的高低来加速或减缓发酵过程,在此过程中,单宁和色素的过程就称为浸渍,浸渍时间从数日到数周不等。
4.压“酒帽”和“淋皮”
发酵过程中,酒精含量上升,含糖量下降,酵母剧烈运动释放出很多热量和二氧化碳,导致汁液上层会浮着厚厚的葡萄皮和果渣,也就是我们说的“酒帽”。
而“淋皮”就是把“酒帽”压到液底,使用机器压皮或人工使用长杆子搅拌,把发酵罐底部的液体抽出来,然后喷到液体表面,以达到充分萃取果皮的颜色,单宁,和风味物质,防止葡萄皮浮到表面后滋生细菌的目的。
5.苹果酸-乳酸发酵
酒精发酵一旦完成,若想获得圆润柔滑的口感,酿酒师可以选用导入乳酸菌让葡萄酒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增加葡萄酒的风味等。
6.陈酿熟成阶段
发酵后的葡萄酒被转入适合陈年的容器中,橡木桶陈酿时间6个月至36个月不等,不同的陈酿时间和容器会给葡萄酒带来不同的风味。
7.调配
调配是有选择性的。酿酒师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直接装瓶,也可以选择与其他葡萄酒进行调配后再装瓶。
8.瓶内陈年
葡萄酒装瓶后通常会放置在酒架上进行陈年,尤其是一些优质红葡萄酒。瓶内陈年的时长取决于酿酒师。
9.贴标上市
在分销发售前,葡萄酒会进行贴标装盒或锡箔纸封瓶,一来保护酒瓶,二来保护软木塞。一切就绪后,就可以装运发售了。
以上的红葡萄酒酿造 *** 酿造的葡萄酒更具复杂的风味,适合陈年;另外一种更简单粗暴的酿造方式是二氧化碳浸渍法(Carbonic Maceration),酿出的葡萄酒颜色浅,果香丰富,柔和顺口,其中最著名的二氧化碳浸渍法酿造的葡萄酒是博若莱的新酒。
所谓简单粗暴,是因为二氧化碳浸渍法在葡萄压榨前就将葡萄完全发酵,不会像通常那样先将葡萄皮与果肉分离,而是直接对完整的葡萄进行发酵,即将整串未经破碎的葡萄置于密封罐内,并在罐内注入二氧化碳,葡萄在缺氧环境下,启动细胞发酵。
欲学习更多专业葡萄酒知识,我们会不定期的更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