蚬子和蛤蜊的区别,蚬子和蛤蜊的区别图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0 0
烟台人爱吃的这种海鲜,你能区分蛏子和蚬子嘛?

夏天到了,烟台人更大的爱好就是吃海鲜哈啤酒,更好再配上点小烧烤。

虽然夏天正处在封海期,但烟台人并不会因此就觉得市场上卖海鲜的少了。除了一些季节性海鲜之外,现在烟台可以说是爱海鲜人士的天堂。

夏天是吃一些双壳类海鲜的好时候,比如蛤蜊、蛏子之类的。而蛏子也是烟台人格外偏爱的一种海鲜。

烟台人,就是爱吃蛏子

无论是家常小菜还是街边烧烤,又或者是饭店大餐,只要在烟台,随处都可以吃到蛏子。烟台市场上常见的蛏子,一般分为两种,竹蛏和缢蛏。竹蛏,顾名思义就是长得像竹节,形状细长,一般一头是鼻子状的器官,特点十分明显。

另一种蛏子是缢蛏,竹蛏细长,缢蛏则相对比较圆润。缢蛏一头有两个触角,一头是两个触角,有些人觉得长得像小兔子。烟台人一般称竹蛏为蛏子,而缢蛏烟台人一般称之为“蚬子”。但实际上,不论是竹蛏还是缢蛏,都是双壳纲帘蛤目竹蛏科的海洋生物,它们因为形态的不同而被分为了两种,其实本质上是一种生物的不同形态。

蚬是什么?

而蚬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物,它虽然也属于双壳纲帘蛤目,但是归属于蚬科,在形态上更偏向于蛤蜊,所以烟台人也常常把它们归于蛤蜊。常吃的有黄蚬、花蚬、白蚬三种,烟台市面上常见的飞蛤,实际上就是蚬的一种,辽宁沿海地区一般称之为“黄蚬子”。

很多人可能会分不清蚬子和蛤蜊,这两物种在外形上也的确十分相似。但一般来说,蚬的外壳要更厚、更硬、更鼓一些,形状上也更像三角形,而花蛤就更圆滑一些。

当然,对于爱吃的老饕们来说,长得像不要紧、分不清也不要紧,只要好吃就行了。

不过蛏子体内沙子一般较多,如何吐沙也成了很多人的困扰。可以在买蛏子的时候让摊主送点海水,这样有利于蛏子吐沙。

蛏子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是一般认为春夏时分最为肥美,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和春天的进食,蛏子格外肥嫩饱满,肉质也富有弹性。

这种个头不大的海鲜肉质细嫩香甜、吃起来清新不腻,又做法多样,清蒸、炭烤、盐焗、凉拌……每种做法都能品出不同的滋味。我最喜欢的还是煮面条吃,像是蓬莱小面一样,非常鲜美!

2种海鲜寄生虫“扎推”,鱼贩子从不吃,偏偏很多人爱买

2种海鲜寄生虫“扎推”,鱼贩子从不吃,偏偏很多人爱买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各家各户的餐桌上的美食也越来越多,这些美食中不乏有很多海鲜。海鲜的味道鲜美,含有大量对于营养价值,其中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都比较丰富,使用之后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海鲜分为很多种类,无论是鱼类还是贝类,肉质鲜美,口感丰富,清炒或者直接蒸制食用都非常好吃。不过海鲜中的套路也很多,一不留神很容易就钻进了商家设立的圈套中。朋友家就是开水产店的,之前去他家吃饭的时候,发现很多海鲜都没有上桌,所以好奇地问了问,没想到海鲜市场的内幕都被挖了出来。

海鲜市场中有几种海鲜十分受欢迎,可是鱼贩子和商家本人从来都不吃,因为海鲜中的寄生虫比较多,如果没有 *** 完全熟透,就会导致寄生虫被吃进身体中,会影响身体健康,但是很多不懂海鲜的老百姓还在疯狂购买,快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之一种:蚬子、蛤蜊、扇贝等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比较喜欢吃贝壳类的海鲜,因为贝类海鲜吃起来肉质鲜美,而且十分可口。每次买到蚬子或者扇贝,都会用水煮或者辣炒的方式,十分可口。而且在价格高昂的海鲜中,贝壳类的海鲜价格一般都在十块钱左右,还有不少海鲜价格比十块钱还要低,所以深受大众的喜欢。

为什么说这种海鲜中寄生虫多呢?因为贝壳类的海鲜因为有外壳阻挡,所以导致壳子中的肉质可能会存有大量的寄生虫,清洗的时候不及时,就会导致大量寄生虫被食用,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

喜欢吃贝壳类海鲜的小伙伴,一定不能生食,很多烧烤店或者刺身店都会有生蚝,加上一点柠檬汁,口感多汁,肉质肥美。不过餐厅中的生蚝都是经过处理的,所以生吃没有问题,但是自己从海鲜市场买过来的生蚝是不可以直接食用的,以免细菌进入身体。

第二种:冷冻时间过长的海鲜

海鲜十分不容易保存,一般活着的海鲜价格要比死海鲜价格贵出来很多,尤其是冷冻之后的海鲜,价格更加便宜。不过冷冻之后的海鲜,因为冷冻时间过长,而且冷冻有很多白霜,看不清楚肉质新鲜程度,更看不出来其中是否有寄生虫。

一般解冻之后的海鲜,肉质会变得比较柴,吃起来新鲜度不够之外,还会带有大量的寄生虫,尤其是带鱼。带鱼中原本就有大量的寄生虫,再加上冷冻运输的原因,寄生虫可能会加倍。所以大家 *** 海鲜的时候,一定要将海鲜彻底烹饪熟透,但凡有一点点生,就会导致海鲜中存在寄生虫。

喜欢吃海鲜的小伙伴们,下次买海鲜的时候,看看自己踩没踩过这些雷!大家喜欢吃什么海鲜,可以在评论区下方留言,一起聊一聊!

蚬子怎么做没有沙子还不腥,海边人告诉你,其实很简单


大家好,我是爱做饭的小队会计。蚬子,有的地方也叫蛤蜊,在我家的海边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小海鲜。过去,专门有赶海人拐着小筐,拿个扒篱,在海边沙滩上挖蚬子。赶上一个大潮,挖一筐蚬子,然后到自由市场上叫卖。现在的蚬子多是养殖的,供应丰富,随买随吃。

在网上曾看到清李调元 《南越笔记》中关于蚬子的描述:" 南风起,落蚬子,生於雾,成於水,北风瘦,南风肥,厚至丈,取不稀"。夏天到了正是南风起时,现在食用蚬子最是肥美。

蚬子生长在大海的沙子里,所以肉里有很多的沙子。如果处理不好,非常牙碜。买回来的蚬子,可以放在盐水中浸泡。一般需要浸泡个小半天,蚬子才能吐尽沙子。时间越久,效果越好。现在市场上卖的蚬子,商家已经提前处理好了,可以买回来直接料理。下面介绍一个海边常见的做法-炒蚬子:

食材:蚬子

调料:食用油、葱花、姜丝

做法:

蚬子洗净,准备好葱花、姜丝。

锅中放油,下葱花和姜丝爆香。

倒入蚬子,大火翻炒。

炒至蚬子全部张口即可。

小贴士:

1.蚬子放在盐水里吐沙,时间更好是一天。时间短了,吐不干净。现在市场卖的基本都是吐过沙的,只需清洗干净即可。

2.蚬子在海水中生长,本身就有咸味和大量的水份,所以在烹饪时不需加盐和水。

3.蚬子在烹饪的时候不需要加过多的调料,否则会掩盖海鲜本身的鲜甜。

(把我的家常做给您看,喜欢请关注爱做饭的小队会计)

这个有着众多名字的小海鲜被誉为“天下之一鲜”,炒蚬子你吃过吗

欢迎大家把信息分享出去,让更多喜欢美食的朋友加入我们

搜索关注“大叔的煮夫生活”

蚬子、蛤蜊、花甲、文蛤、花蛤、花蚬,沙蛤这有着众多名字的小海鲜被誉为“天下之一鲜”,吃过人都都会被它的味道所折服。

蚬子貌似国内各地的滩涂地带都有出产,大连往旅顺方向有个叫黄泥川的地方盛产蚬子,算是比较有名的,小时候跟着大人赶海,拿着类似二师兄的耙子在滩涂地上一顿乱刨,就能挖出不少蚬子,带回家里或煮或炒,真是美味啊。

原料:蚬子2斤、料酒、盐、葱姜蒜、花椒、辣椒

1、蚬子用盐水加几滴料酒静置吐沙

2、热油爆香花椒、蒜末、干辣椒

3、倒入蚬子翻炒

4、蚬子翻炒开口后倒入料酒、撒姜末带上锅盖大火煮3-5分钟

5、最后撒葱花出锅

炒蚬子

请搜索关注“大叔的煮夫生活”了解更多内容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这些美食中的“生僻字”,你能读出几个?网友:我一个也没读对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中华美食源远流长,当博大精深的汉字遇到源远流长的美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中华美食里的一些生僻字,有些是我们常吃的,但是却从来没有叫对名字。

荸荠

也叫马蹄,生长在水里,路边经常能碰到小商贩卖荸荠的。荸荠又脆又甜,可以蒸着吃、煮着吃、还可以炖肉炖排骨吃。吃荸荠的时候需要把荸荠皮去掉,一般可用削皮器把皮削掉。(荸bí 荠qi)

豇豆

最常见的蔬菜,有的地方叫长豆,还有的地方叫四季豆,我们那叫豆角子。豇豆清炒、凉拌、炒腊肉都非常的好吃,我们小时候直接摘着生吃,摘那种嫩一点,还没成熟的。豇豆摘老的,晒干了之后用来炖肉也非常好吃。豇(jiang)豆

瓠瓜

瓠瓜是夏天经常吃的一种蔬菜,清炒、红烧、煮汤都很好吃。瓠瓜有两种,一种是图中这种长的,还有一种是圆的,圆瓠瓜老了之后可以做成瓢,以前用来舀水,或不过现在很少看到这种瓢了。瓠(hù)瓜

藠头

之一眼看,这不是大蒜兄弟吗,这真不是大蒜。这是一种石蒜类的植物,在长江以南常见,北方见的很少。藠头炒肉或炖鱼干、焖黄花鱼都很美味。草字头,下面三个白,到底念什么?藠(jiào)头

蚬子

蚬子和蛤蜊像是一对双胞胎,但他们其实是不同的两类。蚬子壳很厚而且坚硬,是双闭壳肌,常见的有黄蚬子和白蚬子。蛤蜊壳较薄,常见的多是花蛤,又叫花甲。蚬子是属纲帘蛤目蚬科,而蛤蜊属于蛤蜊科。但两者做法一样,南派清炒,北派辣炒。蚬(xiǎn)子

鳜鱼

我国淡水四大名鱼之一,鳜鱼肉质细嫩,呈蒜瓣状,刺少,味道鲜美。唐朝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的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说的就是这种鱼。但唐诗归唐诗,反正我一直都念jue鱼,对不住语文老师哈。鳜(guì)鱼

饸烙面

河南的特色美食,以河南郏县饸饹面最为出名。正宗饸饹面在和面的时候一定要白面和荞面混和着,手工压出筋道的面条,配以熟羊肉、葱花、胡椒、西洋参、桂圆、等辅料熬制一整天的羊肉高汤,吃起来口感劲滑,香味浓郁。饸烙(hé le)面


莜面栲栳栳

山西十大面食之一,"栲栳栳"是用莜面 *** 的一种面食,莜面就是燕麦面。形状像"笆斗",所以叫"栳栳"。"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莜面栲栳栳吃起来很劲道,蘸上蘸料,非常美味。这个面咋念,估计很多人在之一个字就卡壳了吧!莜(yóu)面栲栳栳(kàolaolao)

醪糟圆子

醪糟圆子是一道特色传统小吃,就是用醪糟下的汤圆,醪糟又叫酒酿、米酒。 汤圆煮好后,醪糟会发出冲鼻的酸味,所以在煮的时候一定要等汤圆快熟的时候再下醪糟,下完醪糟后水烧开马上关火。吃过的人肯定会念这之一个字,没吃过的估计够呛。醪(láo)糟圆子

甏肉干饭

山东济宁地区特色招牌小吃、据说是起源于元代。甏其实是瓮一类的器皿,甏肉是把肥瘦相间的卤大肉片,卷在面筋里的五花肉馅、豆腐泡和油皮,加上调料,放入甏中炖制。出锅后配上白米饭,甏肉干饭看着不是很好看,但吃起来却是非常好吃。甏(bèng)肉干饭


盬子鸡

重庆奉节的传统美食,又名 *** 鸡。 *** *** 是以松木熏制的腊肉和农家土鸡再加上陈年大头菜,用特制一种器具盬子汽蒸而成,盬子鸡肉质鲜嫩,汤味醇美,是到重庆旅游必吃的一道美食。能念出这个字的当初都是妥妥的学霸。盬(gǔ)子鸡

还有下面的这些烹饪中常用的字

汆cuān水:焯水

潷 bì 油:过滤

鸡淖nào:鸡肉泥

剞 jī 荔枝刀:切、刻

劖 chán 蹄筋:凿、刺的意思

蕈xùn:一种菌类

在陕西还有一种面,叫Biángbiáng面


有大神知道这个“ biáng”字 咋写吗?

#6月吃什么#

青岛菜市场常见海鲜一览

团岛农贸市场,青岛市内最繁盛的菜市场,广大买菜群众心目中的耶路撒冷。2016年5月我曾短暂造访,这一晃四年都过去了,上周末我特意拨冗再次光临,狠狠过了一把瘾。“彼君子兮,不素食兮”,本篇只谈海鲜或海不鲜,共计二十一种。

图一 蓝点马鲛

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即鲅鱼。这几条尸体横陈,个头均在1米以上,配上犹如鬼故事一样的冷白灯光,气场是相当强大了。春天是吃鲅鱼的更佳季节,这里不止有大个头的,“老中青”三代俱在。

图二 太平洋鳕鱼

这里的灯光变幻莫测,到“大头腥”这又改暖白了,总之显色性都不行。这鱼我也说过很多遍了,太平洋鳕/Gadous macrocephaius,正宗本地鳕鱼,和格陵兰鳕乃是同种至亲。虽然长得埋汰,价格一般,但吃起来还行。

图三 鲬

/Platycephalus indicus,俗名摆甲,目前在一定范围内的定种还存在争议,暂用此名,反正也不耽误吃。这鱼一看就是底栖鱼类,头部略似短吻鳄,模样有点丑,不过据说挺好吃。

图四 鳓

/Ilisha elongata,俗称白力、白鳞鱼或曹白,小刺很多,但味道鲜美,堪与长江鲥鱼媲美。若鲜食,要大一点、新鲜程度高一点才佳;腌制成鲞也是惯常的料理方式。

图五 黄鮟鱇

黄鮟鱇/Lophius litulon,旁边还有很多,全都是开膛破肚、肝脏外露,死状极为惨烈。摊主热情介绍说其肝脏是顶级美味,其实这都是受日韩影响,青岛本地过去对这玩意儿并不重视,价格很低廉,在乡下十元三斤也很常见。

图六 真鲷

中间看着很憨厚的那种,真鲷/Pagrosomus major,青岛人称之为“加吉鱼”或“红加吉”,属于海鱼中的上品。当年本砖家因春节前“走访”在佳世客买活加吉一条,并不多大,600元就甩出去了,虽然没花我钱,那也是老心疼了......

图七 日本鳗鲡

看到这种鱼有点吃惊,这不是青岛人惯常吃的“鳗鳞”,那是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这种是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俗称白鳝,即日本鳗鱼饭和蒲烧鳗鱼的主料。星康吉鳗背后侧灰竭色,体侧有星状斑点;而日本鳗鲡体背暗绿,腹侧白色,无斑点。

图八 龙头鱼

经常看见网友们提到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没想到能在团岛见到,一个字:奇丑无比。也叫豆腐鱼、水潺、虾潺、九肚鱼等,古人云“鱼身如膏髓,骨柔无鳞”,言其肉质极为细腻,并不夸张。有人极爱,也有人不喜,有时候它也被叫做鼻涕鱼......

图九 日本对虾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对虾科中更具经济价值的种类,即日本之“车海老”。体表具蓝褐色横条斑花纹,故民间又称之为斑节虾,易与斑节对虾(黑虎虾)/P. monodon混淆,但日本对虾尾部有一抹销魂的蓝色,区别明显。

图十 日本蟳

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是仅次于梭子蟹的第二主流海蟹,有暗绿带花纹和棕红两种色型,分布被叫做“花盖”和“石夹红”,或统称“石夹红”,上图中二者都有。虽然个头不如梭子蟹,但口感味道也很赞。

图十一 大寄居蟹

很遗憾,没有活体,连全尸也没见到,只有“钳子”,取自于俗名“虾怪”的大寄居蟹/Pagurus ochotensis。寄居蟹属于十足目歪尾下目,介于虾蟹之间,青岛人一般只吃“钳子”里的肉,其余部分可能作饲料了。

图十二 大竹蛏

大竹蛏/Solen grandis,经常出现在潮间带的贝类。特点是贝壳长,一般壳长为壳高的4~5倍,基本上就是标准的长方形。本种个体肥大,足部肌肉特别发达,味极鲜美,有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图十三 缢蛏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大竹蛏的远房亲戚,但贝壳短而略圆润。蛏字和“大竹”连在一起挺正常,但和“缢”字组合就很像“缢怪”了,可以理解为“吊死鬼”......其实“缢”字来源于其壳顶至腹缘的凹痕,就像被绳子勒过一样。

图十四 中国蛤蜊

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即辽宁的“黄蚬子”,青岛这边叫它“沙蛤蜊(读作嘎啦)”。个头比更常见的菲律宾蛤仔更大,壳也更厚,我个人认为不如菲律宾蛤仔好吃。有人工养殖,但该种个性太强,容易“跑滩”而招致损失。

图十五 疣荔枝螺

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生活在潮间带岩石间,螺壳上有疣粒,有点像荔枝,故名。肉略带辣味,尾部尤甚,所以又俗名辣螺或辣波罗,吃着玩可以,填肚子不行。这是我之一次在菜市场仔细观察辣螺,一看就没啥吃的兴趣。

图十六 短滨螺

短滨螺/Littorina (L) brevicula,俗名香波罗,很小的螺类,生活于潮间带岩石间。往往聚集于海边岩石上,形成令人密恐的态势,我以前是真没想到就这玩意儿也能吃,而且据说特别好吃,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更爱......

图十七 锈凹螺

锈凹螺/Chlorostoma rustica,又名马蹄螺,民间称偏腚波螺,壳表各层有显著斜行肋线。壳表面褐色,有铁锈斑纹。南北沿海习见种,可鲜食,价格一般。我是头回看见还有卖这个的,有什么可吃的呢?

图十八 花冠小月螺

从外壳瘤状结节的特征来看,这种很像产于浙江以南的粒花冠小月螺/Lunella coronata granulata,青岛本地的则是朝鲜花冠小月螺/L. coronata coreensis,不过这俩是同种不同亚种,模糊一下无妨。壳口有鼓起的石灰质口盖,须用绣花针才能挑出肉来,肉略苦。

图十九 扁玉螺

扁玉螺/Glossaulax didyma,贝壳是坚厚的半球形,壳顶低矮圆润,有点像陆地上的蜗牛。青岛人称之为“香螺”,但名不副实,根本就不香,肉质还比较硬,凑合能吃罢了。嗯,我永远不会忘记来青岛的之一天,在小餐馆面对“酱爆香螺”却不知怎么入口的尴尬......

图二十 存疑

以前估计是把这种也归入扁玉螺了,乍看有点像,细看不一样。其壳面颜色较浅,壳顶明显更尖,可能是微黄镰玉螺/Polinices fortunei,据说口感味道也和扁玉螺不同,我没亲自品鉴过,不敢妄言。

图二十一 马粪海胆

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北方最常见的食用海胆,身体呈半球形,棘较短,外观上就像一团马粪(我觉得更像驴屎蛋子)。虽然长相狰狞,界面极不友好,但好吃是肯定的,主要食用部分是生殖腺,生食更佳。

以上二十一种,当然不能涵盖团岛市场海鲜摊的全部,但情长巾短,只能介绍这么多。只看文字得不到海鲜的真谛,还得抽时间一样一样的吃过来才好。Over。

花甲,蛏子,扇贝,各种你分不清的贝类都该怎么吃?

说道小海鲜,最多的就是各种“贝壳”,这贝壳是软体动物双壳纲物种的俗称,还有个俗称叫“蛤蜊”。自从人类文明形成之初,我们的祖先就有吃贝类的传统,目前所找到的最早的考古证据是髪国Terra Amata遗址的贝丘,距今约有30万年,也许都不是来自智人,而是其他人类。

在我国,我们的古人也是非常爱吃各种蛤蜊的,据记载,宋仁宗就爱吃青蛤,但北宋国都东京汴梁并不临海,于是就在冬季用快马将青蛤运往汴梁。先人不仅知道吃蛤蜊,还总结出了什么样的蛤蜊好吃,在《至正四明续志》中就有青蛤“壳口有紫晕者肥美”的记载。今天呢,我们就来聊聊市面上常见的各种蛤蜊和它们的吃法。

01

什么蛤蜊适合做菜?

/ 感谢为吃货试毒的前人啊! /

世界上可以称为蛤蜊的生物有近3万种,而它们当中的大多数,并不适合人类食用,我们在讨论如何吃之前,要先总结一下适合做菜的蛤蜊特点!

辣炒海鲜全家福

1. 无毒无害,有些贝类有毒,吃了会有不良反应甚至生命危险,相比起吃,命更重要,不能吃完了就见上帝去了。

2. 采集便利,比如生活在潮间带沙滩的蛤蜊和蛏子,还有固着在礁石上的牡蛎和贻贝,都属于采集便利的种类。

3. 肉要多,比如扇贝和带子,肉巨多,有很多贝类个儿小,几乎没有肉,就没有食用价值。

4. 吃起来容易,简单烹饪,需要特别费劲才能吃到,或者需要特别复杂的烹饪方式才能吃,这种东西几乎没人会费劲去吃。

5. 产量大或能人工养殖,需要有足够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否则想吃也买不到。

02

各种更便宜的小蛤蜊

/ 尝海味请认准它们! /

菲律宾帘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可以说是目前中国产量更大的蛤蜊了,一般商品名为“花蛤”“花甲”,有海鲜的市场或者餐厅一般都会有销售,价格便宜,可以说是烹饪多样性最丰富的蛤蜊了,只要新鲜加点葱姜炒就是一盘好菜,喜欢吃辣的就加点辣椒,怎么吃都好吃。

酱汁花蛤

文蛤Meretrix meretrix):也是各地海鲜市场上常见的一种蛤蜊,产量很大,价格也很亲民,味道鲜美,我曾经有一次在大连,吃过一次文蛤炖豆腐,豆腐用文火炖了很久,出了蜂窝,吸收了文蛤汤的鲜味,味道很是鲜美。

白灼文蛤

青蛤Cyclina sinensis):青蛤的产量也很大,各地市场都很常见,和花蛤的吃法差不多,但是有一次我在一家西餐馆里吃过一次味道很是奇特:将青蛤的肉挖出,放到烤盘里涂上黄油,撒上土豆等配菜和芝士,烤熟后再刷一些酱汁,味道也是不错。

葱姜炒青蛤

黄蚬Corbicula aurea Heude ):我认为是各种小蛤蜊中更好吃的一种,没有之一。黄蚬也叫蚬子,新鲜的黄蚬是烧烤时候的好菜,把它放到炭火上烧烤,烤熟后壳会自动张开,一边烤蚬子会出很多汁,随着烧烤汁会越来越浓,当烤熟的时候会剩一点点汁,可以稍稍撒一点盐,不放盐也可以,就着汁将蚬子肉一同吃到嘴里,那个鲜味就好像潮水一样涌入口中,顺着舌头一直冲下去......尝试以后就再也不会忘记。

葱姜炒黄蛏

以上的几种小蛤蜊,烹饪方式多种多样,煎、炒、蒸、煮、烧烤、熬汤、煲粥、做馅、干制都不错,只要新鲜,随便烹饪一下,都很鲜美。

彩虹明樱蛤Iridona iridescens)、光滑抱蛤Potamocorbula laevis):俗称海瓜子,多见于江浙沪长三角沿海地区,个体很小,一般在1-3厘米左右,肉不多,一般炒着吃做下酒菜。

炒海瓜子

鸟蛤Cardiidae):商品名鸟贝美人腿等,北方市场常见的是布洛鸟蛤(Keenocarkium Buelowi),南方市场则有长鸟尾蛤、南洋鸟尾蛤等,鸟蛤的斧足和之前提到的几种小蛤蜊不同,非常发达,运动能力强,做熟了以后肉更有嚼头,而且中间的汁非常鲜,白灼、葱姜炒都非常好吃。

葱姜炒鸟贝

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tus):商品名天鹅蛋,个儿很大,一般市面上常见的壳有7、8厘米左右,单个重量超过50克,据说更大的个体接近一斤。鲁菜有道传统名菜油爆大蛤就是用的这货,这道菜肉质脆嫩、鲜爽细腻。

紫石房蛤

03

其他好吃的贝类

/ 你都能分得清吗! /

各种蛏子:市面上常见的蛏子有缢蛏竹蛏,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个儿小而短,一般在7、8厘米左右,壳薄肉多,肉质软嫩,葱姜炒或辣炒就很好吃,也可以制成蛏干和蛏油等。

辣炒蛏子

竹蛏因为个儿大,也叫蛏子王,常见的种类有大竹蛏(Solen grandis)和长竹蛏(Solen strictus)两种,壳长且又薄又脆,蒜蓉粉丝蒸、爆炒、炭烤等都是竹蛏常见的烹饪手法,竹蛏的肉质比缢蛏更硬一点,口感也更脆。

蒜蓉粉丝竹蛏

各种扇贝和带子:市场上常见的种类有大型的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这家伙能长到比脸还大,价格还不贵,吃起来特别的爽,一般会蒜蓉粉丝蒸,炭火烤也是不错;较小的扇贝南方主要是厚壳扇贝Mimachlamys crassicostata),北方市场更常见的则是栉孔扇贝Azumapecten farreri),还有美国引进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规格较小的直接清蒸,而较大规格的也做蒜蓉粉丝或烧烤吃。江珧俗称带子,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中国江珧(Atrina chinensis),它的闭壳肌也非常大,鲜活的也适合用蒜蓉粉丝等方式烹饪,而粤菜中常用江珧的干制品瑶柱提味,扇贝的闭壳肌干制后,外观和瑶柱很像,一般商品名为干贝以示区别。

蒜蓉粉丝虾夷扇贝


炭烤虾夷扇贝

这两种贝类都是闭壳肌非常发达,呈圆柱状,故而也被称为贝柱。扇贝是多种海扇蛤科物种的通称,扇贝闭壳肌味道温和且鲜甜,而且肉量很大,在繁殖季节生殖腺会膨大,味道更佳,价格也便宜,也是市面上很亲民的海鲜。

虾夷扇贝的闭壳肌和生殖腺(雌性)

贻贝:贻贝主要生活在潮间带或者浅水区,常见的有远东贻贝Modiohus kurilensi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厚壳贻贝Mytilus unguiculatus)等,商品名也叫南方叫淡菜、北方叫海虹,还有很多其他俗名,贻贝的吃法也很丰富,炒、蒸、烤、做汤等 *** 都不错,还可以将肉取出来晒干食用。

牡蛎牡蛎又称生蚝,市面上常见的是大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产量很大,牡蛎肉鲜嫩甜美,蒜蓉蒸、炭烤、做汤等方式都很鲜美,而牡蛎最有名的吃法就是生吃。我之一次听说生吃牡蛎是在语文教材《我的叔叔于勒》的课文中,生食牡蛎什么调料都不用加,只需要挤一点柠檬汁,而且用于生食的牡蛎不能太大,一般鸭蛋大小的正合适,因为牡蛎太大难以下咽。

粉丝生蚝

血蚶:血蚶(Tegillarca granosa)又称泥蚶是南方市场更受欢迎的海县之一,产量很大,因烹饪时会流出红色的液体,很像血液故而得名,有一种吃法是选用3厘米左右规格的血蚶,用开水一烫,就蘸佐料食用,吃起来肉很脆,口感细腻甜美,在福建福鼎有一种硖门飞蚶,在繁殖期有一对“小翅膀”当地人将其挑出来高价出售。

血蚶,让人着迷的小食

象拔蚌:太平洋潜泥蛤(Panopea generosa)俗称象拔蚌,是近年来才流行起来的一种高档海鲜,因为这货的产地是美国西海岸,来到我国的时间并不算长。之前说的蛤蜊,主要吃的是壳里的肉,或者是斧足、闭壳肌或生殖腺,但象拔蚌比较特殊,我们平时吃的象拔蚌主要吃他的虹吸管的肉,而且要去除外层的硬皮,只吃内部的嫩肉,一般切成薄片直接刺身,或者白灼、爆炒、煲汤熬粥味道都不错。象拔蚌肉质清鲜微甜,吃起来有韧劲儿。

象拔蚌的处理 ***


立春后吃海鲜,建议大家:少吃海虹和蛤蜊,多吃4样,应季正肥美

@新年美食市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立春之后随着气温的上升,万物开始复苏,各种时令的美食开始纷纷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立春之后可以说是尝鲜的好时候。

立春之后随着海水温度的逐渐上升,很多的海鲜也争相上市,有很多都是这个季节所独有的,错过以后可能要再等上一年。

立春后吃海鲜,建议大家:少吃海虹和蛤蜊,多吃4样,好吃不贵,应季正肥美。

海虹是立春后上市最多的海鲜品种,海虹的价格非常低廉,在海滨城市购买通常也就二三块钱一斤,但是海虹对于养殖水域的洁净度要求很高,而且海虹属于比较容易腐坏的海鲜,一旦吃了不新鲜的海虹,很容易坏肚子,所以海虹这种海鲜别看便宜还是要少吃。

蛤蜊也被叫做“蚬子”或“花蛤”,这种海鲜主要生活在近海滩涂上,因此里面含有泥 *** 较多,立春后海水还比较凉,蛤蜊的沙子不容易吐出来,肉质也不肥美,所以渔民有“冷水的蛎子,热水的蛤”的说法,立春后这段时间是不适合吃蛤蜊的。

1、海菜

立春之后正是各种新鲜海菜上市的时候,立春之后海水还比较寒凉,这个时候萌发出来的海菜鲜嫩适口,而且到了清明时节随着海水温度变高,这些海菜就会变老而无法食用,所以现在正是食用海菜的好时候。

立春后上市的海菜品种很多,比如宽叶菜、紫菜、下锅烂、海麻线和裙带菜等,这些海菜不论是做汤、凉拌或包包子,都是这个季节独有的美味。

推荐菜谱:海菜包子

1.宽叶海菜用筷子夹起一缕缕的在清水中涮洗干净,洗净后攥干水分剁碎,白菜心清洗干净,五花肉把肥瘦肉分开切成丁。

2.锅中入油先下入肥肉丁,用小火把肥肉煸炒出油,炒至肥肉颜色金黄后下入瘦肉丁,把瘦肉丁煸炒变色后下入葱姜末,烹入料酒和一品鲜酱油炒上色,加入盐、十三香、胡椒粉和蚝油炒匀后关火。

3.白菜心剁成碎末后加入盐拌匀,杀出水分后攥干,把攥干的宽叶海菜跟白菜末拌在一起。

4.把炒好的肉丁连带炒出来的油一起倒在海菜和白菜上,搅拌均匀。


蚬子和蛤蜊的区别,蚬子和蛤蜊的区别图-第1张图片-

5.面粉中加入少许盐,分次淋入开水把面粉烫透,晾凉后和成光滑的面团,下成剂子后擀成包子皮,包入调好的海菜馅。

6.包好的包子入蒸锅中,蒸锅上汽后计时15分钟关火,把蒸好的包子取出来即可享用。

小贴士:购买海菜时要闻一下味道,如果味道特别浓郁,说明这样的海菜已经不新鲜了,就不要购买了。

2、鸟贝

鸟贝是生活在近海滩涂上的一种贝类,它有着发达的腕足可以在沙滩上跳跃,每年的冬春季节是鸟贝大量上市的季节。

鸟贝的肉质特别鲜嫩可口,适合用来 *** 葱油和爆炒,葱油鸟贝更是北方沿海地区的一道名菜。

推荐菜谱:茼蒿拌鸟贝

1.买回来的鸟贝豁开后取出鸟贝肉,把鸟贝剪开去除里面黑色的沙线,清洗干净后备用,茼蒿摘洗干净。

2.锅中烧水,水在锅边微微冒小泡时下入鸟贝,焯烫至鸟贝略微一打卷后即可捞出过凉,把茼蒿也入锅焯烫一下,焯烫至变色后捞出过凉。

3.焯烫好的茼蒿挤干水分切成段,把鸟贝码放在茼蒿上,撒上葱姜丝和干辣椒丝,淋上用一品鲜酱油、白糖、香醋和盐调的料汁,烧热油浇在上面即可。

3、大笔管鱼

立春后的大笔管鱼里面都有米粒大小的鱼籽,吃起来鲜香可口,而且这个季节的笔管鱼价钱也不高,正是品尝它们的好时候。

推荐菜谱:萝卜丝炖笔管鱼

1.笔管鱼抽去软骨,挤去眼睛和牙齿清洗干净,萝卜刮去老皮清洗干净。

2.洗净的萝卜切成细丝,笔管鱼在鱼身上均匀的改上花刀。

3.锅中入油爆香葱姜蒜,下入萝卜丝翻炒均匀,把萝卜丝中的水汽炒出来,烹入料酒后加入少许十三香把萝卜丝炒香。

4.锅中加入少许汤汁,把处理好的笔管鱼入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5.炖至笔管鱼完全成熟,萝卜丝软烂以后,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撒入小米辣即可出锅。

4、桃红虾

桃红虾是一种壳非常薄的小虾,它的颜色带有桃花 *** 的颜色,虽然个头不大,但是皮薄肉鲜,因此是这个季节非常受欢迎的美味。

推荐菜谱:香酥桃红虾

1.桃红虾用清水漂洗干净,捡去里面残留的小鱼和杂质,把虾捞出沥干水分。

2.洗净的小虾加入葱姜丝、花椒粉、料酒、盐、胡椒粉和一个鸡蛋搅拌均匀,腌制一会使其入味。

3.腌好的桃红虾撒入面粉,抓拌均匀使虾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面粉。

4.锅中入油,油温五成热时把虾入锅,炸至虾变色浮起后捞出,待油温再次升高后入锅复炸一遍,把虾炸至外壳酥脆即可出锅。

立春后的海鲜品种有很多,像海菜和桃红虾这样的只有这个季节才有,所以遇到了别忘买点尝尝鲜。

这海鲜比鱼好吃,比虾还鲜,10分钟上桌,春节宴客倍有面子


马上春节啦,是不是又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反正我是这样,今年可能不能跟老公回老家过春节了。所以今年的年夜饭我就得自己做啦!吃了好几十年的传统年夜饭,今年自己做想吃点不一样的。这海鲜比鱼好吃,比虾还鲜,10分钟上桌,春节宴客倍有面子 。


对于我们海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每年饭桌上有一两道海鲜菜很正常,但是每年不是鱼就是虾,又贵又没有新意。我就把想到了去赶海的时候挖到的又大又肥的蛏子,蛏子在市场上卖大概十几块钱一斤,我和家里人都很喜欢吃。

好多人不知道蛏子是什么?蛏子和我们知道的蚬子(花甲、蛤蜊)是同类的海鲜,都是属于贝类。这个东西比蚬子大一些,味道也更加的鲜美。蛏子肉质跟蚬子一样,味道比鱼鲜,比虾还滑,营养很丰。

海里的海鲜都含丰富蛋白质、其中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也比陆地上的一些菜要丰富,蛏子肉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价格非常的大众,不是什么特别名贵的海鲜,人人都能吃得起!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蛏子的做法,让你十几分钟就搞定一道年夜饭大菜,简单美味省时省力。吃起来肉嫩多汁,至于腥味,不存在的。如果你们想要尝试这道菜的话,那么赶紧尝试一下吧。这道菜摆盘好看,味道鲜美,作为年夜饭的菜最合适了,平时来客人也十分合适哦!

【菜品】豉香蛏子肉

【配料】鸡腿肉、生姜、淀粉,红枣

【烹饪步骤】


豉香蛏子肉的做法:

1、准备一斤蛏子,一根香葱,生姜,蒜,小米辣椒。

2、把蛏子表面的泥沙洗干净,放在清水里,再加入一小勺盐浸泡两个小时,再滴一两滴油,让蛏子把身体里的泥沙吐干净。

3、这时候我们来调一碗料汁,加生抽,料酒、1小茶匙糖、三勺蒸鱼豉油、一勺香醋(这里用了红糖,也可以用白糖)。


4、料汁调好啦,香葱切沫,姜蒜切沫,小米辣椒也切碎备用。

5、洗好的蛏子就可以下锅煮了,煮到每一个蛏子都张开口了就说明蛏子熟了。这样就可以捞出来扒蛏子肉啦!注意哦:煮蛏子的水千万不要扔,一会儿有大用处!

6、 蛏子肉扒好摆盘,我摆成了"花开富贵"的样子,过年来用十分应景!

7、煮蛏子的汤可以盛两勺放进料汁里,一是增鲜,二是为了不要太咸!

8、这就是淋好料汁的样子啦,更好采用大平盘子,这样料汁可以淋到每一个蛏子肉,使之入味!

9、锅里放入少量的油,开小火,把葱姜蒜沫,小米辣沫放进锅里炒香。注意不要炒糊!

10、等炒香知道加一些煮蛏子的水,将葱姜水煮开!

11、把烧开的葱姜料水均匀的淋在蛏子肉上就好啦!

12、最后可以淋上几滴香油,这样一道豉香蛏子肉就做好啦!


【烹饪贴士】

1、 这道菜除了常见的调料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水,就是煮蛏子的时候的水啦!俗话说"原汤化原食",用蛏子水来做料汁更好不过啦!

2、 煮蛏子的时候看见开口了就可以捞出来了,煮时间长了,蛏子肉就好像橡皮糖一样咬不动啦!

更多简单便捷的食谱,很快分享给大家!

【文案编辑】目海食+多食记

老厨师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海鲜挑选窍门,建议收藏!

海鲜的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不同的品种价格可以相差数倍,因此作为厨师的我们,在挑选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意。下面,是一些老厨师们总结的一部份海鲜挑选经验,以供大家参考之用。

扇贝

外形特征:

属软体动物门,扇贝科,扇贝属,5—6月产量最多,其肉质细嫩,味鲜美,经济价值高。

挑选窍门:

新鲜扇贝色泽黄亮、有光泽、无异味,手摸有爽滑感,且弹性好,采购时可以撬一个缝隙,能看到里面有黄籽的较新鲜;不新鲜的贝肉色泽减退或无光泽,有酸味,手感发粘,弹性差。

冬蟹

外形特征:

冬蟹属于梭子蟹,公蟹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母蟹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冬蟹肉肥味美。

挑选窍门:

冬蟹在每年5-6月份最为肥美,此时公蟹肉厚膏肥、母蟹黄多饱满。辨别冬蟹公母时,除了大家常鉴别的公蟹脐盖狭长,母蟹脐盖圆形外,还可拨开公蟹的钳子和第二个蟹腿之间,看一下蟹背侧面有微微渗透的黄色,证明公蟹膏比较多。

对虾

外形特征:

俗称大虾、明虾、青虾(雌)、黄虾(雄),主要分布在黄渤海区域,身体长15-20厘米,甲壳薄而透明。第二对触角上的须很长。肉味鲜美,是我国的特产之一。捕捞旺季为4-5月和9-10月。

挑选窍门:

1、外形

新鲜对虾头尾完整,有一定的弯曲度,虾身较挺。不新鲜的对虾,头尾容易脱落或易离开,不能保持其原有的弯曲度。

2、颜色

新鲜对虾皮壳发亮,青白色,即保持原色。不新鲜的对虾,皮壳发暗,原色变为红色或灰紫色。

3、肉质

新鲜对虾肉质坚实,细嫩。不新鲜的对虾肉质松软。而且,优质对虾依雌雄不同而各异,雌虾微显褐色和蓝色,雄虾微褐而呈黄色。

海胆

外形特征:

海胆是生长在海洋里的一种棘皮动物,市面上常见的海胆分三个种类:紫海胆、马粪胆和黄海胆。不同品种的海胆,季节性明显。紫海胆在夏天当道,7—10月是它最为鲜美的时间;马粪胆在4-6月独领 *** ;而黄海胆则从12月—次年4月是更佳食用时间。

挑选窍门:

从外形来看,紫海胆个头更大,有成年人的拳头般大小,每只平均150克—200克,而且刺又长又黑,坚硬无比,卵黄的颜色却浅一点,呈黄褐色。而相比起来,马粪胆的刺比较短,呈浅褐色,个头扁扁的,最多不过150克。

挑选时注意三点:

1、刺动是首要

芒刺是海胆的呼吸工具,能通过芒刺的形态去判断海胆的生猛程度,那些刺短并且处于动态的海胆一般情况下比较生猛,更为新鲜。

2、刺短肥刺长痩

海胆大小不一,挑海胆很简单,刺短小而粗的比较肥,反之,又长又细的肯定瘦。

3、黑色更佳

海胆约800种,通常色彩斑斓的海胆是有毒的,不能食用,颜色为浅褐色的质量一般,常用的紫海胆都是颜色发黑,这种海胆肉最鲜美。

花蚬子

外形特征:

软体动物,别名扁螺、黄蚬、河蚬、花蚬。壳形状像心脏,有环状花纹,生在淡水软泥里,肉可吃,壳可入药。花蚬子约2-2.5厘米左右大小,春秋两季较为肥美。

挑选窍门:

花蚬选购时要挑选外壳色浅的,其肉肥汁多,色重的壳厚肉少。贝壳小而薄,呈长卵圆形。注意蚬子与蛤蜊不是一种,蛤蜊的壳是卵圆形,外壳淡褐色。

活鲍鱼

外形特征:

属原始的海洋贝类,单壳软体动物,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四大海味之首。浸过淡水的活鲍,边缘也是鼓胀的,肉呈现白色而非正常的肉色,它们的吸水量大概在10%左右。

采购窍门:

选购中小鲍鱼的标准是看其外壳颜色,壳绿肉黑,肉质发硬的,则成活率高,肉质新鲜;反之壳黑、肉白的,则是不新鲜的鲍鱼。

濑尿虾

外形特征:

学名叫“虾蛄”,俗名虾爬子、虾公驼子、皮皮虾、螳螂虾,又叫爬虾,属于节肢动物门。

挑选窍门:

食用濑尿虾的更佳月份为每年的4-6月间,此时,它的肉质最为饱满。

挑选时注意:

1、一般来讲,雌濑尿虾的个头没有雄虾大,雌虾的脖子接近腹部处都会有一个白色的“王”字,而雄虾在大爪下分别有一个细细的小爪。

2、如果虾的颜色发亮、发青,则是新鲜的虾,其抵抗力强,存活率高,肉实饱满;如果虾外皮颜色发黑、不亮,肉发白,则虾肉发松、不新鲜。

3、如果虾头疲软,看似快掉的样子,那就不是新鲜的虾。

4、爪子发红的虾也是不新鲜的,发青的才是好虾。虽然死的濑尿虾仍可食用,但在选购时如果已经发软,变红的虾都为不新鲜的。

怎样分辨劣质海鲜

淡水龙虾

如果龙虾的每节壳之间鼓起一小块肉,就证明供货商把本该放在盐水里的龙虾放到了淡水里,这样一斤龙虾至少能吸水100克。如果正常存放,龙虾壳上是不会有肉鼓起的。而且,由于这种龙虾吸收了淡水,所以买回去以后没多久就会死掉。

染色海蟹

有些不法商贩为了抬高螃蟹的价格,在出售前几天给蟹喂食咸蛋黄或者色素,以使它的肚脐呈现红色。这种蟹很难鉴别。

冰冻鱿鱼

有些供货商会在鱿鱼还未冰冻前,在其肚子内塞入大量冰块或者注入清水,经过冷冻后,这种鱿鱼的肚子多是鼓鼓的,而且摸起来中间会有明显的硬心。而品质较好的冰冻鱿鱼肚子则是非常平坦的。

淡水蛏子

很多供货商在销售蛏子或者其他小型贝壳类原料时,都是将它们放在水池内。当然,水池里装的也是淡水,蛏子或者贝壳类原料在销售时,会自然吸水,吸水量大概也为10%,从出成率和口感(吸水后鲜味变差)上来说,都不好,而且买回后很快就会死掉。

淡水活海参

吸过淡水的活海参肚子捏起来是硬硬的,几乎感觉不到有弹性。而没有吸过淡水的活海参肚子捏起来就会比较有弹性。

注胶虾

分辨虾是否被添加了明胶或其他添加物,其实并不困难。一般来说,虾头被注胶后都会鼓胀得很厉害;虾身注胶后,用手按压虾身很容易反弹,并且虾头跟虾身的接合处很容易就能用手剥离。

谢谢你的观看,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和意见,请在下面留言。

标签: 蚬子 蛤蜊 区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