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饼钓鱼打窝,豆饼钓鱼打窝 ***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37 0
野钓大鱼必学技巧,这样打窝效果才够牛,钓一次爽一次

我们经常说钓鱼是门综合技术,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水情知鱼性,了解方方面面才能事半功倍。不说出钓天气和钓位选择,光打窝就有很多技术在里面,我们野钓前几乎都要先打窝,但是如何打窝更加有效就需要很多讲究了。今天聊聊打窝,希望对每次钓鱼都不断打窝的钓友有个真确认识。

一、窝料的 ***

1、打窝的目的是首先是诱鱼,然后是留鱼,所以在味型上要有的放矢,针对目标鱼来。不过还好,我们经常垂钓的淡水鱼基本都是杂食性的,鲤鱼草鱼鲫鱼鳊鱼青鱼,全都吃粮食。但是味道上又有所差距,比如鲤鱼喜欢香甜臭,草鱼喜欢谷物香和微酸,鲫鱼喜欢香,所以窝料在味道上需要有所侧重。

2、为了达到诱鱼和留鱼效果,窝料在状态上讲究细粉和颗粒结合,细粉状的窝料雾化好味道扩散的快,起到诱鱼的作用,颗粒尤其是大颗粒起到留鱼的作用。我们野钓都是为了钓大鱼,非常尴尬的就是小鱼貌似比大鱼嗅觉更好,每次都是小鱼先到大鱼后到,如果大鱼来了发现没东西吃了,那就尴尬了。所以大颗粒甚至块状的窝料,是钓大鱼必须使用的,比如玉米粒、豆饼块之类的。

3、越是接近自然界食物的味道,诱鱼效果越好。鱼首先依靠的是嗅觉来觅食,然后才是视觉。自然界天然食物的味道应该都是有点酒味,或者酸味,或者臭味。所以窝料的 *** 上,不要太复杂,简单发酵就是上等的窝料。比如清水泡玉米,泡酸甚至泡臭都可以。没经过处理的老玉米发窝速度非常慢,这也是很多钓友垂钓的时候当天打窝非常多,但是渔获很少的原因。基本都为第二天在这个钓位垂钓的钓友做了贡献了。

二、打窝技巧

1、看得到,吃不到,不想走

我觉得这9个字就是打窝的关键所在,下面介绍几种比较有意思的打窝 *** 。比如正常窝料,用纱布或者 *** 包起来,投到窝点打窝,就会起到上面的效果。鱼只能吃掉一点渗透出来的细粉窝料,始终在窝点徘徊不远离去。我们在垂钓鲫鱼的时候经常有酒米打窝,酒米的特点就是小颗粒,让鱼吃得到但是吃不饱,不想走,然后挂蚯蚓垂钓就能上鱼,但是有高手把配方中的小米换成玉米粒,照样诱鱼,但是鲫鱼实在吃不下,只好吃钓饵了。

2、少打,勤打

除非多天守钓,否则打窝应该少打勤打,之一是不要让鱼吃饱了,第二是保证窝点一直有一点吃的,这样大鱼进窝才能留下来。我身边就有钓友经常去一个水库钓鱼,每次打窝几十斤麦子,一天下来基本一条鱼没钓到过。之一麦子发窝慢,第二窝料太多,你以为你的钓饵比窝料价格高,但是鱼未必喜欢,说不定这个水域的鱼只爱吃麦子呢。

3、窝料加点泥

我们在打窝的时候可以在窝料中加入大量的泥巴,搓成团打窝,也能起到留鱼的效果,也非常试用我们只有酒米没打窝器的情况。还有垂钓鲫鱼的时候可以把蚯蚓切碎,然后拌上泥巴来打窝,也能起到非常好的留鱼效果。

总之打窝 *** 非常多,但是肯定不是随便弄点鱼吃的丢进去就算了。多种打窝 *** 各位钓友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会起到更加不错的效果。上面说到 *** 打窝,我想起小时候用破 *** 钓小龙虾, *** 里放点鸡肠子什么的,扎起来扔水里,一会就能钓到小龙虾。小龙虾的鳌上有很多小刺,夹到 *** 容易被缠住,钓螃蟹也可以这么钓。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钓好“圆吻鲴”并不难,选位和调漂是关键, *** 对了越钓越多

?说到鲴鱼大家都不会陌生,不过大部分人之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黄尾鲴,其实鲴鱼是一个大类,黄尾鲴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今天要说的这种鱼也是鲴鱼的一种,学名为“圆吻鲴”,其体态特征与黄尾鲴类似,甚至在钓法上也有相同之处,所以如果你擅长钓黄尾,那么圆吻鲴应该也不在话下,当然了如果你两种鱼都不会钓,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就可以了,从钓位的选择、饵料的开制以及浮漂的调钓我都会说清楚供各位参考。

想钓好圆吻鲴,你要明白几件事:

1、圆吻鲴的基本信息

2、圆吻鲴喜欢待在哪些地方,钓位如何选择

3、圆吻鲴爱吃什么,应该用什么打窝,饵料如何选择

4、钓圆吻鲴应当如何调漂,钓钝还是钓灵

说实话这种鱼的味道很一般,而且刺比较多,我个人倒是没什么特别大的感觉反正是吃得少,只是听我们这边经常钓圆吻鲴的人基本都这么说。难吃为什么还要经常钓呢?首先是数量多,野河遇到它们的概率比鲫鱼、鲤鱼可大多了,有时候其它鱼不好钓就会钓圆吻鲴,尽量避免空军;其次圆吻鲴拉力比较强,中钩后很会挣扎,手感还是不错的,小的易结群连杆机会大、大的不结群但拉着很过瘾。

小圆吻鲴

想钓圆吻鲴,你就得了解它的基本信息,至少见到了要认得出来

圆吻鲴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各大水域,体型长而侧扁、鳞片细小呈银白色,背部颜色较深为青灰色,头小嘴小,吻圆钝且突出,口下位、横裂,下颌有很发达的角质缘,这种头部包括嘴部的构造和黄尾是一样的,也是钓友们觉得难钓的原因之一。圆吻鲴是初级淡水鱼,主要栖息在江河溪流的中下层水域,个体不大我个人钓到的大部分都和白条差不多体型,稍微大点的就二三两,超过半斤比较难遇到,个人更大钓过一斤左右的(七八两左右)纯属运气。这种鱼的食性非常杂,主要以藻类、植物碎屑为食,也吃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等等,自然水域也就只有这些东西,所以凡是杂食性鱼基本都吃这类东西。

圆吻鲴喜欢待在哪些地方,钓位如何选择

有些地方没有这种鱼,有些地方则特别多,所以你要是想钓肯定得先弄清楚水里有没有这种鱼才行,当然了数量极少和没有基本就一个意思,自然水域不能和鱼塘比,数量不多没办法搞。如果河里能够保证有一定数量,那么我建议你先找有石头的钓点,因为石头上会长一些绿藻、青苔之类的东西或者石缝会兜住从上游冲下来的食物,小体型的鱼最喜欢来这找吃的。第二种地方是有水草的地方,不过水草有要求,据我的经历,一些根不长在水底、整株漂在水面上的草没啥用,例如菱角、水葫芦等等,这种地方不是不聚鱼,只是针对圆吻鲴不太行,要找就找沉底型的水草,即整株都在水里的,这种鱼比较活泼喜欢玩闹、游动,所以钓点水草不能太密集,如果水草实在比较密,那至少不能找那些从水底长到水面,覆盖一大片地方的钓点,这种地方圆吻鲴不怎么爱去。第三种地方是微微有水流的地方,这种地方夏秋等高温季最容易看见它们的身影,原因是溶氧量高、食物多,前面都忘记说了圆吻鲴对溶氧量要求挺高的。

钓点近岸要有大量乱石(指水下)

找到钓点还不行,你还得注意水深,我个人建议这种鱼不适合钓太深,一般1~3米足矣,除非是整个钓点普遍深的地方那没办法。有石头的地方尽量钓浅,因为水浅,石头就能被光照影响,长一些青苔出来,这样就会吸引圆吻鲴,有风浪的时候,也是浅水的石区食物、养料最多。有流水的地方包括进出水口,你也选择钓浅点,这种地方氧气够充足,即使是夏天也不会缺氧,鱼绝对是喜欢待的,唯一要考虑的是安静垂钓或使用长杆避免惊鱼。如果是钓水库或一些泥沙底水质又比较好的地方,在没有障碍物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钓深,但基本也是在三米左右,再深的话就没必要钓底了。

圆吻鲴爱吃什么,应该用什么打窝,饵料如何选择

圆吻鲴是杂食鱼,同时又是小体型鱼,所以饵料窝料不用特别讲究,只要它来了必定是会吃的。钓小鱼尤其是鲴鱼一类,我永远偏爱腥味饵,而且明确是虾粉腥,我不敢说腥味最厉害,但肯定不会差。当然了,天热的时候可能餐条、麦穗等小鱼会来分一杯羹,这些杂鱼是中上层鱼,而圆吻鲴是中下层的,所以这个时候饵料可以改为香甚至清香,但要记住,做这个改变主要是为了避开一些非目标鱼的杂鱼,如果没有餐条、麦穗,我仍然会加点腥。

豆饼钓鱼打窝,豆饼钓鱼打窝方法-第1张图片-

相比饵料味型,我倒是更注重状态,大部分圆吻鲴或者说能够让你连杆那类体型的圆吻鲴,体型都不大、嘴巴很小,所以饵料还是应该以细腻、雾化、轻为主。建议用四号鲫、六号鲫、红魔、藻元素、小粉饵、伏鲫这一类饵料(此类饵料只是举例)。圆吻鲴的产卵繁殖季通常在5~8月,5月份为高峰期,我们在三四月份去钓的话,考虑到鱼要为产卵做准备,更要用动物蛋白高的饵料,而且三五月份水温并不是特别高,从这层面讲,味道腥一点也是有帮助的。

饵料状态比味型重要,味型用腥或腥香

说完饵料再说说窝料吧,钓圆吻鲴的窝料更好办,你去买更便宜的颗粒就行了,十块钱三包或四包的那种。因为若不是资源极好的地方,圆吻鲴进窝没那么快,但一旦进窝很有可能是一群,鉴于此用颗粒是最合适的,打下去后让它慢慢化,借着轻微水流,颗粒化开后的碎屑还能飘散出去,等鱼进窝要啃食大颗的颗粒也没那么容易,所以就会一直留在窝子里。当然了,我们一定要记得补窝,鱼不来也要补(提前记下颗粒完全散开的时间),鱼进窝后咱们根据上鱼速度和个头大小来判断水底鱼的数量,然后再决定什么时候补窝、补多少,相比其他窝料,颗粒没那么容易死窝。

小技巧:

1、市面上不同种类的颗粒,溶散的时间不一样,有些三五分钟就化完,有些可以泡三五个小时,我建议你多买几包不同种类的颗粒,然后混合打窝。鱼多、进窝快、个头小的情况,要打细一点、溶散快一点的颗粒;鱼少、进窝慢、个头大的情况,要大粗一点、溶散漫一点的颗粒。

2、你可以去网上购一些豆饼碎块直接拿来打窝,那东西我记得可以泡很久,像花生枯、菜籽枯这类效果是好,但打下去一下就散了不行,要用就要掺些面粉混成团打窝。还有个东西效果也不错,就是用于抛竿远投钓大鱼的饼干饵(也称方块料),这种东西也能坚持一两个小时不化。

3、在人多的时候,除去地理位置的影响,要比别人钓的多,前期要拉大球、频率要快,后期为了中钩率可以拉小球,但别等口,不吃就抽,频率一定要稍快于两边钓友,钓这种鱼越等口、越没口。

大圆吻鲴

钓圆吻鲴应当如何调漂,钓钝还是钓灵

调漂及灵钝的选择对于钓圆吻鲴是比较重要的,很多钓友鱼在垂钓中经常发现信号很多、顿口很漂亮但起竿不中鱼的现象,多半就是调钓方面出错。因为这种鱼它的口是朝下的、又比较小,同时嘴部突出,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吃饵时头部顶到子线,饵料未真正入口,浮漂就出现了信号,此时要是钓的很灵,空杆率自然变高。调钓本无定律,但我个人在熟悉这种鱼以后基本先以调低钓低入手,比如前期调三四目、钓两三目,后期鱼慢慢进窝数量变多信号变杂乱,就调整钓目,改为钓三四目、甚至五六目。当然,如果你想直接钓钝,调三四目钓三四目或者调平水钓两三目也可以,前期的调几钓几没有大碍,反正后期都可以调整。

子线的长短也不要忽略,钓这种小鱼我的子线通常在10cm左右,如果你命中率很低,我建议把子线缩短至五六公分,然后采取小跑铅钓法,即八字环触底、子线横卧,这样做必然损失一部分信号但命中率应该是高的。喜欢用长子线,就不要用小跑铅了,但也建议让双钩饵老实躺底。不让调搞目的原因是,调目大,饵料重,刚开始双饵能压下浮漂老实躺地,等饵料雾化饵团变小,浮漂的牵引力就会把钩饵带起来,可能就会变成轻触底的情况,这样假信号就多了。

钓钝要用短子线

最后补充几点:

关于竿、线、钩没做太大的介绍,这些其实和钓其他小鱼、鲫鱼没有太大区别,总之是以精细为主,钓小鱼要打频率鱼竿不宜超过4.5,线组能细就细,夏秋季节鱼活性好,1+0.6也没事,春季和初冬要更细一些,鱼钩方面细钩条的袖钩就行了,正常我用三号袖、四号袖,如果你钓的钝如跑铅,鱼钩可稍微放大一号,如果鱼偏小钓的灵那就用小一号的钩。

关于钓底钓浮的问题,我建议在鱼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还是钓底为主,口不好就带点行程,如果钓浮基本也是钓中下层,可以在鱼小密度高的地方使用或者钓点水底有茂密的水草的情况下使用。


【作者简介】: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关注

盛夏野钓草鱼,鲜为人知的4款窝饵料,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盛夏酷热异常,是鱼比较难钓的季节。不过鱼的种类不同,有的耐低温、有的耐高温,所以选择不怕热的目标鱼是个非常聪明的选择。不怕高温的几种鱼,基本都是中上层鱼类,比如鲢鳙、翘嘴、白条、草鱼。尤其是草鱼,夏季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高温天气植物疯长,草鱼的食物来源极为丰富,每天需要进食体重三分之一的食物,所以觅食时间很长。钓草鱼非常注重窝料和饵料,正所谓饵料对了口,大鱼跟着走。

一、牛粪

草鱼喜欢进食高纤维的食物,体型越大的草鱼,越是喜欢高纤维的东西,所以麸皮、米糠在钓草鱼时有很高的出场率。比较重口味的一种窝料,那就是使用牛粪。牛粪中大部分都是植物纤维,尤其适合草鱼的觅食特点。还有钓友认为,更好是新鲜的牛粪,打窝之后等水面泛起草末,说明草鱼已经进窝。还有钓友认为,已经生蛆的牛粪才是更佳选择,因为草鱼还喜欢进食白虫。(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草鱼会追着水中拉屎的水牛觅食,很恶心)

二、烂苹果

草鱼主要进食植物性的饵料,高温的夏季除了新鲜清爽的鲜嫩食物,还喜欢微酸、酒香等天然发酵的食物。不少钓友喜欢使用腐烂的水果打窝,比如苹果、梨子等等,效果更好的是苹果。因为苹果是非常容易被氧化的一种水果,很快就会产生酒味。可以弄点烂水果,用网兜装起来打窝,还可以在往兜里塞上一些草和石块,打窝的效果会更好一些。至于钓草鱼水果中的饵料,最强的是桑葚,其次是枸杞子。桑葚直接挂钩,枸杞子基本只能买到干果,其实鲜果更好,冷水泡软就能直接用。

三、麦芽、稻谷芽

这是既能做窝料又能做饵料的好东西, *** *** 也比较简单。麦粒、稻谷清水泡软,捞出来之后放到较大的平底容器中,不能平铺得太厚,盖上潮湿的毛巾,放置到通风阴凉的地方,每天撒上一点水,有个3、4天就能达到使用标准。稻谷比较硬,是不好挂钩的,更适合做窝料。麦芽就比较软,比较适合挂钩。如果做饵料,注意芽只要1厘米左右就行,达到要求之后可以密封袋放冰箱保存,防止芽太长。如果做窝料使用,3、4厘米长度效果更好。可以搭配一些豆饼菜籽饼,攥成团打窝。

四、糠坨

糠坨可以说是高纤维窝料的代表,谷物中带着发酵的天然香味,是众多大鱼都喜欢吃的好东西,尤其适合钓草鱼,而且是长时间的守钓草鱼。糠坨的 *** *** 比较复杂,首先是准备稻谷,使用的是没有脱壳的稻谷。在铁锅上大火炒到焦黄出油,冷却备用。准备一点糯米,加水熬成糯米粥。冷却好的稻谷碾碎,或者搅拌机打成粉,加糯米粥调和,能够攥成团就行。弄成一坨坨的糠坨,放到阴凉的地方阴干发酵。打窝时丢上两坨,聚鱼效果非常好而且很持久。尤其是在活水中打窝,这种块状的窝料也有不俗的表现。

总体来说,夏季的草鱼比较好钓,用饵和打窝也比较多样。各种瓜果蔬菜,各种植物性的饵料,基本都可以用来钓草鱼。牢记韭菜、芹菜,在钓草鱼中也有不俗的表现。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夏季野钓大鱼,遇上走水还挂底,用豆饼翻板钓,钓大鱼很犀利

翻板钓本来是地方钓法,不过随着钓鱼人的相互交流已经变得流传很广。比如包食钓,盒饭钩等等原本也是地方钓法,现在到处都有钓友使用。豆饼翻板钓是升级的爆炸钩钓法,使用的饵料是块状的豆饼或者糠饼,钓组钓位之后鱼钩朝上,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钓活水,并且不容易出现挂底的现象,这是普通的爆炸钩钓法比不上的。

一、钓组搭配

翻板钓中钓组搭配比较重要的就是翻板的 *** ,在以前也都是讲究自制,现在可以很方便地买到现成的。首先准备一个铅饼,中间穿一个小洞,这个是为了穿线过去,所以洞的大小要合适,还可以使用棉线反复勒一勒,可以有效减少伤线的可能。翻板有使用金属 *** 的,还有使用电路板 *** 的,要求就是比较结实,各种形状的都有。最简单的就是圆形的,在周围穿上一些小洞用于绑子线,子线的多少要合适,不是越多越好。子线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流水必须使用尼龙线,因为尼龙线比较硬,可以减少子线之间的缠绕,如果钓静水pe线不但结实也更加柔软,更好入口。

准备豆饼一块,一般手掌大小就行,中间要穿一个小洞,也用于穿线。豆饼一般需要简单处理一些,可以放微波炉中烤出香味,然后淋上曲酒,密封袋密封起来,使用的时候再拿出来,这样会有更好的诱鱼效果。在准备一个螺母,所以配件基本就准备齐全了。首先穿过铅饼,然后穿过豆饼,再穿过翻板,最后在线的末端绑上螺母一个,鱼钩挂在豆饼上,这样钓组就基本搭配完成了。最后跟抛竿搭配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翻板钓了。

二、优势和钓法

开头已经介绍过这种钓法的优势,可以很好地钓活水和挂底比较严重的地方。垂钓原理大致是这么一个过程,远投到钓点,因为铅饼在钓组中最重,会带着钓组下沉,所以当钓组到底之后铅饼在最下,上面是豆饼,鱼钩挂在豆饼上,所以块状的窝料可以钓活水,鱼钩在上可以减少挂底。豆饼在水中浸泡之后变慢会雾化,当大鱼过来进食时,很容易把鱼钩豆饼上的鱼钩吃进去,这样鱼就被钓到了。

翻板钓其实也有不少的变招,这个是各种传统钓法基本都有的特点,看似简单容易入门,其实还是要好好琢磨琢磨。比如说子线的数量问题,子线的软硬问题,甚至是子线的长短问题,都要使用得当。最简单的翻版可以只有一条子线,虽然中鱼率变低,但是挂底的情况基本没有。还有钓友会结合珠珠钓使用,在部分鱼钩上挂珠子,这样就变成了豆饼诱鱼,鱼进窝之后发现悬浮的珠子也会直接吃珠子。我们都知道,珠珠钓本身就很少出现挂底的现象,所以遇上挂底较为严重的地方,还可以结合珠珠钓来使用。

最后翻板钓有2个要点要注意,之一是钓组到位之后一般需要扬竿一次,目的是为了让铅饼一定在最下;其次是收紧鱼线之后要放平抛竿,这个也是为了保证铅饼一定在最下端。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想用豆饼打窝更高效?资深钓鱼人冬季打窝技巧分享

豆饼中植物蛋白和脂肪含量高,具有浓烈的豆腥味,最重要的是在水里耐泡,非常适合打大窝子。使用豆饼打窝也有一定的技巧,并不是直接拿来随便打窝即可,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要学会这几招。

首先来看看海竿打窝,有两种方式,之一种就是把豆饼直接砸成小块投到窝点,投放量和发窝时间成正比,钓友可根据自身所需判断量。第二种就是把豆饼砸碎,加上一些玉米粒等谷物粮食及少量酒糟打窝,这时候钓饵可搭配适口性强且诱鱼力度大的钓饵即可,不可用豆饼打窝,然后再用豆饼做钓饵,会严重影响上钩率。

其实,不管作钓者使用哪种打窝 *** ,都需要依照虚实兼备的原则,所以首次打窝时,需要将豆饼准确的投入到窝点,但是如果想要钓几天,可适当的使豆饼块大一些,另外需要定期续窝,以便留鱼。在使用爆炸钩、串钩、双钩时,可直接在钩坠下挂长宽各5厘米、厚2厘米的小豆饼块做为诱饵。

水库采用手竿钓鱼时,需要把豆饼弄成小块,然后在豆饼块的中间锥一个洞,然后绳子的长度比手竿的尺寸和钓线的总长度长2~3米。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出钓前一天,在豆饼块上喷上曲酒和状态粉,用双层塑料袋装好然后扎紧口,密封一晚上。第二天到达钓场以后,将栓好的豆饼抛至窝点,然后把绳子固定在岸边即可作钓。豆饼发窝后效果很强烈,不需要再使用散饵辅助打窝。

野钓必杀饵料配方:豆饼饵料的多种 *** *** ,通杀鲫草鲤青鳊

野钓饵料讲究贴近自然,取材更好是当地主要农作物,越是贴近自然的食物大鱼越是难以抗拒。越是没见过的食物或者味型,大鱼越是抗拒,所以大鱼只所以能长成大鱼,靠的就是进食谨慎。所以外出钓大鱼用点自己的饵料和窝料就蛮好,而且野钓大鱼用饵量比较大,自制饵料除了效果不错也能降低成本。介绍一些豆饼作为主料的饵料配方,非常适合野钓使用。北方豆饼比较常见,南方菜籽饼比较常见,所以豆饼也好,菜籽饼也好,都是可以的。

一、酒香饵

豆饼粉准备4份,面粉准备1份,豆饼粉用文火炒香。由于豆饼粉中含有少量油脂,文火炒后会非常香,多数鱼都喜欢这种味道,豆饼粉跟面粉混合均匀备用;曲酒一瓶,加入一两丁香,浸泡一周左右,酒变成棕红色就 *** 好了。取出少量丁香酒加水稀释,大概按照1:10混合,这个作为开饵水使用。然后在家把饵开好,注意开饵水不能多放,宁少勿多。开好的饵更好如同散炮一般,用密封袋装起来发酵一晚上,第二天使用。根据水量多少,再适当的加入炒香的豆饼粉或者面粉,调整饵料状态。搓大饵使用,对于鲤鱼有奇效。

二、基础饵

豆饼粉6份,麸皮2份,面粉1.5份,芝麻粉0.5份,豆饼粉跟麸皮、芝麻粉先混合均匀,上锅文火炒香。然后把面粉加进去,混合均匀。这样就一款基础饵就 *** 完成了。芝麻粉提香,麸皮雾化,面粉负责粘度。在钓场可以直接加水使用,不过只能做搓饵。水温高的季节用来钓鲫草鲤鳊都非常好用。还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加少量虾粉、药酒,在深秋和冬季钓鲫鱼和鲤鱼。

三、熟饵

豆饼粉50%,玉米粉50%,先文火把豆饼粉炒香,注意文火,出香味就可以关火,然后跟玉米粉混合均匀备用。上锅烧一点开水,水开以后慢慢加入混合好的饵料,一边加一边搅拌,一直到成粘稠的粥状为止。冷区后在加混合好的干饵调整状态,密封到塑料袋中,发酵1、2天。当饵料香中带着微酸就 *** 完成了。发酵会导致饵料出水,所以使用的时候再加一些混合饵料,加拉丝粉或者面粉调整粘度。微酸而香的饵料通杀各种大鱼,尤其是草鱼。

四、打窝

豆饼除了用来 *** 饵料,在 *** 窝料的时候也会经常使用。 *** 窝料就不能使用豆饼粉了,而是把豆饼敲碎,有粉也有大小块,这样可以减少小鱼闹窝,并且有比较好的留鱼效果。豆饼碎50%,鸡饲料30%,面粉20%,加水揉成团可以直接用来打窝,一年四季均可以使用;把豆饼弄成2、3厘米大小的块,放到微波炉中加热提香,然后淋上曲酒或者米酒,密封发酵一晚上,第二天打窝使用,有非常好的留鱼效果,在流水中依然好用。

以上是几个豆饼的饵料配方,深秋初冬使用记得加腥或者加酒,都是比较好用的。没有豆饼粉就用菜籽饼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搭配 *** ,但是总体都差不多。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野钓长效打窝绝招,鱼儿来了不想走,大鱼连竿很轻松

钓鱼要先打窝,对于喜欢野钓的钓友来说并不陌生,自然水域中鱼密度小,如何诱鱼并且能让鱼留得住,一直都是很多钓友关注的问题。打窝最怕的就是鱼进窝后吃饱,或者窝料不够导致鱼入窝一会就走了,所以窝料的用量多了少了都不合适。介绍几种不太厚道,但是效果比较好的打窝 *** ,供各位钓友参考。外出钓鱼有时候忘记带打窝器,也不妨试一试。

一、加包装

加包装的 *** 通常会使用纱布或者矿泉水瓶子,不但打窝效果,也是忘记带打窝器的时候粉状窝料更好用的打窝 *** 。我们使用粉状窝料最怕的就是雾化太好,导致闹小鱼。所以可以把粉状的饵料放到矿泉水瓶子中,瓶子用摘钩器多戳一点小孔,里面加上几块石头,注满水以后扔到窝点中。窝料的味道会从小孔慢慢往外扩散,鱼进窝后又没什么东西吃,就可以实现长效打窝的目的。用纱布、卤料包等也是同理,把窝料放进去加上石头就可以了。还有更离谱的 *** ,就是瓶子或者纱布用绳子绑上,扔出去打窝,钓完了还收回来,到下个钓点继续打窝使用。

二、加泥巴

这种打窝 *** 是很多老钓友喜欢用的 *** ,而且喜欢用此种 *** 提前一天打窝,第二天垂钓。第二天钓的时候窝中鱼星泛滥,下钩就能上鱼。同时也是使用酒米打窝忘记带打窝器应急的一种 *** ,毕竟酒米抛不出去,不掺和点泥巴就没办法打窝。很多老钓友喜欢把炒香的黄豆粉,跟岸边的泥巴搅拌,然后用来打窝,粉状的窝料不停的散发出味道,但是窝中完全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东西,所以鱼长久聚在这里。不但可以使用酒米或者粉状窝料,也可以使用切碎的蚯蚓加泥巴来打窝,效果也十分优秀,尤其是在泥巴中再加上几条活蚯蚓,鱼吃蚯蚓的时候蚯蚓会缩回去,诱鱼效果更佳。

三、块状打窝

加包装的 *** 不但可以在静水中使用,在流水中使用也是非常好的 *** ,可以防止窝料被水冲走。除了这个 *** 以外还有不少使用块状窝料打窝的 *** ,比如豆饼块,糠坨等,静水流水均可使用,诱鱼效果非常持久。使用豆饼块打窝需要把豆饼块在微波炉中高温转1、2分钟,这样味道更香。可以大块的直接打窝,也可以在豆饼块上弄个洞,用绳子传过去,钓完了收回来下次继续使用。豆饼等块状的窝料在流水中不会被冲走,雾化缓慢,所以聚鱼效果不错。还有糠坨,糠坨就是把稻米炒到焦黄出油,用糯米粥搅拌粘合,弄成块状晾干发酵,同样也是要穿个洞。钓完了拉回来晒一晒,下次继续使用。

糠坨是南方地区野钓的打窝神奇,有兴趣的钓友不妨自己做上几块,焦香味道十足,诱鱼效果非常好。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几个自制窝料配方, *** 简单,留鱼效果好,仲春时节钓大鱼必备

到了仲春以后,外出钓鱼的钓友开始变多。这时候不但有大鲫鱼可以钓,草鱼、青鱼也都能钓到了。不过对于野钓来说选择钓位和打窝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渔获的多少至关重要。选择钓位,以食物分布作为选择标准,往往更适合春季。介绍几个窝料配方,比较适合钓大鱼使用。仲春时节虽然开始有小鱼,但是还不多,这些窝料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配方一:

准备豆饼粉或者豆饼小颗粒,上铁锅文火炒出香味,出锅冷却后加少量的水打湿,上锅蒸熟备用。准备玉米粉,用冷水和面, *** 成窝头后上锅蒸熟。使用冷水的目的在于 *** 出来的窝头硬而且粘性小,方便搓碎。窝头出锅冷却后搓碎,跟蒸熟的豆饼粉按照2:3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少量曲酒后放到密封袋中密封发酵。春季发酵2-3天,粮食香中略带一点酒香和微酸,凡是大鱼都非常喜欢这个味道。使用的时候加水加面粉,搓成团打窝就可以了。

配方二:

准备豆饼粉(菜籽饼粉),麸皮,玉米粉,小麦粉。按照3:3:3:1的比例准备。先把豆饼粉麸皮混合均匀,上锅文火炒出香味,出锅后冷却备用,加如小麦粉混合均匀。玉米粉加水煮成玉米面粥,玉米面粥煮好以后把窝料慢慢倒进去,快速搅拌均匀能够搓成团就可以了。这个窝料主要是谷物香的,用来钓草鱼效果不错。入水慢慢雾化后成大片,草鱼进窝后很长时间也吃不到什么正经东西,有比较好的留鱼效果。

配方三:

准备麸皮、豆饼粉、玉米面、鸡饲料,按照2:1:1:1的比例准备。豆饼粉如果没有的话把豆饼敲碎,有粉有颗粒效果反而更好。把以上材料放到一起混合均匀,上锅使用文火炒出香味,千万不要炒糊了,文火能出香味就可以关火。等冷却后装袋备用,外出钓鱼的时候带上一点小麦粉用来调整粘度,搓成大团直接打窝就可以了。这个窝料麸皮雾化,提升诱鱼效果,豆饼粉香,玉米粉谷物香,鸡饲料略带腥味和盐味,比较适合野钓。不但可以用来打窝,用拉丝粉调整状态搓饵钓鲤鱼也可以,鲤鱼饵料状态不重要,味道才重要。

配方四:

准备养鱼的颗粒饲料,最常见的沉型、杂食类饲料就可以,这种饲料主要是喂养鲫鱼、鲤鱼、鳊鱼的。颗粒饲料准备5斤左右,放到大盆中,准备啤酒一瓶,全部到进去,搅拌均匀,等待啤酒把颗粒饲料慢慢化开到没有硬芯儿,但是干散的状态。加入一点味精和盐巴,搅拌均匀撞到密封袋中发酵。春天的话发酵3-5天就可以可,使用的时候加水加面粉调整粘度,用来打窝,鲫鱼鲤鱼草鱼鳊鱼青鱼都可以钓得到。

这几款窝料取材比较容易, *** 也比较简单,不但可以用来打窝,其实用来做爆炸钩的糟食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毕竟到了钓大鱼的时候,除了手竿以外抛竿爆炸钩也是不错的选择。喜欢请收藏关注,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很多鱼儿喜欢呆在石堆区,想要这里的鱼儿咬钩不难,现在就教你

石堆区一般是由江河湖库管理者为防止堤岸崩塌而投入的大量石块形成,或为防止汛期水流冲刷闸根、坝根而在拦河闸、水库两边投掷的保护物,还有一些是石料码头长期卸货掉落积累形成。

由于投入的石块较大、较多,所以产生很多大小不一的的洞穴,长此以往,上面长出很多的苔藓,滋生很多的浮游生物,这些都给鱼类活动、觅食、藏身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一、石堆区对鱼类的诱惑力

  • (一)弱势鱼类的避难所

个体较小的幼鱼受到大鱼攻击时,可以躲入密集的石洞中避难;当鱼类遭受人类带来的惊吓时,它们也能往石堆里躲藏。

  • (二)水体的"空调器"

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石洞里冬暖夏凉,温差相对较小,给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生空间,鱼类喜欢聚集于此。

  • (三)丰富的觅食场所

石碓区有较丰富的浮游生物,又有水流冲刷而来沉淀下来的天然饵料,为小鱼、小虾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大鱼为了觅食小鱼、小虾也常到此活动。因此,石碓区中素食性、杂食性及荤食性鱼种齐全,是鱼类大家族聚集之地。

  • (四)躲避人类的捕捞

我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捕鱼人从来不在有乱石堆的区域撒网、下网,估计是因为这些地方容易挂网。鱼类因此得以在此生存、繁殖,使得这里的鱼类数量和种类较水底空旷区域要丰富得多。

  • (五)鱼类的"遮阳伞"

鱼类由其遗传基因决定,天生具有羞光性,只是不同的鱼种其羞光程度不同罢了。

鲤鱼较鲫鱼羞光性强,所以钓鲤鱼时,早晚时段及浑浊水域的上钩率高于中午时段及清水水域;鲇鱼羞光性强于鲤鱼,所以,钓鲇鱼更好选择傍晚、阴雨天、夜晚以及汛期水体浑浊时,效果比较好。

当中午强光直射水面时,很多羞光性鱼类便躲藏于洞穴里或大石块后的背阴处。当夕阳西下,光线开始暗淡的时候,它们才会在洞穴附近活动觅食。

由于石堆区对鱼类生存起着如此多的重要作用,所以可以说找到一片好的石堆区域(起码存在两年以上的有大石块的区域),就等于找到了鱼窝,这就为野钓者下竿指明了方向。

钓石头堆打窝时,所用的饵料颗粒要大

二、渔具配置

在水下石头区域垂钓,所配置的钓竿、线组要有较强的针对性。钓竿要具备长、轻、硬的特点。

"长"是为了适应距离及提竿角度的需要;"轻"是为了减少垂钓时的体力消耗;"硬"是为了快速提鱼、遛鱼的需要。

我一般使用8.1米左右的硬梢碳素竿。由于钓石头堆经常能碰到鲤鱼、鲇鱼、黑鱼等冲撞力大的鱼类,所以我用1.5号及1.5号以上规格的钓线,具体号数要根据常遇到鱼的个体大小进行合理配置。

鉴于石头区水情的特殊性,我习惯用长竿短线七星标单钩传统线组,只是绑钩的 *** 与传统绑钩 *** 不同,传统的绑钩 *** 是在绑钩后将多余的一段线头直接减掉,而我绑钩时会有目的地多留出约10厘米长的一段线,在绑好钩以后,将这长出的10厘米线头下方打一死结,再用薄铅皮缠在死结的上方。

由于有死结阻挡,铅皮在提竿或遇到阻力时就不会滑落;由于薄铅皮质地柔软,钓底时即使被石缝卡住也能拽出,就算铅皮被拽掉,再配一块仍然可以使用,可以避免损失整个线组,起到丢卒保车的作用。这样配置时,鱼钩悬于泥土之上,较醒目,易于鱼类发现。

此外,由于我们是用长竿短线挂蚯蚓垂钓,蚯蚓会在钩上蠕动,在我们伸竿的过程中蚯蚓容易脱落。因此,我建议用带倒刺的鱼钩,当然,为了卸鱼方便,我们还要准备摘钩器和抄网。

红蚯蚓是钓石头堆的更佳钓饵

三、饵料选择及使用

与钓水底平坦的水域相比,钓水下石头堆在用饵上——不论诱饵还是钓饵,都应有所区别。

我们在使用诱饵时,所用的饵料颗粒要大,因为越细小的饵料掉入石头缝中的几率就越大,鱼进窝子后长时间吃不到诱饵就很难留住鱼。

因此,我多用玉米、干黄豆加大米泡药酒打大窝子,或用榨油后的块状的豆饼打窝,这样的诱饵目标大、醒目、耐泡,小鱼难进嘴,经得住闹窝,如此既有实实在在的饵料可吃,又有香味诱惑,留鱼效果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泡诱饵的药酒用量要适当,如果气味太冲,鱼将很难接受,反而影响鱼的进窝速度。

至于钓饵的选择,钓者不用追求高档贵重,毕竟目标鱼都是土生土长的野生鱼类,一般不存在被喂饱钓猾的情况,根据我的经验,用"大平二号"红蚯蚓就行,蚯蚓是休闲钓友公认的"万能钓饵",适用鱼种很多,其营养丰富,深受杂食性、荤食性鱼类的青睐。

使用红蚯蚓也有讲究,钓者要在出钓前对蚯蚓进行处理,让其挥发身体多余水分,增加韧性,避免轻易被小鱼嘬漏钩尖。做法很简单:提前1~2天将蚯蚓捡出来,置于干燥的容器里适度脱水吐泥,经过处理的蚯蚓会通体变细变红,有一定的韧性。

垂钓时,钓者要根据目标鱼个体的大小使用相应粗细长短的活体蚯蚓。钓较大鱼时,钩尖前要留出约1厘米长的蚯蚓,任其蠕动,因为鲜、红、活的蚯蚓更为醒目,且蠕动摇摆状态的蚯蚓对鱼类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激起鱼类捕食活食的天性,效果远好于使用死蚯蚓。有些刚入门新手为了装钩方便,将活蚯蚓有意拍死,这是不可取的。

除了蚯蚓,市面上红虫也很方便购买。实践证明,在隆冬季节垂钓,红虫的效果多好于蚯蚓,有条件的钓友也可以使用红虫垂钓。使用红虫时,钓者应该根据鱼情及鱼的个体大小,穿单根或同时挂多根红虫施钓。

在使用商品饵料时,饵料要开得较粘较硬,控制雾化,在不影响穿透力的前提下,硬饵更耐小鱼闹钩,可避免钩尖外露,减少挂底几率。

使用商品饵料时,饵料要开得较粘较硬

四、施钓技巧

  • (一)钓点的选择及定位

钓水底石头堆,选择钓点及定点下钩的准确度尤为重要,它不但关系到鱼获的多少,还决定着渔具是否安全。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精准定钓点?钓者要把握以下几点:

1.试探深浅凹凸地形时,不可带空钩下水

空钩下水试探地形深浅时,由于钩尖外露,挂底的风险很大,所以在试探时,钓者一定要在钩尖上包上东西,或装上蚯蚓再下竿试探。

2.熟记脚下及对面的参照物

试探钓点时,钓者应前后左右多试几下,做到心中有数,再决定取舍;一旦确定钓点,就要努力保证下竿的准确度。

熟记脚下及远方参照物的目的是防止下竿时发生位置的左右偏移,否则既影响钓效,又容易挂上钓点附近障碍物。

总体来说,钓者下竿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即对面的参照物——钓点——脚下,这样才能保证下竿的准确度。

3.注意抽竿长度

只保证每次下竿时不发生左右偏移还不够,下竿的远近距离同样要求准确,想要做到这点,钓者就要注意钓这个钓点时,竿子抽出了几节或抽出到某段竿节的哪个位置,只有保证每次下竿前后左右定位准确,才能防止钓组落入障碍物或石缝中。

定点下竿顾及前后左右是后续垂钓的基础及保证,虽然看似复杂繁琐,但习惯成自然,多次垂钓后你自然就能做到了。

4.底钓不能钓流水

如果在流水中垂钓,流动的水体会使钩饵发生移位,增加其掉入石缝或挂上石头的危险性;如果靠钓钝来解决,又常因太钝而看不到鱼讯。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我不建议钓流水,除非你知道此地鱼的密度较大,且鱼层较高,可以钓走标,主抓截口。

5.下竿提竿操作

长竿短线的优点就在于"点"能打得准,每次下钩提竿都要直上直下操作,竿尖应在窝子的正上方,采取"递"的方式下钩,不可斜抛斜拉,否则抛竿的准度难以把握,提竿有挂钩风险。

当你发现鱼吃钩时,你要根据水体的深浅决定提竿的早迟,水深则早一点提竿,水浅则慢半拍提竿;感觉挂住鱼时,要利用硬竿梢将鱼快速提离水底再遛鱼,不可任其在水底盘旋;如果感觉钩子挂底了,不可硬拉硬拽,应该朝不同方向轻轻抖动竿梢,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脱落的。

钓石头区时,笔者常调2粒钓2~3粒,主抓送标或频繁点标提竿

  • (二)浮标的调钓

用七星标垂钓也要调标,调几粒钓几粒既可根据当天的鱼情来定,也与个人的观标习惯有关。由于我们用的是长竿,距钓点较远,所以浮标一定要醒目。

我习惯剪取鹅毛梗最粗一段作标,穿5~7粒;由于蚯蚓较轻,我常调2粒钓2~3粒,主抓送标(坠上钩或坠下钩不影响钓组系统平衡,主要在于调钓)或频繁点标提竿。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垂钓,为防止挂钩,浮标应追求灵敏,不可太钝,以防铅坠落入石头缝卡钩;如果发现有小杂鱼闹窝,钓者在打窝后应多等一会儿再钓,一是让小鱼吃饱诱饵离开,二是等大鱼进窝了小鱼就会跑掉,减少与小鱼纠缠的烦恼、降低钓组被小鱼拖入障碍物里的风险。

  • (三)打窝

在这样的水域垂钓,在哪儿布窝是由水下环境决定的,能找到相对平坦、深浅适宜的钓点当然是最理想的,这就要求我们多加试探,一旦确定钓点就要做好标记。

在有选择条件时,我们更好选择扇形布窝的方式,以增加上鱼概率,减少来回换窝、走动的时间。在打窝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水体深度确定打窝子的 *** ,我多使用水下打窝器,即带小洞和线绳的小桶型打窝器,绳头系在竿梢上,将打窝器沉入水下,倒饵打窝,可避免水面打窝时诱饵在沉底过程中溶散面积过大的情况发生,提高打窝准确度,利于聚鱼。

为防止挂钩,浮标应追求灵敏,不可太钝,以防铅坠落入石头缝卡钩

  • (四)勤提慢引

由于石头堆里凹凸不平、有深有浅,且可能还有枯枝烂叶,因此钩饵下去后,浮标一旦长时间不动,就可能是被杂物遮挡所致,钓者应过一小会儿慢拎一次钩饵,哪怕将钩饵提离水底2~3厘米也好。

由于我们使用的是鲜活的蚯蚓,这样操作能够激发鱼类捕食活饵的欲望,从而增加上钩率。

  • (五)注意鱼的泳层变化

我们经常钓的野生鱼类既有底层鱼,又有中层鱼,还有上层鱼,如鲫鱼、鲤鱼就属于底层觅食鱼种,草鱼、青鱼属于中层鱼,鲢鳙则属于上层鱼,这是由它们的遗传基因决定的,但却并非一成不变,它们常因温度、气压、水质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泳层,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鲫鱼、鲤鱼也会上浮觅食、鲢鱼、草鱼也会下底觅食。

所以,我们在底钓长时间没口的情况下,就要注意观察,勇于试探,看鱼是否离底变层。如遇到高温、无风、低压天气,水面有很多的小水花,水草边鲫鱼的"咂嘴"声不断,就要考虑鱼可能起浮了,这时我们就要改变"战术"钓离底。

长竿短线的优点就在于“点”能打得准,每次下钩提竿都要直上直下操作

不少的传统钓手不根据鱼情而改变垂钓水层,他们总认为是饵料、天气或窝中无鱼等因素导致长时间无鱼咬钩,于是坚持死守钓底,他们没有考虑钓离底,或根本不会钓离底。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要考虑到鱼类的泳层会发生改变,并且要知道,传统钓组同样能钓浮、能钓截口、能钓行程,这些非台钓的专利,只要将铅坠略微减轻,标距拉大,同样能钓浮找泳层,关键是能否根据水情鱼情的变化及时改变钓法。

打窝聚鱼不能慢人一步,这样打窝发窝快速,上鱼快人一步

在野钓中除了讲究窝料的配方要合理,打窝的手法也是比较重要的。窝料味型、形状不当,诱鱼能力差,打窝的手法不对聚鱼效果差,甚至只进小鱼不进大鱼。打窝简单来说,至少要分目标鱼,分钓场,分季节,窝料有多少之分,窝点面积有大小之分,扔点窝料就像聚鱼,至少在鱼密度小的野钓场所肯定是不行的。如何打窝才能更好地聚鱼,一定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窝料的组合非常有讲究,从味型的角度来说有香甜、酒香、微酸、酸臭、谷物等多种味型,不过在具体使用时往往会使用多种味道的组合。其中酒香、微酸此类味型的饵料往往比较“通杀”,几乎大鱼都喜欢这两个味道的食物。除了味型,还有粗细搭配的说法。粉状的窝料搭配颗粒的窝料结合起来使用,粉状窝料诱鱼速度快一些,但是容易闹小鱼,而且没有太好的留鱼效果。颗粒类的留鱼效果好,但是聚鱼进窝效果稍差。所以通常是粉状和颗粒结合起来使用,高温季节多颗粒,低温季节多粉状,甚至可以使用全粉窝料。因为低温季节鱼活性差,进窝之后离窝很慢,有充足的时间把鱼钓到。

季节的不同,打窝的手法上有巨大的差异。比如说夏秋季节钓大鱼为主,在窝料上以大颗粒、块状的为主,因为大鱼进窝慢,进食量大,必须保证窝料诱鱼持久,而且大鱼进窝之后还有食物,所以大颗粒打重窝就非常常见。并且窝点面积大一些比较好,因为大鱼喜欢在窝点周边行动;春冬季节低温,主要是钓鲫鱼,这时候鲫鱼的特点是受到低温的影响进食范围比较小,身体僵硬不太爱游动。聚鱼是个大问题,聚鱼之后怎么钓也是个问题。所以此时往往会使用粉状加少量酒米的方式打窝,提升聚鱼能力。窝点讲究小而且集中,配合长竿短线钓法使用,饵料会出现在鱼嘴巴附近,可以很好地提升垂钓效率。

在野钓中经常会遇上一些那么方便打窝的情况,比如说钓活水区域。尤其是在高温的夏秋季节时,非常推荐钓活水位置。活水打窝粉状的窝料肯定不行,一般要使用块状或者大颗粒的窝料。民间遇上钓流水的河流时,往往会使用豆饼块、糠坨等块状的窝料,诱鱼极为长效,关键是窝料不会被水冲走;还有钓位选择钓坡时,窝料也容易滚到坡下,但是你的钓点可能在坡上,这时候也可以使用豆饼块打窝,甚至是把豆饼用钢锯弄成三角形的块状,这样更不容易滚落到坡下。

鱼还有水层之分,有的鱼类喜欢在水底进食,有的鱼类喜欢在中上层进食,所以打窝时还需要根据目标鱼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窝料,达到不同水层打窝的效果。比如说钓白条、翘嘴、鲢鳙等中上层鱼类,窝料肯定是少颗粒甚至是没颗粒的,尽量是粉状的窝料。不需要有粘度,打窝之后在水面散开,慢慢下沉到水底,形成面积较大的诱鱼柱。比如钓白条,麸皮加羊油或者猪油一点,炒香之后加水成团打窝,之后白条就会蜂拥而至,非常好钓。

使用窝料聚鱼,其实聚鱼的一类 *** 。有钓友喜欢钓鳜鱼,在有鳜鱼的河段会人为的在浅水弄些石块砖头,用不了多久就会有鳜鱼在这里筑巢,可以轻松钓到。鳜鱼被钓走之后,不用几天又会有新的“住客”来到,凡是能钓鳜鱼的季节,每周都能收获一次。搭建鱼喜欢的生活环境,应该也是聚鱼的一种手法。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标签: 豆饼 钓鱼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