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咸菜疙瘩图片,赤峰咸菜疙瘩测评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40 0
卖瓜籽的老大娘

卖瓜籽的老大娘

文/鲍敏杰

我从基层所调到局机关有近二十多年了,也差不多有二十多年没有见到那个让我牵挂的卖瓜籽的老大娘了,不知道她现在境况还好吗?

记得卖瓜籽的老大娘在旗医院门口摆了一个小摊,她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前面是一个四方凳子,上面摆一个脸盆大小的簸箕,里面有一个粗布花口袋,盛着她炒熟的个大皮薄的葵花子,有时还稍带点大豆和自己腌渍好的烀熟的咸菜疙瘩、咸山芋。她炒的瓜籽有一股浓浓的香味,外壳微黄,籽仁香脆饱满,让人百吃不厌。我和同事丽雪常光顾她的小摊,每次买半斤或一斤的,大娘总给我们高高的称,还用塑料袋精心包好,临走不忘给我们手中抓一把。她的咸菜味浓,装在衣袋时常被同事们发现而抢食。吃起来微咸但咀嚼起来咸香爽口,让人食欲大增。随着交住次数的增多,我和大娘的话也多起来,也渐渐了解了她的一些情况。她六十多岁了,家里有一个瘫痪的老伴,几个孩子都成家了但家境都不是太好,日子过得勉强。她说得最多的是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儿,不甘贫穷远嫁他乡,好久都没有了音信。看得出大娘很牵挂这个远嫁的女儿。

无聊时,我就到她的摊前与她说说话,拉拉家长。看得出,大娘挺喜欢我,每次见到我时都会开心的和我说笑,还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充满了母亲的温柔。她知道我喜欢吃她的咸菜疙瘩,每次都不忘挑几个给我。看着我津津有味的吃相,她很开心快乐。我要付钱给她,她就会不高兴。她母亲般的眼神让我不能拒绝但常常让我内疚起来。要知道一个咸菜疙瘩就是五角钱呀,大娘赚钱本来就很辛苦,生活本来就很窘迫,几次见到她吃饭都是馒头加咸菜。我的心好沉重,为我不能帮助大娘做点什么。记得我参加工作时工资才二百多点,也就勉强够自己生活。有一次,我买瓜子趁人多故意多给了五元钱就离开了,但下班时路过她那里,还是被她叫住了,硬是把钱塞在我的衣袋里,让我不知所措。

我与大娘相识的日子里,我们相处得情同母女,让人羡慕。虽然大娘穿得破旧寒酸,但她的乐观豁达让人佩服。大娘风雨无阻坚持着,用微薄的收入过着生活,其间大娘的头发越发的花白,腿脚越发的笨拙,牙也掉得没有几个了,饱经沧桑的布满皱纹的脸越发的黑,两只布满老茧的手又黑又粗糙,让人看了心酸。一次,婆婆从乡下捎来一大包小油葵花子,我试着问她可不可以帮助我炒一下,我可以付手工费。大娘笑着对我说:“丫头,炒炒瓜子这不算什么,我都习惯了,如果你喜欢,我可以经常帮你炒。我的丫头也喜欢吃我炒的瓜子。”第二天,她把炒好的瓜籽送到我的办公室,没要一分钱。我把瓜籽分给了同事,大家吃得很香很高兴。但我的内心很不安,我一点儿也开心不起来。心里沉甸甸的。我很感激她的帮助,有时也将公婆捎来的玉米、果干、肉干等分给她一些,她也不拒绝,还她总夸我是个懂事的好丫头。每次听她这样说,我心里都美滋滋的。我在心里也把她当成了我的母亲。

我从所调入局机关就很少出门,偶尔到她那里买点瓜籽,说几问问候的话,就感到富足和踏实。随着城镇化建设,占道经营的小摊已经被取缔了,我再也见不到大娘了,心中不免难过起来。我不知道大娘姓什么叫什么,只知道她和母亲一样的坚强、一样的亲切。真希望有机会再见到她,还能品尝到她那炒得喷香诱人的瓜籽,再感受她那母亲般的温暖。

也许卖瓜籽的老大娘早已忘记我了,但我对她的思念与日俱增,我到医院附近去打探大娘的下落,没有结果。不知道大娘现在怎么样了,该有八十多了吧……大娘的影子在我心里已埋下了深深的烙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那诱人的瓜籽香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

【作者】鲍敏杰,女,73年出生,国家公务员,工作之余,爱好写作。

本篇文字及图片均为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故事:赤峰肉店老板娘啃烧饼就咸菜,拼命挣钱,重阳节卖年糕都累瘫了


这是赤峰一个小区里面挨着的几家肉店,这几家肉店都是老板娘在经营。最靠南边这家肉店,只有老板娘一个人经营肉店,这位老板娘每天凌晨就去进肉,到了天亮后把进回来的猪肉弄到店里,把猪肉剔肉好,按部位摆放好,她买个烧饼就着咸菜这就是她的早餐。

这是中间肉店的老板娘,两口子在这个肉店卖肉快二十年了,现在女儿已经上了大学,而且学的是艺术专业,正是用钱的时候,所以两口子得拼命挣钱,供孩子念书。她的早餐跟刚才的老板娘差不多,也是随便在小摊上买一根油条,边干活边吃着,她们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胃口也都适应了她们的生活方式。

她们都是从农村进城陪读的家长,来到城里就是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念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别像她们一样受苦受累,这些女人为了孩子什么都能豁得出去,起早贪晚,不管卖肉有多累多脏,只要能挣钱就行。

这位老板娘,两口子觉得光卖肉挣钱不多,他们还在马路对面租了个地方,做猪血肠杀猪菜,生意挺火的,收入不比肉店少,可是老板爱吃肥猪肉,他自己做的杀猪菜和猪血肠特别好吃,结果把自己吃成了三高,多次住进医院,后来老婆对他约法三章,不许老公吃肥猪肉,可是老公自己约束不住自己,切肉的时候,瞅着老婆不在,就偷着吃一块,结果后来又住院了。

这两个老板娘都特别能干,她们不仅卖肉做杀猪菜猪血肠,只要是挣钱有生意她们就干。在她们肉店的南侧,有一家面食店,每年的重阳节,这家面食店都做年糕往外批发,三四天的时间,面食店老板发动家里亲戚十多个人昼夜不停蒸年糕,每年这家面食店每年的重阳节都要卖出三万多斤年糕。

重阳节卖年糕,让这两位老板娘看到了商机,她们晚上关了肉店,就去面食店排班等着批发年糕,一直到了凌晨才轮到她们,她们还得去把当天的猪肉进回来,白天的时候店里卖肉,店外卖年糕,两位老板娘,连着两天两夜都没有睡觉,最后都累瘫了。在店里靠在椅子上就睡着了,有来买肉的,才把她们唤醒。

这两位女士,一个比一个能干,而且她们特别善于动脑筋,赤峰这里做猪血肠,都是用猪血加上荞面,她们买来的猪血跟荞面不是太融合,她们就用手电钻进行搅拌,把钻头放到猪血里面去,打开开关,风驰电掣的手电钻,瞬间就把猪血跟荞面搅拌均匀了。这种搅拌方式效果极佳,劳动人民真的有大智慧。

她们做杀猪菜,把干白菜放到开水里面炖煮后,再用清水冲去里面的白菜的味道,然后要用手攥出里面的水分,数九隆冬她们就是室外作业,如果把一大盆干白菜攥完后,她们的手受不了,这两位动了脑筋,她们把洗衣机的甩干桶给用上了,效率提高了十多倍,能吃苦爱劳动的女人,特别聪明。

赤峰市第二批家乡美味已发出,前方医护人员请查收

距离上一次公益捐赠仅仅过去7天,志愿者们再一次筹集到了各色小吃,就是想让着久违了的家乡味道温暖我市医务人员的心和胃。

内蒙古赤峰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副队长刘学伟:武汉前线呢,因为他们的菜系清淡,咱们这边医护人员比较吃咸,所以咱们做了一些家乡特色菜给寄过去,让他们能感受到咱们家乡的一个热情。

据了解,“情系援助武汉赤子,忆起家乡味道”公益活动每周都会向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提供家乡美食,给千里之外的“战士”送上家乡的祝福,而这次活动也得到了很多爱心企业的支持。其中,宴宾楼提供了110份餐,喀喇沁旗慧真食品提供了150份熏鸡。


爱心企业代表吴迪:咱们这批物资有咱们家乡的一些美食。像咱们有咱们赤峰宴宾楼的对夹,还有一些咱们的小零食,像咸菜疙瘩、还有咱们的奶茶,蒙古奶茶,还有我们的宴宾楼熟食。

爱心企业代表白国庆:这里就是表一点心意,让他们尝一尝,看一看,家乡的人们惦记着他们,守护着他们。

据了解,这批物资将通过顺丰快递以空运的方式发往武汉,预计3月12日晚就可以送到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手中。

上一次,武汉前方医务人员手捧家乡美味的神情还让人记忆犹新,有位 *** 姐那这咸菜疙瘩不停地说好吃,太好吃! 对于奋战在武汉的医务人员来说,这些熟悉的味道或许更能慰藉他们疲惫的身体、思家的心。

感谢红十字志愿者联合会以及赤峰旅游饭店协会的爱心之举,有了你们的支持,奋战在一线的他们定会平安归来。

来源:直播赤峰

编辑:辛中月

想起当年打甜草(上)

想起当年打甜草(上)

万壑松风


60年8月,暑假。

天濛濛亮就穿衣下炕,扬大二正(迷糊)的带上背壶、棒子面干粮、铁锨,一溜小跑到三道街永安堂胡同口和剩子(大号李胜)、猍歹(狼的俗称,大号马志华)会合后,欻欻往东沙坨子爪毛树林疾走。

进了稀稀拉拉的林子,地上的甜草棵子到处都是,但哪棵底下有粗根茎却难于判断。


猍歹此刻涨包(自我膨胀)起来。他比我们大两岁,从他爷爷那儿得过真传——能根据叶、茎判断地下根茎粗细。他牛逼烘烘地手搭凉棚撒目(观察)一顿,表情肃穆,呈先知先觉哲人状。这神态搁在一个半大小子脸上有点儿滑稽,观有顷,果断戟指:

“那疙瘩那棵!准保有‘楼子’!”


于是奔过去,举锨便挖。

“慢点儿慢点儿,悠停着,败(别)碰坏鬚子和皮儿啊!”

挖下两尺多,剩子大喊一声“楼子”,便看到一个大疖子(“楼子”),往下斜着就是大拇哥粗的甜草根,大家伙来了劲儿,只用一张锨,顺着根子挖起来,剩子力大,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拉开架势往下掏。

铁锨是专门用来打甜草的,锨头又长又窄,把儿头上烫个透眼儿,穿根小仔儿绳(细麻绳)。单手攥把儿往下猛力一砸,锲进土里,可掏出不少土。沿根茎两边砸挖,一会儿就没了锨把儿,便拽小仔儿绳掏出土来……不一会儿,二尺半长的粗甜草根便出土了。高兴地剁下一小段尝尝,闹个登的甜……

后来让猍歹给选准后我们仨一人挖一棵,提高了效率……到晌午我们每人挖得三根。

晌午打尖(吃饭)我们互尝棒子面和咸菜。猍歹的咸菜一股臭脚丫子味儿,连他自己都不吃。大人说淹咸菜疙瘩分谁淹,臭手就淹不出好味来,猍歹不得不承认他娘淹咸菜是臭手……

(明日继续)


万壑松风——本名孙国辉 退休前曾供职市政协文史资料部门,热心学习赤峰近现代史料和摄影,曾出版《赤峰摄影史》及举办肖像摄影艺术个展,文学作品曾被国家及外省报刋选用。

赤峰市巴林左旗王利民:相声《赤峰方言》


甲:不知你发现没有,我们伟大的祖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你比如,两个营子,中间就隔着一座大山,有时候山前人说的话山后的人听不懂。

乙:这有啥奇怪的。俗话说十里不同风,隔道儿不下雨,山前山后住着两个不同的民族,各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当然互相听不懂了,地方方言嘛!

甲:看起来你对方言还有点研究啊!

乙:你过奖了,不过知道一点儿皮毛而已。方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是一个地区的语言文化名片,通过特定的方言,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发展历史。

甲:说得好,说得太对了!就拿我们赤峰方言来说吧,它又叫赤峰话,是很长的一个时期,我们赤峰这嘎达儿与兄弟地区各民族语言相互影响的结果。要从历史上说的话, 我们赤峰正好处在中原文明与北方草原文明的交汇地带,赤峰方言与京、晋,冀、鲁、豫、东北等多种方言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方言文化,与汉语普通话可谓是交相辉映。

乙:是这么回事。我从小听我爸爸念叨,我们家祖上就是从河北平泉逃荒来到赤峰的。

甲:你的祖籍是河北,我们家祖籍是孔孟之乡山东曲阜,我媳妇儿他们家祖籍是辽宁朝阳的。所以说,咱们赤峰这儿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城市。我跟我媳妇回她的娘家,我发现我们这儿的方言他们那块儿都明白,他们那地场儿说的方言跟我们说的赤峰话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似的!

乙:这说明朝阳方言,跟我们这赤峰方言是一片儿的。

甲:哎,你看这样好不好,今天的机会很难得,要不咱哥俩就用赤峰方言唠点儿闲嗑儿,让外地的朋友们感受感受怎么样?

乙:行啊!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甲:现在就开始!

乙:我这可有好一蹦子没见着你了,你嘎哈其了?

甲:跟你说啊,我还真没嘎哈其!我这蹦子吧,就是有点抖搂着了,闹了点儿小胞瘫儿,在家里头吃点药喽哄的,没敢出去(读如气)串(读如创)门子,这不刚好利索嘛!

乙:刚好利索?

甲:对呀,刚好利索!要不,能跟你碰个对次面嘛

乙:碰个对次面?没听说过,我只听说过白面、荞面、莜面、大碗炸酱面……

甲:什么炸酱面,像话么,我说的是咱(读如杂)俩面对面相遇,这就叫碰个对次面!

乙:奥,行!碰个对次面就对次面,那小胞瘫儿是咋回事?吃点药咋还得喽哄的?

甲:奥,这胞瘫儿喽哄的,你不明白是吧?

乙:不明白!

甲:那我问你,你这一堆咕儿(从上到下指对方身体),是铁的还是钢的?

乙:和上你这意思,我不是我妈生的,是在炼钢炉里蹦出来的?去你的吧! 什么话 嘛这是 !

甲:不是铁的?

乙:不是!

甲:也不是钢的?

乙:不是!

甲:那是什么的?

乙:肉的啊!你以为是塑(读如梭)料儿的!

甲:我说你上过学念过书没有,怎么张嘴就念白字儿?!那是“串(读如创)门子”和“塑(读如梭)料儿”吗,那是“串门子”和“塑(读作粟)料儿”好不好!

乙:这不说好的用赤峰话聊天儿嘛,我念的赤峰话的口音啊!显摆就你会说普通话咋的,还“你上过学(读作穴)”没,我(读如往)们赤峰话不念“学(读如穴)”念“学(读如枭)”知道不?还有,蒸馒头用的“发酵(读作笑)粉”,农业生产的“机械(读如界)化作业”,海了去了,真是少见多怪!

甲:好,好!算你说的对。你这堆咕儿是肉的,对吧?

乙:你这一堆咕儿也是肉的!凡是人,这一堆咕儿都是肉的。

甲:奥,凡是人,这一堆咕儿都肉的?

乙:对呀!

甲:那机器人儿,也都是肉的吗?

乙:嗨,我说你这不是抬杠吗!

甲:是肉的就对了,是肉的,你就保不准儿会招绿豆蝇,对不对?

乙:你才招绿豆蝇呢!埋汰不埋汰啊,不嫌乎恼应的慌(读轻声)!

甲:抱歉!抱歉!!我的意思是说啊,是肉的,就会闹毛病。这毛病,我们赤峰方言就叫胞瘫儿。

乙:奥,这么说这头疼脑热的闹毛病,就叫闹胞瘫儿。

甲:你说对了,大毛病就是大胞瘫儿,小毛病就是小胞瘫儿。

乙:我怎么端详你像有点胞瘫儿呢!

甲:这话怎么讲?

乙:一个闹毛病,犯得上这么折腾嘛!你就说闹毛病不就完了吗!

甲:你说得轻巧!闹毛病,能不折腾吗?不折腾,还叫闹毛病?要不,你闹个让我瞧瞧!

乙:得了罢,别瞎闹了!你得吃药了你!那个喽哄的,又是怎么回事?

甲:喽哄的,意思也很简单!你知道我妈怎么解释?

乙:你妈对赤峰方言也很感冒?

甲:那当然了!我这满口方言都是跟我妈学(读作枭)的。

乙:你妈怎么解释?

甲:这喽哄的,意思就是捂的,我妈管吃点药喽哄的叫吃点药捂的。

乙:昂!吃点药就是喽哄的, 喽哄的就是捂的?!原来你妈喜欢吃过期食品啊?!

甲:你妈才吃过期食品呢!

乙:不是,那捂的,不就是过期的吗?!

甲:什么过期的, *** 脆点儿跟你说吧:这喽哄的,意思就相当于捂的,这捂的,意思就相当于啥的,吃点药啥的,这回,你懂了吧?

乙:嗯,这回懂了,早这么说不就完了么 !不就是,不光吃了点药儿,八成还吃了点嚼果儿啥的,喝了点姜糖水儿喽哄的,再捂上点大被护,发发汗等等啥的嘛!

甲:说得好(伸大拇指)!太聪明了!!要不怎么说响鼓不用重锤、明人不用细讲呢!哎,不对呀!刚才那会儿,你还卯不知榫儿,怎么突然就锚头儿了呢?

乙:啥叫突然锚头儿啊!你上我们村打听打听,老的小的,大闺女(读如gun拗)小媳妇(读如席份儿),没有不知道我的,远近闻名的小灵通儿!

甲:得了吧!还远近闻名的小灵通!现在都用上5G了,你那个玩意儿早该进博物馆了!

乙:进博物馆了,它也叫小灵通,假的包换!

甲:这么说,就没一个人儿膈应过你?

乙:我从生下来一落地儿就没听说过膈应这词儿!

甲:那好,我破个闷儿考考你怎么样?

乙:考什么呢?

甲:远的不考,先考考你们村前一蹦子发生的比较故其的事儿,怎么样?

乙:这好一蹦子又改前一蹦子了,没问题!

甲:那我今儿个就给你点儿阳光儿,让你灿烂灿烂,让你当一回正头香主儿,过过你那个嘴忏子瘾!

乙:谁是嘴忏子,你才嘴忏子呢!你当配搭儿?

甲:我当配搭儿!

乙:真的假的?

甲:真的啊!

乙:跟你说 ,你不许撒苏勒革,不带翻小肠儿的,我可早就憋得五脊六兽的了我!

甲:不翻小肠儿,你麻溜地给大伙儿叨咕叨咕那事儿,它怎么个故其儿法儿?

乙:这不夜来个哄上,我跟我发小儿去他奶奶家串(读作创)个门子嘛, 她奶奶大前儿个哄上,黑下起来不迭荡,把拨勒盖磕秃噜皮了,爷勒盖也给抢了一下。

甲:是吗,这么大岁数,多危险!哎,我说没伤着后脑勺子吧?

乙:停!(做暂停的手势)你,这个(用手指头戳对方脑袋)是脑瓜子吗?没进水吧?!抢着爷勒盖了,它能伤着后脑勺子吗?!

甲:不!我的意思是这么大岁数了,可不能喇喇忽忽、扬大二正的!还不赶紧儿霎楞(读阴平声)地上医院拍个骨片子,做个脑CT喽哄的,可别没心大肠大意失荆州,让老人家坐下啥胞瘫儿捂的!

乙:我说你这胞瘫儿捂的好不了的咋的?!怎么一转身儿又造出来了!家里人是想拉老太太去医院扎咕扎咕来着,可老太太死活就是不动弹!

甲:不同意?

乙:咋说也不挪窝儿!说就是擦破了一层皮儿,也没孬腐(读轻声),养几天定了嘎巴儿就好了。你把我跌股到医院去(读如气),碰着心眼儿好的大夫好了,碰着心眼儿不好的,连肠肝五脏都给我检查个掉底儿 咱不是白糟践钱嘛!

甲:说得也是,那总得抹点儿那个碘伏,用点儿那个云南白药喷剂、还有沈阳红药喷剂喽哄的吧?

乙:停!停(作暂停手势)!你还有完没完了,什么喽哄的捂的,全用不着!我发小的奶奶有自个儿的独特疗法儿。

甲:啥独特疗法?

乙:这疗法堪称蝎子拉屎独一份儿!每天过了晌户头子, 过晌三四点钟的时候,老人家拎个小杌扎子,到当院儿里晒老爷儿。

甲:奥,晒老爷儿,用紫外线消毒,这法儿好!既经济又实惠。那她老人家怎么着也不可能囫囵个儿晒吧?

乙:你才囫囵个儿晒呢!别看老太太八十好几的人了,耳不聋眼不花的,明白着呢!

甲:奥,耳性好,眼罩好,一点儿不糊涂!

乙:别看那么大岁数,现在还是各个儿过!饮食起居那是收拾得贼四至,屋里你哪会儿去都立立铮铮的,从来不批儿片儿的、灰画的、灰沫了笃的!

甲:干净利索,井井有条!

乙:脑瓜子一点儿都不糊涂。她把裤头角子卷起来,露出脖勒盖,让脖勒盖和爷勒盖一错火儿接受老爷儿的照射,还说这就是:烤电。

甲:好嘛,一分钱不用花,免费享受理疗服务。

乙:那也不能绑丁地烤,考个大工邀母、四六还锤儿就拉倒!

甲:是不能绑丁地烤,烤大劲儿就熟腾了!哎,你甭说, 这事儿还真有点故其劲儿:磕吐露皮不上医院 ,在老爷儿底下烤电,不用创可贴,不用缠绷带,不用喷药水儿消炎,既环保又安全,还不糟践钱,我要有这么个奶奶可就烧高香了!

乙:你奶奶怎么不好了?

甲:我奶奶跟你发小的奶奶不是一户儿的。

乙:那你奶奶是哪户儿的?

甲:想听么?

乙:想听啊,大伙儿、齐大乎的,都想听啊!

甲:正头香主你不当了?

乙:不当了,太费这嘴忏子!(以手指嘴部)还是还给你吧!

甲:好,要说我奶奶吧,你围前左右打听打听,甭管是老的少的、大闺女小媳妇儿、左邻右舍的,远近没有不这个的(伸大拇指)。

乙:人人都伸大拇哥 。你奶奶这不霎好霎好的么?

甲:不是这回事儿!我还真有点儿不好意思说。我奶奶吧,她有点那个“老不正经(读如井)”

乙:我没听叉皮吧,你奶奶怎么老不正经了?

甲:就拿简单的吃东西来说吧。

乙:你等会儿 !这吃东西,还有正经不正经之分啊?

甲:有啊!我爷爷那儿就有。 就拿我奶奶来说,人家别的上岁数的都喜欢吃点软乎的嚼裹儿,好消化的,我奶奶不,她喜欢吃有点筋骨儿的,有点嚼头儿的。

乙:这说明你奶奶牙口儿好啊!

甲:哪里啊,一颗牙也没有,满口大牧牙子,从小喜欢吃硬不吃软儿。旁人喜欢吃白面片儿,她喜欢吃荞面饸饹、荞面疙瘩汤,旁人喜欢吃大米粥、小米粥、格格豆儿,她喜欢吃棒子米粥、白面饼、小米面煎饼,还经常啃那个梆硬梆硬的咸菜嘎达。

乙: 好家伙,一颗牙没有,满口牧牙子,这能啃得动么?

甲:能啊!不但啃得动,还捣格得特细发,姆拉得可惜儿不拉的。最绝的是我奶奶特喜欢吃那个小米饭的饭尜渣,一寸厚的饭尜渣!(做手势示意)

乙:哎等等!你别胡诌八咧好不好,你们家的饭尜渣有一寸厚?!这也太不靠谱了!

甲:反正挺厚的,我奶奶嚼得卡蹦卡蹦的,一边嚼一边看着我爷爷,还流露出那么一点儿略显胀冒的表情,气得我爷爷没着没落的,说我奶奶是:老而 *** 、老不正经!洗脸盆儿扎猛子不知道深浅!!

乙:闹了半天,是这么个老不正经。这是你爷爷给你奶奶的一个爱称啊。

甲:在一块儿搭伙六十多年了,能不爱嘛。我奶奶跟我爷爷打小儿一块儿长大,小时候他们一起到山上玩藏猫猫儿,一块儿捉蝴蝶唠唠、捉妈楞、逮撒打拉、担担沟,还一起追马蛇子、追长虫,到哄上拿着电棒儿登上房山花掏大老家子玩儿,甭提多淘了!

乙:是够淘的!关键人家两个是一户人儿,过家家儿、 攉尿泥儿摔炮儿能玩儿到一块儿,要不归期了(读作liao三声)你奶奶咋把你爷爷剜拢到手了呢!

甲:eng(读二声,声音上扬 并作拉长处理)

乙:这什么意思?你牙疼,还是嘴闹胞瘫儿了咋的?!

甲:去你的!我这是赤峰方言语气词儿,表示不同意你的说法。不是我奶奶剜拢的我爷爷,是我爷爷剜拢的我奶奶。我奶奶才不那么欠儿登上赶地巴结我爷爷呢!

乙:奥,闹半天是我说翻蛋了!

甲:这回承认自己有胞瘫儿了吧!

乙:去你的吧!

赤峰市巴林左旗王利民

编辑:毕永宝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一个被阿旗人吃出了情怀的“零嘴”——咸菜疙瘩

咸菜疙瘩,阿旗人的更爱。说起咸菜疙瘩,它并不能算是一道美食,按赤峰话来说它充其量就是个“零嘴”,一个被阿旗人吃出了情怀的零嘴。还记得小时候每每出门玩,衣服兜里总是要揣着一块,经常跟小伙伴交换着吃,看看他妈妈做的是什么味道。

咸菜疙瘩的原材料就是小叶芥菜。小叶芥菜是北方主要种植的芥菜品种,一年生植物,赤峰地区的芥菜尤其出名,叶子小疙瘩大。味微辣,不可直接食用,腌制或者晒去辣味后方可食用,个大,肉厚敦实,基本没有空心和寨子,属于芥菜中的上乘之品。


小叶芥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这是一种活性很强的还原物质,参与机体重要的氧化还原过程,能增加大脑中氧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有提神醒脑,解除疲劳的作用。

小叶芥菜组织较粗硬、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食用纤维素,故有明目与宽肠通便的作用,可作为眼科患者的食疗佳品,还可防治便秘,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秘者食用。

而阿鲁科尔沁旗的咸菜疙瘩精选优质小叶芥菜,品质优秀、自然醇香、纯正自然、口感醇香、软硬适中、如肉般有嚼劲,且色泽鲜亮、香而不咸,很多人都说比肉还好吃,是地道的赤峰零食。


阿鲁科尔沁旗咸菜疙瘩的 *** :精选赤峰小叶芥菜,修顶洗净,晒去辣味。加入酱油、干辣椒、花椒、大料、桂皮、香叶等调味料,煮制入味。烀熟的咸菜自然风干至硬度适中,装袋即可。


食用 *** :开袋即可食用,啃着吃,有嚼劲,越啃越香。还可以切丝炒肉食用。切丝,觉得咸可以切丝后再用水洗几遍,沥干水,热油加肉丝翻炒,炒至肉丝变色,下咸菜和干辣椒炒熟即可。


同样还可以切片油炸。咸菜切片,大火热油下锅。半分钟左右咸菜变色,立即捞干油。撒上芝麻,孜然、辣椒面等自己喜欢的调料即可。

有一种记忆叫儿时的记忆,小时候的咸菜,那时候是70后80后的口袋零食。希望我们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咸菜疙瘩可以帮您找回儿时的记忆。

没想到沈阳还有这么好吃的赤峰名小吃对夹!大隐于市的饱腹小店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美食博主推荐这家赤峰特色,早早就被种草了,今天看看他家是不是那么回事?

小店不大,就几张桌子,环境一般,老板娘一个人忙里忙外。

肥瘦对夹(4元)纯瘦对夹(5元)

咸菜对夹(3元)

她家的对夹有这三种,肥瘦、纯瘦、咸菜的,饼都是现烙的金黄酥脆,层次分明。

小编最喜欢吃肥瘦得,更香一些,而且肥而不腻,入口满满都是熏肉的味道。

咸菜的也比较有特色,酥酥的饼里夹着酸酸甜甜的辣白菜,相对于前两个更加的爽口。

而且对夹的馅料也比较饱满,口味正宗,和以前在赤峰吃的基本一个味。

紫菜蛋花汤(3元)

以前就听赤峰的同学说过,有对夹的地方就有紫菜蛋花汤。

这汤就是很常见的一道汤,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他家这个汤蛋花挺多的,而且很鲜美。

馄饨(小5元/大8元)

馄饨是圆葱肉的,都是纯手工 *** 的,个头不大挺小巧的。

汤里面有紫菜,香菜和虾皮,口感挺鲜的,馄饨味道也不错,就是馅儿稍微小了点,常规味道,没有网传那么好吃。


最后总结

*** 所传非虚,确实挺好吃,但没那么神。她家属于大隐于市的饱腹小店儿,而且价格不贵,也确实没想到沈阳还有这么好吃的对夹。

老板娘做什么事都是亲力亲为,还特别的热情。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砂山街65-3号(辽宁省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局对面)

关注我,每天发现不一样的美食!

#冬日生活打卡季##沈阳生活##沈阳美食#

新城区发现家宝藏小店,招牌酱骨,黄焖鸡味道都不错!#附...

赤峰打工人必吃的一道美食:八戒酱骨。位于新城区的这家小店里,黄焖鸡米饭是必点之选。虽然店面不大,但味道却是一绝。一份黄焖鸡、一份米饭、一份小咸菜,只需要十九块九的抖音团购价格,就能享受到入口即化的鸡肉和美味的米饭。如果你喜欢啃骨头,那么招牌酱骨绝对不能错过。在这里,你可以自己动手现磨小料和酸菜汤,完全不会感到腻味。如果你的饭搭子不喜欢吃鸡,那么牛肉焖土豆、梅菜扣肉、酸辣鱼也都是不错的选择。酸辣鱼的鱼肉鲜嫩爽滑,梅菜扣肉入口即化,超下饭。店里的米饭都是用农夫山泉水蒸出来的,粒粒香甜,而且还是免费续添的。这样的宝藏小店,一定要赶紧收藏起来!

草原之行——第三天

昨晚的雨下了一夜,早上七点起床,雨还在下。在宾馆吃的早饭,就是稀饭,馒头,小菜,有一种咸菜说是赤峰特产,好像就是芥菜疙瘩腌好后洗干净切碎和黄豆一起炒,非常好吃。吃完早饭,和着雨水把车擦了擦,车身上面由于下雨溅的都是泥点子,在大雨中擦车真的很爽,借着雨水把车擦的很干净,天气有点冷,今天先去阿尔山的火车站打个卡。昨晚住的是樟松岭度假酒店,位置在温泉街河西别墅群,是一个家庭宾馆,三层楼,每层有个大客厅,老板人很健谈,一口东北话。就是没有电梯,所以我的行李箱只能抬到房间。退了房间,直奔火车站。昨晚抵达阿尔山有点晚,又下着大雨,根本没有看清整个市区,今天才看清楚阿尔山的建筑,行走在此,真有点在瑞士街头的感觉,两旁的建筑大都是尖顶房,红色、绿色、蓝色居多,煞是漂亮!

阿尔山是全国纬度更高的城市之一,是全国创建“天然氧吧”的城市,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创新基地。这里地处大兴安岭林区腹地,是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和蒙古草原四大草原交汇处。森林覆盖率超过64%,绿色植被率达95%。这里地处寒温带,年均气温-3.2℃,年降雨量460毫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外国游客赞誉“空气都可以罐装出口”,是非常理想的避暑、休闲、度假、疗养的地方。阿尔山火车站修建于1937年,是一幢东洋风格的日本式建筑,主楼构造是用砖、木材、花岗岩、钢筋、水泥混合建造的两层建筑物。一层外壁周围是用花岗岩砌的乱插石墙,楼顶用赭色水泥覆盖。如今整个火车站保存完好,仍在继续使用。

阿尔山火车站


阿尔山火车站的外围


火车站的检票口


火车站外围

小雨菲菲中我们匆匆参观完火车站,有意思的是在这里居然发现有两辆晋A牌照的车,一问在市里住,今天也去满洲里,当听说我们就一辆车后邀请我们加入车队,相互也有个照应,我们欣然接受。今天到满洲里341公里,走331国道,五个半小时。没想到跟车是极其辛苦和危险的事情,人家是一辆路虎一辆别克商务车,又是男司机,所以车速很快,而我们的车不如人家,技术也没人家水平高。一起行驶到玫瑰峰景点后,他们不仅要参观玫瑰峰,还要去中蒙口岸,于是我们提出来我们先走,因为我始终坚信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一路限速70迈,从阿尔山市区出来两旁的山都是原始森林,雨雾茫茫,车行在路上就像在仙境里一样,腾云驾雾。阿尔山到满洲里一路经过两个收费站,之一个是伊尔施收费站,路两旁的地形也变了,从山岭变成了平坦的草原,天也放晴了,太阳从云缝中露出来阳光撒在草原上是浅绿色,云层下的是深绿色,真像是上帝打翻了颜料瓶。国道上不时有牛横穿马路。

横穿马路的牛


平坦的331国道


像不像天路


草原天路


没有人的加油站


赤峰咸菜疙瘩图片,赤峰咸菜疙瘩测评-第1张图片-


也有这样的小轿车自驾大草原

其实,这里属于牛羊的地盘,是人侵占了人家的领土。

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到处是自由的羊群


美丽的呼伦湖


悠闲的马群在天然牧场上散步

呼伦贝尔草原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更好的草原,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331国道一直穿行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间,绿草茂盛,贝尔湖从去年就一直没有对外开放,行径呼伦湖,牛马在河里自由的喝水,各种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新巴尔虎左旗这块草场尤其丰饶,风一吹过,真的有种风吹麦浪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一路在路旁的观景台停留,呼吸着呼伦贝尔草原的清新空气,真是让人留恋不舍。下午两点半,车过布尔顿收费站,直达满洲里,这时路上的车也多起来,一路下坡的行驶感觉超级爽。

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更大的陆路口岸。是边境旅游实验区,满洲里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全国更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俄语名“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为“满洲里”。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是顺治九年的宁古塔区(多次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流放宁古塔就是说的这里),革命战争时期,满洲里就是我党与共产国际联络的红色通道,为共和国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满洲里作为共和国的主要外贸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

没有提前预定酒店,朋友给了一个家庭宾馆 *** ,谁知打过去人家说由于去年疫情早就不干了。所以临时在美团上参考,再到实体店去看,终于在五道街看上了一家金珠宾馆,这是一栋18层小区住宅,宾馆经理陈女士包下了1到13层作为宾馆用,选的是九层三人间,原来是个四人间,就是一个住宅房用,进去两边各一个房间,紧邻苏俄步行街,走路五分钟,房价200。于是就住下了,因为有电梯,所以把行李箱都放在房间,两天没有换洗衣服了,洗了澡换了衣服,把衣服晾起来直奔步行街,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去吃俄餐——卢布里西餐厅。时间刚五点,餐厅居然满额,排上号,前面还有15桌,只能耐心等着吧,不过很快的,就排上我们了。



一杯格瓦斯,一杯鲜榨生啤酒


乌克兰红菜汤


贵族皇后沙拉(没有吃出来啥蔬菜和水果)


奶酪包


国宴瓦罐牛肉


俄式碳烤盘肠


点了一桌子


安格斯牛上脑


餐厅橱柜里的肉串


餐厅橱柜里的肉串


*** 奶酪包的俄罗斯小伙


餐厅里的装饰墙


俄式吊灯


*** 瓦罐牛肉的服务小生


在西餐厅吃饭并不是我的想法,但是姑娘非要来,说是既然来了,为啥不尝尝俄式西餐?其实说真心话,特色土豆片和瓦罐牛肉非常好吃,其他都不对胃口,不如吃一碗打卤面来劲。吃过饭,漫游在步行街上,两旁的建筑极富俄式特色。





建筑上面是中俄两国文字,满洲里,人称东北小香港,夜景超级美,外国人很多,其中不乏来此打工谋生者,


步行街上随处都是大型俄式雕塑。都说满洲里市夜景很漂亮,一直等到晚上十点,马路上的建筑物上才亮起灯来,在我看来,也不过如此。真不如我们太原柳巷、长风街、迎泽大街的灯火辉煌。

双子座的灯光秀也不过如此





明天准备去心仪已久的满洲里口岸打卡,很期待!

手工豆腐,散养土鸡,赤峰农家饭真的好吃


真的,走过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不少名城,认真想下,对内蒙古赤峰,我依然情有独钟。这里有悠久的红山文化,有靓丽的自然风景,有好吃的牛羊肉,还有我的好朋友。所以,这次忙完公事,我没有丝毫的犹豫,决定停留下来看看,感受下冬日的赤峰是什么样子。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时,他立刻埋怨,还是没拿我当哥们啊,来了都不给我说。我就笑。怎么可能呢,要不我就直接走人,那样的话,你就不会得理不饶人了。他回答,那好吧,我就不过去接你,自己打车回来,还是老样子,吃住都在家,保许都是你爱吃的。



说心里话,我喜欢这样的方式。多年前头次到他家,比这个时间略微晚点,适逢他家杀猪。整头大猪根据不同的部位被分卸成大块,盆里,缸里,塞得满满的。有的腌制,有的烩菜,就连猪血都被 *** 成血肠,通过油煎后,添加适量的酸菜炖会,清香爽口,回味无穷。

赶到家中,他已经基本准备好。我挺纳闷,不应该有这么快的速度吧。他回敬我,早上你嫂子杀了只鸡,我提前炖上,没想到却让你捡个大便宜。我说,有福气的人都是这样。然后,我们相视大笑。既然都准备完毕,啥也不说,咱就尽情美餐吧。



众所周知,内蒙古盛产土豆,且质地柔韧,味道独特。若是炖鸡,炖肉,更是好吃得不要不要的。鸡是散养的土鸡,肉质鲜香细腻,不干不柴,连骨头都带着特有的清香。土豆块火候把握同样精准,入口就烂,不过外形保持完好,丝毫不影响整体美观。

当然,还少不了猪肉烩酸菜。薄薄的猪肉片,晶莹透亮,白白的大豆腐,瓷实细密,蓉蓉的酸菜条,酸香诱人。他自豪地告诉我,豆腐和酸菜全都是自己做的,地道的家常味。这让我着实感觉意外。这么多年过去,对做豆腐有意见的他竟然还没有放弃。



可能是看出了我的疑惑,他说,以前我是想法有问题,老百姓,不就通过双手劳动来挣钱过日子嘛,看看,现在的房子弄得不错吧。经他提醒,我才注意到。真的,以往的旧房子翻新了,更加的宽敞。落地大窗,整洁明亮,火炕也整修了,同时添置不少全新家用电器。

除了肉类,素菜选择的是黄瓜和芥菜丝。黄瓜切成条,提前放盐出水。当然,这样的黄瓜条咸度没得说。到过内蒙古的人都知道,不消说赤峰,整个内蒙古都是无咸菜不欢的状态。豆腐皮,土豆丝,花生米,黄豆,经过厨师灵巧的双手,都能成为佳肴。



至于芥菜,就我本人而言,同样没得说。也就是来赤峰前几天,我特意在超市买了两个芥菜疙瘩。洗净,削皮,切丝,放入盐,花椒,姜丝,腌制半小时左右,双手揉搓控水,装入大的罐头瓶密封。想吃就夹出来点。这样做,芥菜保存时间长,那种特有的味道也不消失。

酒足饭饱,浑身竟然溢满汗水,房子里的温度太高了。朋友说,今年的天气明显不正常,往年这个时候早已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你哆嗦。谈笑之间,手机弹出信息,有冷空气袭来,要降温降雪。朋友表示,要真是这样,你是我的福星,以后就落户赤峰得了。



落户不落户不打紧,但是内蒙古还真是个不错的地方。作为祖国的北疆,他疆土辽阔,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春夏秋冬,都有着另类的,独特的魅力。我给身边不少人讲过,只要你到了内蒙古,肯定会发自肺腑地爱上这片热土。感兴趣的,不妨亲身来体验哦。(文/孙新合)



标签: 赤峰 咸菜 疙瘩 测评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