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阅读的友友,抬抬小手点关注,你来评论交流,我去回访看友,会晚不会丢。
文/水云间 图/水云间 ***
中午的时候,同事买来几份凉皮,这是我们的更爱。夏天吃它,那是既解决了饱腹感,也解决了清凉爽口欲。最主要的是能满足大家对辣椒入口的那种辣爽。几个人对辣椒的要求不同。非常辣,中度辣,微微辣,基本不辣。我属于基本不辣的那种,只要一滴就可以。
说起辣椒,同事姐妹简直就是辣椒通,因为她是四川妹子。给我普及了一下辣椒的挑选门道。
辣椒的辣度是否可以通过外观来判断的。
首先看外观。辣椒外形较直,稍微大个点,颜色是浅绿色的,一般是不辣的。相反,颜色深点,绿色的,细小的,尖部有点弯的,那肯定是很辣的了。
接着看手感。选购辣椒的时候,先用手轻轻捏一下辣椒,如果感觉辣椒质地较为坚硬,肉质较厚,说明辣椒比较辣,反之如果辣椒的肉质较薄。质地较软,表明辣椒不辣。
四川,湖南人对辣椒情有独钟。我们北方人还是爱吃不辣还有香味的辣椒。
四川妹子告诉我:辣椒的辣度是有等级的。
1、黄魔鬼辣椒:75万度
2、南美洲朱古力魔鬼辣椒:92万度
3、印尼魔鬼辣椒:101万度
4、千里达朝天椒:148万度
5、阳阴毒蝎王鬼朝天椒:166万度
(比照:一般吃的朝天椒辣度约是30000上下)
朝天椒是平常煮饭的情况下常常会应用到的一种调味料,但许多 不太可以吃辣椒的大家便会没法接纳一些辣椒的辣度,如果是太辣便会促使自身的口腔出血容易上火的状况,那样便会要想吃些香儿不辣的辣椒,实际上那样的朝天椒并不是许多 ,最关键便是包含了水果辣椒,尖椒等,这种辣椒辣度沒有那麼高。
不太辣的辣椒也有几种
一、 四川二荆条辣椒,多产于四川成都,长约半尺,形状细长,辣度适中,椒香味浓,增色效果极佳。二、广西皱皮椒,比二荆条长,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纹路,晒干后表皮变皱,香味浓厚却不算辣。三、四川七星椒,皮薄肉厚,辣椒醇香,色泽鲜红,是兼具香、辣、红三种优点的辣椒之一。四、贵州花溪羊角椒,肉质较薄,干制后香气浓郁,颜色红润,但是辣度较低,通常与其他辣椒搭配使用。五、陕西七寸红,个体细长,因其肉薄,故干制后表面有明显皱缩,辣度较低,但是颜色红艳、香气浓郁,陕西菜中的油泼辣子就是用这种辣椒 *** 而成。这些是辣度相对较低的。
说了这么多品种我也记不住啊,就问问
吃完辣椒太辣怎么处理:用方糖放水漱口清洁并吐出来,反复几回后就可以做到解辣实际效果。
由于辣椒素能够溶解在乙醇中,因而用食用酒精或高度酒漱口清洁,能够做到解辣的实际效果。
我是吃不了那么辣的食物,虽然看着诱人,吃两口也特别香。只能看着别人大快朵颐。
你们记住了吗怎么按需挑选辣椒了吗。外观,手感,品种。
学会这几招,秒变厨房达人吃太辣,辣到流眼泪怎么办?
辣椒素难溶于水,所以喝水并不利于解辣,反而是一些有机溶剂效果更好。比如说豆奶、果汁、含糖量较高的甜味饮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特别是是低温的全脂牛奶,更是解辣的“一把好手”,因为其中的酪蛋白能将辣椒素包裹起来带走。
汤太咸了怎么办?
煮汤时如果不小心加多了盐,千万不要想着放醋中和,不然肯定毁掉你的汤。这时补救的 *** 是,加入马铃薯块再煮个几分钟。因为马铃薯可以吸收盐分,要上桌时再把马铃薯捞掉或者一起吃,就可以了。
怎么让豆腐不易碎?
软绵绵的豆腐在烹调过程中非常容易破碎,如果想要豆腐保持完整,可以在煮之前先浸泡在盐水中,大约10分钟左右,泡过盐水的豆腐下锅之后就不容易破碎。
削芋头前先泡盐或醋
很多人削芋头会手痒,这是因为生芋头的汁液中含有一种叫芋艿皂甙的物质,它与人的皮肤接触会引起瘙痒感,即使反复抓挠也无法消除。
因此,削芋头时更好戴上手套,或者去皮前先在双手上抹一些食盐或白醋,这样一来,手就不痒。
如何去除苹果表面的蜡?
如果喜欢带皮吃苹果,但又担心上面有打蜡,可以这样做:
①热水冲烫。果蜡一遇热就会融化,可以把苹果放进微微烫手的热水里滚一圈,大约1分钟后,水的表面就会浮起一层蜡膜。只要及时倒掉热水,不让蜡再重新糊在果皮上就行。
②用丝瓜囊或盐搓洗。丝瓜瓤表面较粗糙,容易将果蜡搓下来;而盐粒更加细小,搓洗效果比丝瓜瓤更加彻底。
让土豆慢一点发芽
发芽后的土豆会产生大量龙葵碱,食用会造成腹痛、头晕。若在土豆堆里放个苹果,可大大延迟土豆发芽的时间。因为苹果产生的乙烯气体可以延缓马铃薯发芽。
此外,想让木瓜、奇异果、涩柿子早点熟,也可以和苹果放一起。
让饼干一直脆脆的
将饼干装罐时,同时放进一块方糖,方糖会吸收罐中的水气,所以能保持饼干香脆可口的状态。
切辣椒辣手
经常在家做菜,免不了要切辣椒,可每次切完后,手都像被火烧了一样,辣得生疼,戴着一次性塑料手套也不起作用。不管怎么洗,都只能暂时缓解,过一会又 *** 辣的。
其实家庭必备的医用酒精可以作为缓解 *** 感的应急之策!因为辣椒素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乙醇。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用酒精来溶解手上的辣椒碱,而且酒精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涂抹于皮肤表面会很快挥发并带走热量,让人感觉皮肤凉凉的,降低因辣椒素引起的灼烧感。
当然如果还不缓解,建议冰敷处理。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切辣椒怕被辣手?这个解决 *** 很有效以前在广东打工的时候,遇到一个湖南的同事,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超级喜欢吃辣,几乎是无辣不欢,没有辣椒几乎是吃不下饭的,所以每次吃饭都要先准备辣椒!
听说江西、四川和湖南的朋友比较能吃辣,最近几年,遇到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的。
今天,我们不讨论哪里的朋友能吃辣椒!我们来说说辣椒辣手。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做辣椒的?反正我被辣了一次之后,就感觉这辈子都怕了!网上朋友的各种招数都用尽了,辣度却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最后也是过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手的辣才慢慢缓解,最后褪去!
被辣椒辣到手,我试过用冰水泡和冲洗流动水。用水龙头的流水反复冲洗,冰水和流动水冲洗,也确实有点缓解的作用,但是手一离开冰水和流动水,辣意又妥妥的回来了!
被辣椒辣到手,我试过用醋酸泡。辣椒素属于碱性物质,所以使用醋浸泡可以中和辣椒素,从而有效改善患处发红、发肿和烧灼感。但是亲测了之后,也不是很有效!
被辣椒辣到手,我试过用酒精擦洗。酒精挥发会带走热量,因此用酒精擦洗患处可以缓解烧灼感,此外,辣椒素可以溶解在酒精中。因此用酒精擦洗患处可以减少辣椒素带来的烧灼感。
还有些朋友说手洗大量的衣服之类的可以缓解,但是也仅仅是暂时性地减轻症状,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最后,我找到了更好的办法!这个办法也是我们国家预防新冠肺炎用到的 *** :隔离、阻断传染源,确实非常有效!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字———戴手套!
防止被辣椒辣手的最有效的 *** ,还是戴手套比较有用!反正我在之一次被辣椒辣到手之后,属实是怕了,每次再处理辣椒,都会先准备手套。分享这个小经验,希望能帮到你!
图片来自 *** 。
什么才是解辣效果更好的饮料?冰水原来只是垫底。出去吃了顿火锅,没想到点了一般辣还是把自己辣坏了。是不是我的吃辣能力退化了?猛灌一瓶冰矿泉水也好半天才缓解。
原来被辣到,喝水缓解效果一点也不明显。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三种缓解被辣到的方式。
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中的糖可以吸收辣的油脂成分,也可以使其味道改变。所以具有解辣功效。
酒
这个可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酒也是辣的啊。但是实际上酒精属于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辣椒素,所以也能解辣。不用喝进去,只要漱漱口就可以。不过别用太高度的酒,否则就是火上浇油。
冰牛奶,
这个是解辣效果最明显的。大家都知道牛奶本来就能缓释辣味。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酪蛋白,能够把辣椒素包裹起来带走,冰过的牛奶,冰的感觉还能缓解口腔和消化道的痛感,可以说是效果更好的。
为什么喝水不能解辣
为什么喝水效果更差?因为辣椒素实际上是不溶于水的,喝水最多只能暂时缓解。冰水也是一样,只是因为冰冻的感觉来减轻了口腔的痛感。并不能真正的中和辣椒形成的 *** 感,也无法减少辣椒素的积累。相反的,大口喝水,还会让辣椒素遍布口腔,让人觉得更辣。
被辣到怎么办,现在知道正确做法了吧?#打卡一夏#
「诊疗方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1. 指南目标人群:咳嗽患者。
2. 指南使用者:呼吸专科医生、内科医生、中医科医生、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及其他相关科室人员。
3. 指南制订工作组:本指南制订工作组由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反流外科、耳鼻咽喉科、儿科、中医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循证医学专家,临床流行病学专家,呼吸病学专业的研究生共同组成,分别成立指南修订专家组、指南 *** 学组、秘书组及资深专家评阅组,具体名单见文后。
4. 文献检索:本指南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4月13日。指南 *** 学组在指南工作启动会后对各专家团队进行 *** 学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文献检索策略的制订、文献筛选、证据提取和评价。各专家团队若在证据检索、评价等过程中遇到疑问, *** 学组和秘书组成员将提供 *** 学支持,协助该团队解决并进行质量控制。
5. 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本指南推荐意见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标准,采用的是结合ACCP 2014年“咳嗽诊断和管理循证实践指南”所采用的分级标准[8, 9]和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 *** 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 [10],具体见表2。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4个等级,分别用A、B、C、D表示;推荐意见分为“强推荐、弱推荐”2个级别,分别用1和2表示。
推荐强度根据证据质量、利弊平衡、患者价值观和意愿,以及资源花费等因素综合确定[10]。指南制订工作组召开多次全体共识会议,对每个具体临床问题和干预措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最终所有推荐意见通过Delphi法进行投票表决。投票需遵守以下规则[11]:之一,对持续存在分歧的部分,推荐或反对某一干预措施至少需要获得50%的参与者认可,且持相反意见的参与者比例需低于20%,未满足此项标准将不产生推荐意见。第二,一个推荐意见被列为强推荐而非弱推荐,则需要得到至少70%的参与者认可。
6. 利益冲突的声明:本指南制订过程中,所有参与本指南专家研讨会的专家和指南工作组成员均已签署书面利益声明,与医药企业不存在指南相关的利益冲突。
7. 指南实施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估计:(1)有利因素:①随着循证医学的思想在中国呼吸科医生中的普及和深入,对高质量的循证指南的客观需求日益提高;②咳嗽是临床上患者求诊最常见的症状,大量患者得不到有效诊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咳嗽循证诊治指南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需求;③前几版咳嗽指南的推广应用为本次指南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2)不利因素:①鉴于不同层次的临床医生对指南的重要性以及推荐意见理解的差异,全面推广、宣传和实施本指南尚需时日;②有些单位尚未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食管反流监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等检查,这些条件的限制可能会对本指南的推广和应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8. 指南的发布、传播与更新:指南将在学术期刊发表,发布后将以学术会议、学习班等形式在全国范围进行传播,促进指南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使其能更好指导临床实践。指南制订工作组将定期进行文献检索、证据更新和评价,计划每3~5年对指南进行更新。
咳嗽是机体的防御性神经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成人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5]。咳嗽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建议以每天痰量>10 ml作为湿咳的标准。不同类型的咳嗽具有不同的病因分布特点。不同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采用的慢性咳嗽定义有所不同,通常将以咳嗽为唯一或者主要症状,病程>8周,且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者称为慢性咳嗽。随着对慢性咳嗽研究的深入与指南的推广普及,专科医生对慢性咳嗽常见病因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国际上把一些伴有胸部影像学异常的相关疾病的咳嗽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典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肺癌、间质性肺炎的咳嗽等亦纳入了慢性咳嗽研究的范畴[12, 13, 14, 15]。因此,广义上的慢性咳嗽包括了影像学正常与异常的患者。难治性慢性咳嗽与少见病因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由于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的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的慢性咳嗽患病率不尽相同。一项系统综述显示全球成人慢性咳嗽患病率为9.6%(95%CI:7.6%~11.7%),欧美国家的患病率高于亚洲[16]。国内尚无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综合国内各地的研究报道,慢性咳嗽患病率为2.0%~28.3%[4,17, 18, 19, 20]。国内慢性咳嗽患者以30~40岁年龄段最多,男女比例接近;而欧美国家以50~60岁年龄段最多[21],且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慢性咳嗽和空气污染密切相关[22, 23, 24]。大气污染、季节因素、饮食因素、职业因素、变应原、吸烟、女性、高龄、肥胖、合并哮喘/慢阻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支气管扩张症等均是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25, 26, 27]。但呼吸专科门诊的患者大部分为非吸烟患者[26]。
频繁剧烈的咳嗽,特别是慢性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慢性咳嗽可引起心血管、消化、神经、泌尿、肌肉骨骼等多个系统的并发症,如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血管破裂、气胸、尿失禁、晕厥、失眠、抑郁、焦虑等[2,27]。高达50%的女性慢性咳嗽患者因为咳嗽诱发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28]。
咳嗽对患者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频繁就医、各种检查、大量使用镇咳药物与抗菌药物是咳嗽患者支出的最主要原因,咳嗽亦是抗菌药物滥用的重灾区。在美国,因急性咳嗽导致的年均经济损失高达90亿美元;在英国,因急性咳嗽导致的年均经济损失达9.79亿英镑[29];在我国,感冒止咳药年销售量位居零售药店榜首,2016年销售额高达516亿元[4]。然而目前尚未见单纯针对慢性咳嗽经济负担和长期预后方面的报道,可能是因为慢性咳嗽缺乏统一的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仅被认为是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或伴随症状。
(二)祛痰药物
祛痰药物可提高咳嗽对气道分泌物的清除效率。祛痰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增加分泌物的排出量,降低分泌物黏稠度,增强纤毛的清除功能。祛痰药物种类繁多,其有效性除个别药物外尚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常见祛痰药如下。
1. 愈创木酚甘油醚(guaifenesi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唯一批准的祛痰药物。可 *** 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多,降低痰液黏稠度,并有一定的支气管舒张作用,达到增强黏液排出的效果。常与抗组胺药物、镇咳药物、减充血剂配伍使用[417, 418, 419]。
2. 桃金娘油(myrtol):桃金娘科树叶的提取物,属于挥发性植物油,主要成分包括桉油精、柠檬烯及α-蒎烯,能促进气道和鼻窦黏膜纤毛运动,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和鼻窦炎等疾病[420, 421]。
3. 氨溴索(ambroxol)和溴己新(bromhexine):两者均属于黏液溶解剂,氨溴索是溴己新在体内的代谢产物,破坏类黏蛋白的酸性黏多糖结构,使分泌物黏滞度下降,还可促进纤毛运动和增强抗菌药物在呼吸道的浓度。用于伴有咳痰症状的患者。
4. 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可使黏液糖蛋白多肽链的硫键断裂,降低痰的黏滞度,同时还有抗氧化作用,用于黏液高分泌痰多的慢性咳嗽患者。
5. 羧甲司坦(carbocistein):可使黏蛋白的二硫键断裂,降低分泌物黏滞度。厄多司坦(erdosteine)是其前体药物,口服经代谢产生3个含有游离巯基的代谢产物而发挥药理作用。
6.其他:高渗盐水及甘露醇吸入可提高气道黏液分泌的水合作用,改善黏液的生物流变学,从而促进黏液清除。联合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可提高部分患者的咳嗽清除能力[343,422]。
中医学认为,咳嗽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慢性咳嗽属于中医学“久咳”“顽咳”的范畴。
咳嗽病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并在咳嗽的病因认识上,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观点[423]。古人最初对咳嗽分类亦以脏腑命名,这与现代医学慢性咳嗽的解剖学分布观点不谋而合。咳嗽的辩证类型繁多,明代《景岳全书》[424]执简驭繁,将咳嗽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一直沿用至今。总之,均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作咳嗽。
中医中药对咳嗽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临床上可见有些不明原因顽固性慢性咳嗽经中药治疗后缓解的例子。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优势,首先是以三因制宜为特征,体现高度个体化、精准化的辨证论治;其次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的复方发挥效应;第三是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是一种标本兼治的综合管理模式。用于治疗咳嗽的中药组方和成药品种繁多[425, 426, 427]。咳嗽证候类型包括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风邪伏肺证、胃气上逆证、湿热郁肺证、肺脾阳虚证、肺阴亏虚证等;其中慢性咳嗽常见证候类型为风邪伏肺证、湿热郁肺证、肺脾阳虚证、寒饮伏肺证等。下面介绍几种临床常用的咳嗽证型及方药[426,428, 429]。
【风寒袭肺证】症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举例: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止嗽散(《医学心悟》)加减:麻黄、杏仁、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荆芥、陈皮、炙甘草。
【风热犯肺证】症见咳嗽频剧,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或稠黄,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举例:桑菊饮(《温病条辨》)加减: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生甘草、芦根。
【风邪伏肺证】症见咳嗽阵作,咳伴咽痒,干咳或少痰,咯痰不畅,常因冷热空气、异味、说笑诱发,身无明显寒热。外感常诱发咳嗽加重或复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滑。
治法:疏风宣肺,止咳化痰。
方药举例:麻黄、紫苏叶、地龙、枇杷叶、紫苏子、蝉蜕、前胡、牛蒡子、五味子。或止嗽散(《医学心悟》)加减: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荆芥、陈皮、炙甘草。
【胃气上逆证】阵发性呛咳,咳甚时呕吐酸苦水,平卧或饱食后症状加重,可伴嗳腐吞酸、嘈杂或灼痛,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或细。此证类同GERC。
治法:降浊化痰,和胃止咳。
方药举例:旋覆代赭汤(《伤寒论》)合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旋复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大枣、黄连、黄芩、炙甘草。
【湿热郁肺证】症见咳嗽、咽痒、咯痰不利,可伴有脘腹胀满,口干不欲饮或饮不解渴,口苦口黏,大便黏滞不爽,背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宣肺止咳、清热化湿。
方药举例:三仁汤(《温病条辨》)合止嗽散(《医学心悟》)加减:杏仁、白蔻仁、生薏仁、半夏、厚朴、滑石、通草、竹叶、紫菀、百部、荆芥。
【肺脾阳虚证】症见咳嗽,咽痒,遇冷加重,痰涎清稀色白或呈泡沫,背寒如掌大,可伴有胸闷,胃寒,便溏,畏风,自汗,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润,脉沉滑。
治法:疏风宣肺,温阳健脾。
方药举例:小青龙汤(《伤寒论》)合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加减:麻黄、芍药、细辛、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甘草、茯苓、白术。
【肺阴亏虚证】症见干咳,痰少黏白,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起病缓慢,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举例: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白扁豆、桑叶、生甘草。
目前中医关于咳嗽的治疗多集中在一方一法或专家经验,缺乏严格的循证医学研究数据,证据的级别普遍较低[430]。国内中成药品种繁多,但多数停留在对症治疗的层面,有效组分、治疗指征及不良反应均有待进一步明确,以利于中成药的有效使用。需要今后采用现代医学 *** 结合中医药理念,挖掘出更多指征明确、疗效肯定的中药制剂。中医外治包括穴位贴敷、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对咳嗽的中医辨治及疗效评价尚需更多的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的证据。
咳嗽作为临床上一个常见问题,国内在该领域的系统研究亦有20余年的时间,在其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制订了中国咳嗽指南,并参加了欧洲ERS、美国ACCP咳嗽指南的制订。指南制订后通过各种学术会议进行了宣传推广,特别是从2017年起由中国咳嗽联盟举行的中国咳嗽指南推广万里行活动,显著提高了国内临床医生对咳嗽的认识与诊治水平。国内部分单位亦建立了咳嗽实验室,开展了诱导痰细胞学检查、食管反流监测等,设立了慢性咳嗽亚专科和咳嗽门诊。虽然我们在咳嗽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不少新的挑战。首先,尽管慢性咳嗽指南在城市各大医院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但在基层与社区医院的普及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其次,慢性咳嗽常见病因的诊治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难治性慢性咳嗽、相关基础疾病的慢性咳嗽越来越成为广大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然而国内研究慢性咳嗽的单位尚不多,亟待更多的同道参与到对慢性咳嗽的研究行列中来。另外,一些慢性咳嗽的诊治及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咳嗽型哮喘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空气污染与慢性咳嗽的关系、慢性咳嗽高敏感性与难治性慢性咳嗽的机制与治疗等。我们尚缺乏全国性慢性咳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包括慢性咳嗽的患病率与危险因素,有必要进行慢性咳嗽流行病学调查及登记研究,为慢性咳嗽的防控提供依据。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期待全国同道共同努力,针对上述咳嗽的临床诊治问题进行研究,为指南的修订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证据,进一步加强中国咳嗽指南的推广,特别是在基层的推广,不断将中国慢性咳嗽的诊治水平与研究水平推向新的台阶。
附件1 急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
附件4 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
通过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患者咳出痰液,以检测痰液的炎症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结果,明确患者气道炎症类型和程度,协助诊治及预后观察。
高渗盐水雾化 *** 可采用单一浓度法(NaCl溶液浓度:3.0%或4.5%)或梯度浓度法(NaCl溶液浓度:3%、4%、5%),重症哮喘或儿童患者可采用生理盐水雾化以减少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推荐采用单一浓度法进行超声雾化。
试剂:高渗盐水,0.1%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 DTT)及苏木素-伊红或Diff-Quik染色液等。
检测仪器:超声雾化器或压缩雾化器、水浴箱、漩涡或水平振荡器、低速离心机、细胞离心涂片机和正置光学显微镜等。
操作 *** :
1. 高渗盐水雾化:(1)单一浓度法:①诱导前10 min让患者吸入沙丁胺醇400 μg,告知患者检查的注意事项及配合 *** 。②10 min后清水漱口、擤鼻。③高渗盐水(3.0%或4.5%)雾化吸入10 min,漱口、擤鼻后主动用力咳痰至培养皿。④若患者无痰或痰量不足则重复步骤③,直至咳出足量合格痰标本或雾化总时间达30 min时均终止雾化。(2)梯度浓度法:①诱导前10 min让患者吸入沙丁胺醇400 μg,告知患者检查的注意事项及配合 *** 。②10 min后清水漱口、擤鼻。③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15 min,漱口、擤鼻后主动用力咳痰至培养皿。④若患者无痰或痰量不足则换用4%高渗盐水继续雾化8 min。⑤若患者无痰或痰量不足则换用5%高渗盐水继续雾化7 min后终止诱导程序。⑥雾化期间如患者咳出足量合格痰标本或雾化总时间达30 min时均终止雾化。教会患者主动用力深咳及检查人员给予叩背排痰均能有效提高诱导成功率。
2. 痰液处理及检测:痰液咳出后,检查人员应立即用尖嘴镊子挑取合格痰标本,挑取标本时推荐在显微镜下选取白细胞聚集而鳞状上皮细胞少的痰标本,条件不具备时,可挑取肉眼下密度较高、不透明的痰栓,并去除透明清亮的唾液。标本应及时进行处理,4 ℃存放不应超过3 h。处理时视痰标本黏稠度加入2~4倍体积的0.1%的DTT充分混合室温下裂解15 min,液化痰液,37 ℃水浴和水平温和震荡可提高液化效果,液化完成后的痰液用48 μm滤膜/300目尼龙滤网过滤杂质,滤液以常温离心10 min(1 200×g),弃上清液后磷酸盐缓冲液(PBS)重悬沉淀细胞,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痰细胞总数,细胞悬液可进行手工涂片或利用细胞离心涂片机进行制片,细胞涂片自然风干,甲醛等固定液中固定。固定后进行HE染色或Diff-Quik染色,光镜下对400个以上的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结果以各种细胞的百分比来显示。
注意事项:(1)如患者可自行咳出合格痰标本(鳞状上皮细胞/全部痰细胞的比例<30%),则无需进行高渗盐水雾化。(2)重症哮喘、哮喘急性发作或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患者需联合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是否适合进行高渗盐水雾化。当患者之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60%或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90%或喘息症状、呼吸困难明显时,建议让患者自然咳痰或行生理盐水雾化诱导。(3)实验室须备有哮喘急性发作等不良反应的抢救指引、设备和药物,雾化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表现,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肺功能情况。(4)激素类、抗过敏药、茶碱等药物可能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需要停药3 d以上,但在观察治疗随访效果时,检查期间可不停药。
质控要求:符合以下要求是检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合格与否的关键点。(1)不同疾病的患者主动咳痰成功率存在差异,但经高渗盐水雾化后诱导痰标本的留取成功率应>80%。(2)痰细胞活力应>75%。(3)镜下的细胞涂片中痰细胞应分布均匀、不聚集,且细胞的形态与完整性良好。(4)细胞涂片中鳞状上皮细胞占总体细胞的比例应<30%。
禁忌证:(1)近期有活动性咯血者。(2)气胸或纵隔气肿。(3)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4)严重心功能不全。(5)呼吸系统传染病。
附件5 食管反流监测 ***食管反流监测作为GERD检测的金标准,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监测设备:包括监测导管(pH值监测导管、阻抗-pH值监测导管)、便携式监测记录仪和数据处理系统3个部分。
一、检查前准备
(一)患者准备
1. 检查前需停用抗酸药>1 d,停用促胃动力药和H2受体拮抗剂≥3 d,停用抑酸药物(PPI、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7 d。若患者既往未明确诊断GERD,建议停用抑酸药物,行食管反流监测;若患者已确诊GERD,为明确抑酸剂治疗失败的原因,可在服用抑酸剂的情况下行食管反流监测。
2.检查前禁食6~8 h。
3.检查前需向患者了解相关病史,回顾检查前的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解剖异常,排除禁忌证。然后向患者充分说明检查步骤、检查的意义和安全性,消除患者恐惧感,取得患者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仪器准备
检查前,将电极导管和便携式记录仪连接好后开启记录仪,对导管电极进行校正。校正完毕后,在记录仪上输入患者资料,并为记录仪按键定义患者的主诉症状,一般记录发作性症状(如烧心、反酸、胸痛、嗳气、咳嗽等)的发作情况。
二、检查过程和操作 ***
(1)受检者取坐位,选择通气较好的一侧鼻腔进行置管,置管前可采用表面麻醉剂麻醉受检侧鼻孔的鼻黏膜。(2)在患者配合下,将导管经鼻送入食管,将pH电极置于距食管下括约肌上缘口侧5 cm处。电极的定位 *** 推荐使用食管测压法,如不具备条件,可采用pH梯度法或X线透视法。(3)确定pH电极的放置位置后,用胶布将导管固定于患者面颊部,嘱受检者佩戴好记录仪。(4)建议置管后30 min开始监测,监测时长应尽量达到24 h,最短不可<16 h,其中日间监测时间不可<10 h。监测期间,患者保持日常活动和进餐,但不得洗澡,禁食酸性或碱性食物和 *** 性食物,禁饮酸性饮料、果汁和 *** 性饮品。患者需正确按压记录仪的信号按钮并记录下饮食及平卧的时间和出现咳嗽、胸闷、恶心等相关症状的准确时间。(5)受检患者完成监测后回医院拔管,将记录仪中的数据上传至计算机,通过专门的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检测结果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反流物的性质(液体、气体或混合性)、酸碱度(酸性、弱酸性或非酸性)、次数,食团清除时间、食团暴露时间和食管酸清除时间以及症状-反流相关性评价等参数的测量和计算。AET≥4% 或DeMeester评分≥14.72时提示食管存在病理性酸暴露。2018年胃食管反流病里昂共识提出[431],总反流次数<40次可排除GERD的可能,总反流次数>80次为支持GERD的辅助诊断证据,但不推荐单纯依靠该指标诊断GERD。SAP≥95%为阳性,提示症状与反流相关的可能性大。
适应证:(1)需明确症状或食管黏膜损伤是否与反流相关。(2)具有反流相关症状,但抑酸剂治疗效果不佳。(3)评估反流的严重程度,以指导患者用药和预测疗效。(4)胃食管手术相关的评估。(5)功能性胃肠病的鉴别。
禁忌证:(1)鼻咽部或食管存在解剖结构明显异常的患者。(2)无法耐受导管的患者,这类患者可考虑换用无线pH值监测。(3)患有精神心理疾病或意识不清无法合作者,以及自行拔管不配合检查的患者。(4)严重凝血功能障碍、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心肺功能不全者,应慎重进行检查。
附件6 咳嗽激发试验 ***
咳嗽激发试验是利用物理或化学 *** 作用于气道咳嗽感受器,引起神经冲动,诱发机体产生咳嗽。通过比较 *** 因素的强度(浓度、剂量等)或者咳嗽反应情况(次数、出现时间等),评价咳嗽敏感性的高低。
临床常用的化学性 *** 的咳嗽激发试验是通过雾化方式使受试者吸入定量的咳嗽激发剂气雾溶胶颗粒,诱发其产生咳嗽,以吸入后患者咳嗽≥5次的更低激发浓度(C5)来表示咳嗽的敏感性。常用的激发剂包括辣椒素、柠檬酸、肉桂醛等,以下以辣椒素为例进行说明。
激发剂配制:将辣椒素溶解于Tween 80液和无水乙醇中,再溶于8 ml 0.9%NaCl溶液,配成0.01 mol/L原液。使用前用生理盐水进行倍比稀释,浓度为1.95、3.9、7.8、15.6、31.2、62.5、125、250、500、1 000 μmol/L。
测定仪器:采用吸气触发的定量吸入装置。压缩空气流速为0.11 L/s,总输出量约为160 mg/min(以生理盐水作标准),单次吸入时间为0.5 s。嘱受试者由残气位缓慢吸气至肺总量位,在吸气上半段定量吸入辣椒素雾化溶液。
操作 *** :(1)先吸入雾化生理盐水作为基础对照。(2)随后由更低浓度(1.95 μmol/L)起吸入雾化辣椒素溶液,记录30 s内咳嗽的次数。若不能达到C5标准,再进行下一个浓度的吸入,每次递增浓度1倍。(3)达到C5标准时终止试验,该浓度就是其咳嗽的阈值。如果浓度达到1 000 μmol/L,受试者还没出现C5时,应终止试验,其阈值浓度记为>1 000 μmol/L。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感时(如剧烈胸骨后烧灼感、气促、呼吸困难等),也应立即终止试验。
注意事项:(1)试验所用的激发剂溶液须新鲜配制。(2)具有以下情况者不宜进行本试验:孕妇、哮喘急性发作、气胸、近期咯血及严重心脏疾病等患者。(3)在整个过程中受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在吸入 *** 物后不要进行说话等有可能会影响咳嗽的行为。
附件7 咳嗽程度评分表(CET)
请阅读以下问题,并根据您目前的咳嗽情况在相应的地方打√
附件8 莱彻斯特咳嗽生活质量问卷(LCQ)中文版
1. 在最近的2周里,您会因咳嗽而感到胸痛或腹痛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2. 在最近的2周里,您曾被咳痰困扰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3. 在最近的2周里,您曾因咳嗽而觉得疲倦乏力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4. 在最近的2周里,您能控制您的咳嗽吗?①从来没有②几乎不 ③偶尔能 ④有时能 ⑤经常可以 ⑥大部分时间可以 ⑦一直可以
5. 在最近的2周里,您曾因咳嗽而觉得尴尬难堪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6. 在最近的2周里,您会因咳嗽而感到焦虑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7. 在最近的2周里,您的学习、工作或其他计划受到咳嗽的影响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8. 在最近的2周里,您的休闲或娱乐受到咳嗽的影响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9. 在最近的2周里,您曾因闻到油漆、灰尘、烟雾等 *** 气味而咳嗽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10. 在最近的2周里,您的睡眠受到咳嗽的干扰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11. 在最近的2周里,您每天都有阵发性的咳嗽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12. 在最近的2周里,您会因咳嗽而觉得失落或沮丧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13. 在最近的2周里,您会因咳嗽而感到厌烦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14. 在最近的2周里,您会因咳嗽而声音嘶哑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15. 在最近的2周里,您觉得精力充沛吗?①从来没有②几乎不会 ③偶尔会 ④有时会 ⑤经常会 ⑥大部分时间会 ⑦一直都是
16. 在最近的2周里,您会担心咳嗽暗示着某些严重疾病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17. 在最近的2周里,您会担心别人认为您有病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18. 在最近的2周里,您会因咳嗽中断谈话或 *** 交谈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19. 在最近的2周里,您觉得咳嗽干扰了你的同学、朋友或家人吗?①一直都是②大部分时间都会 ③经常会 ④有时会 ⑤偶尔会 ⑥几乎不会 ⑦从来没有
(IC photo / 图)
我们对辣味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此前一组食辣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人喜欢吃辣,吃辣非常频繁的人占74.8%,每天吃辣的人高达38%。
而在对辣的接受程度上,近半数的人能够接受特辣及变态辣。大约27.91%的受访者属于重度食辣者,不吃辣一天也坚持不了。吃辣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食辣群体中,年轻人自然是主体,并且年轻人的口味“越来越重”,变态辣、魔鬼辣也颇受年轻人青睐,辣椒酱、小龙虾、鸭脖、泡椒凤爪、辣条、臭豆腐等辣味食品纷纷成为爆款。
辣味是如何流行起来的?为何年轻人越“变态辣”越快乐?
辣椒曾是穷人的盐
辣椒是人类种植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 大概在公元前7000年时, 就已生长在大陆上。
学者曹雨在《中国食辣史》中指出,哥伦布于1493年第二次前往美洲时将辣椒带回欧洲,这是辣椒从美洲向全世界传播的契机。
直到明朝末年, 辣椒才通过海上贸易进入中国,经宁波与广州两个口岸输入,并且通过江河的航道向内陆传播。
只不过,辣椒刚进入中国时不是被当作食物,而被视为一种观赏植物。明朝的《遵生八笺》提到,“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中国最早关于食用辣椒的记载出现在康熙年间。清代蒋深《思州府志》有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
在当时,贵州是一个几乎没有盐资源的省份,且周边崇山峻岭,运输成本高昂。当地老百姓穷则思变,让辣椒部分替代盐的功能。慢慢地,辣椒也从贵州传入四川,并向周边省份扩散。
也就是说,食辣一开始是穷人的标志。有钱人吃的东西讲究精细、强调鲜美、吃饭礼仪也要“克己复礼”,他们对辣味敬而远之。
清朝和民国的几次人口流动,带动了辣椒的传播和普及;但辣椒真正打破阶层分野,主要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原有根深蒂固的阶层与等级秩序慢慢土崩瓦解,以地域、阶级、体系传承划分的饮食文化慢慢消弭。
从1978年至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中国发生了当代全球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中国食辣史》认为,跨地区的人口流动本身导致了辣味饮食的兴起,当一个城市中移民人口较多时,消费辣味菜肴的人口也随之增长,从而导致辣味餐馆的增加,而当辣味餐馆增加到一定规模,又可以带起一定区域内辣味菜肴的流行。人口继续流动,辣味不断风行。
(IC photo / 图)
辣味变成全民口味
如今,辣味的阶层色彩已经消弭殆尽,无论贫穷富贵无论男女老少,很多人都无辣不欢。
全民爱辣味,在于辣味具有很强烈的辨识度,能够极大改善食物的味道与口感;辣味能 *** 唾液分泌,具有开胃功效。加上辣椒的成本相对低廉,辣味的 *** 工艺简单,辣味获得非常容易……昔日“穷人的盐”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成为餐饮美食中的王者。
2020年中国辣椒产业数据分析显示,国内可以吃辣或喜欢吃辣的消费者超过6.5亿人。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的“中国饮食小康指数”调查显示,饮食口味偏好中,“辣”连续多年居首。另有报告显示,中国偏爱的十大味道前五依次为辣、甜、酸、椒盐、蒜香,辣味再次排在了所有口味之首。
全民爱吃辣,由此我国成为世界之一大辣椒生产国与消费国。2021年中国辣椒种植面积约为82.7万公顷,中国辣椒产量约为2013万吨,年产值逾700亿元,辣椒产业已成为国内更大蔬菜产业。
仅仅是辣椒酱这一块,2021年中国辣椒酱市场规模就达264亿元。我国火锅底料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42亿元增至2020年的249亿元。
与此同时,辣味食品在国内休闲食品市场中的比重逐年攀高,从2015年的18.3%升至2020年的20.3%,如果把火锅底料、辣味零食等一并统计在内,那么辣椒产业的年产值达到7000亿元。
年轻人是吃辣的主力军。《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指出,无辣不欢已经成为了时下年轻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辣条等辣味休闲零食,正是得益于年轻人的喜爱而迅速扩张。
《2020年中国95后外出餐饮习惯研究报告》显示,味道偏辣的“川湘菜”深受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95后的喜爱,是他们外出就餐的优先选择;辣味以其高识别口感,征服95后的味蕾,串串香、小龙虾等深受年轻人喜爱。
(IC photo / 图)
“变态辣”带来快乐
年轻人不仅仅是爱吃辣,而且还越吃越辣,“变态辣”在年轻人中风靡,火鸡面、辣条、辣酱、牛肉干等“变态辣”零食销量都很不错。
“变态辣”到底是有多辣?
美国人韦伯·史高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评判辣椒辣度的单位——史高维尔指数。该 *** 将被测物一单位的辣椒素溶解到糖水里,然后交给数个人品尝,之后逐渐增加糖水量,直到无法尝出辣味为止,此时糖水量的总和即为被测物的史高维尔辣度单位。
像朝天椒、小米辣、灯笼椒等耳熟能详的品种,辣度有几百到几千。“变态辣”的级别比特辣更进一步,史高维尔指数应该突破1万。当然了,辣度的上限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比如印度魔鬼椒的史高维尔指数高达104万。
为什么“变态辣”受欢迎?因为它有非常好的解压效果。
严格意义上说,辣椒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我们的口腔内有一种能和辣椒素结合的可以作用于痛感纤维的受体蛋白,辣味中的辣椒素就会和这种蛋白质结合,从而 *** 我们的痛感神经。
当我们的大脑感知到吃辣的痛感后,会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能产生 *** 的物质,从而让我们有愉悦感。
有人用“良性自虐” (benign masochi *** ) 来解释食辣带来的愉悦感,吃辣就跟坐过山车、 *** 、喝啤酒、喝咖啡或者体育锻炼一样,哪怕做了使身体“感到危险”的事,实际上并不会影响自身的安全,反而十分享受。
对于那些热爱“变态辣”的年轻人来说,“变态辣”就像是“良性自虐”的升级,弹簧压得越用力,反弹时也就越高。吃“变态辣”时,我们的口腔越是灼热,大脑分泌出的“内啡肽”就越多,感受到的快意就越强烈。
吃一次“变态辣”就像坐一次过山车,简单、便宜、轻松就可以获得。“变态辣”渐渐成为年轻人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也难怪网上有这样的说法,当代年轻人压力太大,续命全靠“变态辣”。
唯一需要注意的,虽然辣椒中的辣椒素在对抗肥胖、抗氧化、抗炎症、抗癌、抗高血压以及维持血糖稳定方面有效果,但辣椒素往往是陪伴垃圾食品一起出现的。
所以,可以爱“变态辣”这个味道,但“变态辣”的垃圾食品还是要少吃。
陈子非
【榕哥烙科】第390期:无辣不欢?是疼让你更快乐!今天聊一个听着就会流口水的话题,
吃辣!
虽说现在都推崇清淡饮食,
但每压抑过一段时间,
总想吃顿重口的过过瘾,
这其中就少不了辣的。
口水鸡、剁椒鱼头、毛血旺、
水煮肉片、麻辣小龙虾……
辣菜的灵魂,得从辣椒素说起。
它可是辣椒中含量最丰富,
生物活性最活跃的,
也是辣味的主要决定因素。
辣椒素对哺乳动物有 *** 性,
吃到嘴里会有灼烧感,
这对食草动物很有威慑力,
很可能是辣椒抵御外敌的武器。
而鸟类对辣椒素无感,
也就能更好地帮助辣椒转播种子。
但人类这种哺乳动物,
咋吃人家的武器吃的那么爽,
还越吃越想吃呢?
首先,辣味并不是味蕾感受到的,
它产生的过程
是辣椒素同舌头上的受体结合,
产生 *** ,并传递到大脑,
大脑的判定是舌头被烧灼了,
所以说辣它不是一种味觉,
是一种痛觉。
辣椒素受体除了舌头上有,
口腔、皮肤很多部位都有它的身影,
所以辣椒也可以辣眼睛、辣手、辣菊花。
既然吃辣带来的是痛觉,
人们为何还那么享受呢?
当大脑接收到信号,
感觉口腔被烧灼,觉得疼,
就会发出指令,分泌内啡肽。
哎,内啡肽很厉害,
它是一种脑下垂体自个分泌的
类似 *** 作用的激素,
能与 *** 受体结合,
产生跟 *** 、 *** 剂一样的
止痛效果和欣 *** 。
这正反应了人体对痛苦的补偿机制,
可见人类的快乐系统和痛苦系统
那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了痛苦 *** 之后,
快乐系统也跟着活跃起来,
这就是所谓的“痛并快乐着”啊!
所以您说,吃辣它能不爽吗?
它真的会上瘾啊!
不过,
人嘴里的辣椒素受体可不是完全一样的,
存在个体性差异,受基因的影响。
所以有的人无辣不欢,
有的人吃起来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有的人则消受不起。
只有当个体吃到的辣度刚刚好,
不超过他的承受力时,
产生的愉悦感才是最棒的,
所以也不要一味地追求更辣,
太疼了可就不快乐了!
那太辣的时候,
如果想要冲一下,冰水、牛奶、白酒,
这几种饮品您觉得哪个最有效?
很多人可能会选冰水,
辣乎乎的嘛,喝口凉的缓缓。
其实不然,
辣椒素是难溶于水的,冷水无效。
凉貌似能帮助那种烧灼感降降温,
但治标不治本。
而富含油脂的食物则比较有效,
因为辣椒素易溶于脂质。
喝牛奶、果汁,或吃点甜食,
辣椒素溶解在其中,
就可以减少同口腔中受体的接触和结合,
完美地帮助减轻辣的 *** 。
另外,辣椒素溶于乙醇,
酒精也能起到一定的解辣效果。
如果切辣椒辣到手,先涂点酒精,
再用清水冲掉,就能轻松搞定啦!
最后,榕哥要提醒大家,
虽然吃辣会感到快乐,
对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好处,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适量,
吃太多可就不好了!
轻则血压升高、大量出汗,
重了还会损伤神经系统和消化道!
辣椒虽好,您可别贪吃哦!
切辣椒造成了手指灼痛感,我试了网上的十个办法,找到了有效的文|王小二
编辑|王小二
昨天晚上炒菜,整了个青椒炒火腿,菜很香,手遭殃。
接下来手指灼痛的差点不能生活自理,庆幸的是没有摸过眼睛和鼻子,以及上厕所。
吃完饭后,实在受不了,上网狂搜各种解决 *** ,终于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办法。
本文基于实验和原理兼顾,善意与分享公举的原则,给各位一个参考。
疯狂的实验各种推荐的常规办法
我想每一个经常做饭的人,应该都会为它痛苦过。
心想总有好心人能把自己的痛苦分享出来博得大家一乐。
于是,漫长的搜索开始了。
果然,悲伤的不只是我一个人。
看了不下十几篇总结了常规推荐的办法。
1.用水冲。
我用凉水冲了五六分钟,鉴于节约用水,结束此办法。
冲的时候,感觉不错,没有灼热感。停下后,很快那熟悉的 *** 感觉又回来了。
总结:此办法就是让手指降温,情急之下可以使用,毕竟谁家还没个水龙头不是?
2.用酒精
平常都是知道酒精用于消毒,有挥发性,凉飕飕。
疫情期间,家中消毒酒精是常备的。
结果,挥发完了,没啥用。
3.白醋
赶忙跑到橱柜中,一顿操作,还特意用得精酿白醋。
结果,没啥用。
4.牙膏
这个我知道是什么理由,不过先涂上再说。
感觉涂上的时候,能够减轻灼痛感,洗掉后,没啥用。
5.热水
此刻,我的智商几乎已经下线。看到有人推荐,我真的去试了试。
有些事情不就是反其道而行能收获奇效吗?
热水加速血液循环,毛孔扩张,岂不是更加难受?
不管了,上手。
此时的我差点万念俱灰,接触热水后更加的 *** 了。
我觉得推荐这个办法的网友不是玩人,那就是利用对比法。
毕竟,相比于热水中的感觉,拿出来后确实灼痛感降低了。
但是,怎么想都感觉是没事找事。
5.肥皂
自己搓洗了两遍,没啥感觉
6.食盐和白糖
这个我直接没试,难道又让我跑厨房做饭去?感觉不靠谱。
7.花露水和风油精
正好家里都有,风油精效果一般,花露水好些,但是过十几分钟后,那熟悉的灼痛感又来了。
8.豆瓣酱
好吧,到这里我的智商开始回来了,我怕我自己再去找根葱。
9.冰箱中的雪糕
拿了一根雪糕,天冷没吃。就是没事拿在手中,直到它快融化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办法。
10.卸妆油
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折腾两个多小时了。喊媳妇找她的卸妆油,毕竟她的瓶瓶罐罐太多了。
倒在手心上,不断地搓洗下,二十秒左右之后,洗手。
开始,还是有一些感觉,不过几分钟过后,灼痛感消失了。
我的天,终于解决了。
本着,不能白折腾的原则,我开始深入了解下这个问题。
辣椒能感觉辣的原因
我们吃辣之所以感觉辣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辣椒里面有辣椒素,再就是我们的舌头上的味蕾。
辣椒素是一种生物碱,这东西能与舌头上味蕾的感觉神经元中的香草受体亚型1结合,给人的神经传递辣的感觉,类似于一种灼烧感。
辣椒素的化学名称为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基酞胺,易溶于脂质、难溶于水,无色无嗅,以结晶或蜡状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这玩意说白了能作用到神经上,所以我们的手比较湿的时候,它能作用到皮肤下面的千层神经上,灼烧感就产生了。
现在搞清楚了原因,我们总结下。
让我们的手灼疼的辣椒素有以下特点:
1.生物碱的一种
2.不易溶于水
3.可溶于纯酒精
4.亲近与之类
5.常温下和弱酸以及弱碱介质下稳定
6.它能 *** 神经,能感觉到烧灼感的刺痛
7.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
根据这些,我们也能搞清楚为什么网上会出现那么多的方案了。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1.用水冲等降温类办法
辣椒素不溶于水,我们用凉水能降低手的温度,可以缓解烧灼和刺痛感。说白了就是麻痹作用。如果直接拿个冰块,手都没知觉了还痛个什么劲儿呢。
总结:此 *** 能有效缓解,但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水停手继续疼。
2.酒精类
这个估计是根据它溶于酒精,才出来的 *** 。但是,这货是溶于纯酒精啊。
家里的白酒和消毒酒精达不到这个级别,普通酒精类效果不明显,至于高浓度的酒精,这个效果不确定,家里高浓度白酒。
总结:一般酒精类达不到效果,浓度不够。
3.醋类
这个估计是根据它的碱性,想来个酸碱结合。
可是,食醋中大部分是水啊,醋酸只占5%-8%。再说了醋酸是一种弱酸,辣椒素在PH4-9的环境下很稳定,这个可能就是纯浪费了。
总结:弱酸,含量少,作用不大
4.牙膏、黄豆酱、热水
这些,我真的懒得浪费口舌了,信我别去瞎折腾了。
总结:有些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不能根本上接触困扰。
5.牛奶类
这个我没有用,但是我查了查,纯牛奶中有丰富的酪蛋白,它是一种乳化剂,能把辣椒素包围,让它和VR1不能结合,人就感受不到辣味了。
酸奶、奶酪等也有此功效。
总结:可以推断你吃辣椒感觉辣的时候牛奶能有效果。
6.脂类
因为这货能溶于脂类,所以油类是有效的。
它们能溶解辣椒素,这个比较靠谱。
卸妆油应该就是这个,主要成分就是各种类型的油脂。
至于,其他的 *** 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结:此类办法是属于比较靠谱的,目前个人感觉有效的就是油脂类祛除辣椒素。
那么对抗辣椒引起的手掌灼疼主要就是以下几种:
1.切辣椒的时候戴手套,根本上防止。
2.硬刚型
这个什么都不用,实在不行就直接凉水冲冲,或者开空调吹吹。除了磨练意志力还能提神醒脑。
3.不惯着它
使用油脂类物品,比如家里的食用油、卸妆油、含油脂类的防晒霜等。
至于其它的 *** 一般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可能这些办法因人而异,当然即使不做任何处理,这个灼热感也会慢慢消失掉的。
如果你还实验过那些有效的 *** ,敬请评论区留言。
有机化学系列之:从红辣椒中分离红色素原理: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主要成分是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叶黄素、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等,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海产品、医药及化妆品生产等领域。
本 *** 选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红色素粗品,再经脱辣精制得精制辣椒红色素,最后采用柱层析法使各主要色素成分进行分离;也可采取先脱辣再选用合适的有机溶剂提取色素,最后再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各主要色素。
试剂:干辣椒粉、乙醇、甲醇、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乙醚、正己烷、环己烷、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酸、蒸馏水等。
仪器:索氏提取器,冷凝管,圆底烧瓶,减压蒸馏装置,柱层析装置,薄层色谱装置
方案(仅供参考):
(一)脱辣:1、碱法脱辣:辣椒素(又名辣椒碱)为弱酸性,用碱液浸泡可达到除辣的目的。碱的浓度、碱的用量、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等会影响到除辣效果和色素的提取效果。2、柱层析法脱辣:选用合适的固定相和洗脱剂可一次使各色素与辣椒素分离。3、醇法脱辣:辣红素粗品用石油醚稀释,再用适量乙醇处理。4、正己烷萃取法脱辣:辣椒红色素易溶于正己烷,辣椒素相对较难溶于正己烷中。5、水蒸汽蒸馏法:将粗品溶解在含水乙醇中进行水蒸汽蒸馏,使辣素随水蒸汽蒸出而与色素分离。6、水溶法:先用含水乙醇萃取得色素和辣素的混合物溶液,然后减压蒸馏蒸除乙醇和色素,辣素留在水溶液中。
总之,要利用辣椒素和红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脱辣。
(二)提取色素:
有机溶剂萃取法,可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后减压蒸馏法对提取液进行浓缩。
关键:萃取剂的选择、浸提时间、浸提温度
(三)分离辣椒红色素中各主要成分: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收集各色素,并通过减压蒸馏浓缩各色素产物。注意:可通过薄层层析法试验选择合适的洗脱条件。
关键:使用精制红色素的浓缩液上柱,洗脱剂的选择
引言
几千年前,传统的基于草药的治疗 *** 就开始出现了,在过去几十年里,草药医学以中草药的形式得到了指数级的增长,辣椒最早发现于美洲,哥伦布发现之后迅速传播到全世界,超过9%的辣椒产自亚洲,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食辣椒,也包括其药理特性。
干辣椒果实含有8%的蛋白质、约%的脂肪、6%的纤维素、6%的还原糖、9毫克/千克铜、毫克/千克锌、约8毫克/千克锰和大约6毫克/千克铁,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为β-离子环己酮,它是辣椒味道的主要成分。
不同的辣椒提取物中发现了以下有机化合物,黄酮、黄酮醇、黄苷,以及游离类固醇,而皂苷只在甲醇提取的乙醇提取物部分中发现,摄入的辣椒素能减少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带来的不良影响。
辣椒粉中辣椒素的提取 ***
在过去的十年中,开发了许多辣椒粉中辣椒素的提取 *** ,样品数量、溶剂选择和数量、提取时间和温度以及程序的重复性和可重复性是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参数,辣椒是从罗马尼亚蒂米什县的一个,远离任重要高速公路的蔬菜园中采摘的。
它们在种植后的75-9天内采摘,大小约为.5-英寸,并在9°C下快速干燥8小时,称量.5g干辣椒粉溶解在mL溶剂中,在微波辅助提取中加热,提取物冷却后,在rpm下离心分钟,PU颗粒的合成基于自发乳化和界面聚加成反应。
这是一个多步骤的协议,在单独的实验室烧瓶中制备有机相和水相,有机相通过在磁力搅拌和轻加热下将极少量的EG与二异氰酸酯溶解在.mL丙酮中而制备出来,将二元醇逐渐添加到有机相中是为了改变其粘度并使其接近于水相的粘度,这在PU工业中被称为半预聚物法。
在另一个烧瓶中,水相通过将表面活性剂与EG和PEG溶解在蒸馏水中,并在相同的搅拌速度和加热水平下制备,下一步是以增加的搅拌速度迅速向另一相注射,不加热,搅拌在小时内持续以确保所有化学反应的完成。
协议的第三步是样品的纯化,在进行任何表征之前,通过将产品作为薄层放置在塑料培养皿中,在5°C的烘箱中风干几天以去除水和丙酮,当培养皿重量连续小时保持不变时,样品被认为完全干燥,以获得带有和不带有辣椒提取物的PU颗粒。
对含有和不含辣椒提取物的PU颗粒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将这两个样品分别放置在8°C±.°C、5±.5°C和°C±.5°C,相对湿度为65%±%。每隔三天记录一次物理参数,包括颜色、电导率和pH值,持续一个月。
通过监测5nm和5nm处更大吸光度的变化来监测样品的颜色稳定性,以找出由于共色素反应起的高度增色效应和红移效应,使UViLine9分光光度计、石英比色皿和背景线,通过电导率计在5°C下测定稀释溶液的电导率。
使相同的溶液在5°C下测量pH值,仪器在之前使HI7、HI77和HI7的缓冲溶液进行了校准。所有测量均进行了三次,并将数据报告为平均值,使仪器监测颗粒的尺寸和表面电荷,由尺寸分析仪和一种称为Wallis的电位分析仪组成。
使不同倍率确定PU样品的拓扑结构特征,高电压值设定为kV。样品在真空下进行测试,使SANS *** 确定PU微粒的纹理特性,SANS提供了关于纳米尺度孔隙特性的信息,特别是关于PU基体-孔隙界面的信息,涵盖了样品的整个体积。
FSANS仪器位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研究反应堆,YS是一种针孔型SANS仪器,而FSANS是一种飞行时间SANS仪器,两者相互补充,以提供更宽的散射矢量范围,对于YS,选择了.8和.?的中子平均波长,通过盘式速度选择器选择。
样品探测器距离分别为.5和5.5m,使直径为8mm的束流和mm路径长度的样品,在石英比色皿中进行,测量时间为-6分钟,对于FSANS测量,使到?之间的波长,并通过中子切割系统辅助,选择了5mm的束流直径,测量时间为小时。
对于两种情况下的散射数据进行了探测器灵敏度、空白容器散射和背景噪声的校正,中子强度以散射矢量Q的函数记录,由公式给出,来自具有广泛尺寸分布和高内部表面积特征,多孔系统可以与Porod近似相关的类分形行为来描述。
F(Q)是所谓的形状因子,与记录的中子强度成比例,p是Porod指数,K是中子散射对比度,Vp是散射粒子的体积,数学上可通过方程式来描述,λ是单色中子束的波长,θ是散射角度。
采FTIR光谱技术检查了,CAPs添加到PU微粒中可能起的改变,使Cary6FTIR分光光度计在cm范围内记录了光谱,已知辣椒提取物中的黄酮苷、黄酮基葡萄糖苷、槲皮素和山奈酚衍生物在5nm处被检测到。
使UViLine9分光光度计和比尔-朗伯定律在保持,辣椒提取物的PU微粒在降解介质中的情况下,在周内的每第三天测定了游离CAPs含量,首先绘制了校准曲线,仪器对PU样品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测定。
样品被放置在带有穿孔盖的铝坩埚中,在惰性气氛下以每分钟5°的升温速率在20°C至50°C之间加热,进行空铝坩埚作为参考物质,进行相同的测试过程,从德国获得了9只无毛b/c雌性小鼠,它们被分为三组。
标记为组为纯辣椒提取物处理的小鼠,作为参考组,PU_组为%空PU微粒的水悬浮液处理的小鼠,PU_组为%辣椒提取物的PU微粒的水悬浮液研究样本,进行每隔三天在背部皮肤上的涂抹,每次涂抹后分钟进行参数测量,实验持续5天,实验结束时小鼠未被杀死。
使探头评估红斑程度的变化,使探头通过轻轻按压皮肤短暂时间,来评估角质层的水合作,这些探头连接到德国公司,结果会即显示计算机屏幕上,动物在大学生物基地内的标准条件下饲养,小时光照-黑暗循环,水和食物供应充足,恒定温度和湿度超过55%。
含有辣椒提取物和不含辣椒提取物的PU微粒样品的稳定性分析
对含有辣椒提取物和不含辣椒提取物的PU微粒样品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每隔三天在一个月内进行颜色、电导率和pH值的研究,更大吸光度变化为ΔAmax<5nm>=±.87%和ΔAmax<5nm>=±6.%。
而电导率和pH值的更大变化如下:Δk=±.9%和ΔpH=±.%,即使品保持在8°C或在°C加热,也没有观察到重要的变化,不含辣椒提取物的PU_样品和含有辣椒提取物的PU_样品,PU_样品只包含一个粒子群,直径为8nm。
而PU_样品显示了多个粒子群,1nm处占9%、7nm处占9%和77nm处占6%。PU微粒的尺寸,PU_和PU_确认了聚集体的形成,颗粒之间也存在相互连接。SEM图像显示加载了CAPs,和未加载CAPs的样品之间没有差异。
记录的小角中子散射曲线表示中子强度与散射矢量的关系。对SANS数据的解释是利一个数学模型进行的,该模型是描述真实多孔结构系统的解析的傅里叶变换,模型的描述了散射物体的表面特征。
分形对象的特征是在空间范围内具有自相似性,分形维度是根据方程中的p指数计算的,并提供了关于添加天然提取物前后的孔表面的信息,对于质量分形,分形维度D计算公式为D=6?p,对于表面分形,D=p.Citation9
发现空PU和加入CAP样品的PU的分形维度D为.97,这表明了表面特征由质量向表面分形行为过渡的特点,典型于多孔系统中聚集 *** ,分形维度的轻微增加表明通过添加椒提取物,对PU基质孔表面几乎没有,或只有很小的变化通过两个样品的红外光谱。
获得非常相似的结果,观察到了所有重要的特征吸收峰:7cm-是振动起的,7cm-是由于C=O键伸振动起的,578cm-是由于脲基N-H键变形振动起的,5cm-是由于C-N键伸缩振动耦到C-O键伸缩振动以及6cm-对于PU的-OH和-NCO键之间形成的键的吸收峰。
除了这些峰外,还观察到了9cm-和857cm-的吸收峰,由于亚甲基基团中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起的,6cm-的吸收峰由于亚甲基基团的变形振起,观察到的光谱差异可能与s的纳米尺度相位重新排列有关,添加CAPs样品中C=O信号在75cm-出现增强。
药物释放速率可能是药物输送系统中最重要参数,可以通过评估颗粒尺寸的变化,或测量降解介质内活性成分浓度的变化,来估计该参数,选择了第二种 *** ,原因是载体的解速率可能不完全与释放速率成比例,另一方面辣椒提取物在较高波长处具有UV-Vis更大吸收峰。
辣椒提取物没有呈现出单一明显的UV-Vis吸收峰,5nm波长被认为是测量其成分浓度的理想波长,7使了五个稀释提取的标准溶液,和一个校正曲线来评估游离提的数量,以确定封装效率和释放特性。
通过研究于洗涤样品PU_的丙酮-水混合物中,游离辣椒提取物的浓度来确定封效率,与合成此样品所的提取物总量相,封装效率为67.9%,基于此,根据文献中描述的过程,每隔三天评估降解介质中提取物的释放量,持续5天。
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通过DSC分析未获重要的峰值非常敏感的器官,不同的免疫复合物被生成,并在液中循环,它们在位于皮肤中的小血管壁上堆积,结果是过敏反应,这个过程伴随着皮肤发红。
探头通过测量在三个不同波长处发射的光的吸收、反射来评价皮肤色素沉积,这种测量 *** 具有非常快速和非侵入性的特点,这项研究中,动物皮肤的敏感性可以描述小鼠在接受纯辣椒提取物处理后的红斑改变曲线来观察到。
这些曲线之间的重要差异突出了,有和没有自然提取物的聚氨酯微粒的非 *** 潜力,红斑变在这些情况下约为单位/周,而纯提取物处理的小鼠在周内红斑增加了7单位。
皮肤水分是一个皮肤学参数,当红斑和经皮水分散失增加时,它的减少在所有实验中会出现,观察这些变化的幅度是很重要的,因为每次小鼠皮肤评估都会导致这些参数的轻微改变,在这个实验中,获得对已知 *** 剂的参数变化水平。
在含有聚氨酯微粒的样本中,皮肤水分的变化要小得多,比参考曲线要小,这是断定这些微粒对人类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语
通过对辣椒粉中辣椒素的提取 *** ,和含有与不含有辣椒提取物的,PU微粒样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首先,成功开发了一种有效的辣椒素提取 *** ,为进一步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辣椒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PU微粒样品的稳定性,这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Masud ParvezGMCurrent advances i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toxic effects of various capsicum speciesIJPSR20178519001912
2.RyuWKKimHWKimGDRheeHIRapid determination of capsaicinoids by colorimetric methodJ Food Drug Anal201725479880328987355
3.SimonovskaJ?kergetMKnez?eljko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of stalk from hot fruits of Capsicum annuum LMaced J Chem Chem Eng201635352199208
4.FayosOde AguiarACJiménez-CantizanoAOntogenetic variation of individual and total capsaicinoids in Malagueta peppers (Capsicum frutescens) during fruit maturationMolecules2017225736
5.ZimmermannMSchieberlePImportant odorants of sweet bell pepper powder (Capsicum annuum cv annuum): differences between samples of Hungarian and Moroccan originEur Food Res Technol200021131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