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北京公布百事公司北京大兴分厂因有员工确诊新冠肺炎而停产停工,许多消费者对百事可乐能不能喝、乐事薯片能不能吃产生了疑问。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对记者分析,目前没有任何可靠证据表明食物能传播新冠,而且薯片是经过高温生产 *** ,这样的环境下病毒很难存活。即使产品外包装可能接触病毒,其存活的几率也很低。因此,大家不必太担心,肥宅快乐水还可以继续喝,美味薯片也能当做零食继续吃起来。
饮料:确诊工厂不生产百事可乐等饮料
根据6月21日北京疫情防控第128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信息显示,大兴区孙村乡某食品公司共发现8例确诊病例,其中2人曾到过新发地市场采购。后经百事公司方面确认,这是百事食品公司旗下北京大兴磁魏路分厂。
6月21日,记者在乐事薯片的外包装上看到,生产乐事薯片的工厂有3家,包括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武汉分厂,以及此次被提到的位于北京大兴区孙村乡磁魏路的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厂。
6月21日下午,百事中国在微博上发布的声明也证实,包括北京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在内的、生产百事可乐等饮料产品的全国百事各灌装厂迄今为止并未发现任何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百事饮料灌装厂的生产经营一直有序开展,未曾停产停业,百事全系列饮料产品符合国家各项标准,一直依法正常供应。北京市新冠发布会通报发生疫情个案的工厂只是位于北京大兴区磁魏路1号的百事食品一个分厂,其从未生产任何饮料产品。
排除了百事可乐被污染的可能,肥宅快乐水可乐大家可以放心喝了。
薯片:病毒在高温 *** 中很难存活
可乐安全了,那么薯片呢?出现确诊病例的工厂主要生产的是粮食加工类、膨化食品等,这就包括乐事薯片等产品。
网友们担心薯片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沾染上病毒?6月21日,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对记者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可靠证据表明食物能传播新冠病毒。世界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官方意见都认为,新冠病毒不太可能通过食物传播。现代工厂生产环节跟多都是不需要人工接触的,基本都是机械化操作、机器罐装的,全程要求无菌操作并进行密封包装。此外,薯片在 *** 过程中,要经过高温油炸,这样的环境下病毒也很难存活。
“即使员工有机会接触,病毒也只可能落在外包装上,但病毒在食品包装上存活概率和时间都很低,要知道,薯片的外包装都是干燥的。即使该员工接触到薯片等外包装上有病毒,薯片从生产出厂到消费者手中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病毒能够存活下来且具备传染人能力的可能性也极低。”阮光锋分析。
阮光锋还强调,食物传播病毒的可能性极小,如果平时饮食注意“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做熟,保持食物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就不用担心。
此外,根据百事公司大中华区集团事务部企宣总监樊志敏在发会上的介绍,在检测结果出现的之一时间,百事公司就立即停止生产,做全厂消杀,封闭所有库存,禁止外运,6月15日和6月20日,公司对食堂、更衣室、车间洗手区、厕所、流水线工作区等两次进行全面环境消杀。6月16日,北京大兴区疾控中心对百事工厂内外环境进行涂抹取样,结果均阴性。
(来源:新京报网)
薯片风靡全球 国家推出薯片税为解决儿童亚健康问题“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春暖花开,搁置一冬的减肥计划再度变得炙手可热。让减肥人士闻之色变的薯片,可算得上是“存在即合理”的经典零食了,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它是“减肥杀手”,无益于健康,另一方面它又是全世界更受欢迎的零食,年销量数十亿包。
1 厨师和食客较劲而生的招牌菜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食物,人类对土豆的消耗量仅次于稻米。由土豆衍生的各种美食更是不计其数,又薄又脆的薯片就是其中之一,它称得上是全世界更受欢迎的零食,一年的平均消耗量高达几十亿包。
薯片起源于美国的新英格兰,作为薯条的一种变体,它的产生并不是源自烹饪上的创新,更不是厨师的突发奇想,而是为了发泄不满。
虽然与薯条同出一宗,但早在薯片出现之前,薯条已是不少欧美餐厅的招牌菜。1853年夏天,美洲印第安人乔治·克拉姆在纽约州一家高档度假胜地担任主厨,那里的月亮湖旅馆餐厅的菜单上提供“法式炸薯条(French Fries)”,这是由克拉姆烹制的标准薯条,完全按照18世纪法国的标准厚度炸制而成,也是这家餐厅的招牌菜。这种食品早在17世纪风靡法国,18世纪末托马斯·杰弗逊是美国驻法公使,他非常喜欢当地的炸薯条,任期结束后便将法式炸薯条的 *** *** 带回国,很快就被当作一道正式晚宴菜肴成为餐桌上的“顶梁柱”。
一天,一位食客点了一盘薯条,当服务员端来的时候,他不屑一顾地直接将其退了回去,原因是“这盘法式炸薯条太厚,不符合其口味”。主厨克拉姆随即 *** 了一盘略薄一些的薯条,同样遭到拒绝。就这样来来 *** 退了好几次,面对如此 *** 裸的“砸场子”,克拉姆勃然大怒,决定报复这名挑剔的食客。他把土豆切得跟纸一样薄,然后再炸,这样一来,食客无法使用刀叉,不得不直接上手。要知道,那时候贵族直接用手吃东西是非常失礼的。然而,克拉姆的这种做法竟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客人不仅用双手抓着吃起来,而且对薄如纸片的土豆片赞不绝口,引得其他用餐者也都点名要这种脆薯片。从此,这家餐馆的菜单上便增加了一种新菜肴——“萨拉托加薯片”,还成为晚宴上的一道主菜。
由于薯片自之一次上桌后就广受顾客欢迎,餐馆还对薯片进行包装,方便顾客带出食用,在当地成为一种流行的食物。克拉姆还开了一家自己的餐厅,招牌菜就是薯片。
当时,给土豆削皮和切片这样乏味单调的前期工作完全依赖人工,产量极有限,因此,在最初的几十年里,薯片的流行局限于美国的北部地区。
直到20世纪初,机械土豆削皮机的出现,使薯片从小规模 *** 变成销售量更大的零食。上世纪二十年代,行走南部各州的推销员赫尔曼·雷用汽车把薯片运到美国南部,使其销路由北部扩大到全美,雷用汽车拉着薯片向百货商店推销,并成功开创了自己的薯片品牌。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薯片在全世界流行开来。
如今,美国每年要消费掉3.7亿千克薯片,薯片成为名副其实的之一零食。
2 为何一“开动”就停不了嘴
薯片的主要原料是马铃薯,马铃薯本身的脂肪含量不高,主要的营养成分有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若作为主食,营养价值可与精白米面媲美,可一经油炸便吸收了大量的油脂,原本含量就不多的维生素更是所剩无几,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又加入了大量的盐,高油脂高热量高盐分,薯片得到“垃圾食品”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但很少有人能抵挡住薯片的诱惑,它是超市里最热销的食品之一。最新调查研究显示,有吃薯片习惯的人日益增多。仅在英国,便有三分之一的儿童每天吃薯片,而另外的孩子一周吃数次薯片。事实上,英国人每年要吃掉60亿包薯片,相当于每3分钟吃掉一吨薯片或者每人每两天就会消耗一包薯片。
对于吃薯片,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吃下之一片后,很快会一口气把整袋全吃光。为什么会这样?德国的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享乐性贪食”:不为饥饿,而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进行过度摄食。之所以愉悦,是因为食用薯片后,大脑奖赏系统的关键结构伏隔核被强烈激活,并发出一种奖赏信号,诱导享乐性进食发生;另一方面,原本能够根据食物摄入量调节进食欲望的中枢饱腹感回路变得不再敏感,导致摄入的热量超过实际的能量需求。于是,当人们吃下之一片薯片后,就会一口气把所有的都吃光。
食品科学专家斯泰文在《为什么人类爱吃垃圾食品?》一书中,提到一个专有名词“隐没能力密度”——如果某种东西很快被吃掉,大脑会认为里面并没有什么热量,你就会自认为可以一直吃、一直吃……
其实,除了主观原因,人们不知道的是,薯片生产商为了达到“嘴不能停”的效果动了很多脑筋。《 *** 》的调查记者迈克尔·莫斯曾花了4年时间,采访了300多名加工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研究者及大公司CEO。他发现,食品加工巨头通过数十年的研究,把薯片从70年代流行的诱人零食变成用精确化学物质吸引大脑渴望中心的产品。偏爱垃圾食品,是整个行业精心设计的结果。
实际上,为了让人吃下更多的薯片,各家公司的薯片研发团队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在口感、外形、香气等方面更是下了血本。这样一组数字,可能会让人意想不到:雇佣将近500名食品科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其中最重要的课题就是研究哪种松脆程度更受欢迎;每年要花费逾3000万美元开发完善产品的口感、香味和松脆度,还有一个4万美元的咀嚼器,专门用来测试薯片的更佳崩裂点。
不要奇怪,实验室、市场部、超市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人沉迷于这些廉价的美味。增加美味还有两个“帮手”——脂肪和盐。咸味可以百变,重口味却是他们的永恒追求,同时也是大众的口味标准。当人们把一片薯片放进嘴里,盐的味道几乎立即充斥口腔,很快对人体产生影响,这种效应在食盐业被称为“味道爆炸”。而且,现在的薯片还被添加脂肪,目的是获得公众所谓的“口感”,满足口腹之欲。至于营养,则不在食品巨头的考虑范围之内。世界第六大食品公司通用磨坊、同时也是哈根达斯生产商的前CEO斯蒂芬·桑格就曾说过:“不要和我谈营养,跟我谈味道。如果这种东西更美味,就别费心思去推销那些难吃的东西。”
3 “买氮气送薯片”的笑谈
抱着一包鼓鼓的薯片,一打开,瞬间只剩下半袋——为什么里面要装那么多空气?
实际上,袋装薯片里填充的并不是空气,圆滚滚的“肚子”里装满氮气。因为如果薯片跟氧气长时间接触,其中大量的脂肪酸就会氧化,散发出“哈喇味儿”。而氮气可以防止薯片氧化受潮,保证其新鲜度,并且延长薯片的保质时间。同时,把包装袋做大,可以使薯片在运输过程避免挤压而破碎,起到缓冲作用,大大降低破碎率。
充气的确是有必要的,但食品包装中充气量过多而食品量过少,难免有欺骗消费者之嫌,引起很多人不满,以至于社会上流传着“买一包氮气,赠一点薯片”的笑谈。
2014年9月,一群韩国大学生为了反对这种行为,在首尔蚕室汉江公园用胶带将160多包薯片连在一起,制成了一艘救生筏,两名学生随后登上救生筏并使用划艇船桨快速向江对岸划去。尽管途中几度出现险情,但他们还是在30分钟后安全抵达900米外的江对岸。
薯片袋子里的气体究竟占了多少体积?为了搞清楚具体的数字,曾有一个较真儿的人做了一系列实验,那就是纽约布鲁克林的摄影师哈格里夫斯:他从超市买回了多个品牌的袋装薯片,先测出了一袋薯片的总体积,然后把里面的薯片倒出来,进行真空包装后又测了一次,答案是气体大概占总体积的一半至八成以上。哈格里夫斯为这组实验拍摄了前后对比照片,并起名为“空间浪费”。这个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鉴于实验并未经过专业行业评审,可信度仍然存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人打开薯片包装的时候,总是会嫌少。
其实,如果一味指责生产商“买一包氮气,赠一点薯片”也未免偏颇。因为为了让薄如纸片的薯片长时间保持口感,生产商也一直在寻找各种 *** 。最初的薯片是存放在罐头或者桶中,但每次都发现位于底部的薯片会受潮或变质。于是有人改进工艺,将两张蜡纸烫在一起的袋子,形成密封包装,用来存放薯片,保持其新鲜度。再到如今,在包装袋中填充氮气。有业内人士表示,食品科技发展到今天依然不太完善,要是生产商能找到其他更好、更省钱的包装方式,他们很愿意那么做,因为一家卖热狗的公司仅仅将包装袋缩短了几厘米,每年就能省下几百万美元的开销。
4 薯片筒、包装袋成回收难题
去年4月,一个完好无损的某大品牌薯片袋出现在英国康沃尔郡沙滩上,尽管生产日期已模糊,但人们还是从包装设计上判断其至少有30年历史。环保人士猜测,这有可能是当年人们在海边吃着薯片悠闲度假时随手扔掉的,也许是掉进沙坑里,也许是从海上漂来的。
有研究称,薯片因为脂肪含量高而需要非常好的氧气屏障,现在各品牌的薯片包装袋内侧都会特意加上一层金属镀膜,以此来隔绝氧气。然而,这样的薯片袋既无法回收,也难以降解,成为环境的重负。
有人测算,作为全球更大的薯片生产商之一,该品牌每天至少生产1100万个薯片袋,一年就能产40多亿袋。仅英国一年就能消费600万个薯片袋,这对于垃圾填埋和环境绝对是个噩耗。于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30多年仍无法降解的薯片塑料包装袋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超过30万英国人针对该品牌薯片在网上联合呼吁,并很快掀起了一场 *** 行动,其中不乏薯片爱好者:他们将吃完后的薯片袋贴上该品牌地址,投入皇家邮政的邮箱里,寄回生产商。
随后,该品牌薯片生产商在连续多日收到来自英国各地的薯片袋后,无奈地发布了声明:我们很重视大家寄过来的薯片袋,目前公司还在研究解决问题的更多 *** ,预计在2025年将会实现包装100%可回收、可堆肥或可生物降解的计划,例如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并且已经在美国、印度和智利等国家开始试点使用可降解包装,并请大家不要再寄薯片袋了。
英国回收协会专家也表示,受限于现有回收技术,不少标有“可回收”字样的包装其实无法得以循环利用,而其中最让回收机构头疼的包装包括薯片筒、功能饮料瓶、装生鲜食物的黑色塑料盒等。以罐装薯片为例,它的包装筒包括金属底、塑料盖、可撕掉的金属厚膜、镀箔的纸板套。在回收行业中,这类包装堪称“头号恶棍”,因为现有技术完全不可能将这些材料分开。未来想解决这些回收难题,主要依靠两个途径:一是加快回收技术的创新,二是鼓励产品包装设计简单化,从源头上降低回收难度。
英国回收行业的预测数据显示,大约三成塑料包装没有进入回收系统,给城市和自然环境带来负担。为减少环境污染,英国王储查尔斯还发起了一项鼓励回收技术革新的发明比赛,奖金高达150万英镑,约合1300多万元人民币。
一大早,神奇薯片自动机安装在了光头强家门口,光头强开心极了{"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4h7llbc77uctiokoml0","duration":182.347,"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14142373,"thumb":{"web_uri":"tos-cn-p-0000/7e031839599a4738ac93a8bc7352c128","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182.347,"file_size":9719335,"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d0955cab866576e5ba424bf2e04747a9","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山药薯片消费潜力大,油炸机、烘干机释放健康美味 当下,正是山药进入采挖、销售的旺季。山药具有药食同源价值,且肉质细嫩绵密、口感好等特点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如今,山药已通过油炸工艺或烘烤工艺“摇身一变”成薯片,真空油炸机、食品烘干机在生产工艺中保证薯片色泽金黄、口感薄脆和健康、安全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山药又称淮山药、白山药、山薯、土薯、山芋等,其块茎作为常用中药“怀山药”,含有丰富的黏蛋白等,具有药食同源价值,是滋补脾胃、润肺止咳的好食材。山药在我国分布范围广,包括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以及甘肃东部和陕西南部等地。山药多以鲜食为主,主要用于餐桌饮食,产品较为单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产业多元化发展。
近些年,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意识的提高,加上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单一的鲜食山药已难以满足市场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因此,开发营养健康、食用方便的山药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市面上的山药产品种类日趋丰富,有山药片、山药粉、山药粉条、山药米线以及山药薯片、山药糕点等,能够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其中,山药薯片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口感酥脆、片薄香脆、不油腻、食用方便等特点是近几年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休闲食品。笔者了解到,山药薯片同马铃薯薯片生产加工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处。山药薯片加工主要有两种工艺,经过清洗、切片、漂烫、风干、油炸等油炸工艺和清洗、粉碎、混合搅拌、压面、分割、烘烤等烘烤工艺。
毫无疑问,山药薯片在油炸工艺中,油炸设备不可少,而在烘烤工艺中,烘烤设备不能或缺。但是大多数油炸食品由于高油的特点一直被大家认为是垃圾食品,更何况油炸时间和温度控制不准确很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影响产品食用安全。为此,不少山药薯片企业对设备升级换代,改用时下先进的真空油炸机,促进薯片口感和质量的提升。
据笔者了解,真空油炸机能够使山药薯片全程油炸过程中处于低温、低压、真空状态下,解决山药薯片氧化,易酶促褐变等问题。与此同时,该机采用自动控温系统,实现精准控制山药薯片油炸温度,达到无过热、无过压效果。另外,该机采用变频调速,能够控制薯片含油量在合理的范围内,含油率不高,确保薯片健康、安全。
相比油炸工艺,烘烤工艺因其方便、快捷,且产品烘烤更安全以及色泽鲜艳,口感松脆等优势近年受到山药薯片行业的推崇。目前,在山药薯片工业化生产线上,薯片烘烤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热烘干和微波烘干。而今空气能热泵烘干机和微波烘干机具有烘烤速度快、用时短、节能环保和薯片烘烤色泽鲜艳,口感薄脆的优势成为加工企业的好帮手。
传统薯片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在全民健康意识提高的当下以及大健康产业的推动下,山药薯片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真空油炸机、烘干机也将在山药薯片生产加工中持续发挥用武之地,推进山药产业蓬勃发展,并让山药成为“致富药”,产业“钱”景越来越好。
工厂是如何生产薯片的!#涨知识这家国外薯片工厂每天要用五车土豆,每车大约二十五吨。工人会随机抽样对土豆进行质检,确定它们的 *** 时间。土豆进入清洗站后,先通过急流冲掉大部分淤泥,再进入清洗机。员工会将过大或过小的土豆挑走,只留下大小适中的,这样能保证薯片的外观和品质。土豆无需削皮,直接进行切片,这样能让薯片更加酥脆,这是特制的波浪刀。土豆经过切片后,掉下来就变成了生薯片。这台机器每分钟能切300个土豆。生薯片从传送带进入油锅,每锅薯片大概90至180千克,小批量的炸制可以让薯片更酥脆。这台机器会在油锅里不断搅拌,让薯片不会粘在一起。工人会将锅边的薯片推至中心受热,一切都追求完美。薯片炸好后送上传送带控干多余的油。这是一台分选机,通过激光识别质量差的薯片,不合格的会被机器用风吹走。接着会由人工再检查一遍。下一步是给薯片调味,这是调味粉、食盐和黑胡椒,通过软管被吸入调味桶。调味桶不断翻转薯片,让每片都沾上调味料。之后薯片被送入分配机,每个隔间都有电脑精确控制容量,到达指定重量后薯片会落入下方的袋子,随后迅速封口。土豆从切片到封装仅需20分钟,最后由员工打包封箱。这台机器每月能生产约1千万袋薯片。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薯片呢?
装好这个架子随手发了个视频,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看了评论区才知道,我意外的买到了平替,有人说这个原版是瑞士的,也有说是意大利的,我查了下都要3k多,不禁让我想到了日落灯最初进口上万,现在已经几十块满大街了,身为中国人,真香!(but,有能力买得起原版的还是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原创!)
很多小伙伴问尺寸,小卡家居是固定size的,有不同的颜色,我对比了下参数,是进口款的小号,但实际用完全足够,很大了!
还有一些网友说我的厨房这么美肯定不做饭!胡说!这么美的厨房当然想要天天下厨啊!我们就两个人,时常会吃不完,剩下一些食材,不丢可能1.2天就坏了,直接丟了又太浪费,给大家安利一下我的厨房好帮手!太力真空机,不仅可以把没煮完的肉类果蔬抽真空(有效延长保鲜),还能把一次没吃完的零食薯片封口收纳,实用又不贵!我还入了他们的密封罐来存放杂粮和面条~#大小规格都有,回南天也不怕受潮呢~
最近还换了一款国产的洗碗粉,这些常用的耗材国产真的比进口性价比好很多,很好用,送了一个量勺,每次洗碗根据餐具多少量取就可以啦,洗出来光亮干净!
kitchen List
墙面杂物架小卡家居
洗碗粉尚膳司
真空机太力
仿小白砖墙贴蘑咖创意
实木菜板几致
垃圾桶云物生活
让薯片贩卖快乐,是乐事更大的本事图源:乐事
//来源:FDL数食主张 (ID:foodatalink)
//作者:芥末之父
为什么控制只吃一片乐事薯片很难?
一片乐事,把热量传递给了需要快乐的人。
薯片的法则,就是简单快乐。瑞士心理学家海因里希·贝格尔《解梦心理学》一书中写道:“梦见薯片,通常象征快乐的生活和温暖的家庭。”他继续补充道,如果梦见自己狂吃薯片,那可能是因为心中有愿望没有实现,内心略带失落。
从心理学家此番议论能总结出,薯片象征着快乐源泉,你快乐时想吃它,不快乐时更需要它给自己带来快乐。
如果说薯片是快乐法则的缔造者,那么乐事薯片就是快乐的延续者。对于薯片这类不易饱腹的轻量易耗型零食而言,薄脆的味觉体验 *** 稍纵即逝,这也是人们很难控制自己只吃一片薯片的原因。
为了延续消费者吃薯片时的快乐,薯片届的头部品牌乐事从产品包装到研发口味,再到品牌营销策略,每一个环节都下足功夫。
作为零食届存在感最强的选手之一,这片薄脆到底是怎么做到既俘获人们味蕾的同时释放享受,又能给消费者呈现那些购买前与品尝后的美好瞬间。薯片背后似乎是另人无法抗拒的快乐法则。为了一探究竟,FDL数食主张决定从「快乐产品」入手寻找乐事的快乐之法,:让我们一起打开这包薯片吧!
一、乐事,又老又年轻
乐事,是个老品牌。
美国薯片工业化起始于1895年,薯片调味技术在1950年开发,薯片历史悠久,其中龙头企业乐事(Lay's)品牌在1932 年由圣安东尼奥的Elmer Doolin 和纳什维尔的Herman W. Lay携手创立,此时它还是菲多利(Frito-Lay)公司的一款休闲类食品品牌。
1956年乐事成为全国之一的快餐食品公司,2年后销售额超5000万美元,3年后公司产品已经超过40种。直到1965 年Frito-Lay公司并入百事可乐公司成为百事公司,与此同时乐事推出了烧烤口味薯片,此后乐事成为百事旗下品牌,至今发展超90年。
中国薯片起步较晚,1993年,百事公司引进乐事薯片进入中国市场。2022 年美国、中国薯片行业规模分别为 838亿元和184亿元。据欧睿国际数据,2017年乐事在中国薯片市场的占有率就达到45%,是排名第二的可比克的两倍,之后乐事薯片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这几年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
纵观乐事多年的发展历程,薯片独特的记忆点除了经典的正面LOGO包装,还包含丰富的薯片造型、频频出新的风味以及营销上的趣味点,这些都是品牌保持年轻以及与消费者同乐的秘密。
二、寻找“快乐片”的法则
1)“快乐片”在风味上整活
在过去新消费发烧的时代,我们见证了许多新品的诞生,其中不乏让人持续上瘾的产品,但也有不少昙花一现的试验品。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内卷”愈发明显的当下,食品饮料品牌想要脱颖而出必须抓住消费者对美好体验的需求,而当中风味是影响体验质量的关键所在。
风味创意策略,在零食行业十分典型。作为全球薯片龙头,乐事从来喜欢自己卷自己,将风味席卷到全球。
从1965年成为百事旗下品牌的同时推出烧烤口味薯片,乐事风味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根据Insider 2020年的报道,乐事薯片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推出超过200种口味。从经典原味到黄瓜味、岩烧海苔味、青柠味、墨西哥鸡汁番茄味……仅常规款口味就多达十几种。此外还有应时应节推出的季节限定款和各种联名款。
图源:乐事微博
在地域风味上,乐事在印度推出了Magic Masala口味的薯片,在俄罗斯推出过鱼子酱口味的薯片,在泰国推出“快乐二次方”,一袋薯片里竟然同时装了碳烤大虾和海鲜酱两种口味。
如果盘点乐事中国大陆版的口味,你会发现这品牌活脱脱是个中华风味薯片复刻机,脑洞大、行动溜、追热点快,而且还原得相当精准。
口味复合到从大菜到小吃甜品,几乎1:1复刻,甚至还分前中后调,香水都输了,单县羊汤、驴肉火烧、脆皮烤猪,酱卤五香牛肉、酸辣柠檬凤爪,连卤水花生毛豆,精酿啤酒都可以做成薯片,组出一桌满汉全席不是问题,试图用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唤醒消费者对家乡的味觉记忆。
图源:乐事公众号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健康,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食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消费者也越来越能主动分辨食品的健康属性。
零食江湖混战下,乐事其实早已在健康化零食领域布局,去年先后在国内推出饱和脂肪减半的薯片和首款肉脆“乐事空气鸡胸肉脆”,乐事自然滋味系列全新升级为本土消费者带来轻负担零食新选择,肉脆则意味乐事加码高蛋白零食赛道,为美味“减负”。
图源:微博@乐事官方微博
除了真口味,“爱玩”的乐事还有全世界没人能买到的“假”口味,即概念款口味。乐事官方Facebook账号不定期发布“Fake Flavor”与粉丝们互动:辣椒粉芒果味、西瓜味、放射覆盆子味、彩虹糖味、法国吐司含羞草味……从水果到甜品再到其他美食,乐事卷到极致。
2)“快乐片”在包装上放大快乐
美国著名设计艺术家德雷福斯曾说过:“要是产品阻滞了人的活动,设计便告失败;要是产品使人感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有效、更快乐,设计便成功了。”这也说明,包装设计不仅是专业设计师的主观创作,更是与用户的一种互动交流;设计的最终目的也并非产品,而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作为和“快乐水”比肩的“快乐片”,为了给消费者们传递快乐,乐事深谙食品包装的设计门道,包装设计在考虑外观视觉对用户的情绪影响下,放大人们的食欲感受,与此同时不忘突出健康概念并引导消费者的积极情绪。
比如包装设计上,颜色作为食品的之一视觉冲击,往往从根本上决定了产品的基本吸引力。虽然区别其他薯片,你也许也会觉得乐事的包装设计并没有什么亮点,但其中暗藏玄机,乐事把桶装薯片盖子设计成统一的亮眼黄色,用高调的色彩来之一眼俘获消费者。
图源:乐事官网
风格设计上,乐事在2016年推出过“笑脸包”,包装上的半张笑脸刚刚好呈现消费者的面部微笑曲线,因此引发一波合影潮,也把美味薯片和“让人快乐”的品牌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
图源:乐事
而为了保持品牌更具年轻同时与新的消费者拉近距离,2019年,乐事包装迎来了12年来的首次更新,新包装上logo变小但更居中,整体变得更加丝滑流畅。
此外,在包装规格以及方式上,乐事贴心地为各地区进行定制。比如在中国市场上是常见的撕拉开口,在俄罗斯则推出了像拉锁一样可以上下分离的大包装分享装。
总而言之,乐事就是让你能在之一眼就从薯片中找到快乐。
3)“快乐片”供应链延续快乐
短期来看,流水的新品口味,铁打的设计能力是助力品牌发展的载体。长期来看,稳定和标准化的产品是推动品牌长期发展的核心。消费行业总是在快速地发生着颠覆性变化,从这个层面来看,乐事跟得上消费者的思维变变化和消费消费行为变化,其薯片受到消费者关注并非偶然。
据了解,乐事在供应链布局上遥遥领先,手握优质原料。1937年乐事将工厂迁至达拉斯市,距离原产地更近方便优选生产材料。乐事合并后公司形成优选全美25个州120个农场的土豆供应链及30个加工工厂的供应链布局。
目前,公司建立了全美更大的“直营店配送”(DSD)系统,通过2.3万辆自有运输车辆,直接配送终端商店以确保新鲜度,服务超过31.5万名客户,渠道差异化优势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乐事在中国持续加码产业兴农。30年来,百事在中国的食品业务已发展了18个农场和7家工厂,库布齐沙漠农场和武汉工厂是其中的代表。
作为唯一一个在中国拥有专属原料基地的国际薯片品牌,乐事不仅向中国农场引进了独家的有效节水的滴灌和喷灌模式,将传统耗水量减少了一半,更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内蒙古荒漠地带变为高产的耕地。根据官方资料,2013年中国农业部与百事公司大中华区在内蒙古赤峰地区举办马铃薯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场管理培训,以促进马铃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在扶贫助农上,乐事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微笑。
三、“老顽童”传播快乐
在万亿休闲食品大市场中,品牌要想被消费者记住并不容易。
驱动消费者购买的,乐事的联名以及事件营销是两大重要因素。从地域特色的微纪录片到趣味性十足的零食小家电,以及刷爆B站的新产品,乐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模式和策略的组合,可以称得上是快消行业中的标杆。
在持续深耕口味之上,乐事营销端同步承接了整体的长线规划,展现出品牌化的探索。以地道风味探索为例,伴随着今年三款夏季限定新卤味薯片的上新,乐事在央视CCTV6同步热映了乐事新“暑”片——《寻个地道味》系列微纪录片。在探寻当地地道风味美食的同时,通过城市之间的穿梭,领略地道传统文化风情和非遗魅力。“老顽童”仿佛是大榕树下诉说故事的长者,娓娓道来。
图源:乐事官方微博
至于在讲述广泛的“快乐”概念上,乐事没有单单去传播这样一个空洞的名词,而是通过独特的营销方式,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故事来说话,确保每一次营销传播活动都言之有物。
比如在跨界设计中,乐事薯片就曾推出超 *** 「洗手指机」, *** 5台,只送不卖。与产品端的初心一样,研发队伍是带着幽默又认真的玩心涉足新的领域,靠着广告和创意不断刷屏,抢占年轻人的市场,玩出各种花样。
图源:乐事
乐事营销上的娱乐精神从未停止。当老童与新秀相结合,乐事擦出了品牌长新的火花。去年乐事于其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上宣布知名up主何同学成为乐事能量推送官,现场除了发布牛肉粒薯片工坊之外,还通过乐事官方平台和何同学自媒体平台进行营销互动,通过何同学正能量传递乐事产品的力量。
图源:乐事官网
不过作为一个成熟品牌,乐事也曾“翻车”,去年差点“塌房”。市民齐女士在超市购买三包乐事薯片后,开袋发现薯片上面附有一撮毛发,齐女士表示自己多次联系乐事官方,均未得到回应,生气之下才上传视频诉诸媒体 *** 。值得欣慰的是,乐事随后以高效的危机公关化险为夷,将摇摇欲坠的“危房”扶起,从而化险为夷,挽回了品牌形象。
然而#乐事薯片吃出一撮毛发赔付1000元#仍旧空降微博热搜,公众对此事的讨论并未停止。即便后续官方称相关热搜标题不符合事实,所谓毛发只是土豆根茎,不涉及任何食品安全,部分消费者仍旧心有余悸。遗憾的是,不只齐女士,购买乐事薯片后有相似遭遇的网友纷纷站出来表示,确实曾在乐事薯片中吃出过“东西”。
在 *** 平台黑猫上,从乐事薯片中吃出异物的投诉不少,其中多条投诉附有明确的赔偿金额要求。作为一家全球闻名的食品巨头,乐事薯片频现食品安全事件令人堪忧,企业发布公告、向社会致歉,虽然能为企业挽回一丝形象,但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远远不够,要从根本上堵住食品安全漏洞,产品品质始终是消费者追求绕不过去的一环。
乐事卷入舆论漩涡是因为“毛发门”触动消费者最为敏感神经——食品安全问题,那么“涨价潮”则是乐事“剥夺”消费者“快乐片自由”的一大残忍操作。去年3月,一份《乐事薯片价格调整通知函》称,百事食品将在2022年4月15日对供应直供渠道销售的部分乐事薯片产品进行价格调整,面对消费者的质疑,母公司百事回应提价主要是原材料和人工等成本上涨所致。
区别于零食公司以往“减量不加价”的做法,乐事四年内连续两次涨价的策略不得不说是冒险的。把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肯定有意见。有业内分析认为,若是此次涨价还能维持销量增长,那么乐事薯片有望再带起一波薯片涨价风潮。反之,企业如果这时候因为涨价而丢失市场份额,对于企业而言将会是重大冲击。未来,消费者是继续坚守乐事阵营还是转身离开,还有待观察。
数食主张
在FDL数食主张看来,乐事产品本身的名称就包含了“快乐”的成分,加上薯片这种食品休闲娱乐的特性,使得各项互动活动的可行性和成功的机会都大大增加。
新奇的营销方式与产品元素相结合,从包装到口味都实时进行创新,再配合应景的营销活动,让消费者沉浸式与乐事同乐。作为消费者,尝到了美味又附带体验到快乐,似乎也没什么不值得。
从“毛发门”事件看,在当前的 *** 环境下,如何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危机公关已成为每个品牌的必修课。新媒体时代品牌危机的爆发具有潜伏性和不确定性,品牌危机可能会因为新媒体环境被持续放大,品牌公关如果处理方式不当恐会对品牌的口碑与形象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与此同时,新品牌也好老品牌也罢,出品终归要基于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坚实的质量基础,才能为消费者构筑起一道放心食用的安全壁垒。
参考文献:
1.零食界的内卷之一名,还得是它 |企鹅吃喝指南
2.乐事自然滋味系列全新升级,减少50%饱和脂肪 |Food Talks全球食品资讯
3.乐事“吃上”鸡胸肉!推出其在国内首款肉脆,加码高蛋白零食赛道 |Food Talks
4.除了真口味,乐事还有全世界都买不到的假口味 |FBIF食品饮料创新
5.稳坐薯片界C位!乐事酥脆秘诀在包装上? |食装-短视频-Food Talks全球食品资讯
6.休闲零食行业深度报告:万亿零食辩赛道,多维角力铸巨头 |腾讯新闻
7.乐事薯片:外国休闲零食品牌在中国的双赢之道 |参考网
8.乐事“地道滋味”再出圈,这次还拍了一个“薯”期大片 |Food Talks全球食品资讯
9.乐事薯片推出超 *** 「洗手指机」: *** 5台,只送不卖 |Food Talks全球食品资讯
10.知名up主何同学成为乐事能量推送官 |Food Talks全球食品资讯
11.乐事薯片,塌了? |36氪
确保每袋薯片重量一致,这个称重包装的方式很有趣,也很值得学习点击上方“机械设计一点通”关注我们,每天学习一个机械设计相关知识点
土豆切片完成后,每片薯片都不相同(毕竟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一致的树叶),。
油炸好薯片经过传动,到达调味环节
大批量的薯片生产出来,如何称重包装呢,如果全靠人工,那是多么庞大的一项工作,那么在包装环节,大批量的生产薯片在包装称重环节是如何实现的?
全靠下面这种多不胜数的包装机器,传送带将 *** 好的薯片带动到每个包装称重设备上方;
就是这样的一台包装包装称重设备;
一片片薯片就这样掉入到设备内,一台设备上有密密麻麻的桶,每个桶的上端都有一个传送带,机械控制传动,将薯片传送到桶内,每个小桶就是一个个称重仪。
具体原理是这样的:1. 利用震动传输把一定量的产品(如薯片)引入一个带有电子秤(重量传感器)的料斗里;2. 设备上有好几十个这样的料斗组合;3. 当空袋准备好的时候,电脑控制能很快的从那十几个料斗里找出那几个料斗的重量总和最接近包装所需的重量。例如:包装需25克,2号斗是6.2克,5号斗是6.1克,8号斗是6.4克,10号斗是6.5克;它们所持的总重量是25.2克。4. 于是这这几个料斗上的各自阀门便被命令打开,上述的产品便都倒入了包装漏斗里引入包装袋;5. 封袋的过程中上述的程序是连贯不停的。
是不是设计很巧妙,因为每一片薯片的重量都会有差异,而一个包装内多一片薯片或少一片薯片,重量的差异又会比较大,采用这样的设计来对付完全不同的薯片,来获取相对一致的包装重量,不得不说是一个天才的设计。
欢迎大家在评论处补充你认为文章中有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这样下一个阅读的人就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今天竟然还有人问我
干机加工一年能赚了多少钱?
关于收入这么隐私的话题,
我真的不方便回答的太多。
我只能告诉你们,
自从做了这个行业,
喝酸奶开始舔盖儿了 !
吃薯片又开始舔手指头了。
吃泡面开始喝汤了。
最最明显的是吃益达不敢两粒一起嚼了。
去哪里都喜欢骑自行车了。
上厕所开始折纸了。
洗发水用没了开始兑水晃了。
哎!说多了都是泪。
其实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
今年干机加工的朋友真的很难啊,早起的是机加工厂和收破烂的,晚睡的是机加工厂和 *** 院的;
担惊受怕的是机加工厂和犯案的,没饭点的是机加工厂和要饭的;
男人不着家的是机加工厂和花天酒地的,女人不顾娃的是机加工厂和搞婚外恋的;
随叫随到是机加工厂和发快件的,加班不补休是机加工厂和摆地摊的;
24小时接客是机加工厂和天上人间的,节日不休是机加工厂和 *** 开店的;
不能说错话的是机加工厂和当播音员的,不能出丝毫差错的是机加工厂和发射宇宙飞船的;
打不能还手的是机加工厂和做拳击陪练的,骂不能还口的是机加工厂和开挨骂网店的;
以考核为生是机加工厂和上了高三的,活到老学到老是机加工厂和科学实验的;
接受五花八门检查的是机加工厂和当上准妈妈的,入了行就很难退出的是机加工厂和黑社会的。
大家好
今天的我是毫无感情的
吃薯片机器
讲真,没有什么零食能爽过薯片的。
打开包装的刹那,迫不及待地捻出几片丢进嘴巴,油香裹挟着土豆的原味,伴着轻松愉悦的咔哧咔哧声,整个人似乎都达到了快乐值的顶峰。
不仅如此,作为肥宅们最忠诚的小零食,薯片在新奇的道路上也是不断的“推陈出新”。所以今天,我们特地“斥巨资”买了几款奇葩口味的薯片,进行了快乐严谨的测评~
在奇葩口味薯片界,乐事一直都是其中的“翘楚”,这次居然和国产品牌跨界合作,推出了一波神奇的口味。比如这款十分应节、与五芳斋联名的咸蛋黄肉粽口味的薯片▼
本以为如此应节的薯片味道应该不会差,没想到还是太天真。整包薯片,肉粽味占据主导位置,咸蛋黄只是个18线的小配角,吃多了还会有点腻味~
继大白兔对雪糕、香水、沐浴露下手后,这次终于轮到了薯片。一撕开包装就能闻到一股熟悉的奶香味,仿佛是打开了大白兔本兔~
这款薯片没有咸味,反而是奶甜奶甜的,有点像是在吃牛奶味的饼干。刚开始吃觉得很黑暗,没想到越吃越上头,嗜甜星人应该会喜欢~
作为一个狂热的鸭脖爱好者,这款与周黑鸭联名的辣卤鸭脖味薯片,让人根本无法拒绝!
对比前面两款,这款辣卤鸭脖味薯片深得我心。咸口中带着浓郁的酱肉香,还有微微的花椒麻辣味,吃出了啃鸭脖的 *** ,辣得超过瘾的~
乐事春季限定的气泡薯片,有白葡萄、樱花粉荔枝、乳酸菌苏打水等好几种口味,不过我在超市只找到了乳酸菌苏打水这一款▼
这款薯片的碳酸感比较强,一入口就能感觉到舌尖在微微颤抖,标准的乳酸菌饮料味道,感觉比较清爽,喜欢乳酸菌饮料的可以试试~
乐事的炒蟹味薯片,光听名字就让人口舌生津。
一打开包装,浓郁的蟹香味就直冲鼻腔。味道有点像避风塘炒蟹,咸中带辣,吃完满嘴都是那股子咸腥的蟹黄味,不能接受的人慎选~
单身粮系列薯片,占据包装半壁江山的狗头,扑面而来的单身狗味道。
单身粮薯片比乐事薯片要薄一些,入口是可乐的微甜,初尝时感觉比较惊喜,但吃完之后却没有能让人再来一片的冲动。
本来是准备试试单身粮的芥末味薯片,不过刚好超市断货,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选了地中海盐味▼
薄还是一如既往的薄,但其实这就是原味,而且感觉味道还有些偏淡,有种被骗的感觉……
这款薯片应该是大润发超市的自主品牌,包装以西游记的人物为主题,口味跟平时常吃的薯片差不多,其中最特别的当属柠檬茶味▼
入口先是薯片的咸味,而后才是清爽的柠檬味,茶味偏淡,整体来说,无功无过吧~
作为薯片界的宝藏品牌,乐事除了将马铃薯做成薯片之外,南瓜也难逃“毒手”。
“咔哧”一声,浓郁的焦糖味席卷口腔,又香又甜又脆。细嚼之后,南瓜味慢慢浮现出来,而且一点都不会过甜,吃完一整桶都不会觉得腻~
紫薯薯片,浓郁的紫色薄片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拿起一片塞进嘴里,薯片酥脆的同时又保留紫薯和椰奶独特的清甜,有点像是某海南特产品牌里的椰香薄脆饼干,本海口妹表示喜欢~
相比于以上两款,这款山药薯片就要稍微逊色些了。味道上会更偏向于原味,但是咸度更甚一些,至于排骨味……恕我实在是没有尝出来!
好了,今天的薯片测评就到这里啦,嘴馋的赶紧超市走起~
原创作品,版权归海口网所有
图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和使用
图片:杨乙萍
作者:杨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