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香榧全身都是宝,就连香榧青果外面的假种皮也不例外。近日,位于诸暨的浙江垚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东华大学合作,将香榧青皮中提取的香榧精油应用到纺织领域,成功研发出了国内首款“香榧味”抗菌纱线。
在赵家镇的展示厅,记者见到了这种注入了香榧精油的抗菌纱线,从外表看,这些纱线与普通纱线没有区别,但凑近一闻,就可以闻到纱线散发出的淡淡榧香。
“经过分析,发现香榧精油里面有40多种物质,它们形成了香榧精油独特的味道,而且这种味道有镇静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种精油还有抗菌抑菌的效果。”东华大学材料学博士姚勇波介绍。去年11月,浙江垚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东华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决定利用香榧精油的抗菌抑菌功效,将其与纺织品相结合,开发功能型面料。
一开始,科研人员先是采用直接注入法生产面料,但经过几次水洗后,面料内的精油就所剩无几了。碰壁后,研发团队尝试探索更多路径以达成科研目的。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科研攻关,东华大学科研团队终于成功开发出香榧精油微米化包裹技术。
“所谓微米化包裹技术,就是把香榧精油通过特殊工艺固化成一颗颗微胶囊,再加到纺丝系统里面做成香榧纤维,这样生产出的纱线和纺织品,精油缓慢释放,抗菌抑菌效果更持久。”姚勇波说,试验过程要经历酸碱等苛刻的化学环境以及高温水洗等复杂的过程,还得保证精油仍在纤维里面,现在终于成功了。
“更神奇的是,跟一般的抗菌剂需要接触才有抗菌效果不同,香榧纱线本身有挥发性效果,随着精油的释放,可在纺织品的附近形成非接触式的抑菌杀菌效果。”姚勇波表示。
经过试验论证,这种香榧纤维纱线的抗菌抑菌效果得到了专家肯定,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成为国内首款零重金属、非接触式抗菌纱线。
浙江垚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东宣佰军介绍,目前,公司已经与上海恒源祥达成合作,首批试制的抗菌防臭系列袜子正在打样试车之中,预计年底前就可投放市场。“接下来,公司还将与恒源祥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推出抗菌内衣、防蝇防蚊T恤等产品。同时,我们也跟水星家纺进行了合作洽谈,准备生产除螨系列的床上用品。”宣佰军说。
来源:绍兴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到稽东来一场香榧之旅“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是大文豪苏轼对香榧的美誉。近日,外国友人和大学生们走进稽东镇香榧林,体验从采摘、剥壳、洗晒、到炒制的十多道香榧加工 *** 工序,每个过程都很有讲究,只有每一个环节把控严丝合缝,才会有香榧地道的味道。香榧丰收季,稽东镇通过举办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香榧这种深山里的珍果,期待香榧走出国门,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柯桥日报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这是宋朝大文豪苏轼对香榧的赞美。究竟是怎样的“神秘果”,引得文人称赞、百姓纷纷折腰?哪里盛产香榧?在柯桥那就毫无疑问,是稽东的千年香榧林了。
祭会稽山神,赏千年古树,品晋唐圣果。10月26日,适逢2019稽东香榧文化旅游节开幕。一路上,青山郁郁葱葱,路旁熙熙攘攘,柯小微团队走进稽东镇占岙村,古意盎然的香榧森林就在眼前。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主产于绍兴的会稽山脉一带,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而以香榧为特色的稽东镇内,多高山峻林,常年云雾缭绕。据了解,全镇现有香榧5万余亩,榧农3400余户,常年干果产量约60万公斤,总产值已突破1亿元。
抬头累累青果,入口清香松脆。10月底,距离香榧采摘结束约一个月,在经历了香榧脱衣、堆存、清洗、晒制等过程之后,今年的香榧也正式进入炒制阶段。柯小微在会稽山千年香榧林景区看到,香榧炒制高手们熟练地生火、焖盐、翻炒,空气中烟雾蒙蒙,同时弥漫开了浓浓的香榧香气。现炒的香榧,带着余热,捧在手心,一点点祛除了山中的清冷。
如今,稽东镇香榧产业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严把质量关、加强品牌建设,涌现出“山娃子”“越州”等一批著名商标,“稽东香榧”的品牌因此深入人心,名扬四方。为更好树立香榧品牌形象,开幕当天成立了稽东香榧品牌管理中心,实行“五个统一”管理,还发布了2019稽东香榧大数据报告和2019稽东香榧年轮价格指数。
“每一颗香榧果子,都是心血汗水换来的。”柯小微团队一路观赏千年榧林,一路与榧农攀谈。据榧农讲,除了栽培难、成长慢凸显香榧高价品质外,采摘过程也是一件难事——香榧树花萼、幼果、青果三代同枝,万不可用棒打枝,榧农们需要腰系竹篾篓,爬上10多米长的梯子徒手一颗颗采摘。梯子只用独根毛竹,将木档穿出两边制成,梯子下端立地处仅用一个人字架支撑,因状如一条巨大的蜈蚣,此梯亦称为蜈蚣梯。故而,采榧的艰辛是采摘其他果实所远远不能比拟的。
看来,稽东香榧要真正成为百姓的“摇钱树”,还得借助社会各界的支持。为解决榧农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困难问题,以及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瑞丰银行董事长章伟东捐赠100万元成立榧香·瑞丰助农基金,稽东乡贤会会长沈建斌捐赠100万元,当天成立了红豆杉慈善公益基金,为榧农们提供一揽子、一系列的保障。
开幕式结束后,便举行了祭会稽山神仪式。在主祭官的引领下由稽东香榧种植村村民代表现场进行祭祀,并分发香榧供观众品尝。剥开“黑衣”,呈现出金黄的肉质、扑鼻的清香,诱人食欲,我们一边尝着舌津生香的干果,一边观看“狐仙榧林”古风表演,流连在香榧主题创意美食品鉴会、农创集市,领略着秋色渲染下稽东的美丽神韵。
山林里优美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香榧林,还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地的众多游客,其中不乏前来休闲、疗养、度假的客人。我们跟着人流一起,穿梭在千年香榧林古步道,一起体验古榧奇姿、林茂树古。
中午,在稽东越峰小学操场,20多桌香气扑鼻的“稽东一桌土菜”百家宴出炉,“舌尖上的稽东”惹得柯小微食指大动,纯正山里货,地道土烧法,这是游客们交口称赞的“稽东味道”。开发一桌土菜的农产品公司叫“三心生态”,他们计划在稽东每个村都设立经纪人,负责收购土菜,然后通过抖音、微信、 *** 等平台销售,真正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帮助农民增收。
千年香榧,香飞千家。近年来,稽东镇坚持把香榧产业作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径,紧紧依托这一方独特的秀美山川,大力发展香榧产业、做优香榧品牌、讲好香榧故事,香榧产业已成为稽东人民的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和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
榧香在此——古诗文里品东阳香榧来源:绿色中国
时序金秋,山色将斓,榧香沁心。在品尝清香的新榧之前,我们先欣赏一下古人笔下有关东阳香榧的诗文,领略历久弥香的东阳香榧文化。
自宋迄清的香榧诗,见之于文献的区区不超过十首,诗文完整者仅六—七首,其中与东阳有关的至少五首。书籍、 *** 对香榧古诗的引用、解读甚至作者,多有谬误,现予一一辨析。
苏轼笔下“玉山果”
一代文豪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别称苏东坡、苏仙。人生多波折,但都能坦然处之。先后两次在杭州任职,之一次是与王安石变法产生分歧,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第二次是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东坡被召还京,但夹在新旧党争之间,两不讨好,又遭诬告陷害,再度自求外调。元祐四年至绍圣元年(1089—1094),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所谓“诗人不幸诗家幸,苏轼不幸杭州幸”,苏轼在任期间不仅带领杭州人民有效治理西湖,还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在此时期,苏轼还写了一首吟咏香榧的诗,一不小心成了之一位为东阳香榧代言的名人!且看这首代言诗: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
苏轼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这首五言咏物诗,前四句,从香榧的产地、容器之美、饮酒送客入题,为下面进一步赞美香榧作铺垫。中间十句,借香榧治病养生的功效、凛然斗雪的风骨、堪称精良的材质,既赞美香榧的珍贵,又期盼以香榧的品德来滋润人心,要像榧树一样凛然地迎霜斗雪,充满正气。最后两句,强调香榧虽小,给人的启发联想不浅,希望珍惜此果。
苏东坡借咏香榧“德膏以自泽”“驱攘三彭仇”“凛凛傲霜雪”“滑净不容削”,以榧在山野尚此,喻人当志存高远。“此赠毋轻掷”,既劝人珍惜异物,也感自己被外放,隐隐有期盼得到朝廷重用之意。
香榧在北宋时就成为了士大夫餐桌上的珍果佳肴——“粲为金盘实”“清樽奉佳客”,把香榧盛放在金盘里,恭敬地用手捧着酒杯,请贵客品榧饮酒。苏东坡也是一位大美食家,对香榧这一山珍情有独钟,在其著作的《物类相感志》载:“榧煮素羹,味更甜美。猪脂炒榧,黑皮自脱。榧子甘蔗煮,其渣自软。”香榧不仅仅可以炒着吃,还可以煮着吃、熬汁吃,真是“物微兴不浅”啊!
自苏东坡后,玉山果成了优质香榧的代名词。但历史上,对玉山果产地多有误解。有人以为是江西的玉山县,古人专门作了考证。如宋代严有翼著的《艺苑雌黄》记载:“予与潘伯龙食榧子,乃言诸处榧皆不及玉山者,予方悟东坡诗有‘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之语,恐是上饶玉山县。潘云:‘玉山地名,在婺之东阳县,所生榧子香脆与它处迥殊。’予考《集韵》榧字注云:‘木名,有实出东阳诸郡。’而《本草》榧实注,亦云:‘今出东阳诸郡。’”
又,南宋袁文《瓮牗闲评》: “亦言苏东坡《榧子诗》,赵次翁注云:‘出信州玉山县。’然信州初不出榧子。此玉山乃在婺州,婺州榧子冠于江浙。”
由此可见,婺州东阳县玉山乡所产“榧子香脆与它处迥殊”,以至“婺州榧子冠于江浙”。 南宋高似孙《剡录》中直指:“东阳玉山出榧,曰玉山果。”
现在,对“玉山果”产地仍有许多误解。以为玉山乡就是现在磐安县的玉山镇,现在玉山镇所产的香榧才可称“玉山果”。
其实不然。在1983年东阳、磐安分县之前,玉山一直属于东阳县。查1993年版《东阳市志》,宋咸平四年(1001),东阳县合并灵泉、玉山两乡为玉山乡。辖岭口、西营、张村、马塘、里光洋、胡宅、雅庄、山宅、尚湖、南坑、玉村、上路研、尖山、新宅等村。这个区域,大概就是苏东坡作此诗时的玉山。此后,玉山乡的区域范围在各个朝代,都有调整。民国32年底,东阳县共5个区,64个都乡,其中玉山区辖廿四都、廿五都、廿六都、廿七都、三十一都。廿四都为今东阳市三单乡,廿五都为今东阳市佐村镇西营片。1982年时玉山区11个乡:西营、岭口、玉峰、尖山、胡宅、三单、玉溪、万苍、尚湖、山环、九和,1983年东磐分县,原玉山区西营、三单乡、玉溪乡留在东阳,其它乡镇划归磐安。
所以玉山果的产地,在1983年东磐分县之前在东阳县,东磐分县之后,应包括现东阳市、磐安县的部分区域。当然,随着香榧良种的推广,东阳香榧良种系列种植区所产的榧子,是否可以称为“玉山果”,那又另当别论。
不愧是苏大学士,对香榧治病养生的功效了解的如此详尽。“驱攘三彭仇”,意为驱除人体内作祟的仇敌三虫。三彭,也叫“三尸”、“三虫”,道教指在人体内作祟的三种害虫。
对香榧的药用功效记载,最早在公元三世纪初,魏吴普《神农本草经》: “彼子 ,味甘温,主(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蛰,蛊毒,鬼疰,伏尸。”
公元五世纪末,南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味甘,主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生永昌(注: 永昌郡,南朝时位置相当于现代的中国云南省西部、缅甸克钦邦东部、掸邦东部的土地。产云南榧,与浙江的榧树不同种)。今出东阳诸郡。”陶弘景增加了“主治五痔”功效,并明确产地为“今出东阳诸郡”。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陶弘景的道教师父孙游岳是东阳人,他又与当时的东阳郡太守沈约交情深厚,当是所言不差(不知何因,在东阳西岘峰山麓建有陶岩殿,供奉陶弘景塑像),这是东阳市也是金华市为香榧产地的最早记录,距今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
唐显庆四年(659年),苏敬等人根据《本草经集注》编修的《新修本草》,对榧实有相同的记载。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典。
苏东坡博学多才,估计看到过以上记载,所以用“驱攘三彭仇”的诗家语,描述香榧的功效,并研究食谱。
东阳古榧树
苏东坡之后500年,明代李时珍(1518—1593)对香榧的功效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载:“榧亦作斐,其木名文木,斐然章采,故谓之榧”。“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恶毒”,“疗寸白虫,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治咳嗽白浊, 助阳道”。香榧不但能“治五痔,去三虫”,还能“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这些功效,被现代医药科技一一证实。
值得一提的,诗句“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一句还隐含一个典故:书圣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榧)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晋书·王羲之传》)
因落子富弹性,闻声如沉水,悠悠有余韵,香榧木遂成为 *** 围棋墩的上好材料。浙江香榧产区的雌榧树多为嫁接树,分枝低下,雄榧树高大挺拔,树干通直。农家都取雄榧树木材 *** 高档家具。因其边材白色,心材黄色,纹理直,结构细,硬度适中,有弹性,有香气,不反挠,不开裂,耐水湿,所以是一等的八仙桌、橱柜等的面板。香榧雄树本来就比较稀少,二十世纪60—80年代农家为女制嫁妆竞相无度砍伐,导致香榧产量锐减,甚至绝收。如果苏东坡看到此情此景,不知会作何感想!
石洞书院“蜂儿榧”
郭钦止(1128—1184),字德谊。东阳郭宅人。从横浦张子韶游,轻财好施。宋绍兴十八年(1148)独力创办石洞书院。捐田数百亩和石洞之山为书院产业,以家中藏书充实书院。延聘叶适主师席。朱熹、吕祖谦、魏了翁、陈亮、陈傅良、陆游等相继来此讲学交游。
《石洞贻芳集》记载:“蜂儿榧:书院后,古有香榧一本,较常稍尖,小如黄蜂状,味尤清香。叶水心、何韦轩各赋诗志美。今缺其种。”
叶适(1150—1223),字正刚,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人。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主张功利之学,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叶适西席于石洞书院时,郭钦止父子对他恭敬有加,炒制好的蜂儿榧,总是请他之一个品尝。即使后来离开石洞书院后,还每年派人专送给他。香榧成为敬师的重礼,友情的使者,又是一段佳话。
叶适有感于玉山果的珍贵,蜂儿榧的独特,联想到世事的浮云变幻,有感而发,特作《蜂儿榧歌》诗一首:
蜂儿榧歌
叶适
石洞有蜂儿榧,名于果中久矣,且只一本别无生者,恐异日失其传也,故为歌以记之。
平林常榧啖狸蛮,玉山之产升金盘。
洞中一树断崖立,石乳荫根多岁寒。
形嫌蜂儿尚粗率,味嫌蜂儿少标律。
昔人取意欲高比,今我细论翻下匹。
世间异物难并兼,百年不许赢载添。
馀甘何为满地涩?荔枝正复漫天甜。
浮云变化嗟俯仰,灵芝醴泉成独往。
后来空向玉山求,坐对蜂儿还想像。
这首古风体诗文,之一联,以平常的榧子只是鼠狸食料,来烘托需用金盘盛放、招待贵宾的玉山果之珍贵。第二联,描述了石洞那棵榧树的生境,立于断崖,靠石缝渗水滋养,老根虬枝斗风寒。既夸榧树的坚贞,又忧“异日失其传”。第三、四联,过去人们把石洞榧子称为蜂儿榧好象是往高了取意,但它形不似蜂儿粗率,味胜于蜂蜜更俱风范,今我细论觉得反而是把它比低了。第五、六联,意为世间奇异的物品难以兼有品性,纵然过几百年不会增添物性。馀甘虽然苦涩却以嚼后甘甜而遍植大地,荔枝虽然甘甜但缺余韵而著称天下,以此对比,说石洞蜂儿榧神形兼备、风味独特更是难得,与前翻下匹对应。第七、八联,感叹俯仰之间的浮云变化,灵芝、醴泉已孤来独往,不知何时石洞蜂儿榧会失其传,那时只能空向玉山求,坐对蜂儿想像罢了。
叶适的《蜂儿榧歌》,从赞美香榧的珍贵入手,描述了石洞蜂儿榧的生境、形态、韵味,感叹世间奇物之难得,世事变幻之无奈。
石洞蜂儿榧,明代郭铁编撰《石洞贻芳集》时,已“今缺其种”。 但可以告慰叶适先生的是:尽管石洞书院的蜂儿榧已失,但作为香榧的良种资源幸以得到保存,现已广播于东阳,以至传布到外县、外省。
香榧果实
有人以为何坦是福建人,又有说是江西人。其实都错了。笔者查找历代东阳志书、《东阳古诗文选》《石洞贻芳集》及民国22年(1933)《东阳何氏宗谱》等资料,作香榧诗的何坦是妥妥的浙江东阳人。
何坦(1140—1219),字一叟,号韦轩。东阳上湖(现南上湖)人。自幼聪敏,刻意就学。以文章豪于乡。宋淳熙五年(1178)叶适同榜进士。历任抚州宜黄县尉,台州黄岩县丞、徽州州学教授、沿海制司干官等职。任宜黄县尉时,与县令不合,一时罢归。陆九渊(1139—1193)为其作《送宜黄尉何坦归东阳》(见《康熙新修东阳县志》等),夸其为官清正。
何坦与郭钦止为同乡,两家相距不足十里,两人相差十二岁。两者关系,何坦《挽郭君德谊》吊悼诗中说是“道在余师友”,志同道合,亦师亦友。郭德谊把石洞的蜂儿榧送给何坦,何坦品尝后,赞赏有加,久久难以忘怀。后来竟以为老母亲祝寿之名,向郭德谊乞讨。且看其诗:
乞蜂儿榧于郭德谊(二首)
何坦
其一
味甘宣郡蜂雏蜜, 韵胜雍城骆乳酥。
一点生春流齿颊,十年飞梦绕江湖。
其二
银甲弹开香粉坠,金盘堆起乳花圆。
乞君东阁长生供,寿我北堂难老仙。
(选自清代厉鹗辑撰《宋诗纪事》卷五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亦见之于历代《金华府志》《东阳县志》《东阳古诗文选》等,但标题为《蜂儿榧》)
之一首,赞美香榧的味道之美和吃后难忘的感觉。前一联,用比喻,说香榧的味道甘美如安徽宣城雏蜂蜜,韵致胜于陕西秦古都雍城的骆乳酥。后一联,用夸张的手法,先写咬开一点点香榧就齿颊生津,满口留香。而吃香榧后还有长远的感觉,即使十年后身在江湖,那香味还会在梦中萦绕。从十年时间之长和江湖空间之大,都显示出了吃香榧感受之深。古人写香榧味道之美,这首诗应推之一。
第二首,紧扣诗题,提出向郭德谊讨要香榧及其理由。前一联,赞美香榧的香气扑鼻和外形的漂亮。后一联最后点题。香榧树是长寿树,香榧果是长寿果。提出讨香榧给母亲吃,祝母亲长寿。原来诗人是为了祝母亲长寿向朋友讨香榧,理由可信,孝心可嘉。需要指出的,诗题的乞,并不是一般的乞讨,而是以乞为题,实为赞美。在何坦留存的诗中,不乏《乞酿郭伯瞻》《乞酿郭伯山》之类的诗。
这两首咏香榧诗不仅赞美香榧的味道到了极致,而且还包含了诗人真挚深厚的孝道精神。
崇山峻岭说榧香
请先看一下清人周显岱的一首竹枝词。
玉山竹枝词(之一)
周显岱
磴是金蒙历道场,杜家岭外已斜阳。
秋风落叶黄连路,一带蜂儿榧子香。
周显岱 (1770?1832),东阳玉山铁店(今属磐安)人,善诗亦从医学。曾著有《玉山竹枝词》二十三首,记录了当时玉山的风土人情,以上为其中之一。
这是一首游历诗。记录了诗人从外地返乡的所见所感。
这里不得不先介绍下诗人返乡的一条古道。诗人在诗中,说到了金蒙、道场、杜家岭和黄连等四个地名。对前两个地名,有人臆想,说是玉山的金蒙山和茶场庙。其实又错了。
《新修康熙东阳县志》载:“金蒙山,在县东八十里孝顺乡三十七都,高三百丈,周二十里。山产花节竹,相传徐端六公于其上得神龟,因以致富。其下为石门。”
查1993版《东阳县志》,原“三十七都,辖浦川、施下施、木杓湾等村。”古时的三十七都,大致为今东阳江镇八达片范围。
笔者实地走访,金蒙山坐落在东阳江镇岭下村至周庄村一带。经过金蒙山有一条东阳至玉山、天台的重要古道。在当地老人的记忆里,这条古道曾经是书生商贾络绎不绝的通衢大道,挑桐油、白蜡、粮食、食盐等的小贩整日不绝。
该古道从东阳可乘舟筏至浦潭,从岭下村沿金蒙溪登上桃花岩岭,十里至桃岩岭头,即为金蒙山主峰附近。下岭后五里至前庄村,在此分为上下两条道路。上线,越五里至西坑岭头,行三里至石门庵,再行二里到学陶(即道光志中的下陶)村。下线,前行十里到木杓湾村,经道场岭五里至下范村,与学陶村至下范村道路合并。然后过黄里村(原名黄连村)上牛皮岭翻杜家岭到岭口村。
周显岱返乡是早上从岭下村登山,经金蒙山到周庄,沿下线历经道场岭,过黄连村,傍晚到杜家岭回玉山。诗文中金蒙山在今东阳境内,“道场”是指道场岭。
历史上,岭下村以种植油桐闻名,桃岩岭头、前庄、木杓湾、学陶、下范、黄里等村,都有成片或零星的古榧树。当地有民谣:“黄里学陶坑,全靠榧栗生。榧栗不生,脸色饿成竹叶样。”因此,让诗人由衷地感叹:“一带蜂儿榧子香”。其香还含有香榧养育了一方崇山峻岭中的老百姓而欣慰之意。
周显岱的这首诗以一天行程为线索,四个地名嵌于句中,写出秋天香榧产地特有景色,如一幅山色迷人、香榧飘香的深秋林区画面。诗人在一路观景过程中,巧妙地抒发了自己的观感,自然质朴,诗味隽永。
其实,又何止是黄里、学陶那一带榧子香?据《民国东阳县志》记载:“榧,产玉山乡,其他乡亦间产之。”东阳“七山二水一分田”,多崇山峻岭,历史上,在东阳通往诸暨、嵊州、天台、永康等周边县的古道上,村庄周围、溪水两侧随处可见或成片或零星的古榧树,惜于历经冰冻雪雨、虫蛀风折、刀耕火种而损失大部分。
二十世纪90年代末起,东阳市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香榧产业,目前,东阳香榧面积已近九万亩,产量不断提高,加工水平不断提升,“一带蜂儿榧子香”,成为现在东阳山区的真实写照!(文/倪新火 《绿色中国》2021.8B)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从香榧子到唐诗宋词——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乡愁张晓风在台北接受记者专访(2018年12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新华社台北1月10日电(记者章利新 刘斐)“在大陆,我还有好多人想去见,好多风景想去看。”因为膝盖做过手术,78岁的张晓风拄着拐杖,走路缓慢,但她说要抓紧时间多去大陆走走看看,“有些地方可能去了发现没有什么东西留下,但它们单凭名字就让我牵挂”。
在6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台湾作家张晓风的创作涉及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其中《行道树》《有些人》等作品入选大陆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她的作品内容涉猎广泛,对故乡的乡愁、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乡愁、对现实的感悟,始终贯穿其间。
替上一辈人品尝故乡美味
张晓风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8岁随母亲一起赴台,后毕业于东吴大学。她被余光中称为“第三代散文家里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
记者近日在台北见到张晓风时,她身穿暗红色中式长袍,上面绣着飞舞的蝴蝶。说起往事和文学,她娓娓道来,语调温柔又透着自信,一如她的散文文风,“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
故乡是绕不开的话题。“我出生在浙江金华,因为小时候常听母亲讲故乡的事,就仿佛一直保留着那个地方的记忆。”张晓风说,金华产一种坚果叫香榧子,要历时三年才结果,是母亲常常提起的美食。
60岁时,她回到金华,终于尝到了香榧子的味道,那就是她记忆中故乡的味道。如今,大陆的一些出版社和读者经常给她寄香榧子。
去年10月,张晓风在宁波演讲交流,一位读者塞给她一箱橘子。“看到橘子,我很感动,因为那是浙江黄岩的橘子。”她说,因为她想起东吴大学中文系主任是浙江黄岩人,想起这位老师总是用浓浓的黄岩口音夸当地的橘子。
她还惦记着宁波的黄泥螺、扬州的鸡头米、南京的野菜马兰头……
“其实,关于大陆和故乡,多数记忆不是我自己的,而是来自我的父母和老师的记忆、上一辈人的记忆。我在大陆,走到任何地方,吃到什么东西,都会想起他们,好像是在替他们去那里,替他们品尝那些美味。”张晓风说。
唐诗宋词有乡愁
乡愁,对张晓风来说,来自长辈们思念的美食,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
张晓风回忆说,上大学时,台湾高校的中文系分成两派,一派是以台大为代表,主要继承五四运动的精神,主张文学求新求变;另一派以台师大为代表,偏爱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主张传承。
“我在东吴大学读中文系,受的是‘国故派’的国学教育,自然走上了偏保守的路线。”她说,早期,唐诗宋词对自己的影响更大。“可以说,古典文学最契合我的性情。”
她曾撰文回忆,刚进中文系,她就买了最古老的字典《尔雅》,打开之一页就被迷住了。之一个字就是“初”:“初,裁衣之始也。”这个解释让她仿佛看见:某个女子从纺织机上把布取下来,手握剪刀,当窗而立,屏息凝神,考虑从哪里下刀,她用神秘而多变的眼光打量着那整匹布,仿佛在主持一项典礼……
汉语之美是张晓风最深的写作动力。然而,在当时的东吴大学里,老师看到她发表在报纸上的白话文会“骂”她,因为他们只鼓励写文言文、诗词歌赋。她笑着回忆大学的经历:“其实,我的白话文从遣词造句到思维方式,都深受古典文学影响。后来有读者说‘以前不知道散文还可以这样写’。”
“现在想来,这条文学之路是对的。因为单是求新,可以自己学习。相比之下,古典文学修养的积累,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很难自己找到路径。有了古典文学的基础,写作就会容易很多。”张晓风说。
在张晓风的散文中,除了诗词,《诗经》《世说新语》等典籍中的片段,总是闪耀在她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悟中。她说:“这个古典的文化中国实在是太迷人,这个诞生过汉朝、唐朝的中国是超越现实的。”
“听说四川有个尔雅台,是郭璞注释《尔雅》的地方,我一定要去看一看。”张晓风说。
替传统打个圆场
虽然如今年事已高,但张晓风还是觉得有很多事要做,比如用写作向年轻人诠释好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其实,早在阳明医学院教文学时,张晓风就意识到一个问题:如何让不懂平仄的普通学生从古典文学中取得力量,获得享受?“年轻人离我们的文化传统越来远。如何诠释好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让年轻人明白,是我现在最想做的工作。”她把这项工作称之为“文普”,和科普相对应。
“长期以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批判太多。传统不是用来挑刺和出气的,它需要我们理解和诠释,我想替它打个圆场。”张晓风解释说。
她举例说,有一次她在文章中用了“花坼”一词,很多人已经不认识了。“坼”出自《周易》:“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坼有把外壳或甲胄打开来的意思,非常有力道和形象,有独特的韵律感。
“忘记了这个字,就是忘记了我们本来就有的对春天、对花开、对自然的一种感受。所以,从字到思想的诠释和联结,对激活传统很重要。我必须要用现在的话,把隐藏的意义说出来,把它们的美好说出来。”张晓风说。
写作之外,她说她对生活没有计划,她是一个“命运的不抵抗主义者”,就像她在新书《不知有花》序中所说:“人生的事,其实只能走着瞧,像以下几件事,就完全不在我的规划掌控中:1.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2.我生为女子;3.我生为黄肤黑发的中国人;4.我因命运安排在台湾长大。”
香榧果被称为坚果中的爱马仕,曾经的价格高达几百元一斤香榧坚果中的爱马仕。
一位71岁的老人不顾危险,爬上25米高的大树,只为采摘一种价格昂贵的坚果。香榧被称为坚果中的爱马仕,早在90年代价格就超过了300元一斤。尽管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但由于其知名度不高,知道它存在的人很少。百年香榧树高达二十多米,想要采摘顶部的果实就需要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爬到树顶手工进行采摘。
由于香榧树从种植到结果需要十年的时间,果实的生长成熟期为三年。之一年长出絮叶,第二年开花结果,第三年才能成熟。因此,采摘时需要小心翼翼,避免破坏来年的幼果。
刚摘下的香榧果核内含有大量丹宁物质,吃起来苦涩麻口,因此还需要近一步的加工处理才能食用。成熟的香榧果皮会裂开缝隙,用手轻轻一掰果皮就会从果核脱离。它们和板栗柿子有着相同的特点,需要经过后熟过程才能真正激活它的美味。
将果核堆放在通风阴暗的房间内,每天上下翻动逐渐增高它们的厚度。经过近一个月的发酵,香榧的口感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由苦涩麻嘴的味道变成香甜可口的美食。经过炒熟后放入水缸中,香榧外壳遇到水便会开裂,最后经过烘干就加工完成了。
做深特色产业 嵊州小香榧尝出新味道2018-12-11 13:5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施力维 通讯员 应杭锋
香榧饼干、香榧桃酥、香榧大糕……在刚刚结束的浙江省第二届香榧炒制大赛上,各类特色香榧深加工产品,让现场的不少体验者唇齿留香,赞不绝口。
香榧是绍兴名果,此次香榧炒制大赛的举办地嵊州市谷来镇更是被称为“中国香榧之乡”。但在传统的认识中,香榧以坚果炒制为主。近年来,嵊州等地深挖香榧特色产业价值,做长产业链,尝试香榧精深加工和衍生产品的开发,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香榧饼干价格在每斤40元左右,是市场上一般饼干的2倍,但来询问订购的顾客依然很多。”嵊州红太阳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糕点 *** 中加入了香脆的香榧果仁,开发出的香榧糕点、小吃等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好评。
“香榧营养丰富,在食品乃至化妆品等市场均有广阔的前景。”香榧深加工专家钱华说,除了饼干、糕点外,香榧精油等一批保健品也已上市。目前,绍兴全市香榧种植面积30余万亩,其中结果面积19万亩,今年干果年产量已达4000多吨,香榧行业年总产值有望超15亿元。
一颗香榧换种吃法,不仅尝出了新味道,还促进了农民的增收。随着香榧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相关企业对香榧的需求旺盛。香榧树成了不少村庄的“摇钱树”,树上明年的果子,现在就有人开始订购。今年,绍兴香榧主产区人均年收入仅靠香榧销售一项可达5万元以上。
又好吃又有药用价值的香榧,你知道怎么种吗?香榧是一种红豆杉科针叶植物,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稀奇树种。香榧子是干果中的珍品,其作为香榧的果实,不仅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还含有众多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药材。香榧的栽培价值极高,并且该种树的景观效益良好,在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香榧生活区域较为狭窄,其对种植技术、气候环境要求要高,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针对香榧的生物学特征、种植技术及社会、经济效益等展开探讨,为提高香榧种植水平及效益提供一定的参考。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稀有经济树种之一,在南方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并且能够起到保持当地水土、生物环境多样性等作用。由于香榧的果子营养价值极高,因此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被人们所利用。香榧树寿命极长,有些可达千年,所以被人们称为“长寿星”。正是由于香榧树生命力极强,因此很难受到病虫侵害,种植时可以对香榧进行粗放经营,投入较少成本即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现已作为热门的经济作物逐渐在国内推广。
1 香榧的生物学特征
香榧一般生长于海拔为200~800 m的高山环境中,特别喜欢在温暖、湿润和日照较少的生态环境中生长。香榧树为一年四季常青树,一般情况下,该种树木是雌雄异株,很少能够见到雌雄同株的现象,香榧雄树花一般开在枝条的背面,依靠风媒传播。香榧树的种子呈椭圆形,一般为2~4cm长,成熟时呈黄白色,胚乳呈一种微皱的形状,成熟初期容易受到日灼的伤害。
香榧树长成熟时需要依靠充足的光照,且通风条件较好,才能保证香榧树的良好生长;另外,香榧树对土壤环境适应性较强,当土壤的pH值为5~8时,香榧树的生长状态更好。同时香榧树能够忍受干旱的土壤,因为香榧树的根深厚,能够扎入很深的土壤中,当土壤为酸性时,香榧树在通风和湿润的环境中更加有利于其生长。香榧树的果仁以圆榧和椭圆榧为主,其皮薄、味道香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 香榧种植技术
2.1 苗木选择
在选择香榧树苗时,需要选择树苗较茂盛且根系发达的品种,其成活率较高,且能够成长茂盛,结果质量优良。一般来说,种植者选香榧树苗时可选具有4年以上实生实长的树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6年以上的大苗进行栽种,这样一来,虽然香榧树苗的成本较高,但能够让树苗提前进入结果期。
在选择好苗木后需要对香榧树苗进行保护,正常情况下选择在阴天对香榧树苗进行栽种,在起苗时可以先用锄头对土进行培松,在进行松土时不能用过大力量去拔禾苗,以防禾苗的根系受到严重损害。当把香榧的树苗拔起后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香榧根系足够湿润,对于年限较少的幼苗需要连着土一起对其进行种植,当把苗土运输完成后需要及时地把香榧树苗进行栽种,防止其根系出现失水的现象。
2.2 种植要求
首先,在进行香榧树木种子育苗时,一般情况下选择在冬季或者秋季,将已经杀菌或者消毒的种子播撒在肥沃的土地上,需要把相邻种子的间距控制在50~60cm之间。当香榧树苗长出来后,需根据香榧树苗的根系情况周期性地对树苗进行浇水,以保证香榧苗木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
其次,当香榧树苗成长环境中阳光较充足时需要搭建遮阳棚,以减小阳光直射对香榧树苗生长造成的影响。同时,需要对香榧树苗做好相应的防旱及除草等相关工作。在早春季节,香榧树液流动比较缓慢,此时是香榧树苗嫁接的更佳时节,在进行香榧树苗嫁接时,需要结合香榧树苗的自身情况多采用一些辅助性的措施,以便更好地嫁接香榧树木。通常可以选择4~5年的大砧木对树木进行嫁接,这样不仅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香榧树木嫁接成本,还能够更大程度地保证香榧树木嫁接的成活率。当香榧树木嫁接完成后,需要在苗期开展施肥及除草工作,定期对树木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在嫁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针对性进行解决。
再次,做好香榧树木的移植工作。冬季和春季是香榧树木移植的更佳季节,当在种植香榧树木时需要优先选择2年以上的一类无性系苗,保证树苗有足够的根系。在移植香榧树苗的过程中,需要保留原有树苗的土球,并且在种植完成后做好后期的施肥管理工作,以便提升整个幼苗后期肥水管理工作质量,更大程度地提升香榧树苗的成活率。另外,在种植香榧树苗时需要注意其种植密度,由于香榧树木生长比较缓慢,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种植香榧树木时需要选择更佳的种植密度。
2.3 养护管理
1)在进行香榧树苗的种植工作时,需要做好香榧树苗的遮阴工作。香榧树苗是一种喜阴植物,在夏季需要对香榧树木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遮阳处理,避免阳光直射对树木造成伤害。其次,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对幼苗进行松土,在种植幼苗当年不以抚育为主,但是在后面的生长年限都要进行抚育,香榧树苗抚育范围仅仅局限在定植穴的内部,需要随时注意定植外部的杂草及处理各种灌木的相关措施,同时要定期对香榧树苗进行除草。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周期性地对树木进行施肥管理及浇水。
2)要对幼香榧树苗定期进行施肥以保证其健康成长,在施加肥料时需要严格地把控肥料的数量及施肥次数。一般来说,对于2~3年生长的树苗每株施肥数量不能超过15 g,随着幼苗的生长,每年对香榧树苗的施肥数量按照一定比例逐年增加,初次对香榧树苗进行施肥时需将施肥的数量控制在正常施肥量的1/2左右,一般情况下选择在9月或者10月对香榧树苗进行施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施加有机肥料,并添加一定的复合肥加以辅助,以提高香榧树苗的成长速度。在对香榧树苗的实生树进行施肥时,需要保证香榧树苗在冬季的基础肥料足够充足,在香榧树苗开花前后都要对香榧树苗进行无公害的相关处理,一般情况下可以对香榧树苗施加生物肥和复合肥。
3)在进行香榧树木实生树整枝处理时,需要对开花结果的香榧树木搭配相应的雌雄株,并且保留有一定数量的雄株,对于香榧树株距较大的成年树木则不必对其进行整枝处理。在对香榧树木进行成林管理时需要注意香榧树木结果期的管理,在采摘果实前后需要特别注意对香榧树林进行清理;在秋季开挖要施加有机肥,在春天要对香榧树进行追肥管理,肥料的品种一般选择农家土肥。
4)在成林的管理过程中,对香榧树木进行人工授粉的环节必不可少,实施人工授粉能够解决雄花数量不足及分布不均等问题。另外,还要加强对香榧树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香榧树木发生病虫害情况一般较少,而危害香榧幼苗的主要虫害是当地的老虎及害虫等,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炒菜饼或者使用甘蔗搅拌进行诱杀。
3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首先,香榧产业的经济价值极高,能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提供可靠保障。随着香榧市场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对香榧的需求日益增加,香榧子市场呈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其价格居高不下,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极高的收益。而且,香榧树的树冠整齐,整树姿态优美,旅游价值极高,一眼望去,香榧树林姿态万千,让人流连忘返。也正因如此,近年来香榧树被种植在各大农家乐及旅游景区中,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入。
其次,香榧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香榧仁炒熟以后松脆可口,可以直接食用,是一种非常可贵且名贵的干果。并且,香榧果仁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营养价值极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且,鲜榨的香榧子油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清中胆固醇以及甘油三脂,可治疗多种疾病,且研究人员认为香榧子一些更大的药用价值还未被开发利用,药用潜力巨大。
再次,香榧树具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对减少当地的水土流失有着巨大作用,
同时香榧可以净化环境及调节气候,其能够分泌出植物性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大量病菌和微生物,吸收粉尘中的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对空气具有极好的净化作用。
4 结语
香榧树是一种优良且生态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虽然其生长周期较缓慢,但是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各地应该重视香榧树的选苗、种植和养护管理工作,使香榧树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被更大化发挥出来。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要注意香榧树种植的转型升级,实现香榧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一定的力量。
酥香怡人不油腻 诸暨黄公香榧荷花酥获森博会金奖近日,诸暨的黄公香榧荷花酥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森博金奖、2019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金奖
黄公香榧荷花酥
黄公香榧荷花酥由应店街镇紫阆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苗法采用纯手工 *** ,以天然的香榧粉、果蔬粉作为原料,却是层层酥香的味道,恰到好处的起酥配比,让酥香怡人而不油腻。
徐苗法介绍,诸暨是越国古都,荷花神女西施的故乡。“出淤泥而不染”是人们对荷花高雅洁丽品质的赞誉,用油酥面制成的荷花酥,形似荷花,酥层清晰,观之形美动人,食之酥松香甜,别有风味。以诸暨名产枫桥香榧作为馅料,以米果果小镇的火龙果、东和的紫薯、赵家龙井抹茶、陈宅的南瓜蛋黄等作为油酥面皮。经过数百次的反复揉制,方可让其开出荷花来,然后形成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含苞欲放的球形荷花酥。
就在前不久,诸暨农商银行在省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丰收驿站绍兴周”。活动现场,黄公香榧荷花酥因“高颜值”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的广泛喜爱。
黄公糕
黄公糕的历史由来已久。相传,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在60岁时,曾云游紫阆、五泄,后定居在紫阆大岭山。定居期间,黄公望特别喜欢吃一种紫阆的糕点,对它赞不绝口。因此,后人把此糕取名为黄公糕。
至明代,紫阆人徐镫邀请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游历紫阆,四才子食用豆糕后大为赞赏,提议可命名为“紫阆黄公糕”。徐镫将其作为礼品馈赠文人,紫阆黄公糕之名遂广为人知。
这种糕点,最早以糯米为主料,以红糖、蜂蜜、花生、芝麻、核桃仁、香榧子等为配料,纯手工 *** 。制成后香脆可口,一直深受群众喜爱。
大家在逢年过节常请紫阆黄公糕糕点师入户, *** 这种糕点,用于接等宾客、馈赠亲友。
清末,紫阆“秋记”台门徐家开店到上海,黄公糕也随之远销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这次在西施故里的诸暨市文化旅游美食节紫阆黄公糕也设点设摊在那进行火卖,受到老百姓广大欢迎。
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口味的基础上,紫阆黄公糕的 *** 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原料从单一的糯米到玉米、芝麻、小米等,口味从原来的甜味到椒盐味、葱香味、木糖味等,形状从单一的长方形到圆形、扇形、心形等。这极大地丰富了紫阆黄公糕的口味和品相,成为诸暨一大传统美食。如今黄公糕的网上销售生意红火,年销售额已达270余万元。
(原标题《紫阆“黄公香榧荷花酥”喜获中国森博会金奖、省农博会金奖》原编辑赵娟)
吃个明白:三年长一果的香榧如何挑、怎么吃香榧又名中国榧,俗称妃子树,是红豆杉目、红豆杉科、榧树属常绿乔木,原产于中国,也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
1香榧的故事
绍兴县稽东镇流传着一则关于香榧来源的传说,传说中舜为了躲避朱丹的迫害而与娥皇、女英遁入会稽山腹地,靠采摘野果度日。舜下会稽山与百官见面,两位妃子饥饿难当,突闻远处飘来异香,循着香味走去,只见一位老妪正在用石锅炒干果,并告之其为“三代果”。原来这位老妪正是舜的母亲,当她得知娥皇、女英身陷困苦时,便下凡来以“三代果”搭救她们。之后,两妃子把“三代果”种子在当地种植下来。舜死后,两位妃子投湘江而死,后人以“湘妃”相称,于是会稽山一带的农民便移花接木,把她们种下的“三代果”也称作“湘妃”,久而久之,“湘妃”衍化成了“香榧”。还有传说称香榧是天女从天庭偷到凡间来的。偷香榧的天女下凡,因而受到了天帝的惩罚,她的双眼被挖出,扔到了香榧树苗上,故而每个香榧子上都有一对小眼睛,这便是那个被天帝处死的天女的眼睛。
古代就有了种植香榧的传统
每当到了秋菊怒放,枫叶泛红的时节,便是香榧子成熟的季节,一串串的小果,由青变褐,果皮裂口,这就告诉人们到采摘的时候了。人们把新采摘下来的榧子堆放起来,洒些水,使果皮腐烂,过几天再用清水洗净,便可以晒干贮藏了。种仁饱满的香榧,经过加工可制成多种风味极好的食品,如椒盐香榧、糖球香榧、香摇酥等。由于香榧成熟慢,物以稀为贵,所以它在诸多干果中属价格较昂贵的。香榧为干果中的珍品,吃的时候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令人回味长久。
香榧为亚热带比较耐寒的树种,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较为湿润的地区,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下,目前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黟县及浙江诸暨、富阳等地。香榧树是雌雄异株,浅根性、半阴性常绿大乔木。香榧的生长喜温湿润、弱光凉爽的气候环境,朝夕多雾的溪流两旁和直射光较少而散射光较多的山腰谷地,也就是说温湿阴凉是香榧更佳栖息地,风口和光强地方不宜栽种。
香榧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喜微酸性到中性的土壤,耐干旱耐贫瘠,红壤、沙(石、砾)灰土都能适应、还可在 *** 的岩石缝中扎根生长。但是一般情况下,香榧种植地应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排灌设施齐全的区域为更佳。香榧树木长寿,适应性强,四五百岁的雌榧尚能枝繁叶茂,结果良好,有的树寿命可达千年以上。民间有“一代种榧,世代得益”的说法。
生长中的香榧
香榧一般需要几百年才能开花,花期为4月中下旬,生长缓慢,通常要20年左右才结果实,这时树干也仅有茶杯口那样粗细。其果实一簇一簇地长在枝条上,一棵树上,往往一年果、两年果同时存在,因此素有"三代果"之称。三代果既是“俗称”,也有一定的民俗价值,产区农民在办婚嫁喜事时用香榧作“喜果”,以讨彩头。这种情况在果木树中是非常奇特的。唐武宗李炎的名相李德裕在他的宰相府里曾栽种着香榧树,就称其为“奇木”。公元前2世纪初的《尔雅》是记载榧树的最早文献。书中称榧为彼:“彼,杉也。其树大连抱,高数仞,其叶似杉,其木如柏,作松理,肌细软,堪为器也。”
香榧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013年5月29日,在日本石川县举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会议上,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位于绍兴市域中南部的会稽山脉,面积约400平方千米,有结果实的香榧大树10.5万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的古香榧有7.2万余株,千年以上的有数千株。
香榧的果实较为坚硬,营养价值极高。干果称“香榧子”,香榧子又名榧子、香榧,为著名的干果,外有坚硬的种皮包裹,大小如枣,橄榄形,果壳较硬,内有黑色果衣包裹淡黄色果肉,可食用,成熟后果壳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种实为黄白色,富有油脂和特有的一种香气。《尔雅》中这样描述香榧这种果实“结实大小如枣,其核长于橄榄,核有尖者不尖者,无棱而壳薄,其仁黄白色可生啖。”宋代诗人苏东坡也描述过香榧“彼美玉山果,桀为金盘玉”。
2香榧的营养价值
香榧子的营养丰富, 其种子胚乳含碳水化合物28 % ,含脂肪49.3% ~55.7%,蛋白质7.7~11.5%,糖分1.0~2.4%及多种维生素。种仁油是良好的食用油料,种仁含油量为51%,比油菜籽、大豆等都要高。油脂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三者占78%以上。因此食用香榧子对血脂高的人是很有益处的。用香榧榨出的油脂不但能为人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还有不错的杀虫效果,可以用于人体寄生虫的治疗。刚采摘下来的香榧有着一层油质的绿色外壳,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香气。由于香榧子中脂肪酸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可润泽肌肤、延缓衰老。
食用榧子对保护视力有益,这是因为它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等有益眼睛的成分,对眼睛干涩、易流泪、夜盲等症状有预防和缓解的功效。香榧子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是提炼多种高级芳香油的原料。其果实外面的绿色肉质化假皮中含有柠檬醛、芳樟脂,从中可提取芳香油,其香型特异,可用于牙膏、香皂和食品工业。
香榧还有很多药用价值,如清肺、润肠、化痰、止咳、消痔等功能,香榧果衣还可驱蛔虫,故食用时不必去衣。香榧果仁中所含的四种脂碱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明显的抑 *** 用,并对预防和治疗恶性程度很高的淋巴肉瘤有益。传统中医药学认为,榧子具有消除疳积、润肺滑肠、化痰止咳的功能,适用于多种便秘、疝气、痔疮、消化不良、食积、咳痰症状。榧子可以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如小儿蛔虫、蛲虫、钩虫等,其杀虫能力与中药使君子相当。据《本草纲目》记载,香榧具有“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痔恶毒”,“疗寸白虫,消古,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治咳嗽白浊,助阳道”等功能。《神农本草经》将榧实列为上品,曾记述到“彼子味甘温,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蛰,蛊毒,鬼疰伏尸”,认为榧实能祛邪,去毒,治疗脑、胸、腹疾病。公元6世纪初陶弘景《名医别录》载:“彼能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令人能食,多食一二斤a亦不发病。”指出榧实具有助消化、助筋骨、明目、保健等功能。
3香榧的分类
香榧是经过自然变异形成的经过人工无性繁殖的一个优良品种。据《中国经济林名优产品图志》介绍,香榧分细榧、米榧、芝麻榧、獠牙榧、旋纹榧、茄榧、大圆榧、中圆榧、小圆榧等九个品种类型,其中以细榧为更佳。细榧外壳的表面洁净黄亮,种衣呈深褐色,核仁微白淡黄,是香榧中的精品。香榧品质不同,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品种差异。
4香榧的选购 ***
在每年香榧上市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去购买这种干果。选购香榧要谨防吃亏上当。真正香榧的两端,是一头呈尖状,另一头呈尖而圆状,果实瘦长。如果果实个体较大,一头尖,另一头圆肥,则为质地较差的“木榧”。
挑选妙招1:果实较大的香榧质更优,这是因为大颗果实生长周期长,富含更多的营养成分。香榧是一种“三代果”,意思是香榧之一年开花,第二年结果,第三年成熟,成熟的时间要一年之久。所以香榧的果实大小实际就衡量了香榧成熟过程所需的时间了。
挑选妙招2:挑选更加饱满的果实。饱满的果实是自然成熟的,口感细嫩、香味更佳。越是饱满的果实越有口感,吃起来口味也越独特,营养价值也就越高。
挑选妙招3:果实的颜色自然、大小均匀。果实颜色均匀代表了香榧生长过程中的各方面的条件良好,风调雨顺,没有受到特殊灾害天气的影响,其果实也更佳。
挑选妙招4:壳薄而脆的香榧子特别好剥。香榧自然成熟后,果肉和果壳是慢慢分离的,自然特别容易剥开。而成熟不够的香榧壳和肉连在一起,很难剥开。
3香榧的储藏 ***
香榧的采摘时间一般在9月上中旬,由于所处海拔、土壤、光照等地理条件不同,以及树龄、施肥、喷药和管理水平不同,导致香榧各单株之间、甚至同株榧树的各个枝条之间的香榧果成熟时间不同,因而不能统一采摘。种子在后熟处理中,榧蒲采摘后,马上将其运输到堆放地进行后熟处理。用木板把不同批次的榧蒲隔开堆放,堆积高度不超过25厘米,堆放环境阴凉,四周通风,堆放3天左右。经过后熟腐烂,假种皮与榧壳易剥离时,及时剥去假种皮。
剥去假种皮后,用木板把不同批次的毛榧隔开堆放,堆积高度不超过25厘米,堆放环境阴凉,四周通风,隔5天上下翻动1次,翻动后盖上遮阴网,堆积放20天以上。剥开榧壳仔细观察内种衣,当内种衣由紫红色全部变为深褐色时,毛榧脱涩完成。用水将脱涩后的毛榧分批洗净晒干。选择晴朗天气,从早上9点至下午5点放在晒坪上晒,隔1小时翻动1次。注意在早上10点半至下午1点半的高温时间段,必须用遮阴网遮挡强烈的太阳光,以防毛榧受热不均引起榧壳爆裂。当毛榧重量达到晒前的85%左右时即可进行贮藏,分批次贮藏半个月以上。
日常购买的香榧如果想较好保存,参考以下几种 *** :
①放在干燥的环境里:香榧一定要放在干燥的环境里,以免受潮,一般通风好的地方更好,放在朝阳的房间里也不错。要用塑料袋等包扎好再保存。
②放玻璃瓶里密封:比较稳妥的保存香榧的 *** 就是放在密闭容器里,相比与塑料瓶,玻璃瓶要好一些,玻璃性质稳定,不会挥发有害物质,玻璃瓶要保证干燥干净后再放入香榧。
③放点茶叶防变潮: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储存香榧时放一些茶叶,茶叶能吸潮,以保证香榧不会受潮。茶叶不宜放过多,根据香榧数量放一些即可。
④适当使用干燥剂:如果储存的香榧比较多,可以使用适当的干燥剂,这样存放干果的效果更好。但是注意干燥剂不要误食,特别是不能让小孩拿到,以免误食。
⑤放在冰箱里储存:如果在夏天,室内温度高,可以密封后放冰箱冷藏,尽量减少与空气、水分的接触,香榧容易遭异味渗透,应避免和有 *** 性气味的食品存放在一起,如葱、蒜及香味浓烈的水果、海产品等。
(选自《坚果吃个明白》中国农业出版社 程燕供稿)
END
优质农产品杂志:《优质农产品》杂志官方账号,聚焦品牌农业建设和优质农产品开发
欢迎关注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