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选购护手霜时,你会关注产品含什么防腐剂吗?
这两年除了口罩用得多,手也快洗秃噜皮了吧,洗手不光需要洗手液,洗完少不了要涂护手霜。
护手霜一般规格为30ml~75ml,每次洗完手后需要重新涂抹,一小支很快就可以消耗掉,因此,对于其中的成分安全,尤其是防腐剂的使用,消费者十分关注。
2023年1月,消费者报道检测了11款热门护手霜,一起来看测试结果。
测试品牌
欧舒丹、安野屋AARYE、润培roopy、茱莉蔻、美加净、润可霖、且悠chillmore、且初KIMTRUE、至本、凡士林、独特艾琳Dearlrean
测试指标
甲醛、尼泊金酯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pH
检测结果显示,美加净剔除原本配方中的 *** 性防腐剂甲基异噻唑啉酮,欧舒丹、茱莉蔻含可致敏香精。
美加净配方剔除 *** 性防腐剂MIT
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是化妆品常用品类之一。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甲基异噻唑啉酮(MIT)在化妆品中 *** 为100mg/kg。
2017年,针对越来越多的过敏性事件,欧盟化妆品法规EC 1223/2009降低了甲基异噻唑啉酮的使用 *** ,由100mg/kg降至15mg/kg,仅用于淋洗类化妆品,被禁用于驻留型化妆品。
护手霜属于驻留型化妆品,目前国内并未限制这类化妆品不能使用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不过此次对护手霜的检测发现,11款产品均未检出甲基异噻唑啉酮。
其中,美加净嫩白柔肤美手霜包装成分标签显示含有甲基异噻唑啉酮,但此次检测结果显示未检出。该产品标签显示,“根据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部分防腐剂升级为上述成分”,“上述成分”指苯氧乙醇。
根据检测结果,美加净这款护手霜可能是将甲基异噻唑啉酮替换成了苯氧乙醇。但根据国家要求,原则上更改配方表需要重新备案,该产品配方已经改变,是否已重新备案?包装标签上仍有“甲基异噻唑啉酮”却实际未添加,是否可以直接通过在包装标签上备注“升级成分”这种方式更换配方?
美加净嫩白柔肤美手霜包装标签
广州汀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彭冠杰对消费者报道表示,任何成分的改变,意味着配方已经变化,都需要重新备案。但是有一种情况可能是配方和原料都没有更换,而是原料商给的资料以前没写上防腐剂,新的资料补充了防腐剂。
针对上述问题,消费者报道致函美加净所属企业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根据此次11款护手霜中甲基异噻唑啉酮的检测,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国内目前并未同欧盟一样严格限制其含量,但大部分化妆品企业逐渐倾向使用更温和更低敏的防腐剂替代甲基异噻唑啉酮,尤其是在驻留型化妆品中,甲基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的身影越来越少见。
尼泊金酯,也称对羟基苯甲酸酯,是化妆品行业最常用的防腐剂之一,主要包括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以及羟苯丁酯。
由于尼泊金酯类防腐剂能被皮肤吸收,所以目前对其使用的安全性有一定争议。
有研究报道化妆品中过量使用尼泊金酯可引起接触性皮炎,以及尼泊金酯会在人体内累积,可能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和子宫癌的风险。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规定单一酯、混合酯更大浓度分别为0.4%、0.8%(以酸计),并增加了羟苯丙酯及其盐类、丁酯及其盐类之和分别不得超过0.14%(以酸计),同时禁止了羟苯异丙酯等5种尼泊金酯类防腐剂及其盐类的使用。
此次参与测评的11款护手霜中,包括美加净、润可霖2款产品使用了尼泊金酯防腐剂。
其中,润可霖美润护手霜(滋养型)含羟苯甲酯0.123%,美加净嫩白柔肤美手霜同时检出羟苯甲酯和羟苯丙酯,含量分别为0.181%、0.079%。所有护手霜样品检出尼泊金酯防腐剂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但是,美加净嫩白柔肤美手霜使用的羟苯丙酯,相对于短链酯类,尼泊金酯防腐剂中的长链酯类如羟苯丙酯、羟苯丁酯,安全风险更高,由于其在安全方面的争议,目前已有部分化妆品企业开始逐渐减少这类防腐剂的使用。
通过测试11款护手霜的pH,除了茱莉蔻护手乳霜-花漾玫瑰精粹版pH为4.95偏弱酸性,其余10款均为中性。
润可霖未添加香精,欧舒丹、茱莉蔻含可致敏香精
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护手霜不单是用来滋润皮肤的,涂完后散发的淡淡香味闻着就让人心情愉悦,所以,许多护手霜都在香型上下足功夫。
“香精”在化妆品配方中十分常见,包括大批的个护产品都会添加香精,但大部分产品的成分表中多见“香精”“(日用)香精”等形式,具体使用香料种类并未公开。
Contactdermatitis(欧盟接触性皮炎学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消费者使用化妆品导致的过敏现象,至少有35%是由香精(料)致敏原引起的。在化妆品中,香精是属于最主要的过敏源之一,美国EWG机构也认为香精属于高风险成分。
在此次测评的11款护手霜中,仅润可霖一款显示未添加香精,理论上较适合对香料过敏的消费者。另欧舒丹、茱莉蔻两款产品公布了具体香料名称。
润可霖美润护手霜(滋养型)产品标签
欧舒丹乳木果经典润手霜成分标签显示添加了芳樟醇、香豆素、香茅醇、α-异甲基紫罗兰酮、苧烯(柠烯)、香叶醇6种香料;茱莉蔻护手乳霜-花漾玫瑰精粹版显示添加了芳樟醇、香叶醇、香茅醇、苧烯(柠烯)、α-异甲基紫罗兰酮、丁香酚、柠檬醛7种香料。
这些香料均在欧盟规定的26种化妆品香料过敏原名单内,对这些成分敏感的消费者需注意。
欧舒丹乳木果经典润手霜、茱莉蔻护手乳霜-花漾玫瑰精粹版成分截图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名门泽佳:致痘致敏成分大合集为什么有的人日常护肤很勤快,可是皮肤非但不见好,反而越来越糟糕?
轻则干枯如沙漠,重则满脸痘痘、红血丝!
整理了一份致痘、致敏成分合集,买护肤品尽量避开它们。
名门泽佳
致痘成分
肉豆蔻酸、月桂酸、鲸蜡醇、甘油硬脂酸酯、鲸蜡醇聚醚-20、硬脂酸、红色氧化铁、山梨坦硬脂酸酯、硬脂醇、聚甘油-4异硬脂酸酯、PEG-3二硬脂酸酯、棕榈酸异丙酯
致敏成分(常见的致敏香料)
肉桂醛、肉桂醇、丁香酚、羟基香茅醛、异丁香酚、戊基肉桂醛、芳樟醇、苯甲醇、柠檬醛、茴香醇、肉桂酸苄脂、香茅醇
致敏成分(极易致敏的防腐剂)
甲醛、基二溴戊二晴、聚季铵盐-15、异噻唑啉酮类、碘丙炔醇丁基按甲酸酯、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咪唑烷基脲(咪唑烷基尿素、尿素醛)
致敏成分(化学防晒剂)
二苯酮、甲氧基肉桂酸辛脂、4一甲基亚苄亚基樟脑
驱蚊手环外表清新,采用磁吸设计,戴在手腕上,一缕橘皮薄荷的味道从两端的小孔散发出来。农业农村部规定,如果产品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 (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图)
初到岭南,一直以“不怕咬体质”自居的冉欣就成了蚊子的“盘中美味”:自己常用的花露水仿佛失去效果,只闻蚊子在耳边“嗡嗡不休”,却难寻踪影,没几日身上就布满了小红包和被自己挠出的条条血印。
作为“灭绝”呼声更高的物种,蚊子让不少人恨之入骨。这种纤小飞虫的叮咬,不仅让人瘙痒难耐,还会传播登革热、疟疾等多种疾病。
防蚊因此成了很多人夏天的头等大事之一。街头随处可见“预防登革热”的红色标语警醒冉欣,寻找一款有效的防蚊产品成为当务之急。
冉欣发现,除去花露水、蚊香这些人们熟悉的传统驱蚊产品,电商平台上还出现了不少新奇的玩意儿——驱蚊贴、驱蚊手环、驱蚊手雷、驱蚊凝胶、防蚊扣……网红带货推荐、明星同款代言加持下,小众的驱蚊产品俨然走上了网红道路。
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驱蚊产品实际上属于“农药”的一种。国务院2022年3月29日第三次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就提到:“本条例所称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五)预防、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
“驱蚊产品中的有效成分通常是驱蚊酯和避蚊胺,这两种物质属于微毒,在我国都被纳入了农药管理的范畴。”华南农业大学农药学系黄继光教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企业必须取得“农药三证”(农药正式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产品质量标准号)才能上市销售含有上述物质的产品。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网红驱蚊产品热销背后暗藏乱象。不论线下商超还是线上电商平台,均有不少驱蚊产品一边宣称具有驱蚊功效,一边却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号便上架销售。
“不挑蚊子,什么品种都能驱”
“像在找化妆品一样。”冉欣发现,网红驱蚊产品常常“毁誉参半”,一面是博主推荐,另一面却是大量的“避雷提醒”“智商税警告”。
南方周末记者在小红书APP上以“驱蚊”为关键词搜索,显示有75万+篇笔记和19万+件商品。不少笔记中,博主或手戴驱蚊手环举向天空,或佩戴驱蚊手环立在丛林草地溯溪拍下一组美照。图中不仅标记手环品牌,还洋溢着赞美之词:“姐妹们,我竟然get了某某明星同款手环”。
这种品牌造势技法并不陌生。南方周末记者发现,电商平台销售的驱蚊手环、驱蚊贴、驱蚊扣等产品仅有少数来自传统驱蚊品牌和日化品的公司,更多由一些名称带有“科技”字样的公司和专营电商业务的公司“跨界”生产销售,除驱蚊产品之外,他们还销售手机壳、手机膜、小风扇、枕头等。
相比传统的驱蚊产品——一瓶风油精仅需5元,一瓶驱蚊花露水也不过十几元,这些网红驱蚊产品则普遍在每件百元左右,高者能达到二百多元。
在众多网友的种草之下,冉欣最终选择了一款在电商平台销售的驱蚊手环,号称陈伟霆在综艺中佩戴的同款,售价129元。“蝉联销售冠军、稳居全网之一!”该商品详情页首图展示交易成绩同时,还宣称“七重安全保障,妈妈放心购买”,并且晒出了手环“0”毒测试、食品级硅胶测试、手环致敏性测试三项测试结果。
这款手环外表清新,硅胶材质,采用磁吸设计,可以佩戴在手腕或脚踝上,手环内部是可替换的驱蚊棒,通过在手环两端开孔,驱蚊棒挥发的方式,达到驱蚊效果。店铺 *** 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根驱蚊棒可以使用30天,通过更换驱蚊棒的方式可以一直使用。
南方周末记者在 *** 平台检索多款驱蚊手环、驱蚊贴等产品发现,驱蚊产品外观功能大同小异,甚至商品详情页都十分相似,有的甚至套用了同款广告词“不挑蚊子,什么品种都能驱”。
事实上,驱蚊产品真正发挥作用的正是暗藏的含有驱蚊物质的挥发棒。一家店铺单独购买挥发棒替换装的价格更低仅需2元/根,“没有什么科技含量,成本非常低。”一位驱蚊产品生产企业的人士认为。
按农药管理,不得随意销售
多数人不曾留意的是,依据国家规定,驱蚊产品被纳入农药管理,不能随意销售。
国务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中规定,农药包括用于预防、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该条例自国务院1997年颁布以来,2001年、2017年、2022年历经三次修订,上述条款始终在列。
黄继光认为,将驱蚊产品纳入农药管理与其有效成分有关,目前市面上驱蚊产品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驱蚊酯和避蚊胺两种,这两种成分都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学品,“一出生”就是农药。“站在农药定义的范畴来讲,蚊子属于昆虫类,昆虫是农业领域的病害、虫害、草害之一,因此对这些有害生物有效的化合物管理属于农业农村部的职责。”
一直以来,杀虫剂、蚊香、电蚊香等传统驱蚊产品都被纳入了农药管理,那么现在市面上新出现的“防蚊贴”“防蚊剂”“防蚊液”“驱蚊手环”等产品是否也应纳入农药管理?
针对上述疑问,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9月23日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指出,“判定某种产品是否属于农药,应当根据该产品的功能用途、使用场所、保护对象等进行界定。如果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
被纳入农药管理之后,监管随之变得严格。根据《农药管理规定》,驱蚊产品属于卫生用农药,相比其他农药类别,经营销售无需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但是驱蚊产品本身不仅要标明成分,还要取得“三证”——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产品质量标准号,并需在产品标签中印制证号和可追溯电子信息码等内容才可以生产销售。
对于企业而言,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取得“三证”难度高、耗时长。上述驱蚊产品生产企业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想取得农药登记证有两种情况,如果驱蚊产品中使用的“原药”已经取得农药登记的,那么仅需要对制剂申请农药登记即可;如果“原药”未获得农药登记,则需同时申请原药登记和制剂登记。
《农药登记资料要求》规定,卫生用农药制剂申请农药登记证需要提交产品化学、毒理学、药效、环境影响四个方面五十余项资料。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在收到材料后进行初审,然后由农村农业部进行技术审查,时间为九个月内,审查通过后才能颁发农药登记证。而且取得登记证并不能一劳永逸,农药登记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需要申请延续。
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并不意味着结束,企业还需起草产品质量标准,只有满足标准,才能为产品颁发合格证。
黄继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因为驱蚊酯、避蚊胺等驱蚊用品的有效成分已被广泛使用多年,取得农药登记证相对容易。“纳入农药管理也有不同的管理层次,如果提交资料完善,这个物质属于已知物,毒性低,那么门槛就会放低,一些毒理学实验可以减免,下证就会简单一些、快一些。”
尽管如此,黄继光认为仍不能放松驱蚊产品按照农药管理这一条线,而且一些能够驱蚊的物质同时也会对其他昆虫产生作用,例如蚊香、灭蚊片中使用的拟除虫菊酯也可以用作农田害虫防治,且对鱼类毒性很高。“一个产品宣称能够驱蚊,如果不纳入管理,很难判断其中添加了什么物质。”
驱蚊产品外观功能大同小异,甚至商品详情页都十分相似。 ( *** 截图/图)
主打“植物成分”,但易出现过敏
驱蚊产品的有效成分避蚊胺自1947年研发出后,已有七十多年历史,由于 *** 技术简单、成本低、毒性低,且蚊子一直没能产生抗药性,至今也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驱蚊成分。
1998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对避蚊胺进行全面评估,认为含有避蚊胺的驱蚊产品不会有安全问题。美国环境保护署在官网表示,避蚊胺可以用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不会对包括儿童在内的普通人群造成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也推荐使用含有避蚊胺或驱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目前,添加避蚊胺或驱蚊酯的驱蚊产品根据浓度不同,喷涂一次有效驱蚊时间一般在3-4小时,但是具体到个人,驱蚊效果还需具体判定。黄继光认为,从专业效果评价来讲,已经登记备案的成分效果肯定会更好一点,但驱蚊效果与所处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天气热,挥发就会快一些”。
不过在网红驱蚊产品的宣传中,驱蚊酯、避蚊胺这些已经被验证对人体无害的成分被打上了“不安全”的标签,反之将“不含避蚊胺”“纯植物成分”作为噱头。
南方周末记者戴上购买的一款驱蚊手环后,发现会有淡淡的橘皮精油味道从手环的小孔散发出来。说明书上标明其主要成分有柠檬桉、薄荷酮、香茅醇、胺叶油淳等,该商品 *** 表示,这款手环的成分由香茅、印度柠檬草、薄荷、艾叶、香叶天竺葵等多种有驱蚊作用的精油搭配而成,“不含避蚊胺等农药成分,纯天然、无危害,婴儿、孕妇、老人都可以使用”。
这些成分的确有一些驱蚊效果。黄继光介绍,人们发现一些植物中提取的精油可以达到驱蚊效果,比如从艾蒿里提取的艾蒿精油、从橘皮中提取的橘皮精油。在农药管理中,这些有效成分直接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被称为植物源农药,《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显示,目前我国批准的植物源农药除虫菊素、桉油精、d-柠檬烯等都有驱蚊作用,上述南方周末记者购买的产品中所含的香茅等并不在列。
然而在一些驱蚊手环的用户评价中,有不少人反馈戴着手环不起作用,甚至有人拍摄到手环与蚊子“和谐共处”的合照。世界卫生组织就认为,驱蚊剂只有喷涂在暴露皮肤或衣服上才能产生较好效果,单纯散发味道可能作用有限。
驱蚊手环不美好的故事还有很多, *** 上亦有不少网友表示佩戴手环出现过敏情况。浙江省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院2022年8月12日发表在《分析实验室》的一篇论文对市售14个驱蚊手环进行分析,共检出30种致敏性芳香剂和1种农药。
上述论文指出,国内市售驱蚊产品标签仅标识了添加的植物精油种类,但缺少致敏性芳香剂的标签明示。个别驱蚊产品添加了化学农药成分,也未在标签中明示。驱蚊手环消费群体包含了儿童,该类产品存在因吸入、皮肤接触等途径带来的健康安全隐患。
据《楚天快报》,2015年4月,湖北枣阳3名小学生佩戴劣质驱蚊手环在教室玩耍,导致29名学生陆续出现头晕、恶心、腹痛等症状,后被诊断为轻微中毒。
蚊子叮咬不仅让人瘙痒难耐,还会传播登革热、疟疾等多种疾病。 (视觉中国/图)
灰色地带的驱蚊产品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驱蚊产品在宣称有驱蚊效果的同时却没有取得农药“三证”,纷纷打起了擦边球。
前述南方周末记者购入的驱蚊手环,在电商平台上的商品标题、详情页处均标注了具备驱蚊效果,但产品最外层包装却丝毫不提是否能够驱蚊,有趣的是中文产品名旁的英文却是“Mosquito Repellent Bracelet”(驱蚊手环)。打开外包装,手环的包装袋上的名字再次恢复为“驱蚊手环”,附带的替换装名称也是“驱蚊棒”。
这极有可能是为了规避农业农村部的规定而不在最外层包装带有驱蚊字样。
这款手环不仅没有在产品外包装注明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号,而且南方周末记者在工信部农药生产企业资质查询、农业农村部中国农药信息网农药登记数据查询,均未查询到该款商品生产商及其母公司、关联公司的相关登记信息。
对于否属于农药管理的疑问,该商品天猫旗舰店的 *** 接连否认,“小宝宝都能戴的,怎么可能属于农药呢?”
南方周末记者随机走访了广州的7家大型商超,询问多款驱蚊花露水的销售人员,仅有2人明确表示其属于农药管理,其余都表示不清楚或认为不属于。电商平台上,销售量较高的多款网红驱蚊产品店铺 *** 均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因为不含有农药成分,因此没有农药登记证,而部分产品则取得了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贵阳康信杀虫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经常会有一些公司上门推荐自己的驱蚊产品,说“没有‘三证’,但是效果比有的还好”,但是自己并未采购。“我们在采购之前就会查清楚有没有‘三证’,而且主管部门也会定期抽查我们采购的杀虫剂等产品,重点检查是否有‘三证’、是否过期。”
而此类违法行为更是屡禁不止。2015年,浙江省义乌市场监管局专门展开排查,查扣“三无”驱蚊手环2000余个,就此专门发布安全风险通报。
2022年最近几月,江苏南通、盐城,山西长治,重庆,陕西延安等多地农业综合执法部门也频频开展检查。
据《江海晚报》报道,2022年8月23日,南通执法人员发现一款驱蚊花露水没有按照规定将主要成分以及“微毒”等字眼印在包装的醒目位置。目前市面上的花露水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花露水,另一类具有防蚊驱蚊功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包装要标明成分,经营者要分柜进行销售。
(文中冉欣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 南方周末实习生 刘万鸿 赵文青
你喜欢的香水味道,竟来源于粪便中的这种成分?|策划/编辑:Fanny 责编:脸盲君&cici审核:李云
关注一个人的打扮,你会更在意哪方面?
衣服、鞋子、包包、发型……?不知道有没有人跟小花一样,比起这些,印象更深刻的是对方身上特别的味道,闻香识女人,就是这个理(当然男生也可以)。
(图源电影《闻香识女人》)
有人说香水的味道,代表了一个人的气质和品味。也有人说喷香水是每天出门前必备的仪式感,喷完简直要爱上自己。喷香水有多快乐,喷了就知道~
一直以来都有不少小伙伴点名想看关于香水的内容,今天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下香水的那些小知识~
香水由哪些成分构成?
香水主要由香精、酒精和水构成,香精常由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香料调和而成,香料可分为天然型(植物/动物)和人工合成型。
香精成分很复杂,有醇、酸、醛、酮、酯、肟、内酯、胺等化合物,这些复杂成分在贮藏过程中与酒精会产生酯化反应而成为一种新物质。
由于酯化反应是相当缓慢的,所以一般来说存放时间越长,香气就越好闻。但是酯化反应到了一定程度会趋向平衡,出现停止状态。所以如果无限期存放,酒精含量减少,香气也会散发殆尽。
(图源韩剧《鬼怪》)
悄 *** 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香水闻起来很香,居然还因为有便便中的这种物质——吲哚。
纳尼!难道说我们天天往身上喷的是“屎”?为什么香水是香的,便便却是臭的?
其实,吲哚的香与臭只在一线之隔,而这条“线”就是吲哚浓度,在较高的浓度下会产生强烈的粪臭味,但是高度稀释后则会有清新的花香味。
香水原材料中吲哚浓度较高的是白花系,尤其是茉莉,因此很多闻不惯白花香调的小伙伴会觉得这玩意闻起来“香臭香臭”的。
吲哚被广泛应用于香水、食品、医药等行业,不过别担心,现在的香水等产品里的吲哚并不是也不需要从粪便里提取,而是通过煤焦油提取法或者化工合成法得到的。
各种香水名词你了解多少?
● 香水三调
香水的前调是三调之中持续时间最短的,是接触到香水时十几秒到几分钟内闻到的味道,多为清新的挥发性成分香昧。
中调是香水最核心精华的部分,是在前调消失之后散发出的主体香味。后调留香时间最长,是香味最持久挥发最慢的部分。
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品牌产品上标注的前中后调,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香水的大致味道,再依据个人喜好来挑选。
● 香调
香调主要是依据香水最主要的气味特征以及使用的香料,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目前比较主流普遍的香调可分为4大类:花香调(最常见普遍)、东方香调、木质香调、清新香调。
每个主调都可以进一步细分,产生一个相关的气味分类。例如,东方香调可以细分为以橙花、甜型香料为代表的东方花香调,以焚香、琥珀香为代表的柔和东方调,以檀香、广藿香为代表的木质东方调等。
(图源文献<1>)
● 香型和留香时长
除了香味香调,选香水时其实更多需要考虑的还有留香时长,有些香水被人称为“五步散”,虽然有一丢丢夸张,但就是觉得留香时长有点短。(But小花觉得,留香短也问题不大,随身带着小瓶的补喷就是了~)
而香水留香时长通常取决于香精浓度,不同的香型大致可分为P(香精)、EDP(浓香水)、EDT(淡香水)、EDC(古龙水),留香时长P>EDP>EDT>EDC。具体区别可见下图:
所以下次购买香水时,小伙伴们可以事先做好功课,多多留意产品信息,一般都会标注香水类型、香调、前中后调等。
香水对皮肤的主要影响
● 过敏
香水是非常常见的化妆品过敏原,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与使用香精有关的最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皮炎。
欧盟法规之前早已规定,香精里的26种致敏成分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注明清楚,其中包括香叶醇、羟基香茅醛、肉桂醇、肉桂醛、香茅醇、芳樟醇等。
(图源文献<4>)
如果明确自己对某种香水成分过敏,在事先挑选时就要谨慎阅读产品标签做好规避。刚买到的香水如果不确定是否过敏,不要马上大面积使用,也不要盲目相信市面上所谓的“防过敏”香水,而是要先小面积试用下。
● 植物日光性皮炎
香水“有毒”,不只是一句歌词而已。
香水中经常添加的柑橘、柠檬等光敏性植物成分,其中含有的呋喃香豆素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光敏物,接触后皮肤在长期强烈紫外线照射下,容易诱发植物日光性皮炎,出现局部红肿、丘疹、水疱等光毒反应表现。
所以如果在手腕脖子等暴露在外的皮肤上喷了含有这些成分的香水,外出就要更加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强烈日光曝晒。
此外不要把香水喷洒在娇嫩的眼周、腋窝甚至是私处皮肤,容易引起 *** 或过敏。
香水虽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安全使用的,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婴幼儿、皮肤有炎症、溃烂、过敏等人群要慎用香水。
香水的正确喷洒方式
● 喷香水前先去除身体不洁气味,保持身体皮肤和毛发清洁干净。一般情况下香水用量适宜即可,不必喷洒太多太浓或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香水。
● 不少小伙伴也会选择在正前方喷洒几次香水,然后走到香水雨里让香水均匀洒落在身上,虽然这种方式很浪漫很方便,但要注意过程中不要睁眼不要抬头,避免辣眼睛以及有吸入风险。
(图源美剧《老友记》)
● 喷洒香水的部位,可以是身体温度较高且干燥少油少汗、不易被照射的部位,避免日晒或快速蒸发、易于扩散或留香,比如耳后、手肘内侧、膝盖后方、脚踝等,具体部位因人而异。
● 此外皮肤比较敏感的小伙伴,还可以选择喷在不容易染色的衣物或袖口上,安全持久地留香。
好啦,今天的香水知识科普就到这里,大家还有啥想知道的欢迎留言评论,平时爱用哪款香水也可以 *** 安利给其他姐妹!
驱蚊 *** 那么多,只有这种你以为过时的 *** 最靠谱自打入夏以来
感觉自己独得蚊子恩宠
穿个短裤被咬,晚上睡觉被咬
还要在你耳边嗡嗡叫,超级头疼
电蚊拍、灭蚊灯、蚊香、电蚊香……
辣么多武器轮番上阵
上蹿下跳也逮不住它们……
妈妈们更是为宝宝驱蚊操碎了心。
周女士有个6岁的女儿,经常晚饭后到小区里玩。“自打进了5月,孩子每次玩完回家,都要带几个“蚊子包”回来。
上周更严重,脸上都被咬伤了,顶着大红疙瘩去上学,看着太心疼了。
准妈妈何女士更烦躁,她从小就很受蚊子“青睐”,总是人群中最容易被咬的人。
上个月刚发现怀孕,听说孕早期是胎儿大脑、神经发育的重要时段,不能轻易用药,她每次被蚊子咬完都不敢涂药,只能默默忍受。
武汉儿童医院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付桂莉
武汉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付桂莉建议:对于准妈妈和宝宝来说,防蚊 *** 一定要讲求“安全、有效”!首选还是物理 *** 。
目前,网上流行的防蚊 *** 不外乎以下几招,有些已明确是“绕眼子”的啦~
常见驱蚊产品,哪些比较靠谱?
纱门/纱窗/蚊帐
靠谱指数:★★★★★
付桂莉建议,优先考虑物理 *** 防蚊:安装纱帘、纱窗,将蚊子挡在门窗外;床上挂蚊帐,防止蚊子夜间偷袭。
如果到小区玩耍或到户外活动,可穿轻薄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少到花草密集的地方活动。尽管纱门/纱窗/蚊帐是一种古老的防蚊 *** ,但比起化学防蚊 *** 更安全。
驱蚊剂
靠谱性:★★★★
驱蚊剂的有效性的确得到证实,但在购买时一定要挑选健康的有效成分。美国FDA与CDC推荐含有下述4种物质的驱蚊产品:
1.避蚊胺(DEET)
2. 驱蚊酯(IR3535,伊默宁)
3.埃卡瑞丁
4.柠檬桉叶油
要注意的是:
?2月龄以下禁用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
?3岁以下禁用柠檬桉叶油成分的驱蚊剂;
?12岁以下禁用避蚊胺成分浓度 30% 以上的驱蚊剂。
蚊香/电蚊香
靠谱指数:★★★
蚊香、电蚊香片、电蚊香液,原理通过挥发出灭蚊物质,确实很有效。
不过,蚊香一般都含有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等,虽有一定毒性的,但国家对这些物质的添加都有规定。
正规蚊香中的菊酯类含量很低,不会对普通人造成伤害。
但婴幼儿、孕妇等弱势群体长期使用蚊香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和影响,所以这些人群还是慎用蚊香。
灭蚊灯
靠谱指数:★★
依靠发光来吸引蚊子的灭蚊灯,有一定效果。
因为灭蚊灯使用的是紫外线,开启灭蚊灯要尽量在人不在场的时候。不要在睡觉时开一晚上,那样对人体不利。
驱蚊手环/驱蚊贴
靠谱指数:★
驱蚊手环/驱蚊贴主要是香茅精油、薄荷精油等成分。
但驱蚊手环/驱蚊贴受到距离的影响。佩戴在手上,身体其他部位还是会被咬到。好妈自己体验过多种品牌,并没啥效果。
风油精
靠谱指数:★
风油精中的桉油薄荷等物质,都是有浓重气味的成分,有一定的驱除蚊虫效果,但并不明显。更多的是对蚊子叮咬的包有消肿止痒的作用。
植物驱蚊
不靠谱
驱蚊植物中的香叶醇、香茅醇、柠檬醛等物质有一定的趋避昆虫作用,但仅靠叶片散发出来的气味驱蚊远远不够。
这些物质只有在受到啃食等物理损伤时才会大量释放,指望它们灭蚊实在不靠谱。
维生素B1驱蚊
不靠谱
维生素B1溶解后会有一股奇怪又恶心的味道,于是有人用维生素B1熏走蚊子。但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目前尚无充分数据表明维生素B1可以有效驱蚊。
此外,维生素B1在水中并不稳定,遇热、光易分解,溶解在水里喷洒的做法本身就不可靠。
驱蚊软件
不靠谱
各种驱蚊软件层出不群,原理是说靠“声波”来驱赶蚊子。其实,大部分手机驱蚊软件都无法发出超声波,完全没有驱蚊效果。
是时候终结这种烦恼了,为了对付它们,今天要放大招了!
雨过天晴
赶紧清理积水
蚊子在水中产卵,卵在水中孵化为幼虫,幼虫在水中取食生长、羽化成蚊,整个成长环境都离不开水。家里养的水培花卉、阳台上空盆里的积水,都可能成为蚊子孳生的“宝地”。
近期武汉雨水较多,雨停后及时清理周围的积水、勤换花瓶里的水,都能帮助减少蚊子。
有种传统的灭蚊 ***
很靠谱哦
吃过晚饭,爸妈把门窗关紧,每个房里点燃烟熏片,然后全家出门散步……
玩着玩着,爸爸先离队,回家开门开窗。通风半小时后,妈妈和宝宝回家,空气中飘荡着隐隐的药味,这是个与众不同的日子。
从这个“烟熏日”往后,几乎一两个月,家里都没什么蚊子。
这种充满仪式感的灭蚊烟熏片,几乎占领过每个80后的童年记忆(介么暴露年龄的话我会说?!
)。但这波80后当了爹妈,却都不怎么愿意用上灭蚊烟熏片了:含农药成分,烟子大、味道重,感觉用起来很危险。
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这可是武汉防蚊专家、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主任 *** 吴太平的钦点 *** 哦!他说,隔段时间在家用灭蚊烟熏片,可以集中杀死蚊子,能直接减少家里的蚊子,其实是最靠谱的灭蚊 *** 之一。
勾起童年回忆的利器之一↑
灭蚊烟熏片,
真的很危险吗?
它有轻微毒性,很正常。目前证实有效的驱蚊产品,主要依靠避蚊胺、驱蚊酯、三氯杀虫酯等成分来发挥作用。这些都属于卫生用农药成分,毒性很小,且都经过专业测试,只要选购正规厂家生产、合理使用,对健康没啥影响。
购买时认准“农药号”哦。有“农药登记证号”和“农药生产批准文号”的驱蚊商品,说明至少通过两家省级以上的机构进行检测,毒性在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相当靠谱。
不过,专家也提醒,拿过灭蚊产品后,更好及时洗手,不要碰到眼睛和伤口,也不要接触食物哦。
蚊虫叮咬后小妙招
孕妇、小孩的新陈代谢快,身体的三甲胺含量更高。而三甲胺的气味有强烈的诱蚊作用,引起蚊子叮咬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付医生建议孕妈咪和宝宝勤洗澡,外出还是尽量穿长衣长裤防蚊。万一被咬了,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比较安全。
另外,蚊子有趋暗的习性,妈咪和宝宝还是多穿浅色衣服。更好也不要化妆,大多数化妆品都含有硬脂酸,这恰恰是蚊子的更爱哟。
1、聚乙二醇—lyethelene glycol(PEG)
在清洁剂中使用聚乙二醇是为了溶解油脂,同时增加产品的粘度。PEG之后的数字代表的是它的分子量,不同的分子量会影响到聚乙二醇的性质。由于其效力显著,有腐蚀作用的烤箱清洁喷剂中常常使用聚乙二醇类,但是在许多肌肤护理产品中也能发现它们的存在。
聚乙二醇类不仅有潜在的致癌作用,还能导致肌肤的天然滋润成分剥离,使免疫系统易受攻击。
2、酒精(异丙基)—Alcohol ( Isopropy )
作为溶解剂和变性剂,能改变其它物质性质的一种有毒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头发脱色剂、身体磨砂膏、洗手液、刮须后护理液、香味剂及其他多种化妆品中。
根据《化妆品成分消费者指导手册》,摄取、吸入酒精的蒸发物会导致头疼、皮肤发红、头昏眼花、精神抑郁、恶心、呕吐、麻醉和昏迷,摄入一盎司的剂量就足以致命。
3、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
在理想情况下,这是一种与酒精混合的植物甘油—酒精和植物甘油都是天然物质,然而,通常所见的都是用作保湿剂的合成石化混合物,被人们熟知能引发过敏和中毒。
丙二醇是“表面活性剂”,或湿润剂、溶解剂,是防冻液中一种主要成分。用于工业用途的丙二醇和用于肌肤护理产品的丙二醇却在几乎所有形式的彩妆、护发产品、乳液、刮须后护理产品、除臭剂、漱口水、牙膏中都能找到,甚至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也使用。
丙二醇能导致诸如大脑、肝脏和肾脏等全身组织的畸形和变异。但是,在丙二醇含量大大高于工业用途的产品中,像香体棒(身体除味产品)的标签上,甚至没有只字的警告。
4、月桂基 *** 钠-Sodium Lauryl Sulfate(SLS)十二烷基 *** 钠-Sodium Laureth Sulfate(SLES)
这两种近似的化合物由于其去污垢、起泡的能力而广泛应用于清洁剂、化妆品、牙膏、护发素和大约90%的香波以及起泡产品中。月桂基 *** 钠如果与其他化学物质结合,会转化成亚硝酸铵——这是一种致癌物质,它能让身体吸收更多的硝酸盐,比直接吃含有硝酸盐的食品还要有害。
月桂基 *** 钠能在体内停留多达五天,可引发眼睛的不适、皮疹、脱发、头皮屑以及各种过敏反应。在很多冒充天然的化妆品中,这种成分被巧妙的以“椰子提取物”这样的字样含糊掩饰。是护肤品成份最危险的成分之一。
5、烃基苯甲酸甲酯、对烃基苯甲酸丙酯、对烃基苯甲酸乙酯(Methyl and Propyl and Butyl and Ethyl Paraben):
对微生物生长有抑 *** 用,可以延长产品的存放时间。尽管其毒性广为人知,但还是有人使用。能引起过多过敏反应、皮疹。对烃基苯甲酸甲酯是安息酸和甲基类化合物的结合物,有剧毒。
6、合成香精(Fragrances/Parfum):
大多数除臭剂、香波、防晒霜、护肤品和婴儿产品含有合成香精。合成香精中许多合成物都有致癌作用或有毒。
人工合成香料—化妆品内的合成香料种类多达200种。通常不可能知道你使用的化妆品用的是哪种香料,因为产品的成份标签只会简单的标明“香料/香精”。这些香精包括:香茅醇(Citronellol)、水杨酸苄脂(Benzyl Salicylate)、阿尔法甲基(Alpha-methyl)、紫罗(兰)酮(Lonone)、沉香醇(Linalool)、香叶醇(Geraniol)等。
7、人工色素
人工色素通常被标志为FD&C或D&C,后面会接上颜色的名称和标号。例如:FD&C Red (红) No.6/D&C Green(绿) No.6,人工色素被认为是导致癌症的诱因,危害堪比含铅汽油。与此同时,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
8、尿素(咪唑烷基)& D.M.(氯化二苯胺胂)乙内酰脲—Urea(imidazolidinyl) & DMDM Hydantoin
这两种成分只是许许多多能释放甲醛的防腐剂中的两种,甲醇能 *** 呼吸系统,引起皮肤反应,促发心悸。接触甲醇可能导致关节疼痛、过敏、情绪沮丧、头疼、胸口疼痛、耳炎、慢性全身无力、头昏眼花及失眠。甲醛还能使咳嗽、感冒恶化,引发哮喘。其副作用还包括消弱免疫力、导致癌症。
商店中销售的几乎所有品牌化妆品、身体和护发用品、防汗用品、指甲油中,能释放甲醛的成分比比皆是。
9、矿物油(Mineral Oil)
许多护理产品中都使用矿物油(婴儿油是100%的矿物油),涂在肌肤上的矿物油就像一层塑料膜一样把肌肤紧紧包涂,扰乱了肌肤天然的免疫屏障,使肌肤不能通畅呼吸、吸收天然滋润分子(保湿和营养分子)。
肌肤是人体更大的排泄器官,保持其通畅、使其释放出毒素至关重要。但是矿物油阻碍了该过程,使毒素堆积,会造成痤疮和其他紊乱。矿物油还会减缓皮肤运行功能,影响正常的细胞生长,造成肌肤的提早老化。
有机地球,帮你粉碎护肤谣言,健康科学变美~
夏天炎热,家庭蚊子多,很多人爱在花市买上几盆驱蚊香草回家驱赶蚊虫。驱蚊草是驱蚊香草的俗称,也叫香叶天竺葵,是天竺葵属转基因常绿草本植物。
驱蚊草最早是由荷兰、法国的生物学家运用细胞融合技术,将香茅草中能产生香茅醛的基因转移到天竺葵中培养而成的新型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散发驱蚊物质香茅醛,达到驱蚊效果,且具有柠檬香味,由此而得名。驱蚊香草株形优美,气味芳香,具有生态驱蚊、净化空气、提神醒脑、抗菌消毒等功效。
驱蚊草不但驱蚊,还能净化空气。其叶片婆娑,四季常绿,具有美丽的外型,姿态优雅。置于室中,也是非常好的观赏植物。驱蚊香草也非常容易造型,随人意而改变,还可 *** 盆景。驱蚊香草对环境的适应性也非常强,相对与其它花卉不过分要求环境条件,0~ 35℃均可存活,养护管理十分方便,因此非常适合普通的家庭养殖。
最近有花友反映,家里养了一盆驱蚊草,不过家里还是有很多蚊子,没少被咬,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要想让驱蚊草真正发挥驱蚊作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有哪些条件呢?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经权威部门检测证明,驱蚊草确实有驱蚊作用。驱蚊草里面含有一种驱蚊成分,叫香茅醇,它的香茅醇的含量比一般植物高上很多,蚊子一般是不敢靠近的。那为什么驱不了蚊子呢?
首选,驱蚊草在其幼苗时合成香茅醛能力较弱,驱蚊效果不好。但随着幼苗的生长其合成香茅醛的能力逐渐增强,驱蚊的效果也变得越好。当长到株高20厘米,叶片30片以上便具有了较好的驱蚊效果。驱蚊草的植株越高越大,叶片越多,它的驱蚊效果越好。
其次,驱蚊草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愈高气体散发越多,气味愈浓。因此在蚊虫多,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也是其驱蚊的好时机。
另外,空间不一样,需要的驱蚊植株高度也不一样。在15平方米左右的室内,可以放置一盆株高30公分左右,叶片40张以上的驱蚊香草,驱蚊效果更好。一株25公分高的驱蚊草能驱赶10平方米范围内的蚊虫,我们可以把它摆在蚊虫容易进来的窗口、门口,以达到更好的驱蚊效果。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明白驱蚊草不驱蚊的原因了吧,购买驱蚊草时候尽量买植株高大点、叶片多一点,多买几盆就可以达到驱蚊的效果啦。
自打入夏以来
就独得蚊子恩宠
于是
我们就劝蚊子
一定要雨露均沾
可是蚊子非不听
就咬你
就咬你
就咬你
……
一场“人蚊大战”不可避免,驱蚊草、维生素B1、驱蚊软件……网红防蚊 *** 用了个遍,怎么依然收效甚微呢?到底怎样有效防蚊呢?
粉碎防蚊谣言
1、一滴香油能驱蚊
事实上, 香油能驱蚊并没有科学依据 。油性的东西都会产生油膜,相当于皮肤上产生了一层物理阻隔,蚊子不容易叮上。但时间一长,油腻感消失了,保护膜就会消失。所以,香油本身不能驱蚊,而油膜驱蚊的效果非常有限。
2、蚊子偏爱某种血型
其实, 蚊子侦测和定位目标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热量、挥发性化学物质等因素 ,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不同血型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差异。
3、驱蚊草可有效驱蚊
有科研人员检测了驱蚊草等驱蚊植物的效果,结果发现,实验区域内的蚊虫对其无动于衷。事实上,这类植物中的香叶醇、香茅醇、柠檬醛等物质有一定的趋避昆虫作用,但 仅靠叶片散发出来的气味驱蚊远远不够 。这些物质只有在受到啃食等物理损伤时才会大量释放。
4、维生素B1泡水擦身能防蚊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提出:目前尚无充分数据表明维生素B1可以有效驱蚊。此外,维生素B1在水中并不稳定,遇热、光易分解,溶解在水里喷洒的做法本身就不可靠。
5、驱蚊软件能有效赶走蚊子
据称,雄蚊子会不断发出求偶声波,但已经受孕的雌蚊因为不想重复受孕,便会竭力回避雄蚊。驱蚊软件是利用这个原理,模拟雄蚊飞行时震动翅膀所发出的声音达到驱蚊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种类的雌蚊都会拒绝多次交配。另一方面,不同品种的蚊子,翅膀震动频率和声波频率范围有差异,所以 软件模拟的声音很难对所有蚊子都有效 。
6、吃碱性蔬菜蚊子不叮
事实上,所谓的碱性蔬菜和碱性食物并不能改变身体和血液的酸碱度。其实, 只要血液的酸碱度出现微小变化,就会导致新陈代谢失调与紊乱,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这条传言从根源上就是错的。
谁是蚊子的真爱
1、汗腺发达、体温高的人,因为汗液中的乳酸和氨基酸是蚊子喜欢的;
2、呼吸频率较快的人,因为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蚊子捕猎的信号灯;
3、儿童,因为小孩子新陈代谢旺盛;
4、穿深色衣服的人,因为蚊子最喜欢在弱光环境下吸血。同理,蚊子爱叮肤色较黑或肤色发红的人。
怎样有效防蚊
之一:纱窗、蚊帐要装好。不管驱蚊水还是熏醋,都不如物理防蚊安全、可靠;
第二:出门穿浅色衣服。研究表明,伊蚊最喜欢停在深色衣服上。这是因为,蚊子一般栖息在黑暗的环境中,深色衣服正好符合其视觉习惯。此外,深色衣服吸热,夏天会让人的体温升高,也容易招蚊子。过敏体质的人和儿童更好穿袜子、长袖衣裤,并远离草丛、花坛、水池等蚊虫聚集地;
第三:运动或出汗后及时洗澡,少用香水、润肤露等化妆品,因为蚊子喜欢体温较高、容易出汗的人;
第四:家中盆盆罐罐、地漏、下水道、花盆等易积水处,及时清理,有盖子的盖上,能换水的勤换水。
被蚊虫叮咬后怎么处理
如果被蚊虫叮咬,可以用碱性皂液清洗。通过中和蚊虫释放的酸性物质而防止患处肿胀起包。如果已经起包,可以采用持续凉敷的 *** 消肿止痒,比如把湿毛巾放入冰箱冻冷后敷在叮咬部位,每2~3小时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
— END —
版 权 声 明
本文由“科普北京”编创,内容来源网易健康、中国科普网,图片来源 *** ,欲转载请关注账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
人如果被蚊虫叮咬了,会通过点蚊香、喷花露水或者用香薰的 *** 进行驱蚊,那么水果和蔬菜遭遇虫害要采取什么样的 *** 呢?
传统的杀虫 *** 一般是拔除病株或者喷洒杀虫药进行杀虫来达到果蔬的良好生长,然而喷洒杀虫药不仅会对果蔬造成药性残留,还会对土地造成农药危害,那么有没有一种 *** 不仅能有效驱虫,还能不产生污染呢?答案肯定是有的,这不,香茅精油的作用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香茅,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见的香草之一,香茅的茎、叶具有芳香味,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萃取法从鲜香茅或干香茅中提取淡黄色、亮黄色的挥发油,即香茅油。香茅精油因其无毒、无残留、安全等特性,在果蔬生产中的害虫、植物病原菌的抑制、防控等方面成为研究热点。
一、害虫防治
现已发现香茅精油对害虫有驱避、触杀、熏蒸等活性,是一类对环境友好的天然杀虫活性物质,且不同的浓度产生的效果不一样,据研究发现,香茅精油的浓度越高,起到的作用会更好。
香茅精油对柑橘上的吸果夜蛾有驱避作用,悬挂塑料瓶装香茅油防治的效果可达50%以上,香茅油不同趋避处理方式均优于化学药剂处理,且以塑料瓶内装20mL香茅油处理效果更好。并且香茅精油对枸杞蚜虫具有触杀毒力,浓度与死亡率成正比例关系,即死亡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香茅精油的主要成分包括香茅醛、香叶醇、柠檬醛、香茅醇、榄香醇、杜松烯等,其中的香茅醛、香茅醇单体是杀虫驱虫的有效天然成分。香茅精油是来自植物源的驱避剂和毒杀剂,已经成为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之一,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杀虫剂及成虫驱避剂已经得到数据的支持及应用验证。
二、助力保鲜
果蔬因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喜欢购买当日采摘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冰箱内放一日都会觉得不新鲜、不健康,这样就导致了果蔬出现大量的腐烂性的浪费。
其实,果蔬大多呈酸性,在采后保鲜过程中极易滋生灰霉、匍枝根霉、绿霉等腐败菌,导致果蔬腐败变质,对于此问题,近年来,植物精油已经在抑菌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果蔬的采后病害及保鲜,从而延长果蔬货架期。
这与香茅精油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有关,它能够 *** 或杀死果蔬中所产生的病原菌,从而起到保鲜的作用。据研究结果表明,香茅精油具有良好的气相抑制效果,在食品的非接触包装保鲜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它的主要成分柠檬醛、香茅醛对炭疽病菌均有着良好的抑制性。
现如今,精油已经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出现在多个行业和领域,特别是在医疗保健层面上效果显著,在果蔬保鲜当中,它的价值同样是不可估量的,因其作为广谱杀菌剂,具有高效性和长效性,已广泛应用于果蔬贮藏保鲜中。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精油因其无毒无害的特性,它的应用会变得更加广泛,对其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香茅精油的生物活性及其在果蔬中的应用-李海明
驱蚊产品怎么选?买这4种成分的就对了,国际通用天一热,一疏忽,早上起来,宝宝脸上就多了3个包,心疼不已。于是乎,一波驱蚊大作战拉开了序幕,上纱窗,查攻略,调配驱蚊水……请收下这份驱蚊指南,希望大家远离蚊虫骚扰和不靠谱的操作。
一、室内防蚊:防杀结合,能杀就杀。
- 纱窗密封好,蚊帐用起来,电蚊拍舞起来。
- 蚊香/电蚊香片/电蚊香液适当使用,常用的室内防蚊杀虫剂主要成分比较单一,主要是拟除虫菊酯类和新的四氟苯菊酯。
1、选购时注意包装上必须标明:
- 有效成分及含量、
- 农药登记证号、
- 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
- 毒性及标识等。
- 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个等级,标识应当为黑色,描述文字应当为红色。
2、使用时注意:
- 购买正规厂家产品;
- 接触蚊香后一定要洗手。
- 空气不流通的房间绝对不要用蚊香;
- 有婴儿、孕妇、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房间尽量不要使用;
- 盘式蚊香应在睡觉前两小时使用,睡着后尽量不要使用。
3、杀虫原理:
除虫菊酯类对昆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之由兴奋、痉挛到麻痹而死亡。氯菊酯、苯醚菊酯、丙烯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等都是属于除虫菊酯类。
拟除虫菊酯作为除虫菊酯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克服了原生除虫菊酯的不稳定性,用量小、使用浓度低,对人畜较安全,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几乎不存在超过安全剂量使用的可能性。其缺点主要是对鱼毒性高,对某些益虫也有伤害,长期重复使用也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四氟苯菊酯也是属于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四氟苯菊酯的急慢性毒性极低,致畸、致癌性未观测到,杀蚊速度快,用量小。其特点是闪点温度只有35℃,在室温下就可以正常挥发,不用加热,广泛使用于无火蚊香。
二、户外防蚊:能多穿就少露,勤喷驱蚊剂。
- 长衣长裤不漏脚趾。
- 驱蚊剂带着走,勤喷。驱蚊剂能在身体上喷涂出一个屏障,这个屏障干扰了蚊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应器对人体表面挥发物的感应,让蚊子在你身上找不到降落点,从而避开蚊子的叮咬。
《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提供的预防蚊虫叮咬指导原则:
- 远离昆虫筑巢或聚集区域,例如,垃圾桶附近、水塘、未加盖的食物和甜点、果园以及开花期的花园。
- 如果得知孩子有可能暴露于有蚊虫的环境里,一定要给他穿上长裤子和轻便的长袖衬衫和能遮住脚趾的鞋子。
- 避免给孩子穿鲜艳或有花样图案的衣服,因为它们很容易吸引蚊虫。
- 不要给孩子用香皂、香水或发胶,因为它们也很招虫。
三、市售驱蚊产品琳琅满目,直教人挑花眼,驱蚊产品怎么选?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推荐了4种有效的驱蚊成分,他们分别是:
- 避蚊胺(DEET);
- 驱蚊酯(IR3535,伊默宁);
- 派卡瑞丁(Picaridin);
- 柠檬桉叶油(唯一的植物成分)。
这4种成分的安全性都是有保证的,对孕妇无害,不会影响胎儿,但个人建议孕妇慎用,前三种是人工合成的,只有柠檬桉油是天然植物提取。
四、哪些适合婴幼儿使用?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尽量少将驱蚊剂用到婴幼儿身上,只推荐了避蚊胺(DEET)和其替代产品派卡瑞丁(KBR 3023)。不推荐2个月以下孩子使用避蚊胺,且使用的驱蚊剂中避蚊胺(DEET)含量不超过30%。
五、4种驱蚊成分有什么区别?
1、避蚊胺(DEET)
不要和防晒霜一起使用。
1946年由美国农业部开发研制的,于1957年在美国环保局(EPA)登记注册开始民用。用于驱蚊已超过60年的历史,是研究和应用最广的驱蚊成分,对各种蚊虫有效,很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避蚊胺是一种强效溶剂,能使塑料、人造纤维、氨纶、合成纤维组织物、皮革,包括指甲油在内的着色或涂漆的表面溶解。不要使其直接与破损的皮肤接触或在衣物里使用,儿童使用极限浓度是30%,会 *** 眼睛,大量使用时还可能损伤神经。
对于儿童使用避蚊胺(DEET)的浓度、年龄限制及次数,不同国家和地区也给出了不一样的建议。
2、驱蚊酯(IR3535,伊默宁)
IR3535在欧洲已被使用20多年,未见有实质性不利影响报道,对皮肤和粘膜无毒副作用、无过敏性及无皮肤渗透性等优点,摄入、吸入或在皮肤上使用时,不会对人体有伤害,但对眼睛有一定 *** 。
驱蚊效果相对避蚊胺(DEET)较差,(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2年发表的实验报告,20%浓度的DEET驱蚊234分,6.65%浓度驱蚊112分,而7.75%驱蚊酯(IR3535)只能驱蚊23分)。
3、派卡瑞丁(Picaridin)
派卡瑞丁相对 DEET 的一个优点是它不损伤塑料或织物。
具有低急性口服,皮肤和吸入毒性,被列为第四类急性吸入毒性和原发皮肤作用的物质;第三类急性经口,急性皮肤 *** 作用和原发眼睛 *** 作用物质。不是皮肤致敏物,在下述使用剂量水平,没有观察到发育毒性和对后代的影响。试验证明无诱变性。产品用量范围:手按泵喷雾5%~7%,气雾剂10%,湿纸巾5.75%,不与防晒剂复配。(裘炳毅&高志红《现代化妆品科学与技术》-p2233页)
4、柠檬桉叶油
原产自澳大利亚的柠檬桉树的叶子,独特的清新、香叶香气。主要成分为香茅醛、香茅醇和香茅醇乙酸酯,其中真正有效的驱蚊成分为香茅醇和香茅醛,驱蚊时间较短,须及时补涂。
对眼睛有一定的 *** ,香茅醇可能会导致孩子皮肤过敏。在孩子使用方面目前还未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尚无可靠证据证明该物质可安全用于3岁以下儿童,因此美国疾病预防中心和加拿大 *** 都建议不要给3岁以下儿童使用含有柠檬桉叶油的产品。
柠檬桉醇(PMD):
柠檬桉叶油中提取出的单体驱蚊成分。一种天然、安全,不 *** 皮肤,持续有效时间长等特点的驱蚊物质。
提取 *** :
- 从柠檬桉叶油中,精馏、分离出香茅醛,每公斤柠檬桉叶油中,能获得57%的香茅醛(约570克);
- 再从香茅醛中纯化得到其中最纯的单体元素,570克香茅醛能取得的柠檬桉醇仅仅只有302克。
- 每添加1克柠檬桉醇就相当于使用3.3克柠檬桉叶油,所以驱蚊的有效时间会大大加强。
六、综上所述,总结如下:
1、不建议使用燃烧的蚊香,购买产品一定要注意上文提到的重点包装说明,少一个都不行。
2、外出尽可能穿长袖衣服,宽松的长裤子,不漏脚趾的鞋子。
3、驱蚊剂可喷涂在皮肤或衣服上,勿用于皮肤破损处、眼睛及其周围皮肤,避免食用。避蚊胺(DEET)不要喷洒在衣服上,并且在使用后清洗衣物。
4、驱蚊剂的药效与活动量、出汗量有关,如果在户外,药效持续时间可能会缩短,应及时补涂。
5、推荐的4种驱蚊成分,安全性是有保证的,对孕妇无害,不会影响胎儿,但也不建议孕妇多用。对于幼童,则有一些使用限制,比如:2月龄以下禁用避蚊胺(DEET)成分的驱蚊剂;3岁以下禁用柠檬桉叶油成分的驱蚊剂;12岁以下禁用避蚊胺(DEET)成分浓度30%以上的驱蚊剂。
6、对于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安全的防蚊方式是做好物理防蚊措施,确保门窗没有破损,家长蚊拍拿起来,宝宝蚊帐用起来。
7、对于给婴幼儿使用驱蚊产品,建议使用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避蚊胺(DEET)和派卡瑞丁(Picaridin),应先局部试用,以判断宝宝是否对此过敏。
8、给宝宝使用时应先喷在自己手上,然后涂抹到宝宝皮肤上,注意不要涂在宝宝的手指上,避免随食物一起吃下。
9、蚊子不全是夜行动物,比如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一般也喜欢在白天活动,因此白天外出活动时同样需要防蚊。
10、目前,没有科学实验证明维生素B1驱蚊、大蒜驱蚊、声波驱蚊有效,不建议大家尝试,驱蚊手环也是个鸡肋,别浪费钱。
我是安娜,
一个追求独立和财富自由的芳疗师,
我在哈尔滨,
有缘交个朋友,紫金古竹全网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