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汤面的做法,连汤面正宗做法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24 0
教你营养美味的双椒鸡肉面,爽口解馋超过瘾,好吃到连汤都不剩

#头条创作挑战赛#

欢迎大家,我是“中原辣哥”,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我们哦。

吃在我们中国发扬的是如此广大,各种各样的美食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挑选。就算是简简单单的一碗面,搭配上那细碎的鲜绿色小葱花,又有着点点滴滴的香油,让人不自主地食欲大开。尤其是我们大厨做的那道双椒鸡肉面更是让我爱了,美味过瘾,越吃越想吃。

做好了的双椒鸡肉面一端出来,香气就散发开来了,那香味“蹭”地占据了厨房,溢满整个屋子,只是闻着就让人不由自主地吞咽着口水,我一个人就能吃好多。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跟大家说一说教你营养美味的双椒鸡肉面,爽口解馋超过瘾,好吃到连汤都不剩。

美味的双椒鸡肉面

食材:鸡肉、青椒、红辣椒、桃园建民西瓜酱、面条、葱姜、料酒、酱油、胡椒粉、盐

做法:1、先把鸡肉仔细地冲洗干净,去掉血水等杂质后,切成块;把葱姜分别洗净后,切成葱花和姜丝;

2、接下来,把青椒和红辣椒分别冲洗干净,去掉辣椒籽等杂质后,切成辣椒碎;

3、往盛着鸡肉的盆里面,加入适量的桃园建民西瓜酱、料酒和酱油,放入一些姜丝,搅拌均匀,把鸡肉腌制一会儿;

4、往锅里面倒入适量的水,烧开后,下入准备好的面条,煮到六成熟左右的时候,把面条捞出来,过一下凉水,放入盆里;

5、然后热锅烧油,放入腌制好的鸡肉,煎一会儿,放入青椒和红辣椒,加入一点桃园建民西瓜酱,翻炒均匀;

6、再放入煮过的面条,加入一点酱油、胡椒粉和盐,继续翻炒到食材成熟入味,撒些葱花;即可;

如果大家不知道每天该吃什么,欢迎关注我们,我们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美食。欢迎大家前来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哦,非常感谢有您的支持!

西红柿虾肉面这样做,面条爽滑,汤汁香浓,营养味美,孩子爱吃

嗨@大家好!我是“小猫爱厨房”的小猫,今天又和大家见面了,分享生活、分享美食、分享快乐!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味道鲜美好吃的面条:“西红柿虾仁汤面”,这我家孩子特别爱吃的面条做法,今天把它分享给大家,要是喜欢的话,可以试一试面条这么做来吃。

说实话冬天寒冷的天气,早餐非常重要,如果早餐吃不好会让人一天都没有精神,尤其对孩子尤为重要,他们不但要长身体,而且还要学习。所以给孩子做早餐我从不马虎,每天都要细心地给孩子准备好第二天早上的食物,让孩子吃得饱地去上学,能量充足了才有精力学习,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

如果你要是真不知道给孩子吃点啥,就试试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这道快手“西红柿虾仁汤面”面吧!这个面条做法简单又好吃,而且营养丰富,番茄有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润肠通便,清热解毒的作用。大虾肉质肥嫩鲜美,补钙又健脑,不但好吃,还能给孩子补充能量,增强抵抗力。 很适合冬天吃,热乎乎的煮一碗,暖身暖胃,好了不多少了,下面介绍具体 *** *** 。

连汤面的做法,连汤面正宗做法-第1张图片-

——【西红柿虾仁汤面】——

【 *** 主料】:湿面条半斤、西红柿1个、鲜虾10个、紫菜少许、豌豆尖1把

【 *** 调料】:生姜几片、香葱1棵、荤油1勺、盐1勺、辣椒油1勺、香油1勺、香醋1勺、鸡精1勺

—— *** *** 和步骤——

【步骤一】:把西红柿去皮改刀切成小颗粒装入碗中,生姜切成片、香葱切成末,分别装盘,鲜虾去除虾线,把虾皮和虾头剥下来,分开放入盘中备用。

【步骤二】:取一个面碗,依次放入紫菜、葱花、荤油1勺、盐1勺、辣椒油1勺、香油1勺、香醋1勺、鸡精1勺备用。

【步骤三】:锅中放少许油烧热放入姜片炒出香味,放入虾头和虾皮,炒出虾油。

【步骤四】:虾头炒出虾油,倒入西红柿颗粒炒出西红柿汁,把西红柿炒至翻沙。

【步骤五】:西红柿炒至翻沙,倒入一大碗水煮5分钟左右,把西红柿的味道煮出来。

【步骤六】:西红柿味道熬出来,然后用漏勺把里边的渣子捞出来不要,同时放入虾仁煮20秒钟左右,把虾仁煮熟。

【步骤七】:虾仁煮熟,连汤一起起调料碗中,把调料的香味激发出来。

【步骤八】:另外取一个锅,添水大火烧开,把湿面放入锅中煮熟 。

【步骤九】:把煮熟的面条捞出来放入准备好的调料汤碗中,同时放入喜欢的青菜煮的放入面碗中,用筷子搅拌均匀就可以上桌开吃啦!

——烹饪小贴士——

好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西红柿虾仁汤面”就 *** 完成,在寒冷的冬天早上来上这么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搞定,一碗成本不到10元,一点不油腻,非常鲜美好吃,还带有一点点酸味,特别开胃,孩子吃上一口就爱上了。你要是喜欢的话,就试一试吧!就是 *** 的时候要注意这几点。

(1) *** 这个面条更好用新鲜的湿面,湿面口感筋道,味道鲜美。

(2) *** 面条用到的虾更好用鲜虾,鲜虾味道鲜美,没有异味。

(3)虾要把虾头和虾皮去掉,但是不要扔掉,虾头里边的油和虾皮的味道很鲜,虾线也要去掉。

(4)西红柿一定要把汁炒出来,这样熬出来的西红柿汤汁才有味道。

(5)熬煮好的汤汁要滚烫,滚烫的汤汁才能把调料的味道冲出来,面条才好吃。

(6)如果是做给孩子吃的话,可以不放辣椒油,放点香油就可以了。

以上内容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西红柿虾仁汤面”的做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会每天都会为您更新美食做法和技巧,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都可以在下方评论和我互动,感谢支持,感恩陪伴!我们明天再见!

早餐晚餐不知吃什么,就做这碗面,爽滑又筋道,连汤都是鲜的

相信喜欢吃面食的人大都喜欢吃面条吧,尤其是孩子,对于面条的喜欢更是胜过很多大鱼大肉。我家就是这样,每当不知吃什么的时候,问孩子,一半的时候会说吃面条。

相比挂面和外面买的鲜面条,自己做的手擀面口感会更好。没有添加,吃起来也更放心。

相比炒菜、煮饭,面条做起来也更简单。煮一锅,有面有菜还有汤,还能荤素搭配,每人一碗,省事又省心。

我今天做的这个肉丝手擀面,食材简单,但是味道极好,特别适合早餐和晚餐吃。

青菜肉丝手擀面

【食材】面粉、盐、食用碱、猪肉、青菜、豆腐皮、葱、姜、老抽、生抽、胡椒粉、香醋、香油、淀粉

【具体做法】

1,200克面粉加2克盐、1克食用碱增加面的筋性。然后加入100克清水,搅拌成面絮,再揉成一个偏硬的面团,密封醒面半个小时。如果是早上吃,可以将面团放在冰箱,冷藏醒面一个晚上。

2,猪肉切成丝,加少许盐、胡椒粉、少许老抽抓拌均匀。再加1勺淀粉,少许清水再次抓匀,腌制10分钟。

3,醒好的面团移到面板上,再次揉光滑,然后擀成薄薄的大面片。擀的过程中记得撒些面粉防粘,然后来回折叠整理好。

4,根据自己的喜欢,切成宽度差不多的面条。再将切好的面条抖散,这样做的面条根根分明,放几个小时都不会粘连。

5,热锅凉油,放入葱、姜炒香。然后倒入腌好的肉丝,大火炒至变色,再加一勺生抽炒出酱油香味。

6,加入足量的开水,大火煮沸。

7,接着下入面条,煮3分钟左右。

8,再放入豆腐皮和青菜,然后加盐、鸡精、胡椒粉调味,大火煮1分钟。

9,最后再淋入一些香醋和香油增香就可以关火盛出了。

简简单单一碗面,味道超级好。面条爽滑筋道,肉丝鲜香软嫩,加上豆腐皮和青菜,营养就更好了。不知吃什么的时候做上一碗,好吃又饱腹。

饭饭小贴士

1,肉丝先腌一下再炒,能够更好入味,颜色也更好看。

2,手擀面要想筋道爽滑,不断不粘,和面的时候加点盐和食用碱,同时面团稍微硬一点。

3,这里素菜我搭配了豆腐皮和青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随意替换或者增加。


大家好呀,我是饭饭!喜欢厨房,喜欢做饭,用一日三餐来记录平淡的生活。没有特殊情况,每天都会更新,感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祝您和您的家人生活愉快!

手工碱面薄又滑

手工碱面薄又滑

作者:闫德伦

在民勤所有的面食中,能与全羊汤沙米面条媲美的,可能只有手工碱面了。从手工碱面的起源来看,它的历史较长,来源于明代的民勤挽面。据《镇番遗事历鉴》记载:明代时,大户人家宴请社会地位较高的官绅,主食就是挽面加上羊肉臊子,这是仅次于全羊汤沙米面条的更高规格的招待。而民勤手工碱面的做法,从流传下来的挽面的做法可知,就脱胎于挽面。先是用蓬柯草燃成的蓬灰化入水中和面,在反复搓揉成硬硬的面坨后,用擀面杖把面擀得薄如纸张,黄黄亮亮,切成约二尺长的细细的面条后,再用玉米面或者谷糠,混串面条之间,使其不相粘连。挽面是对每一条面再进行搓揉以增其筋骨,而碱面则省去了这道工序。切好的手工碱面,稍加阴晾,即可下锅,煮熟捞出后,放入开水或冷水中反复摆搅,谓之“祭面”,盛入碗中,光滑黄亮的碱面就成了。

与过去吃挽面完全不同,挽面要浇入有肉的臊子,突出的是肉的浓香和面的柔韧。手工碱面却不用臊子,而是用青椒、茄子、西红柿、洋芋、萝卜、芹菜和芜荽做的素卤,再拌上油泼的红辣椒和青蒜。若不是食者有特别需要,所有配套的食材,没有一点荤腥,突出的是菜的鲜香和面的劲道。相同的是挽面和碱面所用的碱,都是蓬灰,也就是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和凉州酿皮子所用的那种形似煤渣的黑中带绿的生物碱,而不是工业用碱。虽然二者都是碳酸化合物,但做出来的面,那种地道的乡土味儿却相差甚远。蓬灰擀成的面,碱性柔和,味道醇厚;小苏打擀成的面,碱性生硬,味道单薄,这可能就是其他地方做不出正宗兰州牛肉面和凉州酿皮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当然,也就做不出正宗的民勤手工碱面来。

正宗的民勤碱面做好后,根据口味不同,可以有多种吃法。先是只拌上油泼的红辣、青蒜和黑醋,吃时,红黄绿各色交汇,酸辣香多味相融,细嚼慢咽中,热流涌身,爽快之极,这种吃法也叫“干拌面”。也可在拌好各种调料后,浇入炒炖好的素卤,因素卤在烹调时,选用了多种新鲜蔬菜,那西红柿的红、茄子的黑、洋芋的黄、萝卜的白,还有青椒、芹菜和芜荽的绿,看一眼就让人食欲倍增,更别说它们的清新鲜香了。各种菜香汇合的卤汤,浸入劲道滑顺的碱面,与已经拌进的红辣、青蒜和黑醋会合,就是鲜上加鲜,香中增香了。那种滑润润、柔筋筋、辣兮兮、酸津津、鲜生生、香绵绵的味道,让人说不清,道不明,难舍弃,忘不掉。也还有一种吃法,就是用炒菜代替素卤,在物质匮乏的那些年代,被称为“炒肉拌面”。只不过是在“干拌面”的基础上,多一道或几道带肉的炒菜罢了。在那个一年难得吃几次肉的年代,人们追求的是肉肥膘厚,哪里还顾得上讲究生活质量。

民勤手工碱面大放异彩,还是近些年的事。在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以后,追求绿色健康,就变得顺理成章。于是,在民勤大大小小的饭馆,或者是农家乐的小院,手工碱面是一道必备的美食,是食客们走进饭馆点得最多的面食。如果哪家饭馆手工碱面做得好,肯定是生意兴隆,门庭若市,但若哪家饭馆连手工碱面也做得差强人意,那一定是不接地气,不善经营。就是城里人下乡走亲戚,主人假如能做上一顿手工碱面,比杀几只鸡还让客人高兴,会让他眉笑颜开,称心如意。倘若有外地客人来民勤,端上几碗手工碱面,吃得大汗淋漓后,会有宾至如归、受到高看的感觉。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不论是民勤还是外地的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喜好,由过去那种对肉食大快朵颐、狼吞虎咽后的志得意满,悄然转向知味善味尚精尚美的如愿以偿。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很多地方的大街小巷,有了民勤手工碱面专营店,不少过惯了城市生活的人,对众多美食视而不见,而要慕名走进民勤手工碱面馆。不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是独特的风味极具诱惑。那么,朋友,你还犹豫什么?当你从远方而来,领略了大漠粗犷辽阔的优美风光后,再吃两碗酸辣韧劲的民勤手工碱面,我相信你一定会对你的行程说出一个字:值!



编辑:节会和宣传推广科

葱花面条

小时候生病了,发烧,头晕眼花,一整天到夜里,啥也没吃,肚子饿空了,还是吃不下任何东西。

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东西吃。因为太穷了,白面是个很奢望的东西。

母亲实在没有办法,就给做了一碗葱花面条。

我透过昏昏沉沉的目光时断时续地看着母亲做这碗葱花面。

先把葱花用盐腌上,除了盐和几滴香油,没有其他佐料,然后烧水,放面条…

再醒来就是被母亲端着面条叫醒的时候,挣扎着坐起来,试着吸溜了一小口,顿时感觉这就是天底下更好吃的东西,一口气吃完,连汤都没剩…

第二天,神奇般地好了。

还想再喝一碗葱花面条,放一点点香油的那种,可是母亲却不给做了。

因为,白面,实在是太少太珍贵了。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我永远难以忘记那种香味。

今天,可以随便吃,随便吃比葱花面条更美味的东西。在超市里、商场里、大集上带着孩子们随意挑选他们喜欢吃的东西,我跟在欢呼雀跃的他们身后,看着他们挑剔的那种神态,不由感叹:你们真的是太幸福了。




一碗汤面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们分享一部让亿万人泪目的微电影《一碗汤面》。

故事描述了一镇上的小面馆,生意越来越红火,但生意再红火,老板夫妇都要把2号桌留着,不让客人坐。老板说这是给财神爷留着的。谁知这一留就是19年。

原来在19年前的除夕夜,夜已经很深了,老板夫妇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正要打烊,老板的小儿子正准备关闭店门。这时,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店门前,母亲弱弱地问道:“可不可以买一碗热汤面?”老板娘转头看着老板,老板点头说叫她们来吧。老板娘招呼着母子三人在2号桌坐下,老板娘问就一碗汤面吗?母亲面露尴尬地点点头:“就一碗”。老板重新开火煮面。老板娘又问大过年的也不炒两个菜?母亲低着头回答:“吃碗热乎的就行了。”老板看出了母子三人的心酸,就又多加了半把面,并多加了一个炒鸡蛋。不一会,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就端上了桌。俩儿子狼吞虎咽的吃着一碗面,妈妈连筷子都没拿,就在一旁看着。吃着吃着,懂事的大儿子问:“妈妈,您不吃吗?”妈妈答:“妈不饿”。可他们哪里知道妈妈不是不饿,而是舍不得吃。老板娘悄悄向老板吐槽,这啥家庭啊,三个人才点一碗面,老板让她不要说喽。这时,弟弟把面全部吃完了,俩儿子吵了起来,哥哥对弟弟说:“谁让你吃那么多呀,妈还没吃呢。”妈妈制止大儿子后,问小儿子吃饱了没有?小儿子回答:“没有,妈我还想吃。”妈妈听后不知所措,难过地低下头,因为她身上只有一碗面的钱。这时,大儿子解围地说:“妈,等我以后挣钱了,天天请您们吃面条”。妈妈听后愣住了,看了看大儿子,又看了看小儿子,觉得特别对不起俩儿子,她直了直腰板说:“不就是一碗面吧,你俩要是乖,妈以后还带你们来吃。”说完,她叫老板娘结账,在兜里摸了摸才掏出5块钱放在桌上,但视线久久才从5元钱上移开。走出店后,母子三人相互依偎着向巷子深处走去。老板夫妇看着母子三人落寞的背景,心里很不是滋味。

转眼又到了第二年除夕夜,还是去年那个时间,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这家面馆。母子三人在2号桌坐下后,母亲还是叫了一碗汤面,老板娘照例问要不要来点别的,母亲照旧回答,来碗热乎的就行。老板看了看母子三人,悄悄给老板娘说大过年的要不给他们做三碗面,意思是三碗面只收一碗面的钱。老板娘认为这样不好,会使他们很难为情。老板心领神会,又抓了一份面丢进热锅里,两人会心一笑。俩儿子们也长大了,比以前更懂事了,在吃面前非要妈妈先吃,妈妈拗不过,就喝了一小口汤。大儿子说今年一碗面的份量比去年多很多。但妈妈清楚是好心的老板煮面时多加了一份。结账时,老板娘接过钱,却发现钱多出了5元。老板娘将5元钱退给母亲,母亲不肯,几人互相推让,最后那5元钱还是塞进了母亲手里。走出门时,他们母子三人向老板夫妇深深鞠了一躬,并说了声谢谢。老板一家忙不迭的回礼,目送他们离开。

第三年除夕夜很快又到了。这一年,物价上涨,每碗汤面涨成8元。老板在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连忙回到店里,他知道那母子三人可能会来,他取下标价木牌,将每碗汤面的价格改回5元。看到老板这样,老板娘有些醋意,问那母子仨人是做啥子的呢?老板回答,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他们是我们的财神爷。这时,母子三人果然又来了,老板夫妇又笑脸迎上去和他们寒暄。而且将2号桌上的预留牌拿走,原来这2号桌是为他们母子三人预留起的。这一次,母亲要了两碗面,虽是这样,老板依旧放了三碗面的量。面上桌后,两个儿子分别先让妈妈吃一口面,妈妈吃后才知道两儿子爱吃这面的原因。妈妈高兴的向两儿子说了声谢谢,妈妈也向两儿子说出谢谢的原因。原来,两儿子父亲两年前因车祸去世,欠了很多债务,原本要很多年才能还清,但因为大儿子的认真送报,小儿子为妈妈和哥哥煮饭,让妈妈安心打工,债务今天就还清了。之所以除夕夜很晚才来吃面,也是妈妈工作的原因。

此后17年来,母子三人再也没去过面馆,但一碗汤面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面馆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火爆,生意再火爆,老板都不让客人坐2号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在别人有困难时,哪怕是一碗汤面,就会给他们很大的温暖和鼓励。我们要为老板夫妇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点赞,更要为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母亲点赞。喜欢此类型感人电影,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下期见。

为啥商贩卖的湿面条不会粘在一起?答案来了,或和你想的不一样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民间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进门吃饺子,出门吃面条。面条是我们经常会吃到的一种面食,很多人会将面条作为主食来吃,尤其是北方的人,相比于米饭更喜欢吃面。

面条做法简单,而且吃起来方便,并且具有较强的饱腹感,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很多人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其他的美味早餐,便会选择煮上一碗面条,搭配一个鸡蛋或者一根火腿,满足一天的能量。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呢?当我们自己在家 *** 面条时,如果不能在擀好的面条上方撒上一层面粉,很快就会粘在一起,但我们在外面买到的面条,却从不会出现粘在一起的情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01

简述:吃面条的好处

1.养发护发

面条中含有大量铜元素,对于发质改善有一定帮助,适量吃面条可养发护发,改善毛发干枯毛糙等现象。

2.平衡血糖

面条不仅营养丰富,不含脂肪,而且还能分解脂肪,使胰岛素保持正常稳定的水平,有助于平衡血糖。

3.增加营养

口感筋道的面条通常含有较多蛋白质,蛋白质可维持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而且面条中富含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有多种矿物质成分,常吃面条可增加营养。

4.提高注意力

在饥饿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吃面条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注意力,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5.减肥瘦身

相对于馒头米饭来说,面条含有的热量较低,适合减肥瘦身的人士食用,再加上面条吃了之后有很强的饱腹感,可以减少你的摄入量,从而抑制你的食欲,吃的少自然瘦得多。

02

为啥商贩卖的湿面条不会黏在一起?答案来了,或和你想的不一样

1.在加工的时候商家会做“手脚”

有一些商贩在售卖鲜面条的时候与我们在家里 *** 的面条湿度并不一样,正规的商家会不断进行揉面,通过技巧以及机械的揉搓,面团变得更加柔韧,看上去晶莹剔透,不易粘连。

不过也有一些黑心商贩,为了能够节省成本,节约时间,会在加工面条的时候动一些手脚,添加胶类物质,从而提高面条的柔韧性,让其变得口感丰富,根根分明。

2.做面条时加入少量食盐

许多商贩为了让面条变得更加筋道,它会在 *** 时添加少量的食盐,它会加入少量的食用碱,使面条看起来更加的干爽。

这两种物质的加入,使得面条不易产生粘连情况的出现,所以大家在做面条时也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来减轻面条之间粘连情况的出现。

3.添加胶类物质

超市中所售卖的面条,在 *** 过程中也加入了少量的胶类成分,通常在揉面的过程中,配合焦虑物质进行相互混合,达到面块劲道、清香的目的,吃起来更加的有韧性。

焦虑物质也并不属于 *** 成分的化学添加剂,而是属于可正常食用的物理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面粉的口感以及新鲜程度,避免出现空气粘连的情况,大家可放心食用。

03

这3种面条尽量少吃,没有营养还贵!

1.鸡蛋挂面

鸡蛋挂面非常常见,说起来这鸡蛋也很便宜用鸡蛋做噱头感觉总是缺了点什么,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也算加入鸡蛋的,仔细看下配料表会发现这里面没有鸡蛋,只有一种叫做蛋黄粉或者鸡蛋粉的东西。

这蛋黄粉主要是鸡蛋液干燥成粉,这样运输和保存成本就都非常低,但是这鸡蛋当中的营养成分也会遭到破坏,并且这蛋黄粉在挂面中添加的也不超过10%,正常只有5%左右,这样你还不如直接买个鸡蛋加进去来的有营养。

2.杂粮挂面

杂粮面比普通挂面脂肪含量低、膳食纤维高,适合老人以及肥胖人群食用,比如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但要买真正的杂粮面还是需要仔细甄别的。

首先看配料表中的杂粮是否排在之一位,占比是多少,少于50%的就不要买了。其次看粗杂粮粉前面是否有“精”字。如果粗杂粮粉排配料表首位,且没有“精”字,才是真的粗杂粮面。

3.火鸡面

火鸡面甜辣的韩式口感不仅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就连大多数孩子也喜欢吃。这种面条的名字本身就很吸引人,独特的口感也让人爱不释手,之所以叫火鸡面,可能是因为其 *** 辣的口感,实际上它不过是有一些辣味调料的面。

火鸡面其实就是换了一种口味的方便面,仍然属于油炸食品,这类东西吃多了不但影响身体发育还影响大脑发育,阻碍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本身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只是包装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方便面。

面条的营养结构是比较单一的,建议大家在吃面条时更好是搭配一些蔬菜和少量的肉类,如此一来可以平衡营养摄入也可以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单纯面条吃多了同时,也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比如容易发胖。影响健康等等。 因此,为了营养均衡,我们可以在面条中加入蔬菜、鸡蛋、瘦肉等。

上顿面 下顿面 #做法简单又营养

炫西红柿鸡蛋刀削。

吓我一跳,好好吃饭。吃饭就吃饭喊这么大声。我哪次不好好吃饭了,开个小差盯这么紧,果然勺子比筷子方便多了。我也不懂非要我学用筷子干嘛,我能用勺子卡卡炫。

都说到这里了我赶紧给自己点个赞。我虽然爱吃面条,她能给我连整三顿面配料都不带换的。什么一个西红柿可以煮三顿面不然浪费。也就我这么好养了,埋头大吃了一口厉害了我自己。尴尬了下巴上的汤汁赶紧收一下。我怎么这么乖想想都便宜了我妈,赶紧再给自己点个赞。我虽然很挑食,但是我妈每顿会把我喂饱。我消化不了的东西我自己就不吃了,所以我肠道没有负担脾胃嘎嘎好。不说了我赶紧把面炫完等下出去遛弯去了。

一家连面条都非常下酒的面馆,路过的粘食小店也不错



上周探店的粘食店,就是小兔来吃面偶然发现的,今天来看看这家面馆咋样。


一进店装修风格非常的“下酒”,无论是音乐还是墙上的标语,都不太像面馆呀!然而扫码点餐会发,面的品类还真可以,热菜冷菜甜品全都有。




豌杂面

老曲这碗是汤面,吃面的过程中,肉酱和豌豆会沉底,用勺子仔细捞,别放过它们。




汤面咸香中带着辣椒的香气,味道浓郁,和这盘萝卜泡菜最配了,一口面一口泡菜,神仙的味道啊!




豌杂面小兔一直喜欢吃干拌的,上面的肉酱和豌豆跟汤面一样多,拌面的时候就是黏唧唧的,特有食欲。




一大口面咬下去,到后面越吃越麻,越吃越重口,此时来一口焙煎芝麻酱拌冰露草,两种截然不同口味的食物在口中碰撞,一下就和谐了。




鸡架

鸡架有好几种做法,这款好像是嚼馋嘴把,只有它是辣炒的,甜辣口,加了很多糖,并且在炒之前应该过油了,因为它的骨头都是酥的,有些部位都快成肉干了,挺好吃的,纯纯下酒菜。




凉糕

好好的一颗爱心形状凉糕,上桌时发现一个勺子已经把爱心搓破了,没有拍到美美的照片。。。


*** 嫩犹如豆腐般细腻丝滑,红糖和桂花,淡淡的甜蜜,淡淡的清香,绝对是解腻神器!




小兔算账

豌杂面(汤面)1碗

豌杂面(干拌)1碗

冰露草的小清新1份

小泡菜1份

凉糕1份

团购价28.8元

+馋嘴鸡架16.8元

+大窑5元

总消费:50.6元

用餐人数:2人

营业时间:10:30-21:30

探店日期:2023年3月1日

《付胖妹·江湖菜面庄小酒馆》地址:十一纬路180号


我最难忘的队伍上的伙食:如浮雕般结冰的菜,一锅海枯石烂的面条……|裘山山

去年接待完最后一桌年夜饭后,经过一年的闭店装修,位于福佑路242号的上海老饭店豫园店已于2023年1月17日正式焕新回归。始创于1875年的上海老饭店原名老荣顺馆,是本帮菜享誉百年的金字招牌。陈龙 摄

我很少写到吃,盖因为不善厨艺。我曾深刻反省,老妈的厨艺超级棒,我为此写了一篇《厨房超人》赞美她。老姐也不错,基本继承了老妈的优良传统。我是怎么回事呢?某一天忽然想,是不是因为我长期当兵的缘故?长期吃队伍上的伙食,导致之一,对伙食不挑剔,第二,感觉没必要学,专业的事有专业人士做。所以有了不挑剔的嘴巴和容易满足的胃。每次下部队,部队领导在饭桌上客气说,我们伙食一般,你将就了。我总是大嗨嗨地说,没关系,当兵的嘛。言下之意,我是很好对付的。

其实部队领导也就是客气一下,那些摆上来的菜一点儿不亚于饭馆里的。现在部队炊事员要考个烹饪师什么的,轻而易举。不止是机关,就是基层连队也一样。记得十几年前我跟工作组在 *** 走边关,突袭一个连队午餐,真是很好,四菜一汤,色香味,加上营养,俱全。现在就更好了,已经是六菜一汤了。老话说,人是铁饭是钢。那么战士是钢的话,伙食必须是金刚了。

当然,以前不行的。至少我当兵的时候不行。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是大锅菜,每人拿着碗排队打菜,一人一勺,一荤一素。所谓荤,就是有点儿肥肉的白影子。偶尔菜炒多了,一人一勺还有剩,炊事员就拿着大勺敲着菜盆喊,加菜了加菜了!男兵们纷纷起身踢倒凳子一窝蜂奔向窗口,女兵们纹丝不动,只用余光扫一眼。女兵们哪敢添菜,连添饭都要三思而行,因为站起来添饭很显眼,男兵们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下次开寝室卧谈会时就会说,某某好能吃哦,还添饭!这对女兵来说,相当于说自己是饭桶。

我有时一碗饭也不够,毕竟十八九岁的年纪,为了吃饱又不添饭,就在舀之一碗饭时,悄悄按压一下,多加一勺。有一回过八一节,连队包包子,肉馅儿的。炊事班长表态说今天包子管够,随便拿。一时间所有人都成了饿虎扑向大箩筐。我也左右开弓拿了四个。吃完回到寝室,发现寝室还有一盆,又吃了俩,创下了一顿六个包子的光辉纪录。后来,此生,再也没有超越过,一直保持着这个更高纪录。年轻就是好。

当兵三年,记忆中连队伙食的高光时刻,就是过年了。我在给爹妈的信里作过汇报:“春节过得很愉快。年三十下午会餐,十二个菜,都挺高级的。初一一大早吃汤圆,初三又吃了饺子。”这么不好吃的人,将此一一记录,可见心满意足。可惜“挺高级”的十二个菜没留下菜名。

过年之外,就是吃饱为主了。因为我们是话务员,要值夜班,故还有夜宵。所谓夜宵,就是白水煮面条加几片莲花白和几颗葱花,很寡淡,没有肉臊子也没有鸡蛋——鸡蛋面是病号饭,生病才能吃。连队伙食的一大特点,就是一种菜要吃很久,因为一买就是一卡车,甚至几卡车。所以留在我记忆里的夜班面条,其伴侣一直是莲花白,没换过别的。

即使如此,每每吃饭哨音响起,大家还是跑得飞快,站在食堂门口唱歌的时候,也是越唱越快,完全不顾节奏。比如“日落西山红霞飞”,唱到“米嗖辣米嗖,啦嗖迷倒瑞”时舌头都转不过来了,旋律直接被口水淹没,泣不成声。

连队吃饭前要唱歌,这个光荣传统不知始于何时。带队的总是很体贴,尽量找短一些的歌,比如《团结就是力量》《下定决心》之类。如果确实比较长,就先说,只唱之一段。

有位老友写了篇回忆部队生活的随笔,很生动,其中一个故事我至今难忘:他刚当兵时,连队天天吃大白菜,大白菜整整齐齐贴墙码着,顶到天花板。一颗颗严丝合缝,跟砌砖一样。他眼巴巴地问炊事班长,咱们什么时候吃点儿别的菜呀?班长说,吃完这些白菜再说。于是他每天进食堂,都先去看那堵菜墙,眼见着那墙一点点矮下去了,被士兵们消灭了。终于有一天,只剩墙基了,而且是半拉墙基。他高兴坏了,第二天唱“米嗖辣米嗖”的时候格外响亮。哪知走进食堂,眼前不由得一黑——不知何时,也许是半夜三更,大白菜又垒到天花板了,依然严丝合缝,跟砌砖一样,完全符合直线加方块的内务风格。他说,那是我长到18岁时,之一次体验到什么是绝望。

虽然那时候连队伙食比较单一,但有一大优点,就是实在。不管好坏,管够。大锅大盆子大铲子——印象中,我们连队大铁锅跟饭桌那么大,炒菜铲子像铁锹。那锅盖是实木做的,死沉死沉,我要拿起来,必须两只手一起用力,再用肚皮顶着。轮到我去炊事班帮厨时,只一天就被请回了。

早些年,很多新兵对部队上吃饭可以管够感到震惊。有个将军告诉我,当年他从乡下入伍来到部队,发现部队无论是米饭还是馒头,都是随便吃的,忍不住热泪盈眶: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每顿可以吃够。由此也对爹产生了一腔怨恨——他爹是个大干部,明知他在乡下一直吃不饱,为何不早些把他送来当兵?

为吃饱饭当兵,是早些年很多老兵的真实愿望。但是随着生活越来越好,这样的愿望不复存在了,有些家里条件好的兵,还会嫌连队伙食不好。也是这个将军告诉我的,他当政委时下连队检查工作。连队干部汇报说,最近连里有些战士挑剔伙食,经常不去食堂吃饭,去军人服务社买方便面火腿肠吃。他没说话,进了炊事班,拿起盐罐子舀了几大勺盐放到正在烧的汤里。中午他进食堂和大家一起吃饭。一喝到汤,兵们都被咸到发苦的汤给惊住了。他站起来说,知道这汤为什么那么咸吗?因为那里全是你们父母的汗水。你们的父母生怕你们吃苦,给你们寄钱,可你们好意思这样喝掉父母的汗水吗?

至此,连队的这个风气被扭转过来。

说到汗水,我必须再讲另一个故事。一个工作组到边防连队检查工作,这个连队因交通不便,只能自己养猪自己种菜。一桌丰盛的菜肴摆上桌后,炊事班班长用标准手势指着一桌菜说,首长,这是我们全连官兵的汗水,请吃吧。工作组的同志们一时间面面相觑,难以下筷。呵呵。连队的兵们就是这么朴实可爱。

我的一位老领导,是个敦厚人。他下部队去蹲点,在某边防团。团里的几个头头很紧张,虽然以前也来过大领导,但来一下就走了,这次大领导是要住一周,他们生怕条件差、招待不好,先给机关打 *** ,找熟悉的人问,这位领导喜欢吃什么,他们好安排伙食。机关的人说,首长是河南人,喜欢吃面条。这好办,他们马上找了个善做面食的炊事员。之一天,一碗正宗的手擀面端上来了。首长连连夸赞,这面好,这面地道。第二天,从早到晚,炸酱面、番茄鸡蛋面、牛肉面分别占据了三餐。第三天,一碗刀削面再端上来时,首长终于面露难色,支吾了一阵说:这个,这个,我也可以吃点儿别的。

这真不是我编的,老领导亲口说的,一想到现场的状态,我很不厚道地哈哈大笑。朴实的边疆官兵们。

一般来说,我下部队很少去连里吃饭,毕竟不方便,也给人家添麻烦。我就在机关食堂吃,或者就和几个团领导一起吃。一边吃饭,还能一边听他们聊聊,补充采访。有一回在一个 *** 边防团吃饭。坐下后,团长看了一圈儿饭桌问,哎,我那个菜呢?炊事员连忙说,哦忘了忘了。马上拿来。我心想,团长还搞特殊啊?而且还这么公开?过了一会儿,菜上来了,是一个白色碟子,里面是切好的蒜片,淋了酱油。他笑眯眯地跟我说,我真是离不开这个,没它吃不下饭。说完还跟我客气了一下:你来不来点儿?女同志不喜欢吧?其实我是能吃生蒜的,对他的特殊爱好一点儿不惊讶,只是出门在外,还要和人谈话,绝不敢碰。

但那碟蒜,让我过目不忘。因为它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也是采访时听一个老十八军首长说的。当年他们进藏的时候,根本吃不到蔬菜,更不要说下酒菜了。有一回搞到一瓶酒,几个人凑在一起喝,怎么也找不到下酒菜,连花生米、黄豆都没有。干喝酒感觉不对劲儿,喝酒也是需要仪式的。于是他们想出个法子,捡了一盘鹅卵石,洗干净,撒了些盐,冒充花生米。每人喝酒之前,拿筷子夹一颗石头舔一下,再喝。这下找到感觉了,喝得兴高采烈,非常尽兴。

还有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首长,一辈子戎马生涯。因为生得高大威猛,自然好胃口。但战争中吃不到个啥,有一回好不容易搞到一个肘子,炖得又软又烂,什么调料都不用他就一口气干掉了,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后来嘛,日子越过越好,吃得也越来越讲究,就是肘子也有各种做法。老首长依然很怀念那个白水炖肘子,可是无论是家里还是机关食堂,都不会让他吃那样的肘子了。有一次,身为大领导的他,代表上级去一个单位宣读命令。他到那个单位后先奔食堂,直截了当跟炊事班说,去买个肘子炖上。人家请示怎么做?他说就白水炖。然后他回到会议室召 *** 议,宣读命令,是一份表彰这个单位的嘉奖命令。单位当然要搞庆功宴,中午就在食堂里摆了一桌子菜,鸡鸭鱼肉还有海鲜。老首长举起酒杯,说了些祝贺的话以及勉励的话,就放下酒杯悄悄去了炊事班。那白白的肘子已经炖趴了,一大碗,撒了些葱花,配了一碟酱油,放在一张木凳上。老首长就坐在小凳子上,一言不发埋头开吃,一口气干掉。

故事是一位当时在场的人讲给我听的,但我总觉得我也亲眼看到了,我还觉得他吃的时候一定想到了当年,想到了战场。他一定吃得非常有滋味,非常过瘾。这位老首长高寿一百〇一岁,我觉得肘子功不可没。

经常下部队,吃队伍上的伙食,还是有几餐很难忘的。

一次是在 *** 。我在一家陆军医院采访,正赶上老兵退伍,在食堂开欢送会。食堂很简陋,水泥地,十几张木桌,每个桌子配四条长木凳。重点在于,当时是12月。当菜一样样端上来摆到桌上,院领导的话还没讲完,就已经冰凉了,因为我看到每盘菜上面,浮着一层白乎乎的薄冰。而香肠火腿上面,则凝固着白色猪油。

这就是 *** 的冬天。

在我感到惊诧时,官兵们却视若无睹,他们的全部心情都在离别上。每一个上去讲话的人,都是哭着下来的,每一个敬酒碰杯的人,都含着眼泪,甚至抱头大哭。那天我就简单吃了一点儿最后上来的面条。但桌上那些如浮雕般结冰的菜,永难忘记。

另一次是在北川。汶川大地震后,我和同事去北川采访。一路上以干粮为主。矿泉水加干粮。进到北川后,我在一个指挥部的帐篷里见到了老朋友,某分区参谋长,他地震当夜就进北川了。我见到他,还顾不上寒暄,就被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吸住了眼球,肚子咕噜咕噜地直叫唤。他明察秋毫:没吃饭吧?来来,吃碗面条。

那面条一看就是在锅里煮了不少时间了,已看不到条状,其中隐约能见到粉红色,应该是午餐肉,还有些黄绿色的,大概是菜叶子,总之是一锅海枯石烂的面条。我舀了一碗,不由分说送下肚,真觉得太好吃了,是世上更好吃的面条。

我原先一直以为,伙食这个词是部队特有的,后来一查才发现并不是,所有集体办的饭食都叫伙食,就是很多人在一起吃饭的意思。

伙这个字,人和火在一起,最初的意思就是做饭吧?后来和夥字通用了,有了很多人吃饭的意思。

但为什么我会觉得,只有队伍上的伙食,才是正经八百的伙食呢?是不是因为,吃队伍上伙食的人,都穿着绿色的军装?

一定是了。

作者:裘山山

编辑:钱雨彤

标签: 做法 汤面 正宗 面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