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它是“冬季之一米” !养肾、祛湿、调脾胃,每天一把,延年益寿,补出好身体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胃寒怕冷、腹泻便溏、不能吃凉的之类的症状,尤其是女性朋友还容易手脚冰凉,甚至晚上都冷得睡不着觉……
这可能就是胃中虚寒了。
而说到调养脾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药。但今天可可要给大家推荐另一种食材,有“水中人参”之誉的芡实。它不仅是补肾高手,还能调理脾胃、祛湿气!很适合现在吃~
1
健脾双补还能祛湿
芡实又名“鸡头米”,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
1补肾
芡实甘补涩收,入肾经可以用于肾气不固的腰膝酸软、肾虚遗精、早泄,也可以固肾缩尿,辅助治疗尿频和小儿遗尿。
2健脾胃
芡实是一种补脾功效特别出色的食材,它能提高脾胃功能,也能缓解脾虚,对于因脾虚引起的小便不利和腹泻便溏等症,都有一定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3祛湿气
芡实具有补中益气、止泻、除湿祛湿等功效,尤其是跟茯苓、薏米搭配,祛湿功效翻倍。
2
花样吃法,总有一个适合你
1芡实豆浆助补肾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柳红芳柳医师给我们带来一碗补肾豆浆,还在里面加了2个祛湿的宝贝!
补肾豆浆
【材料】核桃30克、芡实15克、茯苓30克、黑豆和黄豆适量。
【做法】核桃、茯苓、芡实磨成粉,然后和事先浸泡的黑豆、黄豆放到豆浆机里打成豆浆。
【提示】适合肾虚、精力不足、记性变差、头发变白容易脱落的人。食用前可咨询医师。
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的功效。核桃营养价值丰富,有“万岁子”、“长寿果”、“养生之宝”的美誉。
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皆为大脑组织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能滋养脑细胞,增强脑功能。
核桃中的分心木千万不要丢,用它泡水喝,也有补肾的作用。
2期颐饼,能健脾
张锡纯,被称为近代中医之一人。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当中,记载了一道叫期颐饼的药膳。百岁为期颐之年,张锡纯之所以把这种饼命名为期颐饼,是因为他认为常吃期颐饼,有望活到100岁。
前面说,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胃中虚寒的问题,而期颐饼就很适合用来解决这一问题。
健脾期颐饼
【材料】鸡内金1份、芡实2份、面粉3份、白糖适量。
【做法】首先把芡实淘水去浮皮,晒干后打粉;再把鸡内金打粉,用滚开的热水浸泡;
约6小时后,把鸡内金水倒入芡实和白面中和面,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
面团捏成很薄的小饼,烙成焦黄色即可。
【提示】食用前可咨询医师。
鸡内金能消食和胃化水饮、涩精止遗、活血化瘀;小麦制成的面粉有养心功效;芡实性味干涩平,归脾肾两经,能补脾益肾、涩精止遗、去肾中水湿、补气健脾;白糖能补中益气、补胃益肺。
3芡实鸡蛋糖水,缓胃痛
做法:取100g鲜芡实,洗净后与适量黄冰糖、水入锅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0分钟后打入2个鸡蛋,再煮3分钟左右撒少许桂花,出香味后即可出锅。(2人份。)
新鲜芡实软糯可口,加鸡蛋做成糖水,不仅能起到补脾止泻的功效,还有助于滋阴润燥,很适合腹泻后的人及经常胃痛的人作为饮食调理方使用。
(我是大医生官微)
#我的养生日常-远离秋燥#鸡头米炒虾仁?鸡头米桂花糖水鸡头米即新鲜的芡实。 最简单的吃法是桂花糖水鸡头米。 吃上一碗鸡头米,才知苏州好滋味。 鸡头米为苏州葑门南塘特产,每年中秋前后上市,在苏州有“南塘鸡头大塘藕”的美誉。 (摘自百度) 下一碗阳春面,用鸡头米炒虾仁做浇头,那味道,谁吃谁知道~
By 似水流年_0517
用料- 新鲜鸡头米 200克
- 虾仁 200克
- 青豆胡萝卜 少许
1、如图准备好材料,河虾虾仁用白胡椒粉?料酒抓匀
2、锅中倒入适量油,入胡萝卜丁?豌豆粒翻炒片刻
3、倒入虾仁继续翻炒至虾仁断生卷起,加少许盐和白糖调味
4、加入鸡头米翻炒40秒即可
5、出锅装盘,此菜用勺吃才过瘾,一口一勺,一勺一口……
6、以下是延伸吃法:下一碗阳春面……鲜鸡汁?盐?荤油?葱花?镇江锅盖面酱油
7、面条煮熟
8、用面条汤把料汁冲开
9、面条捞起,浇上鸡头米炒虾仁即可开吃
10、鸡头米桂花糖水就超级简单咯,用冰糖?水煮开,倒入鸡头米煮一分钟即可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今日食普:芡实(鸡头米)芡实
为睡莲科植物芡的种仁。
中国人吃芡实历史久远,全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所以别名也多,鸡头米、卵菱、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鸿头、水流黄、水鸡头、刺莲蓬实、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等。
芡生于池沼湖泊中,为水八仙之一。其叶贴在水面上,比荷叶大,有皱纹,叶面呈青色而背面呈紫色。芡实茎、叶有刺,花在苞顶,犹如鸡喙,故云“鸡头米”。花苞表皮很多刺,除去外壳,取出里面形状如鱼目的果实。再剥出来的种仁才是芡实。
原产地在苏州的芡实称为南芡或苏芡,以口感软糯香嫩,营养价值高而闻名。由于苏州鸡头米品种及其口感独特,比莲子Q弹,成为当地市民秋季餐桌必备的食补佳品。
苏州周边水网密布,有很久的种芡传统,果实大而无刺,新鲜芡实呈嫩黄色,干燥后呈米白色,口感软糯香嫩。尤其是吴中区葑门南塘或娄葑镇群力村种植的所产,更是抢手优质佳品。
因城市化导致产量越来越少,加工大多依赖人工,剥1斤肉最快的也要2小时,至今无法被机器完全取代。因此供不应求,价格逐年上涨,居高不下。
南芡秋季9月份前后上市,周期只有55天。现在可以真空冰冻保鲜,保存期至少1年。
不过,南芡已经移植于湖南、广东、皖南等地,产量有些增加。江西省余干县是我国目前更大芡实集中连片种植区,2015年被授予“中国芡实之乡”。
主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的为北芡,也称刺芡,质地略次,密生刚刺,采收较困难。果肉暗红色,缺乏糯性且难以煮烂,嚼之有残渣,一般干燥后药用或磨粉做米糊。一些奸商将北芡实磨皮打光冒充南芡高价出售。
芡实功能补中益气,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在我国自古作为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未老先衰之良物。
最简约的吃法是沸水中清氽,吃的是原汁原味。这种吃法对鸡头米的质量要求很高。太嫩的缺乏质感,老了又显得"粳",还要要绝对新鲜。也可与红菱、白果、银耳等一起蒸煮,熬制桂花羹,或配其他荤素菜肴等。在江南不愁吃法。
作为食疗,芡实常与莲子肉、山药、白扁豆、茯苓等食物一同食用。著名的八珍糕中即用这几样食疗两用食材。
浙江嘉善西塘古镇又在八珍糕基础上简化,只以芡实粉和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做成普通小吃芡实糕,成为当地之一美食。
经流传,江南很多水乡,如上海的枫泾古镇、浙江的乌镇、西溪,乃至扬州东关街等都有类似的桂花芡实糕售卖。
芡的长茎可长达丈余,中间也似莲梗有孔有丝,嫩鲜时可剥皮做菜肴,也叫鸡头菜、芡荷梗。
鸡头米又名芡实,因形状如鸡头,所以称之为鸡头米,是江南一带的特产。
By 三分钟热度的南希
用料- 鸡头米 80克
- 青豆 100克
- 胡萝卜粒 30克
- 咸鱼粒 50克
- 姜末 适量
- 料酒 1勺
- 盐 少许
- 水淀粉 3勺
1、一小块咸鱼切成小粒,泡入水中半小时,去除盐分。鸡头米,青豆,胡萝卜粒放一起清洗干净。
2、锅中加入清水烧开,将鸡头米,青豆,胡萝卜倒入,过水1分钟,捞出凉水冲洗干净,备用。
3、锅中倒入适量油,放入姜末、咸鱼粒快速翻炒至鱼肉发白,淋上少许料酒去腥。
4、倒入青豆、鸡头米、胡萝卜粒一起翻炒,加一些水防止粘锅。再加少许盐调入味。
5、淋上水淀粉,快速炒两下,即可出锅。
6、鸡头米口感紧实,有嚼劲,青豆清甜,咸鱼粒咸香适中。配在一起色彩清新,口感层次丰富,风味十足。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湿气缠身生百病!医生:一碗四神汤,早晚喝一点,赶走大湿凶怎么睡都睡不饱好疲劳,四肢莫名水肿、头昏脑沉,排便不干净,尤其渐渐变肥胖却瘦不下来等,有这一些困扰的人,大概脱离不了中医所谓的“湿邪”。
中医有一句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难怪排湿是很重要的养生关键。
中医减重根据肥胖类型去湿制水、健脾、活血行气
突然体重增加、水肿消不掉、身材大走钟,被肥胖压的喘不过气,到底肥胖与湿气之间有什么关联?中医有解决的法宝吗?
肥胖症的原因不外乎湿、痰、水、瘀等,因为肺、脾、肾的功能失调,相对运输养分、利水效能减弱,新陈代谢循环就变差,人就容易有肥胖、水肿等现象发生。
中医 薏米 陈皮 中药 红豆 减肥 养生 健康
因此,中医减重会根据肥胖类型以去湿制水、健脾、活血行气等 *** ,来改变体质并调节人体脏腑和内分泌,使气血顺畅、加速新陈代谢,甚至将体内多余水分、废物、毒素一一排除。
体内湿气多,恐来自错误饮食习惯
有一些人喜好高糖、高油、高脂的三高饮食习惯,本来就容易引起血脂、体脂过高。
过量摄取的热量,导致肝脏分解代谢减慢,分解脂肪的脂酶活性变弱,易造成脂肪堆积,这就是痰湿体质形成的原因。
再加上三高饮食会产生的自由基,容易让血脂在动脉管壁上沉积,造成动脉硬化,进一步引起血管老化。
尤其是高糖饮食的习惯,过多的糖量,会对肝脏的代谢造成很大负担,因为过多的糖类无法被人体吸收,容易在体内变成脂肪,最后更加重脂肪肝的严重程度。
中医 薏米 陈皮 中药 红豆 减肥 养生 健康
去除体内湿气:饮食、运动、日常生活多管齐下
要除去体内湿气,还是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
透过运动、清淡饮食及避免湿邪,能改善痰湿体质,帮助身体轻松去除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1、运动可以纾压,活络身体器官,加速湿气排出。
现代人多动脑、少运动,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室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起的能力变弱,试试看从最简单的每日走1万步、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任何让身体有点喘又不会太喘,微微会流汗的运动,可以活化气血循环,增强水湿代谢。
中医 薏米 陈皮 中药 红豆 减肥 养生 健康
2、饮食方面建议七分饱,更好的方式就是均衡且适量的饮食。
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过量饮酒也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发炎;精致甜点及油炸食物,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无 *** 食用也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
3、日常生活也要注意,潮湿下雨天避免淋雨,避免穿潮湿未干的衣服,同时水分的摄取也要适量,如此对于湿重引起的水肿身材,会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 薏米 陈皮 中药 红豆 减肥 养生 健康
以下特别推荐一道排湿四神汤,提供有湿气困扰的人食用:
【排湿四神汤】:
这是针对一般体质的补益肠胃、强壮筋骨、排除湿气推荐的食疗。
材料:淮山100克、茯苓20克、莲子20克、芡实20克、当归10克、米酒少许、盐少许。
作法:
1.锅中放入所有的药材,加入2000mL开水煮滚后转小火再炖煮半小时。
2.食用前滴入少许米酒及盐即可。
中医 薏米 陈皮 中药 红豆 减肥 养生 健康
功效:
山药补益脾胃;茯苓利水渗湿,适合经常水肿的人;莲子养心益肾,能够缓解因心肾不交产生的虚烦失眠、心悸等状况;芡实益肾健脾、收敛固涩的特性,对于经常软便、腹泻的人有帮助;适合常拉肚子、身体虚弱的人,用于调理脾胃,帮助排除湿气。
您还有哪些疾病预防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健康知识。
广东人对芡实都不陌生,芡实又称鸡头米、鸡头莲、刺莲等,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功效,有“水中桂圆”的美誉,是家庭煲汤常用的食材。比如说这段时间岭南地区溽热难耐,很多人湿困缠身,煲汤时就特别适合放些芡实,利用它祛湿健脾的功效。
那么该如何挑芡实呢?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陈晓庆主管药师介绍芡实的主要鉴别特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
芡实有南芡和北芡之分
南芡:也称苏芡,为芡的栽培变种,原产苏州郊区,现主产于湖南、广东、皖南及苏南一带,外种皮厚,表面光滑,呈棕黄或棕褐色,种子较大,种仁圆整、糯性,品质优良。
北芡:也称刺芡,有野生也有栽培,主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质地略次于南芡,外种皮薄,表面粗糙,呈灰绿或黑褐色,种子较小,种仁近圆形、粳性,品质较南芡差。
芡实挑选三部曲
一看:看颜色。除去内种皮显白色,有光泽,颜色偏黄的一般为旧货。市面上还有一种是去除了外种皮的白色芡实。
二闻:闻气味。被熏过硫磺的芡实闻起来会有酸味,可能是虫蛀后再加工的,更好不要购买。
三咬:咬质地。芡实富含营养成分,干燥不够容易发霉、长虫。齿咬松脆易碎,为干燥者;若是略带韧性,则为含水分较多者。
总的来说,芡实以身干、无虫蛀、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碎末及皮壳者为佳。
芡实如何储存?
买回来的芡实应如何储存呢?广州中医药大学之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华成坤主管药师介绍,芡实更好能密封保存,并置于通风干燥处,防蛀。芡实由于含大量淀粉,在储存中极易遭虫蛀,如果将芡实与生大蒜按20:1的比例,把生大蒜瓣用纱布包好放置于装好芡实的容器内,即可产生良好的防虫效果。(陈辉 张秋霞)
它是“冬季之一仙”!每天一小把,吃出好身体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胃寒怕冷、腹泻便溏、不能吃凉的之类的症状,尤其是女性朋友还容易手脚冰凉,甚至晚上都冷得睡不着觉……
这可能就是胃中虚寒了。
而说到调养脾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药。但今天小二要给大家推荐另一种食材,有“水中人参”之誉的芡实。它不仅是补肾高手,还能调理脾胃、祛湿气!很适合现在吃~
1
健脾双补还能祛湿
芡实又名“鸡头米”,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
1
补肾
芡实甘补涩收,入肾经可以用于肾气不固的腰膝酸软、肾虚遗精、早泄,也可以固肾缩尿,辅助治疗尿频和小儿遗尿。
2
健脾胃
芡实是一种补脾功效特别出色的食材,它能提高脾胃功能,也能缓解脾虚,对于因脾虚引起的小便不利和腹泻便溏等症,都有一定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3
祛湿气
芡实具有补中益气、止泻、除湿祛湿等功效,尤其是跟茯苓、薏米搭配,祛湿功效翻倍。
2
花样吃法,总有一个适合你
1
芡实豆浆助补肾
补肾豆浆
【材料】核桃30克、芡实15克、茯苓30克、黑豆和黄豆适量。
【做法】核桃、茯苓、芡实磨成粉,然后和事先浸泡的黑豆、黄豆放到豆浆机里打成豆浆。
【提示】适合肾虚、精力不足、记性变差、头发变白容易脱落的人。食用前可咨询医师。
茯苓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的功效。核桃营养价值丰富,有“万岁子”、“长寿果”、“养生之宝”的美誉。
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皆为大脑组织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能滋养脑细胞,增强脑功能。
核桃中的分心木千万不要丢,用它泡水喝,也有补肾的作用。
2
期颐饼,能健脾
张锡纯,被称为近代中医之一人。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当中,记载了一道叫期颐饼的药膳。百岁为期颐之年,张锡纯之所以把这种饼命名为期颐饼,是因为他认为常吃期颐饼,有望活到100岁。
前面说,很多朋友都有胃中虚寒的问题,而期颐饼就很适合用来解决这一问题。
健脾期颐饼
【材料】鸡内金1份、芡实2份、面粉3份、白糖适量。
【做法】首先把芡实淘水去浮皮,晒干后打粉;再把鸡内金打粉,用滚开的热水浸泡;
约6小时后,把鸡内金水倒入芡实和白面中和面,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
面团捏成很薄的小饼,烙成焦黄色即可。
【提示】食用前可咨询医师。
鸡内金能消食和胃化水饮、涩精止遗、活血化瘀;小麦制成的面粉有养心功效;芡实性味干涩平,归脾肾两经,能补脾益肾、涩精止遗、去肾中水湿、补气健脾;白糖能补中益气、补胃益肺。
3
芡实鸡蛋糖水,缓胃痛
做法:取100g鲜芡实,洗净后与适量黄冰糖、水入锅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0分钟后打入2个鸡蛋,再煮3分钟左右撒少许桂花,出香味后即可出锅。
新鲜芡实软糯可口,加鸡蛋做成糖水,不仅能起到补脾止泻的功效,还有助于滋阴润燥,很适合腹泻后的人及经常胃痛的人作为饮食调理方使用。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常识」药食同源之芡实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
芡实
性味:性平,味甘、涩。
功效主治:水中的珍馐佳蔬,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之功,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芡实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脾虚临床化验指标)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使肺癌、胃癌的发病率下降。
使用禁忌:凡外感疟疾、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产后孕妇皆忌之。
芡实茯苓粥
材料:芡实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
做法:将芡实、茯苓捣碎,加水适量,煎至软烂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用法:日分顿食用,连吃数日。
功效:补脾益气。适用于小便不禁、尿液混浊、阳痿、早泄。
(编辑 党宣部段晓晶)
石家庄市中医院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微信号:yzxlcy
加关注
?咨询 *** :0311--89639522
?医院地址:石家庄市中山西路233号。
?乘车路线:市内乘1、快1、6、快6、11、30、34、325路到新百广场西下车沿中山路西行100米路北。
投稿邮箱:sjzszyykprc@163.com (投稿请注明投稿人信息)
【原标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常识」药食同源之芡实】 鸡头米一次吃多少合适?芡实吃法有讲究,生吃熟吃功效完全不同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个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鸡头米。又称“芡实”,这种口感Q弹、营养丰富的食材,让不少食客为之倾倒。但是,你知道鸡头米一次吃多少合适吗?它的吃法又有哪些讲究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揭开鸡头米的神秘面纱。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鸡头米的营养价值。鸡头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健脾益肾、补气固精等功效。同时,它还含有一种叫做“鸡头米多糖”的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因此,适量食用鸡头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那么,鸡头米一次吃多少合适呢?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食用50克左右的鸡头米较为适宜。这个量既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又不会造成负担。不过,由于个人体质和饮食习惯不同,具体的食用量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鸡头米的吃法。首先,生吃鸡头米可以保留其原始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将新鲜的鸡头米洗净后,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搭配水果或蔬菜沙拉。此外,熟吃鸡头米也能展现出不同的风味。可以将鸡头米煮粥、煲汤或炒菜时加入,使其口感更加软糯。
值得注意的是,生吃和熟吃鸡头米所起的功效有所不同。生吃鸡头米有助于保持其清凉性,适合在夏季食用。而熟吃鸡头米则更有利于发挥其温性,适合在冬季食用。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鸡头米的营养价值、适宜的食用量以及不同的吃法。适量食用鸡头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益,但需注意控制食用量,以免造成负担。同时,生吃和熟吃鸡头米所起的功效也有所不同,应根据个人需求和季节进行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更好地了解和享用鸡头米有所帮助。
“鸡头米”喜迎丰收 小小芡实撑起农户“致富伞”央视网消息:芡实又被称作“鸡头米”,有药用价值。眼下,江苏泰州的芡实迎来了丰收,我们一起到采收现场去看一看。
在江苏泰州市顾高镇,140多亩芡实进入成熟期,种植户们正抓紧采收成熟的头茬芡实。芡叶层层叠叠铺满池塘,种植户们穿梭其间,熟练地拨开芡叶,取出芡实。脱壳剥离后,一粒粒圆润的“鸡头米”就可以打包进入市场售卖了。
在泰州市张甸镇,种植户们这几天也开始了头茬芡实的采收。种植户介绍,今年每亩成品产量能达150斤左右。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销售渠道,被销往全国各地。今年预计芡实种植每亩销售额1万元左右,亩均利润可达3200元。
近年来,泰州市利用水乡地貌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芡实、菱角等水生农作物的种植业,2023年水生农作物种植面积达4.95万亩,年产量预计超过12万吨。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