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丸,菟丝子丸的组成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8 0
中医宝典:“菟丝子”,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

 【传说故事】

正由于菟丝子的依附与缠绕的特性,古代由此演绎了一个个美好的夫妻相依和感情缠绵,以及相依不相离的故事。

相传,有位美丽多情的女子小蔓,爱上了一位知书达理的青年男子春生。小蔓坚贞不渝,圣洁高贵;春生寒窗苦读,发愤图强。应试之期来临,春生收拾行装,上京赶考。小蔓在君临行之际,送上一块锈着诗文的罗帕,诗曰:“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说罢,流下泪滴。春生接过罗帕言道:“菟丝从长风,根茎无断绝。无情尚不离,有情安可别。”小蔓甚感欣慰,依依不舍的送春生上京赶考。

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有数月。由于相离时间太长,又无音信,小蔓由思念而产生怨气,咏道;“菟丝故无情,随风任颠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小蔓见景动情地诉说菟丝、女萝本来经常在一起,不离不弃,缠缠绵绵。而今一人却远离他乡,又担心春生的考试情况而发生还不如一棵草的怨声。

小蔓泣不成声的发出无可奈何的感慨:“南山幂幂菟丝花,北陵青青女箩树。由来花叶同一心,今来枝条分两处。”一位大嫂劝说小蔓,春生定会考取功名,金榜题名而返。数月之后,一天突然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原来是乡亲们前来报喜。春生考取状元。小蔓这时头上戴上红花,穿上绿萝裙,出来迎接,两人择日成婚。喜烛高照,好不热闹。新婚之夜,小蔓含情默默地羞红了脸:“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生有时,夫妇会相宜。”春生此时此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紧紧地抱着小蔓流下幸福的泪水。

菟丝子人工栽培与豆科植物混种,育期约100d左右。其种植技术是,采种与种子处理于6月中下旬,先播大豆,后播菟丝子,与大豆混播。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cm先开沟条播大豆。用豆种量180~225kg/hm2(比常规大豆播种量约多1倍)。大豆出苗后要精心管理,确保全苗、齐苗,这是栽培菟丝子寄主植物的关键。首先要使大豆生长旺盛,才能为菟丝子提供良好的寄主植物。待大豆株高20~25cm时,约15d左右,即可播种菟丝子,切勿早播,否则菟丝子出苗后,找不到寄主植物就要枯死。菟丝子播种在大豆豆棵株旁,越靠近豆棵越好,播时在大豆苗株旁顺畦开沟,将菟丝子种子与细沙混拌均匀,然后均匀撒人沟内,覆盖细肥土,以不见种子为宜,播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7d左右即可出苗,用种量为22.5kg/hm2。

性味

味辛、甘,性平。

归经

归肝、肾、脾经。

为调元上品,肾家多火.强阳不痿. 大便燥结 者.忌之.无根.蔓延草上.子如黍粒.得酒良.拣去杂子.酒淘净.去土晒干.放瓷器内.

正品 菟丝子呈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粗糙。放大镜下观察表面有细密深色小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硬。用开水浸泡,表面有粘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无臭,味微苦、涩。以色灰黄、颗粒饱满者为佳。

伪品 据调查,全国尚有同属多种植物的种子在不同地区作菟丝子使用:

菟丝子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外用具有消风祛斑之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本草纲目》:主治阳萎、遗精、尿频、不易孕育、腰膝冷痛、目昏不明及肾阳不足之泄泻水肿等。如菟丝子丸(菟丝子、茯苓)培补脾肾,五子衍宗丸(菟丝子、复盆子、枸杞子、五味子、车前子)治阳萎不育。

菟丝子茶

选用菟丝子10克。洗净捣烂,加红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可以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久服能益寿延年,也可治肾虚男女不育症。

菟丝子狗肉汤

备菟丝子15克,狗肉300克,盐、味精、姜、葱各适量。洗净狗肉,整块放入开水内氽透,去净血沫,切成块。将狗肉放入锅内,同姜煸炒,加入料酒,然后将狗肉、姜一起倒入沙锅内。再将菟丝子用布袋装好扎紧,与盐、葱放入沙锅内,加清汤适量,用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烧至肉烂即成。经常食用可以温肾壮阳,补益精髓。

芫花菟丝子酒

备芫花、菟丝子适量,酒一升,将两种药物浸入酒中,三日后可以饮用。能够治疗浮肿水肿,胸腹积水等。

菟丝子药酒

将适量菟丝子泡入500毫升或1000毫升酒中,白酒、米酒、黄酒皆可。浸泡七日后可以直接饮用,可以起到非常稳健的补肾益肝的功效。

菟丝子粥

备菟丝子30~6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先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或用新鲜菟丝子捣烂,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此粥分早晚服,7~10天为一疗程,隔3~5天再服。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的阳痿、早泄、小便频数、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人带下、习惯性流产等。

服用菟丝子有副作用吗?

一般来说,菟丝子本身并没有什么副作用,对人体也并不存在什么危害。其出现副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一是食用者本身并不适合食用菟丝子,从而导致健康问题。二是食用用量和 *** 出现问题。

1、菟丝子的不适宜人群

孕妇、血崩者、阳强、大便燥结、肾脏有火、阴虚火动这六类人都不适合吃菟丝子的。如果食用就很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其症状主要体现在原有疾病的加重上。

2、过量服用菟丝子可导致副作用

菟丝子的一般正常用法用量是一次6~12克,外用则应适量取用。如果是服用丸药,而菟丝子丸的大小为梧桐子那么大,那么一次服用20—30粒即可。如果过量食用,就很可能会导致燥热等症状的出现,从而导致副作用的发生。

菟丝子的副作用及禁忌有哪些?以上就是相关的介绍。因此,为了保险起见,食用前更好咨询医生,并听取医嘱服用菟丝子,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一个中成药,补肾界的世外高手,补益肾精之一方 补肾强肾 阴阳同调

大家好,最近有很多患者来给我说,平时总是感觉腰膝酸软,浑身乏力,而且小便还特别多,还特别急,同时还有失眠多梦、牙齿松动、头晕耳鸣、脱发等症状。睡着的时候,还老是出一些虚汗,醒来就没有了,手心脚心也老是出汗。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都是因为肾精不足导致的,肾精是我们肾中的精华物质,主要是负责濡养我们的四肢、脏腑,给我们身体提供能量。如果肾虚,就会从头到脚诸多虚弱症状。想要改善这些病症,我们就要从补肾精入手了。

今天,就来给你推荐一个补肾精的世外高手,它出自我们“一代宗医”,朱丹溪之手,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专治肾精亏虚之症。


这个方子主要由“五子”组成,这里面的五子指的是枸杞子、菟丝子、车前子、五味子、覆盆子这5味药。因为中医讲子能生精,就像我们土地种下种子,它就会繁衍不息的生长一样。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

首先是菟丝子和枸杞子,可以固肾填精,滋补肝肾,可以强腰膝,壮筋骨;然后是五味子可以益气生津,固精止遗。最后是车前子和覆盆子,有益肾、固精、缩尿的功效。这两味药搭配可以解决尿频尿急,小便不畅等问题。


那有人会问了,沈医生我和上面的症状不太一样,应该怎么用药呢?下面我就教大家根据自己症状来参考用药。

如果你平时还特别怕冷,常年感觉手脚冰凉,怕冷,而且小便也增多了,经常拉肚子,腰膝冷疼,这是因为肾精亏虚伴有肾阳虚导致的,可以在这个的基础上再搭配一个桂附地黄丸来温补肾阳。

那如果你还有失眠多梦、头晕耳鸣、小便黄,口干咽干,这是因为肾精亏虚加有肾阴虚导致的,可以再搭配一个六味地黄丸来滋补肾阴。

那如果你还总是感觉浑身乏力,没有精神,有时候还会出现尿频,夜尿多,漏尿、遗尿的症状,而且总还出虚汗。这是因为肾精亏虚伴有肾气虚导致的,这时,我们可以再搭配一个金匮肾气丸补肾气。

菟丝子丸,菟丝子丸的组成-第1张图片-

还有些人整天头晕乏力,没有精神,腰酸腿痛,失眠多梦,心慌,心神不宁的,感觉全身哪里都虚弱,这是因为肾精亏虚和气血两虚导致的,我们可以用五子衍宗丸搭配一个十全大补丸来补肾益精,气血双补。

但是,中医讲究辨证,每个人的体质和病因都是不一样的,就算症状相似,用药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用药前一定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不要私自用药。

补肾不健脾,一场空欢喜,解读一个中成药,脾肾双补

粉丝:老师,最近我收到很多粉丝说他们有一个朋友,补肾效果不明显,想了解一下如何有效地补肾。

和:有很多人啊,夜尿频繁,尿液浑浊,甚至有泡沫,整天没啥劲儿,浑身乏力,大便还不成型,女同志呢,白带异常,月经不调,男同胞呢,时间短,力不从心,尝试了很多补肾的 *** 啊,但是不顶事,这啊,主要是没有兼顾到脾。

其实这种情况呢,不仅是肾虚了,脾也虚了啊,需要脾肾双补,脾呢,是后天之本,脾运充足啊,可以给肾精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以养后天,来达到养先天的目的,最后呢,再补一下我们的先天之本,用来反补后天,脾肾双补,健康长寿,那如何才能补肾又补脾呢?

今天我给大家解读一个茯菟丸,健脾补肾,益气养阴。

其中茯苓可以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山药呢,可以健脾养胃,补气养阴,它俩配合呢,可谓是健脾祛湿界的王炸选手,祛湿的同时呢,又不会损伤阴液,滋阴的同时呢,又不会过于滋腻脾胃。

菟丝子可以平补肝肾,然后加了一个五味子,可以很好地收敛固涩,补肾生津,它俩搭配啊,可以很好地补肾益精,滋补的同时呢,又不会过于的上火。

最后加一味莲子来收尾啊,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可以使得各药性很好地被吸收。

最后整体看下来,脾肾同补,镇益心神,益气养阴,最后还能固精收涩,通利小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啊,药是好药,但还是需要辨证后再用药,因为很多人啊,并没有系统地学过医学,所以无法准确判断自己,是否适用,盲目跟风不可取。

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积极讨论,我会抽时间,给大家免费解答的,关注我,了解更多中医知识,我们下次再见!

行事疲软,千年补肾固精方—五子衍中丸,填精髓,扶阴阳,充肾气

肾为先天之本,乃五脏六腑之根,人体气血阴阳皆系于此。肾气足,则五脏六腑功能协调,气血充足,抵抗力强,不易生病;肾虚损,则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皆受影响,致使百病丛生。常言道:“十肾九虚,肾虚则百病丛生。”

中医上有一则补肾固精的良方,名为五子衍宗丸,由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5味药组成。方中“五子”是植物种子,取“以子补子”之义,既有补肾益精,助于繁衍宗嗣的作用,又蕴含生发之气,滋补阴血、益气温阳。故有“古今种子之一方”之称。

王先生,30岁,自述3年前开始出现精门不固,滑精的情况。夜里无梦滑精,劳累后更容易滑精。白天稍微看见男女亲热举动,也要滑精。更别提男女之事了:行事疲软,稍触即泄

这3年期间,患者被折磨的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无精打采,干什么事都感觉没劲,提不起兴趣,而且记忆方面也大大减退,导致自己工作上总是出现很多纰漏。但又不好意思到医院就诊。后来无意一次在平台上看到我的文章,很认同我,正好离的也不远,于是前来就诊。

面诊时,了解到患者除了以上问题外,平时还伴有食欲不振,畏寒怕冷的情况。观其舌脉象发现:脉象沉细,舌质淡胖。于是综合辩证为:脾肾两虚,命门火衰。

具体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

中医讲:肾主生殖,主封藏。封藏需要依靠肾气的固摄作用。如果肾气不足,固摄失常,那就会容易出现遗精、滑精的问题。这就是中医上常讲的精门不固。我们再看患者脉像沉细、舌质淡胖、腰膝酸软、记忆力下降,这些都是典型的肾精亏虚、肾气不足的表现。

另外患者还畏寒怕冷,所以还兼有肾阳虚,因为肾 *** 有温煦作用,肾阳不足则温煦失常,那身体就会感到一派寒像。而纳呆不欲饮食,则说明其脾也比较虚弱。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治疗上就需要:补肾填精,固摄肾气,温补肾阳,健脾益气了。

于是方用:菟丝子、枸杞子、党参、白术,五味子、覆盆子,龙骨、牡蛎、车前子,炒芡实、金樱子、莲须。

方中的枸杞子,负责补益肾精。菟丝子,除了可以补益肾精,还能平补阴阳,以温肾阳为主。枸杞子,也是性温的。所以两味药配合,就有较为平和的补肾阳的作用。

五味子和覆盆子,具有收涩作用,可以固摄肾精。车前子在这,负责制衡上述四味药的温补之性,同时补而有泄,令补而不滞。

党参和白术,用来健脾益气;龙骨、牡蛎、金樱子、芡实、莲须增强固摄之效。

结果,患者服用一个多月以后,诸证悉平,身体状态大大改善,滑精现象基本消失。

精血亏虚?一剂双补丸,两味中药,阴阳双补,大补精血、延年益寿

很多人问我肾虚怎么补,如果你肾虚时间不长,仅仅是阴虚或者阳虚,比如说阴虚的话,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等,但是症状不那么明显,用点六味地黄丸就可以,那如果说你是阳虚呢?经常怕冷,有点尿频,舌头颜色颜色有点淡,那么用点金匮肾气丸就可以,但是我们肾呢,它是水火之宅,阴阳之根,肾虚、除了阴虚、阳虚、还有阴阳两虚的,这时候怎么补呢?

你会发现很多人肾虚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即怕热又怕冷的情况,这种就是阴阳两虚了,因为中医上讲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意思就是肾阴虚时间久了可以导致肾阳虚,肾阳虚时间久了也可以导致肾阴虚。所以我们在补这个肾阴或者是肾阳的时候呢,我们也是要兼顾阴阳两者之间的关系。明代中医张景岳就有这么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那么,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因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意思就是补阳要兼顾补阴,补阴也要兼顾补阳,

那今天和医生就教你用两味中药,阴阳双补,哪两味中药呢?就是菟丝子和熟地黄,这两味中药是出自方剂,双补丸,双补丸,顾名思义就是阴阳双补、精血共济的一个方子。

这其中菟丝子可以平补阴阳,既能补肾阳,又能益 *** ,不燥不滞,是平补肝、肾、脾三经阴阳的良药,湿可燥,燥可润,虚可补,实可清,寒可温,热可降。无论何种体质都可以用。

熟地黄,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等作用。凡血虚、肾阴虚及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各种证候,比如肝肾阴虚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等,以及肝肾精血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血虚萎黄、眩晕耳鸣等都可以用。

两味药组合滋阴补阳、大补精血、适用于阴阳两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房劳伤肾等症。大家学会了吗?

一个补肾方,补肾的世外高手 千古种子之一方,补肾填精,阴阳双补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肾是人体精气的大主管,而肾精主宰着人的生长发育,肾精充裕,人体才会健康,精力充沛,少生病,如果肾精亏虚,那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中成药,俗称补肾精的高手,被称为千古种子之一方,可以补肾填精,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个医案。

张先生,35岁,主要表现经常神疲乏力,腰疼腰酸,双腿发软无力,尿频,尿急,最重要的是,欲望减退,影响了夫妻间的关系,为此特意前来求诊。


了解后发现,病人还失眠健忘,牙齿松动,经常头晕耳鸣,偶尔腹胀腹痛,同时手脚发凉,天气变冷后膝关节,双腿疼痛麻木,最奇怪的是他白天怕冷出虚汗,但到了晚上睡觉,却感觉燥热,开始失眠盗汗,伸出舌头一看,舌中有裂纹,舌质淡,舌苔白腻,两边有齿痕

辩证分析:肾精主生殖,肾精不足所以欲望减退;肾精不能充养脑髓耳窍,所以头晕耳鸣;肾为腰府,肾虚则腰痛腿软;肾阳虚不能温煦四肢肌表,所以出现怕冷出虚汗,手脚发凉,天气变冷后关节肌肉疼痛麻木的情况,肾主二便,所以尿频尿急

肾阳虚不能温煦脾胃,所以偶尔腹胀,腹痛;“阴阳互根互用”,阳虚日久则伤阴,导致肾阴虚,虚火扰动心神,因此病人晚上失眠盗汗,怕热烦躁;舌体需要肾精的滋养,肾精亏损则舌中有裂痕。

综上所述,诊断病人为典型的肾虚,肾精不足,肾阴阳两虚所致,对此给予补肾精的代表方——五子衍宗丸加减治疗,其方组成:党参,柴胡,白术,肉桂,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熟地,五味子,车前子,肉苁蓉,茯苓等。

病人服药一疗程后表示,腰膝酸痛,精神不佳,欲望减退,怕冷,失眠,膝关节疼痛麻木等好转明显,随即又根据自身情况,对药物进行调整巩固治疗一疗程恢复。

总结:五子衍宗丸是补肾精首选方,但是很多人也有类似的症状,用了为何没有效果?这个关键点就是在辩证上,虽然是肾精亏虚,但是亏虚时间长了,肯定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有的是肾虚加脾虚,有的是肝郁,还有的湿热重,有的是寒湿瘀夹杂,临床上病人一个人一个样子,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灵活加减用药,这个时候就不适合单纯用中成药,需要一人一方,用药后身体产生变化,药物也要根据情况来变更。这也是为何很多人说吃这个药没有做有用的原因,不是药不好,是没有辩证对自己的病因。没有不治病的药,只有不会辩证的医生。

肾精亏虚,五子衍中丸没用,教你一招效果翻倍

为什么肾精亏虚用五子衍中丸没用呢?今天和医生教你一招,作用翻倍。

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出现了身体早衰的现象,比如牙齿松动了,还出现了很多白头发,发现记忆也比以前差了很多,舌头伸出来一看,很多裂纹,这多见是肾精亏虚的一个表现,肾精在我们身体里是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它掌管着生殖、发育等等,所以肾精亏虚我们就要想办法补起来,如何补呢?

中医就有这么一个经典方,叫五子衍宗丸,五子衍宗丸是补肾精之一方,它是由五种植物的种子组合在一起的,这五个种子分别是: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

在中医里面种子,是植物用来培育下一代的,里面富含着植物一生的精华,包含着植物的精气。中医就是利用种子的这个特性,来补充人体精华,尤其是种子负责生殖,与肾负责生殖一样,两者互通,所以种子能够补肾,中医将此称之为“子能补肾”。 而五子衍宗丸可以补肾精,但是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用了之后作用不大,甚至上火,嘴起泡,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想一想,这和种庄稼的道理是一样的,种子种到地里面,需要阳光照射它才能发芽,如果只是把它埋在地里面了,没有阳光,那么一定会腐烂,所以我们就需要再加点阳光让它生长,怎么加呢?

在中医里面就是补气,通过补气的方式催动它来生发,本身肾精亏虚的人就会伴随气虚,因为精化气,所以你单纯补肾精没有气的催动,作用就很小,这时候你可以加补气的药配合一起,比如补中益气丸,就可以起到不一样的作用。大家学会了吗?

阴阳双两虚?菟丝子,阴阳双补,肝肾同治,提高你的免疫力

几周前,远志在《免疫力差,阴阳两虚?两味中药送给你,一味补阴,一味补阳》一文中向大家介绍了两味药材——女贞子和肉苁蓉,受到了大家的点赞和关注,在此,先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认可。

然而,在评论区发现大家对阴阳双补这个概念,存在一定误解。比较多的疑问是:

“我阴虚了,能不能用这两味药?”

“我阳虚了,能不能用这两味药?”

“阴阳两虚不也是阴阳平衡了吗?”

首先,需要和大家强调的是,阴阳双补仅适用于阴阳两虚人群如果单单是阳虚,或者单单是阴虚是完全不建议阴阳双补的。

此外,阴阳两虚并非我们说的健康的阴阳平衡,而是一种病态。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中医认为啊,健康的人体体内阴阳相互制约,谁也没强过谁,因而阴阳平衡。

阴阳这个概念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我们不妨假设健康人体内,阴、阳各占100分;那阴阳两虚的人呢?可能体内阴、阳各只剩50分了。

这个时候健康吗?当然不健康:

阴偏衰,火邪、燥邪就容易侵犯体内,因此常会伴有口干舌燥、牙龈肿痛、消谷善饥、烦躁怕热等症状;

阳偏衰,湿邪、寒邪就会入侵我们的身体,因此常会有颈部僵硬、腰膝酸冷、尿频失禁、脾胃虚寒、畏寒肢冷等症状。

这个时候,就需要阴阳双补,把体内的阴和阳都补回100分。

那有些人单单只是阴虚或者阳虚呢?以阴虚为例,阴虚的人,体内阴不足,只有50分,而阳气充足为100分,此时只需要把阴补回100分即可。如果贸贸然用了阴阳双补之剂,阴是回到100分了,而阳呢?是不是到了150分?从原本的阴虚转而成了阳偏盛。

阳虚也是同样的道理。

看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问了,阴阳两虚证和上热下寒证的症状非常类似,那么上热下寒就是阴阳两虚吗?

非也!

我们常说的上热下寒只是一个症状,然,造成上热下寒的原因有很多,

诸如中焦堵塞,使得心肾不交,这时候我们应该用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除心下痞;

比如阴虚火旺而致虚阳上越,这时候我们应该用引火汤,让虚阳各就其位,引火而归元;

再比如因体内阳虚,而使得阳气不足以温熙下焦,而下焦阴盛格阳,将阳气拒与下焦,这时候就该用乌梅丸清上温下,治疗厥阴。

讲完了阴阳两虚的原理和治疗思路,也区分了和上热下寒证的差别,今天再和大家介绍一味可阴阳双补的中药材——菟丝子

补益肝肾

菟丝子是一味辛甘的药材,入肝、肾经。

中医认为,辛以润燥,甘以补虚。

菟丝子即可温补肾阳,有可填益肾精,固精缩尿,为平补阴阳之品。

《别录》:"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

《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又主消渴热中。"

治疗肾虚腰痛,菟丝子常配伍补肝肾、强筋骨的药材,诸如杜仲、山药;

治疗阳痿遗精,菟丝子常配伍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等滋补肝肾的药材,如《丹溪心法》中的五子衍宗丸;

治疗小便过多或失禁,菟丝子常配伍桑螵蛸、肉苁蓉、鹿茸等温肾助阳的药材,如《世医得效方》中的菟丝子丸;

治疗遗精、白浊、尿有余沥,菟丝子常配伍茯苓、石莲子等利尿通浊的药材,如《和剂局方》中的茯苓丸。

综上,不论是肾阴或是肾阳亏虚者,菟丝子都被频繁的使用到,可见其不俗的疗效。

菟丝子

安胎

菟丝子药味偏甘,入肝、肾,中医认为,肝主血,肾主精。

因此,菟丝子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之效。

精血充盈,则肾气不虚,胎元稳固。

《山东中药》:"治妇人常习流产。"

因此,菟丝子对于胎动不安、滑胎诸证有着不错的疗效。

近代医学泰斗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寿胎丸,就是拿菟丝子配上补肝肾、益精血的药材,诸如续断、桑寄生、阿胶等。

菟丝子

明目

菟丝子滋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还有明目的作用。

《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久服明目。"

常常与熟地、车前子、枸杞子等滋阴明目的药材合用,如《和剂局方》中的驻景丸就是这么个思路。

菟丝子

止泻

菟丝子不仅入肝、肾经,还入脾经,具有补肾益脾而止泻的功效。

常与补骨脂、砂仁、肉豆蔻等涩肠止泻药材合用,如《医学广笔记》中脾肾双补丸。

菟丝子

消风祛斑

菟丝子还具有消风祛斑的功效,可浸酒外涂,用于治疗白癜风。

菟丝子


菟丝子虽有补益肝肾,平补阴阳之效,但偏于补阳,因此,一些阴虚火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的人不宜服用。

兔年说“兔药”丨神奇的菟丝子

金虎携岁去,玉兔迎春到。在古代神话故事中,兔是月亮的精灵、长寿的象征;而在本草的世界里,也有很多以兔命名或者与兔有关的中药,比如菟丝子、兔儿伞、兔耳草等。其中,最有名也最常用的便是菟丝子。清代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称菟丝子为“神药”,赞“其治病,有不可思议之奇”。那么,菟丝子有何功效,其治病又有何“不可思议”之效呢?


菟丝子入药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雇了一名长工为他养兔,并规定,如果死一只兔子,就要扣掉四分之一的工钱。一天,长工不慎将一只兔子的腰部打伤。他怕财主知道,便偷偷地将这只伤兔藏在黄豆地里。几天后,他发现伤兔不但没死,伤也好了。为探究竟,长工故意又将另一只兔子打伤后放入黄豆地,并细心观察。他发现伤兔经常啃一种缠在豆秸上的野生黄丝藤,不久其伤就渐渐痊愈了。

长工心想,这种草能够治疗兔伤,对人是否也有用呢?于是,他试着用这种黄丝藤煎汤给有腰伤的父亲喝,没想到父亲的腰伤也好了。接着,他又如法炮制,陆续医好了乡邻的腰伤。为此,他断定黄丝藤可治腰伤病。由于黄丝藤首先治好的是兔子,其形状又如细丝,于是便将它取名为“兔丝子”。又因“兔丝子”是味草药,后人便在“兔”字上加了草字头,这样就成了“菟丝子”,一直沿用到现在。


寄生植物菟丝子

“澄黄丝儿草上缠,亦非金属亦非棉。”菟丝子是一年生寄生草本,无叶无根,靠吸附在其它植物上吸取养分生存,最多的是缠绕于豆科植物而相互寄生,所以有“豆阎王”之称。《抱朴子》载:“菟丝初生之根,其形似兔”,《名医别录》云:“色黄而细为赤网”,根据这样丝状缠绕的植物形态而名为菟丝。杜甫《新婚别》首句“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说的就是菟丝子的生长特性。虽然菟丝子对农业有一定的危害,但它又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所以也确实让人又爱又恨。

菟丝子的功效

菟丝子是我国传统补益类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在历代本草中还有菟芦、菟缕、菟累、菟丘等异名。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品种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或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菟丝子药材以栽培为主,主产于内蒙、宁夏等地,以干燥、色黄棕、颗粒饱满,无尘土及杂质者为佳。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外用还可消风祛斑。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等;外治白癜风。临床上用来补肾益精壮阳的中成药中往往都含有菟丝子,如龙鹿胶囊、五子衍宗胶囊、麒麟丸、滋肾育胎丸、右归丸等。


菟丝子的炮制与鉴别

菟丝子的炮制 *** 有制饼、盐炙、酒炙、炒制等,多以盐炙为主。制饼便于调剂和易煎出味,且成型容易;盐炙能平补阴阳,增强引药入肾之功,可治阳痿遗精,肾之阴阳两虚;酒炙可增强温肾阳的作用,可治偏于肾阳虚,同时又可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提高药效;炒制可增强止泻作用,多用于脾肾虚泻,同时利于煎熬和粉碎。

鉴别时,取菟丝子少许,加沸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因此又叫“吐丝子”。


菟丝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菟丝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萜类、甾体类、挥发油以及木质素等,其中黄酮类为菟丝子的主要药效成分,包括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现代研究表明菟丝子主要成分黄酮类对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能改善生殖系统毒性作用。目前关于菟丝子补肾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多,包括骨质疏松、流产、男性少精弱精等,均符合中医“肾主骨生髓、肾主生殖”的理论,说明菟丝子在补肾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结语

菟丝子虽为平补之品,但偏于补阳,故阴虚火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者不宜服用。菟丝子生用能补肾排卵治不孕,但有致呕之副作用,经炒黄服用便无致呕的副作用。另外,菟丝子在降血糖、抗衰老、抗骨质疏松等方面有明显作用,开发前景广阔,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汪小莉,张雨婷,张影,等.菟丝子本草考证.中药材,2022,45(2):476-484.

2.刘亚芳,刘毅,丁婉悦,等.菟丝子补肾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宜春学院学报,2021,43(9):22-25.

夜尿频多、冬季多尿,是不是“肾虚”?老中医教你治疗夜尿频多

秋冬季节,天气转冷,很多人发现自己尿量增多,不但次数增多,尿量也有所增加,这是怎么回事?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秋冬气温较低,人体毛孔收缩,体表蒸发减少,排汗量降低,导致尿量增加;二是秋冬气温较低,人体要收缩热量核心,会把多余的体液排出去以保持体温。所以冬季尿量增多是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老人夜尿多是高龄肾虚,但是有些年轻人也。。。

今天讲是夜尿频多,和冬季多尿是两回事,前者是病理表现,后者是生理表现。

夜尿频多又称为夜尿多,顾名思义,夜尿频多是指夜间小便次数和尿量增加的症状。夜尿频多即可作为独立的主证,也可以见于各种慢性病当中,

夜尿频多的主要表现:夜间小便次数增加,一般2~3次以上,尿量增多,一般夜间尿量超过全日的1/4。同时日间小便正常,唯独夜间尿多,所以有别于尿频。因为夜尿起床影响,多伴有睡眠不实,畏寒怕冷,乏力易累,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表现。

夜尿频多的病因病理:久病或高龄造成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导致肾阳虚或者脾肾两虚,肾主封藏,封藏失司,摄纳无权,加之夜间阴盛阳衰,不得天阳之助,故夜间夜尿频多。

古代的夜壶,夜尿频多不得不用的好朋友

夜尿频多的中医辨证分型:

1、肾阳亏虚证:

主要表现:夜间夜尿频多,日间小便清长,腰痛、腰膝酸软,乏力怕冷,手脚冰凉,面色淡白,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 固脬缩尿

方药:菟丝子丸

组成:菟丝子 黑附子 鹿茸 肉苁蓉 桑螵蛸 牡蛎 五味子 鸡内金

加减:下肢浮肿合真武汤;畏寒肢冷重加肉桂、巴戟天

肾阳虚多有腰痛,腰膝酸软和怕冷的表现


2、脾肾两虚证:

主要表现:夜间夜尿频多,睡眠不实,多梦健忘,乏力易累,神疲倦怠,食少,腹胀,大便不实,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温肾暖脾,固脬缩尿

方药:固脬汤加味

组成:羊脬(羊膀胱,市售卖3~5元一个) 黄芪 升麻 当归 芍药 茯神 沙蒺藜 山茱萸 茺蔚子

加减:气虚明显加人参、黄精;腰酸痛明显加菟丝子、补骨脂、益智仁;畏寒肢冷严重加黑附子、干姜、肉桂;尿不尽加煅龙骨、桑螵蛸、覆盆子。

夜尿频多,严重影响睡眠

总结:进入老年,几乎80%以上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夜尿频多,可以说多数的老年朋友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虚,这有什么预防措施呢?

老神给的建议就是饮食上多肉菜、少主食;运动锻炼要合理和规律,劳逸结合,像钟南山院士80余岁高龄,丝毫没有肾虚的表现,所以饮食和运动是保持身体年轻态的根本。对于已经发生肾虚的,只能进行补救了,补救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但是也离不开饮食和运动。因为离开饮食和运动,健康则无从谈起。

标签: 菟丝子 组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