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有几种,马齿苋有几种吃法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5 0
马齿苋又叫长命菜,马齿苋虽名苋类,而苗、叶与苋都不相似

马齿苋,别名马苋,五行草,长命菜,生草本,全株无毛。

马齿苋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茎紫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



马齿苋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时盛开;苞片2-6,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黄色,倒卵形,长3-5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裂,线形。

马齿苋蒴果卵球形,长约5毫米,盖裂;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


马齿苋进行种子繁殖所用种子都是头年从野外采集或栽培时留的种。其种子籽粒极小,整地一定要精细,播后保持土壤湿润,7-10天即可出苗。


马齿苋扦插枝条从当年播种苗或野生苗上采集,从发枝多、长势旺的强壮植株上采集为好,每段要留有3-5个节。扦插前精细整土;结合整地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扦插密度(株行距)3厘米×5厘米,插穗入士深度3厘米左右,插后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适当的荫蔽,一周后即可成活。

马齿苋商品菜采收标准为开花前10-15厘米长的嫩枝。如采收过迟,不仅嫩枝变老、食用价值差,而且影响下一次分枝的抽生和全年产量。采收一次后隔15-20天又可采收。如此,可一直延伸到10月中下旬。生产上一般采用分期分批轮流采收。

马齿苋留种的地块一开始就应从生产商品菜的地块中划出,栽培管理措施与商品菜生产相同,所不同的是留种的地块不采收商品菜,任其自然发枝、开花、结籽。开花后25-30天,蒴果(种壳)呈黄色时,种子便已成熟,应及时采收,否则便会散落在地。此外,还可在生产商品菜的大田中有间隔地选留部分植株,任其自然开花结籽后散落在地,第2年春季待其自然萌发幼苗后再移密补稀进行生产。



马齿苋性喜高湿,耐旱、耐涝,具向阳性,适宜在各种田地和坡地栽培,以中性和弱酸性土壤较好。其发芽温度为18℃,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当温度超过20℃时,可分期播种,陆续上市。保护地栽培可进行周年生产。

中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

别小看“马齿苋”,晒干后能当“花肥”用,养啥旺啥

小时候家住在农村,一放学就去野外河边上溜达,偶尔能发现一种野菜,它在我们那叫“马蜂菜”,后来才知道学名叫“马齿苋”。这种植物,大部分在农村待过的都认识,因为它的长相很容易和别的野菜野草区分开。也可能是因为经常吃的缘故吧!

马齿苋除了可以食用以外,其实它也是一种中药材,当然了,是晒干后的马齿苋。很多人说吃它有保健的作用还有很多功效,这个一点也不假。在阳台上盆栽上几盆它,可以当做长寿菜了!这马齿苋在晒干后,还有一个妙用,那就是“当花肥使”。

马齿苋本身就含有很多营养物质,比如钙磷元素和维生素等,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当然了也是成为中药材的原因。没有特殊的地方怎么可能当中药材呢。以前的时候,给花友们分享过,在养花的时候,花盆的盆土里埋上一些中药渣,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花卉枝繁叶茂的效果。

而晒干后的马齿苋,当然也是实打实的好肥料。

用它垫在花盆的底下,或者在 *** 营养土的时候,掺上一些,则相当于在营养土里面放进去了各种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这些都能促进花卉植物的健壮。

马齿苋在野外采摘回来以后,先清洗干净,然后直接晾在院子里或者阳台上就行。一般暴晒上两天就能晒干,就像上图一样,随后就可以捣碎掺入盆土中了。

当了解了这个小知识以后,相信花友们在养花的时候,又多了施肥的窍门。不管是做基肥还是追肥,马齿苋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了,所有的养花技巧,其实都是花友们一点点尝试出来的。如果你也是喜欢养花,擅长实验的花友,相信也能发现不少的养花技巧。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马齿苋,就会发现这东西简直太棒了。不但可以观赏,还可以吃,又能当花肥使用。这么强大的植物,如果不在家里养几盆真是可惜了。话说现在马齿苋在集市上卖已经好几十一斤。如果在阳台或者院子里种上一些,岂不是赚大了啊!哈哈,开个玩笑,不过,养一两盆确实不错。


关于用晒干的马齿苋当花肥的知识就分享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

记得点赞和分享哦

马齿苋真的能“乌发”?原来更大的“作用”,是这3种

欢迎来到“农民爱花草”,这里每天都会分享一些养花的小 *** ,小知识,喜欢的朋友请“关注”

马齿苋有几种,马齿苋有几种吃法-第1张图片-

今日导读:农村常见的“马齿苋”,真的能“乌发”?

在农村的田野、山中生长中很多的植物,有些我们了解它的价值,有些我们并不清楚它的价值,还能有一些,我们对它的价值,一知半解,比如说有一种野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说随处可见也不夸张 ,可就是这样一种常见的野草,它的功效,知道的人却不多,它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马齿苋。

近来一位花友问我,说她在网上看到说马齿苋能让白发变黑发,有乌发的作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听花友的问题,就问了我同学,我的同学是中医,结果她这样和我说:

马齿苋治疗白发的作用不大,也可以说大部分都没有效果。马齿苋的全草都可以入药,它的作用一般就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等。?不过对于一种白发,还是有些轻微的作用,就是血热造成的白发,可以用马齿苋泡水来治疗,因为马齿苋性寒,但是作用很小,而且如果患者本身就体寒,就不适合食用马齿苋。

其实马齿苋这种野草,除了乌发效果不大,它的价值还是很高的,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它的营养价值还是挺高的,马齿苋的茎叶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葡萄糖、苹果酸、钙、磷、铁、胡萝卜素等等营养物质,适当的食用一些,对身体很好了,而且马马齿苋这种野菜 ,不像别的野菜只有春天可以食用,马齿苋从春到秋都可以采它的嫩茎叶来食用,而且马齿苋的食用 *** 很多:

可以焯水之后,凉拌着吃,也可以做馅、可以和鸡蛋一起素炒、也可以炖菜,涮锅子……不管怎么吃都很好吃(体寒的人要少吃)。

而且马齿苋的全都可以入药,春夏秋三季都可以采收,把它的茎叶采收后,去除杂质,晒干即可入药。

其实对于养花人来说,马齿苋除了可以食用、入药,还可以用来嫁接,它和咱们常见的太阳花是近亲,可以用来嫁接太阳,成活率高,这样养出来的太阳花,能成老桩,特别的漂亮。

嫁接的 *** ,也很简单,挑选生长健壮,有分枝的、饱满的马齿苋当作砧木,然后把马齿苋修剪一下,保持高度在10-15公分,保留3-5根健壮的大枝条,其他的全部剪去.

为了养出一盆漂亮的太阳花,嫁接的枝条,可以选择重瓣的,不同颜色的太阳花,然后把它的枝条切口斜切,同时把马齿苋的枝条按太阳花枝条的切口剪开,尽量的让它们能贴合紧密。

然后把太阳花的枝条插入马齿苋的枝条里,用保鲜膜或是塑料绳子绑住。

因为马齿苋的生命力强,生长快,所以嫁接以后,太阳花生长特别快,多晒太阳,它下面的枝条还能木质化,冬天移到温暖的室内养所,养上一二年就能养出一棵太阳花的老桩,特别漂亮。

想让嫁接后的太阳花,长得快,快速成老桩,多晒太阳的同时,也要薄肥勤施,保持盆土湿润 ,不但能做多年生养护,还能开出一盆花,特美。

马齿苋乌发这一说我个人认为作用不大,但是它能食用、能入药,能当花养,这3大作用,是真的,您说呢?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

谢谢您的阅读及支持

咱们下期再见!

小花园(25):大花马齿苋(单瓣妃红)

今天四月一,谷雨后第4天,有雨,起风,小花园的小花也黯淡不少……。

前两天还阳光明媚,小花园的太阳花也盛开,妃红,红的好看哦,……。

其实我小时叫它太阳花,夏日更好养活,开的最漂亮的就是这花……。

*** 资料显示,大花马齿苋,又名半支莲松叶牡丹龙须牡丹金丝杜鹃洋马齿苋、太阳花……

大花马齿苋,听说原产巴西,阿根廷……。

大花马齿苋的品种好多,有妃红、稼红、大红、深红、紫红、白色、雪青、淡黄、深黄等颜色。

-END-

声明:版权照片,请勿侵权。

药食同源—马齿苋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

肖琳琳

逐渐升高的气温提示我们夏天的到来,送走了春天的香椿、荠菜,田野里马齿苋的身影逐渐多了起来,在告诉我们吃马齿苋的季节到来啦!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味药食同源的野菜。

马齿苋

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L . 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五行草、长命菜、马齿草、马齿菜、酸味草、五行菜、猪肥菜。马齿苋是一年生肉质草本药食两用植物,已被我国卫生部划定为药食同源的101种植物之一,曾被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菜谱。在我国,马齿苋除了高寒地区外,南北均有分布,主要生产于四川省。马齿苋是一种资源极其丰富的野生蔬菜,在路旁、田埂、果园、农田、溪边、菜地和城市隙地等地无处不在。

马齿苋的药用价值

马齿苋味酸性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现代医学试验及大量研究成果证明马齿苋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可治疗多种疾病。马齿苋有“天然抗生素”之称,可以用于治疗痢疾、乳腺炎、百日咳、肠炎、尿道感染、腮腺炎、疮疡肿毒、肺脓肿和阑尾炎等多种由于炎症引起的疾病,外用可以治疗毒蛇咬伤等。

马齿苋的食用价值

马齿苋是一种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绿色安全营养可食的野生蔬菜。马齿苋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也含有多糖、多酚、黄酮、生物碱和不饱和脂肪酸等生物活性物质,而且还含有Ω-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很少存在于植物中,一般只存在于鱼中,特别是海鱼中才含有较多的Ω-3脂肪酸,因此,马齿苋被称为“菜中之鱼”。马齿苋由于营养物质丰富,在欧美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被加工成三明治和色拉等;在国内,马齿苋的食用 *** 有凉拌、煮汤、炒食和做馅等;在食品加工方面,马齿苋被加工成马齿苋汁、马齿苋软罐头、马齿苋速溶冲剂、马齿苋果酱、马齿苋挂面等,其中马齿苋汁、马齿苋速溶冲剂和速冻马齿苋出口到日本,受到欢迎。

夏日食用小食谱

大蒜凉拌马齿苋:大蒜去皮砸为蒜泥,鲜马齿苋洗净蒸熟或炸熟切碎,加适量香油、食盐、蒜泥、味精拌和均匀。

夏秋季节,暑湿盛行,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瓜果,或暴饮暴食易患肠胃疾患、痢疾、泄泻;湿热郁结,皮肤蒸发失常易患毛囊炎、痈疖肿毒等皮肤病和外科病。常食马齿苋和大蒜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

温馨提示

1、 马齿苋作为一种野生蔬菜,虽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但是也要注意不宜过量。2008版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推荐的用量为9~15g,鲜品为30~60g。

2、 有一些人群不适宜食用马齿苋,如脾胃虚寒的人、孕妇、服用含鳖甲的中药或者食用甲鱼的人群等。

■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本文版权属于上海药讯,配图来自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农村,原来苋菜有这么多种类,别总是傻傻分不清

在农村长大的朋友,小时候有没有经常去野地里摘野菜当猪饲料呢?是不是认识很多野菜呢?每次去摘野菜时,碰到的最多就是苋菜,有带刺的,有红叶的,有开花蕾的,各种各样都有,每次看到总是傻傻地分不清楚,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猪喜欢吃的。现在想想,以前乡下的猪肉怎么那么好吃,应该跟长期食用野菜有关吧。

1 反枝苋

反枝苋又叫苋菜、野苋、光苋菜,多见于路旁、田边等处。反枝苋所含的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丰富的铁可以合成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造血和携带氧气的作用,被益为“补血菜”,尤其是女性经期过后可以多吃点红苋菜,可以补充铁的流失。

2 刺苋

刺苋多野生于荒地,采摘嫩茎叶可食,可制成多种菜肴,可放入猪肉煸炒,烹入料酒,

加入葱、姜,再放点精盐和少量水炒熟,最后投入刺苋,味道非常鲜美可口,是小时候常吃的菜肴。具有解毒消肿,治疗胃出血等症状。

3 凹头苋

凹头苋生于田野或人家附近的杂草上,是农民伯伯非常讨厌的一种苋菜,常常危害周边的蔬菜等植物。凹头苋性凉,主治血便,乳腺炎,肠炎等,还可用鲜苋叶捣烂外敷治疗毒蛇咬伤。

4 皱果苋

皱果苋也叫绿苋、野苋,是我国的特有植物,主要生于杂草地上以及田野间。皱果苋的幼苗和嫩茎叶可食,具有滋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止痛的功效。

5 铁苋菜

铁苋菜几乎遍布全国,嫩叶可食,全草入药。铁苋菜性凉,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的功效,铁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提高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看到上面的图片大家有没有很熟悉呢?近年来,野菜逐渐受到重视,很多饭店都将野菜作为另类菜招引顾客,而苋菜是常见的一种野菜,深受大家的喜爱。

6 马齿苋不是苋菜,是美味的肉体

马齿苋生食、烹食均可,柔软的茎可像菠菜一样烹制。不过如果对它强烈的味道不太习惯的话,就不要用太多。马齿苋茎顶部的叶子很柔软,可以像豆瓣菜一样烹食,可用来做汤或用于做沙司、蛋黄酱和炖菜。马齿苋和碎萝卜或马铃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葱或番茄一起烹饪,其茎和叶可用醋腌泡食用。

上面几种野菜,你们都认识吗?欢迎关注,留言吐槽。

以前是路边的野草,现在却变成野菜,还能养成盆栽的马齿苋

马齿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杂草,但却被园艺家们培育成观赏性很好的草本花卉,其实无论是野生的马齿苋,还是园艺学家们培育的大花马齿苋,它们的观赏性都挺好的,不过人们更喜欢大花马齿苋,为啥我还会喜欢野生的马齿苋呢?


马齿苋其实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植物,因为它不仅可以看,还能吃,因为它的茎叶含有非常丰富的脂肪酸。对人来说就是营养丰富的蔬菜。

如果想要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c,不用器具买胡萝卜和菠菜了,其实马齿苋就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马齿苋并不是谁都能吃的,就是孕妇和肠胃不好的朋友就一定不要吃。我们自己采摘马齿苋也不要吃太多,要注意适量。马齿苋是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它的嫩茎和嫩叶只要焯过水之后,可以用来凉拌,也可以用来炒肉吃。


现在越来越难看到马齿苋的身影了,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的改造,能在自然界看到的马齿苋越来越少,有些人就打起主意,为什么不自己种一些呢?


马齿苋是非常容易生长的,它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旺盛的生长状态,甚至能够在岩石缝或砖缝里长出来。而且它特别耐暴晒、耐热和耐干旱,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生长良好,甚至有些人尝试过将马齿苋拔起来,放在烈日下晒几天,重新栽种到土壤里,给适当的水分,它又能重新恢复生长。


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能将马齿苋养死呢?其实就是没有给它提供合适的环境,就比如浇水过度频繁,土壤经常潮湿,又或者是养护的环境过度遮阴,没有阳光,当然如果温度过低,比如温度低4摄氏度以下,马齿苋就有被冻伤的危险。


马齿苋的根比较健壮,而它最喜欢的土壤就是一些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可以多在土壤里添加一些粗沙或珍珠岩,另外就会有一些堆肥土、泥炭土或腐叶土,它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土壤,不要用太多的黄泥土栽培就可以了。


在养护期间也不要过多频繁给水,它特别耐旱,但却不耐水涝,如果土壤经常潮湿或积水,容易导致根茎腐烂。


另外一个养护的关键就是多给光照,养在阳光越多的地方,它长得就越好,光照充足才能开花灿烂,如果是阳台遮阴处,虽然也能存活,但枝叶容易徒长,它的枝条和叶片会长得特别娇嫩,很容易受损,且还容易感染病虫害。

马齿苋在日常养护的过程中,并不需要过度频繁给肥,在春夏生长季节偶尔给一两次。

马齿苋种植 ***

马齿苋在中国的南北地区均有生产,是一种富含营养价值的植物,除了食用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以其入药,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的作用,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种植马齿苋。马齿苋喜高温,耐涝性和耐旱性都很好,适宜栽种到中性或是弱酸性的土壤中,接下来就从种植时间、栽培要点、防治虫害、水肥管理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来了解马齿苋的种植 *** 。

1.种植时间

种植马齿苋时的气温应当在20℃以上,所以我国种植马齿苋的时间多在2月下旬,采收时间在11月;江浙一带的播种时间多在5月下旬;华北地区的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

2.栽培要点

马齿苋的种子较为细小,所以在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深度约为15厘米,种植方式以条播为主,为使播种的密度均匀,可以在种子中混入100倍种子重量的细沙进行播撒,播撒后只需覆盖一层细土即可,当苗高15厘米时,开始间苗,使株距保持在9-10厘米左右,播种后约25天左右,植株的高度达到25厘米,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3.防治虫害

种植马齿苋过程中容易出现病毒病、白粉病以及叶斑病,防治这些病就可以使用百菌清、多菌灵、速克灵等药物进行喷洒使用。

4.水肥管理

马齿苋的耐旱性极强,所以在浇水时要控制好浇水量,让土壤保持在半湿的状态即可;马齿苋对肥料的需求不大,选用肥力较大的土壤进行马齿苋的种植,之后的养护过程中就不需要再施肥了。

5.繁殖方式

马齿苋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种子繁殖便于大面积的生产马齿苋,无性繁殖的方式主要为扦插,使用频率并不高。

药食同源|人食、兽用的万能药,带你重新认识马齿苋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又名五行草、长命菜、瓜子菜,麻绳菜,马齿菜,蚂蚱菜等;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命力强,以前都被做为田间杂草被清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比较常见。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马齿苋的营养价值、药用价格被发掘出来,药食同源理念下,马齿苋深受百姓喜欢。

家常做法:

采摘开花前10~15cm 长的马齿苋嫩枝择洗干净,不用刀切,沸水焯一焯,捞出来控干水,拌上酱油、小磨香油蒜泥,操作简便,风味清爽怡 人。也可晒成干菜储存,留待天凉时炖红烧肉吃。将马齿苋 干菜发泡后,加人红烧肉慢火细炖,干菜吸纳了红烧肉的醇香与肥腻,肉味中多了马齿苋的清爽与 乡野之气,食之回味无穷!

马齿苋的营养成分:

马齿苋的主要营养成分中膳食纤维含量更高,其次为总糖和蛋白质,脂肪含量更低,符合高纤低脂的饮食潮流。此外,马齿苋含有17 种不同的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马齿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如抗坏血酸、β-胡萝卜素、钾、钙、铁等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硒。

马齿苋的主要功能成分:

马齿苋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主要为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甜菜红色素)、黄酮类(主要是檞皮素、染料木苷、山奈酚等)、有机酸类等成分,此外,还含有挥发油和多糖等。

马齿苋药理作用

1 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2 抗炎、抗菌、抗病毒;3 抗氧化、抗衰老;4 降血糖、降血脂、抗动脉硬化;5 抗肿瘤、保肝、保护神经等功效。

马齿苋在禽畜养殖中的应用

马齿苋和大蒜结合来防治鸡球虫病,其防治率达90%以上;马齿苋多糖可提高鸡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提高雏鸡的免疫能力,改善雏鸡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

马齿苋对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早期断奶腹泻、仔猪黄白痢都有较好预防作用。经典配方如:马齿苋和鲜枫叶2∶1 混合,一半水煎,一半加水捣汁,混合拌料饲喂,治疗仔猪副伤寒;干马齿苋末1 000 g、神曲500 g,研磨成细末,按照3∶200 的比例拌入饲料中饲喂,治疗僵猪。鲜马齿苋和鲜铁苋草各120 g,鲜地锦草、鲜鬼针草各60 g,同时煎取、榨汁,和百草酸15 g 混合,内服3 次,治疗猪肠胃炎。

马齿苋种子的发芽温度为18℃,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翌年春天当温度达到20℃时,即可分期播种;此外马齿苋可以在阴天扦插,也极易成活,土壤要求肥沃、疏松,中性和弱酸性土壤更适合栽培马齿苋。家里种个几盆发的很快。

对于马齿苋的认识,小编儿时就有,地垄上,田间都是,通常是锄掉扔了,家里有猪、鸡的拿回去剁下喂鸡或直接丢给猪。没想到身都是宝呀,现在不但走上了餐桌还成了保健菜、养生菜;在畜牧养殖限抗的大背景下,更是成了不可多得的无残留性和无抗药性道地的中药添加剂。

这五种野菜种植简单,营养高口感好,随便种一点,野菜多得吃不完

出了正月就又到了到处挖野菜的季节了,想想往常年为了吃点野菜真的是跋山涉水,跑遍了田野,结果挖的野菜连包顿饺子都不够。现在看来还是自己种吧,野菜种植很简单,这五种野菜即使是人工种植与野生口感差别也不大,春天找块地,种一点,野菜多的吃不完。

荠菜

1、荠菜

一说到挖野菜,大家肯定都挖过荠菜,它包饺子做菜都好吃。我们每年必种荠菜。荠菜喜冷凉湿润气候,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2-20℃,长江流域一带一年四季露地都能种植,长江以北地区除了冬季其他季节也能种植。当年产的荠菜种子没有经过休眠不容易出苗,但是隔年的种子可以直接播种,出苗率还是挺高的。2、3月份荠菜就能够开始播种了。荠菜生长中需水量比较大,要勤浇、轻浇。播种后30天基本上就能够采收。

蒲公英

2、蒲公英

我们都知道平时吃点蒲公英这样的苦菜是能够降火的,除了泡茶喝凉拌也很好吃。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植物,种一次能长很多年。我们可以在春秋季蒲公英没长叶或者叶落时挖蒲公英根回家种上,蒲公英耐寒也耐阴,为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很多人在果树下种植蒲公英。

蒲公英喜冷凉气候,落在土里的种子在土壤化冻后开始萌发,春、夏、秋季均可以播种,地温为15℃左右时发芽最快。蒲公英在营养生长期,为了促使叶片长大,要保持土壤湿润,生殖生长期要适当保持土壤干旱。食用时可以分批采收外层大叶,如果长得过旺,30天左右齐根收割一次。

红苋菜

3、苋菜

苋菜是一种喜温暖甚至耐热的蔬菜,夏秋季节生长旺盛,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3-27℃,温度超过30℃,苋菜的品质就不那么好了。野生的苋菜基本上都是一些大型的籽粒绿叶苋,我们种植的话可以种一些营养价值更高的红苋菜,比如浙江一点红,上海尖叶红米苋。

华北地区露地种植苋菜4月下旬到8月上旬均可播种,苋菜种子细小,播种之前精细整地,干籽撒播,播后用耙轻耧,用脚踩实,使种子和土混匀,之后浇透水,3-5天就能出苗。一般播种后四十多天苋菜株高十几公分,就能陆续采收了。

马齿苋

4、马齿苋

对于家里有地的人来说马齿苋是一种太常见的野菜,夏秋季节在玉米地里长者特别旺盛的的野菜就是马齿苋。马齿苋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30℃,温度越高长得越快,能耐40℃的高温,马齿苋生命力特别强,即使失水3天,一遇水就能复活,马齿苋是一种含有高蛋白的野生蔬菜。

马齿苋除了可以播种繁殖外还可以分茎繁殖,在发枝多生长旺盛的植株上选取插穗,插穗长3-5节,埋入土中2-3节,在阴天或者傍晚扦插,扦插后保温保湿,稍微遮阴,两三天就生根成活了。

紫背天葵

5、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有的地方叫做红背菜,是多年生宿根常绿草本,根系发达,株高50-60cm。紫背天葵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0-25℃,不耐寒,遇霜则冻死,所以霜降时要把紫背天葵搬到室内种植,它耐阴,对光照要求不严格。

紫背天葵可以种子繁殖也可以扦插繁殖。春季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就能播种。扦插是在健壮的植株上选取嫩茎,嫩茎长3节有四片叶,扦插时去掉基部两片倾斜插入土中,浇透水,保温保湿,很容易就成活了,因为紫背天葵的茎节很容易生不定根。紫背天葵采食嫩尖,促进发生侧枝,采收时间很长,能够从春季采到冬季。

野菜比起其他蔬菜要好种的多,如果感兴趣的话不防种一些,野菜种了之后基本上不用管理,就多的吃不完。

标签: 马齿苋 吃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