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同国家差异很大。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平均每年死亡15万人。身体出现哪些症状是提示我们可能患上了食管癌呢?今天,人民网科普中国就请专家为你解答。
食管癌的症状在早期是非常不典型的,比如说最初可能会发现在进食的时候胸腔有不适感,这种不适感可能体现在稍微隐隐的疼痛。此外,一些食管炎会让患者产生一点粗糙感,因为初期的症状不是那么明显,并且这些症状会因人而异,有的人会有很明显的感受,有的人则只是轻微的不适,所以容易被人忽视。
随着肿瘤的发展会在食管的腔里形成一个结节或者一个肿块,这个叫做占位效应。出现这个情况会产生进食的梗阻感,就是不顺畅。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表明食管癌已经不是处于早期的症状了。判断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状,首先是有没有吞咽困难,如果患者已经有了吞咽困难的话,这时候就提示有食管癌的可能,一定要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
食管癌早期的症状实际上是很难发现的,因为它往往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就说明了体检这个环节的重要性。经常性的癌症筛查是很重要的,会让我们提前知道身体的一些情况。
那么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可以确诊患者患上了食管癌呢?
对于食管癌的病人而言,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胸部的CT,通过做CT可以发现食道的哪些部位出现了肿大、肿块。此外还有食道吞钡检查,在食用过钡餐之后做胸片,看看食管壁有没有中断也是常用的 *** 之一。
现在能够确诊的手段就是胃镜。通过做胃镜可以在直视下发现腔内有没有肿块,食管壁有没有压迫,腔内超声还可以看到食管壁外侵犯的深度,包括有没有淋巴结的转移。最核心的是通过食管镜检查,做活检,即从肿块上取一块组织来化验有没有癌细胞,是哪种类型的癌细胞,从而达到诊断上的精标准。一旦双重的结果证实切下来的组织是癌细胞,那么检查结果就能准确地告诉患者是否患上了食管癌。
受访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特需医疗部主任惠周光
(责编:王燕华、蒋琪)
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食道癌!有这3个症状的人危险了食道癌是一种恶性癌症,因为食管被增大的肿瘤组织所堵塞,此时会有一部分症状表现出来,而且,食道癌并不会无缘无故出现的,所以避开诱因极为重要。
食道癌的三大前兆
症状一,吞咽困难
因为肿瘤组织大量增生,所以食管管腔会因此变得更加狭窄,在吞咽食物的时候,便显得相当困难,甚至吞咽不了,一开始是硬性食物,馒头、米饭这些吞咽困难,到后来,甚至连粥水也会吞咽困难。
症状二,体重下降
一个健康的人,体重应该是恒定的,如果体重在短时间内增加或者减少,都是提示体内不良事情的发生,食管癌就是这样,因为癌细胞会大量消耗机体的能量,所以人体的脂肪含量迅速降低,导致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
症状三,喉咙疼痛
癌症都会造成疼痛,食管癌也不例外,主要是喉咙的烧灼样疼痛,一开始人们会以为是胃炎发作,其实食管癌造成的疼痛症状是随着吞咽动作而加重,疼痛异常,而且是阵发性发作。所以任何食管异常情况也不应该忽视。
食管癌的症状常见的为以上的三个,但是一般这些症状出现,往往证明癌症很大几率已经发生了,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预防,而不单单是去了解癌症的症状。
预防一,食物不要过烫
我们都知道食管粘膜是很脆弱的,加上“趁热吃”的观念,导致食管很容易受到烫伤,而食管粘膜在修复化生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癌变,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预防二,少接触致癌物质
我们每天三餐加上零食这些,经过食管的食物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我们应该少吃一些致癌性的食物,例如腌制煎炸食物,这些都是很容易导致癌变的食物,还要避免接触辐射大的电器和物质。保持一个积极的情绪。
但是最重要的预防 *** 莫过于定期体检,只有定时的检查身体,才能及时发现身体的肉眼观察不到的情况。食管癌其实是可以预防的,但是这需要我们对自己身体多用点心,当发现自己喉咙有相应的情况后,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去进行检查,亦不致于让癌症发展肆虐。
食道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器官,是食物进入胃部的通道,所以当食道染上疾病时,首先受影响的就是吃饭,大家都明白,一日三餐是身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因此,保护口腔与食道都是非常必要的。其实,食道健康不仅与年龄有关,同时也与我们所摄入的食物有关,如果人们总是吃一些辛辣油腻 *** 性大的食物,那肯定会对食道造成伤害,甚至会引发食道癌,为了预防这种疾病,了解其发病症状也是有意义的。
那么,早期的食道癌会有哪些症状呢?
1、胸胀胸闷
大家应该都了解,癌症是恶性肿瘤的另一种称呼,所以食道癌也就是患者的食道长了恶性肿瘤,而人体的食道宽度是一定的,一旦被肿瘤占据,就很可能对食道周围的器官造成压迫,所以食道癌患者会出现胸胀胸闷的症状,且这种症状尤其在进食期间最为明显,大家要多加重视。
2、吞咽异物感
食道癌患者由于食道中有肿瘤,所以从一开始就会在吞咽时有异物感,且在发病初期,异物感比较轻微,致使有些患者对此并不在意,而随着肿瘤不断增大,这种异物感也会越来越明显,如果等到出现明显异物感才起医院,其实已经太晚了,所以一旦吞咽有异常症状,就要就是去检查。
3、胸痛
一般出现胸痛症状,往往食道癌已经到了中晚期,其表现会从针刺这样的轻微疼痛,逐渐变为严重疼痛,在这期间大家一定要抓住机会,积极及时接受治疗。
面对如此严重的食道癌,如何预防呢?
1、平时饮食更好清淡一点,不要经常食用辛辣 *** 性大的食物,早晚可以喝一些温热的汤。另外,不要总是吃难以消化的食物,要以软糯、温热为主。
2、调整睡姿,适当调高床头高度,可以减轻甚至消除食管反流的情况,以起到保护食道的作用。
3、食道发炎要重视起来,一方面服用消炎药物,一方面注意饮食,在发炎这段时间内,不要 *** 食道。
温馨提示
食道癌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它甚至可以剥夺我们的生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就要保护好我们的食管,一旦发现食道有任何不适,都不要硬抗,直接到医院检查治疗。
有朋友私信问我:“我奶奶最近总是说自己在咽东西的时候不舒服,有时候还胸痛,我们听奶奶的描述害怕是食道癌,想了解一下食道癌的症状,请问老年人食道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食道癌目前是世界第6大更高发病率的癌症,而我国则是食道癌高发地区之一,因此学习食道癌防治知识很有必要。
食道癌早期症状易混淆
相信不少人患过咽喉炎,发现自己咽部严重不适,有瘙痒、疼痛、烧热的感觉,时不时会引发阵阵 *** 性咳嗽,而且咽部有异物感,吞咽困难,感觉咽喉有粘稠的痰,但是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恶心、呕吐,造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同样的,食道癌也有类似的症状,但没有咽喉炎那么明显,主要是喉咙有异物感,吞东西的时候伴随着胸痛,进食的时候食道有灼烧感、刺痛感,咽喉部经常干燥、紧缩,胸闷感比较明显。
由于咽喉炎和食道癌有太多的相似症状,导致很多食道癌患者在早期以为自己只是普通的咽喉炎,在吃了药之后没有效果,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才去医院检查,最终发现自己居然是食道癌。
那么,怎么区分咽喉炎和食道癌的症状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曹庆东主任医师表示,虽然食道癌经常被误诊为咽喉炎,但还是可以发现两者的明显区别的。
首先,虽然两者都会出现喉咙有异物感,但是咽喉炎的异物感在平时比较明显,进食时减轻,进食后又出现。食道癌的异物感在吞咽时比较明显,而且伴随着胸闷、胸痛等症状。
其次,咽喉炎引起的咽部不适主要体现在咽部干燥、闷胀、紧缩,偶尔咳嗽。食道癌引起的咽部不适主要体现在咽部干燥、瘙痒、灼热、针刺,咳嗽频繁、剧烈。
最后,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咽喉炎的人咽部会有一种黏腻感,滑滑的,好像有痰,但是咳又咳不出,吞又吞不下。食道癌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数是感觉咽部干燥,但是有刺痛感,仿佛被某种力量在撕裂,疼痛剧烈。
当发现自己出现疑似食道癌的症状时,一定不能拖,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是虚惊一场,那当然再好不过;如果真的是食道癌,则有机会把握更佳治疗时机,跑赢癌细胞。
目前,临床上诊断食道癌的 *** 主要有:X线钡餐造影、胸部CT扫描、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内窥镜检查等。不同的检查 *** 有不同的优劣势,可以结合医生的建议和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诊治方案。
食道癌与“吃”联系密切
所谓食道癌,当然是与食道有关的癌,简而言之就是与“吃”密切联系。全世界每年约有25-30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又是食道癌高发的国家之一。所以,找到食道癌的诱因,对于预防食道癌尤为重要。
食道癌常见的诱因包括:
1、饮食因素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饮食习惯不一样,食道癌的发病率也不一样。
以我国为例,河南、河北、山西、福建、广东等地,由于有食用酸菜、腌菜,以及腌肉、熏肉等食物的习惯,导致摄入的致癌物亚硝酸盐、亚硝胺类化合物、多环芳烃化合物等含量明显升高,食道癌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还有福建、广东地区的人,喜欢喝滚烫的功夫茶,但是由于食道黏膜非常娇嫩,很容易造成反复损伤,形成癌变。
2、长期抽烟酗酒
香烟和酒精的危害,就不必多说了,在香烟和酒精的长期 *** 下,食管黏膜不断受到 *** ,导致过度增生,或者形成食管炎、食管溃疡,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恶变,诱发食道癌。
3、缺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缺乏维生素会导致细胞增生紊乱和癌变,缺乏微量元素会降低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免疫力,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凋亡,增加食道癌的易感性。
4、遗传因素
食道癌的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直系亲属有食道癌病史的人,一般患食道癌的风险也会比其他人高出几倍之多。
5、感染HPV病毒
有研究发现,食道癌高发区患者的人类 *** 状瘤病毒(HPV)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发区患者HPV感染阳性率。
6、癌前病变
本身患有食道癌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比如食管上皮增生、食管溃疡等,如果长期不治疗或者治不好,就会发展成食道癌。
因此,对于食道癌的高危人群,如饮食习惯不好,喜欢吃腌制、煎炸、过烫类食物,以及有食道癌家族史、长期有抽烟酗酒嗜好、患有食道癌癌前疾病、感染HPV病毒的人来说,一定要及时调整饮食习惯,戒掉不良习惯,有病治病,增强身体抵抗力,才能降低食道癌风险。
如何预防食道癌?
详细来说,预防食道癌要做到:
注意饮食健康,少吃腌制类、煎炸类、烤制类食物,不吃变质、霉变食物,饮食上要注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吃饭切忌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避免给食道和胃肠带来负担和 *** ,每餐只吃七分饱即可,不要暴饮暴食。
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好心态,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片或微量元素片,及时进行营养补充。
注意口腔卫生,口腔任何病变都对消化不利,如有感染也容易蔓延到食管。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如果患有食管溃疡、食管炎症及食管黏膜白斑等病,不要忽视,更不要拖着不治,以防恶变。
人每天一张嘴就要吃东西,不过,你吃进去的是什么东西,就意味着你将获得怎样的身体。虽然食道癌与遗传、环境等不少因素有关,但与个人的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积极预防食管癌,首要任务是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拒绝致癌物,拒绝坏习惯!#健康乐享官##清风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我国食管癌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央视网 .2017-09-13.
<2>《食管癌发病率高 三种信号需警惕》.新华社.2016-07-11.
<3>《正确认识食管癌 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疾病》.新华网.2016-04-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4个症状一出现,预示食道癌“到访”!你中招了吗?医学的进步使得人们能够在面对诸多病魔时有了更多自保的手段,不过想要真正的远离病魔的威胁,还是在之前发现并及时治疗最为稳妥。
我国是食道癌的高发国家,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于食道癌,这都是因为病情“发现得太晚了”。所以,提前知晓食道癌症状,及早发现食道癌,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食道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一、喉咙有异物感
出现这种症状,很多人一开始以为是咽炎,其实它也是食道癌的早期征兆。
区别在于,食道癌的异物感更为明显,特别是在做吞咽动作的时候。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前往医院进行确认才是上策,这样也可以避免心理恐慌对生活和健康产生的影响。
二、吃东西时感觉吞咽不顺畅
一个健康的人在吞咽食物的时候是不会感觉到食道中有任何阻碍和不舒服的,但如果是早期食道癌,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时候患者的食道已经出现病变不可逆转,任何与食道有关的部位都已经失去了正常工作的能力,因此在吞咽的时候会感觉到格外的难受。
三、喉咙发紧、发干
通常人们出现这种感觉都是在体内缺少水分补充的情况下,只要能够适量的摄入水分,不适的感觉自然就会消除。
但如果是食道癌,无论怎么喝水,这种感觉会一直存在。
因此一旦出现了这种征兆的时候,请一定要前往医院进行诊疗,确认是否患上了食道癌。
四、吞咽的时候发痛
有食道癌早期症状的患者无论是吃饭还是喝水,只要作出吞咽的动作时,都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这一点跟扁桃体发炎非常相似。
很多人都是通过在家服用消炎药来缓解症状,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没有丝毫的帮助,因此一旦出现吞咽疼痛并且久未缓解,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虽然,食道癌的早期症状跟咽炎很相似,但大家也不能自行吃药解决,不然可能酿成大祸。
食道癌固然可怕,但只要大家平时做好体检,关注身体症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相信你一定能避开食道癌的。
食管癌的临床表现有很多,早期时起病比较隐匿,有时患者可以出现吞咽不适,食管内的异物感,进食的时候胸骨后烧灼或者是疼痛感。在食管下段癌的时候,还可以出现剑突下或者是上腹部的不适,呃逆、嗳气等等。进行性吞咽困难是食管癌最突出的表现,吞咽困难的程度和病理类型有关,缩窄型和髓质型一般比较严重。随着肿瘤的发展可以出现反流、呕吐、上腹痛、体重减轻,患者逐渐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恶病质等等。癌组织侵犯到大血管,特别是胸主动脉的时候,可以引起致死性的大出血,累及喉返神经可以出现声音嘶哑,累及膈神经可以引起呃逆,侵犯到气道和支气管的时候,可以引起气促、干咳等等临床表现。
警惕,身体出现这5个异常情况,可能是食管癌癌症疾病使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倍受折磨,甚至到最后还是侵蚀了患者生命,如果能够及早发现,进行早期治疗一般能较好的控制疾病。那么,食管癌究竟能否在早期就被发现呢?
食道癌早期症状有以下几种: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四科主任金川医师指出,食管癌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为打嗝,热敏感,胸骨后停滞和异物感、烧灼感,反酸嗳气等。但这些是非特异性症状,很难仅仅依靠这些症状就确定是不是食管癌。比如胃食管反流病也有反酸嗳气、打嗝烧灼感等症状。
2、吞咽食物时有梗噎感。病变常表现为局部小范围食管粘膜充血、肿胀、糜烂、表浅层溃疡和小斑块病变。当食物通过时,会出现吞咽不适或吞咽不顺的感觉,因此出现梗噎感,多半是在吞服类似烙饼、干模或其他不易彻底嚼碎的食物时才能发现。
3、胸痛、心窝痛。金川医师提示,患者这些症状也主要集中在进食时,根据肿瘤在食道中病灶部位的不同,疼痛部位也就不同,常见的多为胸痛和心窝处疼痛感,如针刺、牵拉摩擦、或者灼烧般的疼痛。
4、胸部胀闷或紧缩感。肿瘤的存在不仅会使得食道腔变窄,有时还会压迫食管外的脏器组织,使得患者产生胸前堵塞感,气闷不爽,胸内呈紧缩感,在吞食食物时症状会更明显。
5、机体疼痛的部位,一般情况下,出现疼痛的部位往往较实际患癌的部位略高。如果是食管下段癌,那么此时机体的疼痛可能会发生在上腹部。需要警惕的是,几天后或经过简单的服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感往往可以相应得到缓解。但是进食不当或情绪波动时,疼痛感又会进一步出现,并且这种情形往往还有反复现象。
食道癌的发生早期没有太多明显的症状,建议高危人群做好日常筛查工作。
指导专家:金川,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四科主任。
专长:肿瘤内科化疗,主要擅长淋巴瘤、乳腺癌、肺癌、肠癌、头颈肿瘤的化疗。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55岁汪老师因慢性咽炎就诊,却确诊食道癌
55岁汪老师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近半年来他经常感到喉咙不适,嗓子有点儿哑,咳嗽有些干燥。
他以为自己只是得了慢性咽炎,于是买了些止咳药和喉糖来缓解自己的不适。
然而,时间一长,汪老师的症状并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他开始感到喉咙疼痛,吞咽时有些困难,还出现了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例如反酸、胃胀等等。
越来越担心,于是他去了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让他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抽血化验、内镜检查、CT扫描等。结果医生告诉他,他患的不是慢性咽炎,而是食管癌。
看到诊断报告,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明明是一个常见的咽炎,怎么就是食道癌呢?
慢性咽炎和食管癌如何区分?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长期受到 *** 或感染引起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喉咙干燥、声音嘶哑等。慢性咽炎通常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少 *** 和药物治疗等 *** 得到缓解。
而食管癌是指食管内的细胞发生了不正常的变化,形成恶性肿瘤。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胸痛、体重下降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慢性咽炎可能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因为炎症可能会损伤咽部黏膜细胞,引起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增加癌变的风险。因此,对于长期喉咙疼痛或喉咙不适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虽然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还是可以从以下3点加以区分的。
1.从临床表现上区分
慢性咽炎和食管癌症状有很大的区别。虽然两者都会涉及到咽喉部,但是其症状、病因和治疗 *** 均不相同。
慢性咽炎的症状包括:喉咙痛或喉咙干;喉咙有异物感;喉咙疼痛或不适;咳嗽或痰多;
食管癌的症状包括:吞咽困难或疼痛;胸痛或背痛;反酸或胃酸回流;体重下降或食欲减退
呕吐或嗳气;喉咙疼痛或不适(当癌症扩散到喉咙时)需要注意的是,早期的食管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2.从检查结果上区分
食管癌的检查结果通常需要通过以下检查确定:
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检查是诊断食管癌最常用的 *** 之一。医生将一根灵活的内窥镜插入患者口中,通过食管进入胃部,然后在检查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食管的内部情况,包括是否有异常肿块、溃疡等。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医生通常会取一小块组织进行活检,以确定组织是否为癌细胞。
X线检查:通过胶囊内的摄像机,能够拍摄到食管和胃的内部情况,医生可以观察到食管是否存在异常的肿块或者溃疡等。
CT或MRI检查:CT或MRI检查可以提供更为精细的影像学信息,包括食管周围的淋巴结是否受到侵犯,以及是否有肿瘤扩散至其他器官。
PET-CT检查:PET-CT检查可以用于检测癌细胞在身体其他部位是否扩散。
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医生可以确定食管癌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是否扩散等,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而慢性咽喉炎上述检查都是阴性。
3.从病因上区分
慢性咽炎常常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如感染、吸烟、酗酒、吸入有毒气体或过敏源 *** 等,而食管癌常常起病隐匿,其病因包括进食过快过热、长期吸烟酗酒、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低维生素A、C和E等营养素的饮食习惯有关。同时,食用过多的腌制、烟熏、烤制和油炸食品也可能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
结语
对于两者的区别,一般人是非常难区分的,所以更好是到尽早到医院就诊明确,以免如果是食管癌反而延误了治疗。
医生提醒:趁热吃很伤身,身体出现3个症状,可能是食管癌前兆大龙最近身体很不舒服,今年刚满40岁,但一直讳疾忌医。妻子看他被腹胀折磨得不行,硬是把他揪来医院,这一查不得了——早期食管癌。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WHO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年有57.2万人患上食管癌,而每年因食管癌死亡的人数达到50.8万人。
中老年男性要警惕食管癌
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更高的是肺癌,然后是肝癌、胃癌、食管癌。食管癌一般在4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高发。每年新增病例30.7万人,死亡28.3万人。
食管癌在40岁以上男性人群高发,因此中老年男性高危人群尤其要警惕自己的身体情况。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表示,食管癌的发病有家族性聚集特征,其中又以家族中的男性居多。因此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都属于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烫、辣、酒是食管癌“帮凶”
食管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四,食管癌的高发和人们日常的饮食习惯不无关系。食管癌在一些平时习惯以辣、烫、腌为主的地区的发病率尤为明显。
食管癌的发病和日常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平时经常吃硬质、过于粗糙、过热、过烫、过辣、的食物,会 *** 食管黏膜,进而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
另外,有吸烟酗酒习惯的人群其本身罹患癌症的风险本来高,食管癌也不例外。吸烟产生的致癌物质会进入食管, *** 食管粘膜,而长期喝酒会让食管内壁持续受到酒精 *** ,久而久之会诱发食管癌变。
身体出现三个不适需警惕
食管癌发病率高,而且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因此早期确诊率低,通常患者确诊的时候已经处于食管癌的中晚期。天津市肿瘤医院食管科主任于振涛教授指出,早发现早治疗是延长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如果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就要及时检查。
吞咽迟缓、滞留或哽噎。早食管癌早期这几个吞咽感觉的变化非常轻微,不会对日常进食造成什么影响,而且这些感觉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但又会在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反复出现,而且有严重趋势就应该及时重视起来了。
吞咽疼痛。在进食或者吞口水的时候,在胸骨后的某个位置会出现疼痛,在吞咽动作停止后,疼痛感觉慢慢消退,这种吞咽性疼痛有时候会在胸骨后的固定地方出现,但位置有时候也比较模糊。
食道异物感。患者在早期在进食后可能会觉得会有食物残留在食道壁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会因为连续吞咽或者通过喝水而消退。高危人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警惕了。
最后,为了不被食管癌找上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的饮食习惯,少吃过热、过烫、辛辣以及少烟少酒。属于食管癌高危人群的要密切留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当发现有食管癌早期表现的时候应该马上警惕起来,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39健康超能团##癌症离你有多远##清风计划#
重视食管癌的早期信号 | 健康科普参考资料:
<1> 食管癌基础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 王立东,胡守佳,吕双,程让.河南医学研究. 2016(08) <2> 食管癌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和精准预防
. 王立东,宋昕,赵学科,吴敏杰,周福有.中国肿瘤临床. 2016(12) <3> 略谈食管癌的精神与饮食护理
. 黄谨,余春秀,柯方强.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4(03)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食管癌早期症状缺乏或很不典型,轻微、短暂,间断或反复出现,不被人重视。介绍食管癌高危人群、食管癌的早期信号、检查手段和治疗 *** 。
癌症早期常无特殊症状,以至病人不能及时就诊,就诊时却又常常已是晚期,而早期与晚期癌症治疗效果有天囊之别。重视食管癌的早期信号,早检查早治疗。
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1. 地域高危;
2. 长期酗酒,尤其爱喝烈性酒;
3. 吸烟;
4. 不良饮食习惯:爱吃烫食,爱喝烫茶,常吃泡菜、霉变、烟熏、麻辣食物;
5. 家族遗传史;
6. 长期反流性食管炎;
7. Barrett食管,尤其病变长度超过2cm者。
我国河南、河北,太行山两侧区域,食管癌发病率比全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00倍左右。此外,我国江苏北部、浙江沿海地区、广东部分地区、四川北部地区、福建莆田、漳州等地也都是相对高发地区。
据流行病学调查,在食管癌高发区,连续几代出现食管癌患者的家庭屡见不鲜。
一项食管癌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每天喝特别烫的热茶以及每天饮酒酒精量超过15克的人群,比每周饮茶较少和每天饮酒酒精量少于15克的人群,食管癌风险增加5倍。此外,与只偶尔喝热茶的非吸烟者相比,那些每天喝热茶和吸烟的人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了一倍。
有前瞻性研究认为,在病变长度 >2cm的Barrett食管患者中,病变长度每增加 1cm,其发生食管癌或高度异型增生的风险将增加 11%;在美国类似一项研究中,这一风险增加至28% 。
吞咽时胸骨后不适——食管癌
食管癌的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进食梗阻感。普食——半流汁(粥)——水,逐步加重的进食困难,但一旦出现持续性进食普食发生梗阻感时往往已到了中晚期。
早期食管癌,是病变限于食管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并无淋巴结转移者。由于癌细胞侵犯较浅,症状缺乏或不明显,往往容易被患者忽略。
早期食管癌主要表现: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后不适感觉,包括:咽喉部干燥与紧缩感;咽下食物时哽噎感,饮水后消失;胸骨后灼烧样、针刺样、牵拉样疼痛;食道内异物感;食物在食管内通过缓慢有滞留感;胸骨后闷胀不适;剑突下疼痛等等。
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轻微、短暂,间断或反复出现,甚至间隔几月发生一次,进展缓慢,容易与其它消化道疾病混淆,很少引起重视。
推荐检查:胃镜检查
筛查食管癌更好的 *** 是胃镜!血肿瘤标志物明显增高对癌症有提示作用,但肿瘤指标正常不能排除肿瘤,到目前为止对食管癌还没有好的肿瘤监测指标。
凡是40岁以上,尤其来自或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地区的人群(男性更甚),应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高危人群,近期出现类似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或不适等一种或多种症状时,更应及时做胃镜检查。
早期食管癌治疗——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不同时期的食管癌治疗效果相差悬殊。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
早期食管癌,当病变局限于食管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上1/3层时,能在胃镜下治疗——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
ESD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是一样的,但创伤很小、患者恢复很快,更大的好处就是保留了食管、胃结构的完整性,这对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之关重要!当然ESD也有并发症,但相对外科手术来讲发生率低多了、也小多了。
重视食管癌的早期信号,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平时要戒烟限酒,少吃腌制食物,控制食物温度,细嚼慢咽,少熬夜,可减少食管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