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又名竹肉、竹胎、竹芽,是竹竿的雏形,性寒,味甘,归胃、肺经。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以春笋和冬笋味道更佳。
中国人食笋的历史久远。早在《诗经》里,人们就记录了当时春天采集竹笋和新蒲进献给神灵祖先的故事。苏东坡写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清代的美食大神李渔就评价笋为“至鲜至美之物,蔬食中之一品”。郑板桥老师更写有“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竹笋以肉厚、质嫩、色白者为佳,可搭配荤素炒、煮、煨、炖,还可制成笋脯、笋干、竹笋罐头,风味各异,鲜美可口。
竹笋的功效
从营养学分析,竹笋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等。每100g鲜竹笋约含蛋白质2.6g、碳水化合物5g、纤维素0.9g、钙9mg、磷64mg、铁0.5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可比一般的蔬菜含量高。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可谓是优良的“保健”蔬菜。
竹笋的禁忌
竹笋虽味美,但正因为竹笋富含大量粗纤维、草酸和鞣酸这类难溶性物质,食用过量,容易损伤胃肠黏膜,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胀、反酸嗳气等不适。老人、小孩及大病初愈者、过敏体质者、有胃肠道疾病者、肝硬化者、脑中风、心血管疾病患者谨慎食用。
竹笋的作用
助消化:竹笋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消化不良的辅助食疗。
降糖降脂,防癌抗癌:竹笋富含植物纤维,有助于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可用于改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且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增强免疫力:竹笋富含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竹笋的禁忌
竹笋种类非常多。以超市里最常见的真空包装竹笋来说,最常见的就是冬笋和春笋,这些袋装冬笋和春笋基本都是毛竹的笋,只不过采挖时间不同,口感大体都软糯,冬笋更像肉,春笋则清脆一些。冬笋很粗很短,颜色通常是白的或者牙黄色,捏起来很软,甚至一捏就碎掉了,冬笋味道软糯醇厚,有肉的口感,像北方的名菜“烧二冬”就一定要用冬菇冬笋;春笋细长,比冬笋个儿小了很多,而且春笋比较韧,吃起来更脆爽鲜美一些。(刘慧整理)
雷笋,在雷声中破土而出的“江南之一笋”,甘甜爽脆雷笋是竹笋的一种,为我国特有,由雷竹所出,在每年早春打雷时破土而出,其营养丰富,口感爽脆,是春季的时令蔬菜之一,号称“江南之一笋”。
雷笋外形粗壮,壳薄且光滑,肉肥脆嫩,味甘甜, 剥开笋皮后有一股清香,它底部的笋肉还可以直接生吃,清脆回甜。
雷笋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钙等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粗纤维含量也低,被誉为“笋中之王”。
竹笋盛产于江南,自古以来便被人们称为“天下之一素”。春天是一年中竹笋品种最多的时节。雷竹又叫早竹,因为有早春响雷就出笋的说法而得名,据清《源乡志》载:“雷笋,惊蛰时出。”
雷笋味道鲜美,但是保鲜时间极短,早吃晚吃的滋味大不相同。雷笋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炒可炖,无论哪种,都是美味。
时间过得是真快,一转眼又是深秋时节了,过不了多久,每年立冬前后冬笋就开始生长发芽,冬笋因为尚未出土,所以笋质很幼嫩,是一道人们非常喜爱的美味佳肴。而冬天就是吃冬笋的大好时节,用冬笋炖肉,简直是太好吃不过了。
优质冬笋
冬笋和春笋、夏笋相比,冬笋品质更佳,营养更高。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 B2、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其所含的蛋白质中,包含多种不同种类的氨基酸。
冬笋的吃法和烹饪 *** 很多,荤素皆宜,如果配合各种肉类烹饪,会更鲜美。不过,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吃冬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冬笋含有草酸,容易和钙结合成草酸钙,所以吃前一定要拿淡盐水煮5-10分钟,去除大部分草酸和涩味,不然不仅口感不佳,而且吃了对人体也没什么好处。
鲜嫩的优质冬笋
常用冬笋做出的美食有:冬笋炒牛肉、冬笋炒腊肉、冬笋炖排骨以及素炒冬笋等,都算得上是美味佳肴,只要吃过的人都是赞不绝口。
冬笋炒腊肉
那么,我们在市场上购买冬笋时,面对各种各样的冬笋,究竟用什么 *** 才能挑选出优质的冬笋呢?毕竟市场上售卖的冬笋都是有笋壳包裹起来的,又无法看到里面的笋肉。所以就给我们购买冬笋带来了一些麻烦。
笋肉嫩白的新鲜冬笋
不过不要紧,办法是有的,接下来就为大家分享用什么 *** 去判断出优质的冬笋,教你在购买冬笋时如何才能避免花钱却买到劣质冬笋。不管是什么样的冬笋,只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就是好冬笋,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3个条件吧。
之一,个头偏小,外形似黄牛角
个头偏小形似牛角的冬笋
一般优质的冬笋个头都不是较大,而形状像黄牛角,中间粗大圆实,至于说略有弯曲不直,这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并非越直越好。反之,很多个头大的冬笋,由于生长时间太长,出土部分太多,所以肉质太老不鲜嫩。
第二,笋壳包裹严实,不蓬松或者散开
笋壳包裹严实的冬笋
优质鲜嫩的冬笋,外面的笋壳应该是包裹很紧实的,没有蓬松和散开的现象。我们可以用手指捏一下冬笋,感受一下有没有空洞的感觉,如果有,那这种冬笋要么是老冬笋,要么就是存放很长时间的冬笋了,不要购买。当然,如果笋壳都散开了,那一看便知是劣质冬笋。
第三,笋壳颜色是土黄色,上面有绒毛和黄泥土,笋根较短
优质鲜嫩冬笋的外皮,也就是笋壳颜色是呈土黄色的,果肉是白色的,白中偏淡黄也可,而且上面有黄泥土和绒毛。一般都有这种说法:生长在黄泥巴里面的竹笋比生长在黑泥巴里面的冬笋口感要好。另外,笋根要尽量短,如果笋根偏长,一般就是生长在石头缝里或者是土壤较薄的地方,这种冬笋的口感不好。再说,如果笋根偏长,那么就要浪费一大截没用的东西呀,笋根又不能吃,那不是浪费钱吗?
挖长在黄土里面的冬笋
最后值得注意一点就是用手掐一下笋根部位,如果能够掐得动,并且还有水分溢出,那说明这个冬笋非常鲜嫩,值得购买;还有就是发现笋壳有破损的冬笋也不要购买了,因为冬笋是很不耐保存的,如果有外力导致损伤,冬笋更容易腐烂变质,所以,如果笋壳有损伤,那么也建议不要买了。
------结尾总结------
以上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怎样的冬笋才是优质冬笋,同时也就明白了什么样的冬笋是不好的冬笋,不要认为大的就是好的。有了上面3个判断标准,那在购买冬笋时就不用担心了,更不会花冤枉钱。所以,这对于喜欢吃冬笋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得力的好帮手啊!
这些竹之最你知道多少?产量高、笋期长、笋味鲜美、效益好!我是家常美味,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果大家觉得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留言指导,我每天在这里为大家分享美食知识和技巧,您的收藏+评论+转发,关注+点赞,将是我继续奉献优质美食内容的强大动力,下期再会!
世界上竹子种类非常多,世界上更高最粗的竹子、最小最矮的竹子、最奇特的竹子等,下面就了解一下吧,肯定有你不认识的!
1世界上更高的竹子——中国巨龙竹
这种竹子是1982年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发现且命名的,这种竹子更高能长到45米的高度,直径可以长到30厘米,简直就是棵树啊!是世界上已知最粗大的巨型丛生竹种 ,竹笋可以食用,竹纤维可以作为造纸原材料使用。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2世界上高度排名第二的竹子——印度麻竹
这种竹子高度可以达到25米。,印度麻竹的直径在15-30厘米之间。在中国的沿海地区也有分布,在浙江南部和江西南部可以见到少量栽培的印度麻竹。竹秆可用于造纸。印度麻竹广泛用于生态工程造林,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种植 *** 竹产量高、笋期长、笋味鲜美脆嫩、易加工产品种类多、效益好!
3中国栽培面积最广的竹子——毛竹
毛竹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毛竹竿型粗大,可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等。毛竹篾性优良,可以用它编织各种粗细的用具及工艺品。毛竹竹笋味美,可鲜食,经过加工制成玉兰片、笋干、笋衣等十分美味。种植毛竹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可以上云种养咨询专家,它是全球更大的农技问答平台。里面 *** 了数万名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2分钟内就会得到回复。
4世界上最矮最小的竹子——菲白竹
菲白竹材用和笋用价值不大,但是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饲用价值,为世界上最小的竹子,菲白竹的杆高一般为10-30cm左右。观赏地被竹,矮小丛生,株型优美,叶片绿色间有黄色至淡黄色的纵条纹,可用于地被、小型盆栽,或配置在假山、大型山水盆景间,兼文化、观赏和生态于一体,是地被中的优良植物。原产日本,现在中国华东地区有栽培。
莴笋是我国种植比较普遍的一种蔬菜作物,但由于莴笋本身是属于喜阴冷作物,不耐高温,所以通常在夏季栽培较少,且市面上的大多数莴笋品种,也不能适应夏季高温炎热的气候,都很容易出现产量低下,易抽苔,品质差等各种问题;
但爱农帮在这里要为广大农户推荐一个较为特殊的优秀莴笋品种,名为“科兴五号”!该莴笋品种和市面上大多数的莴笋品种不同,耐热性较强,抗高温!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气候条件下,不但不会出现生长受限的问题,反倒长速更快,产量高,抗病强!还不易抽苔!亩产可达6000斤!很是高产优质!
所以,爱农帮建议广大农户,在夏季,莴笋产量整体偏低,但市场卖价却偏高的情况下,可以种植一波莴笋,并且注意选用像“科兴五号”这类耐热性强,抗病性强,不易抽苔,产量高的优质莴笋品种!这样种植效益就非常可观!
那么,除了上述生长方面,高温长速快,亩产高达6000斤的产量优势之外,“科兴五号”还有什么优势表现呢?
当然,除了产量之外,品质表现也很重要!“科兴五号”莴笋不仅在产量方面表现优秀,在商品性方面的表现同样也很优秀!
详细来说,“科兴五号”莴笋,叶大披针形,叶绿色,茎皮薄,色青绿略带白色。茎肉浅绿色,味清香、品质嫩。生长整齐,在高温下肉质茎膨大快!品质十分出众!
因此,总的来说,农户在夏季有种植莴笋需求和兴趣的,“科兴五号”莴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该品种也能够用作春、秋季栽培!所以,严格来讲,“科兴五号”莴笋是春、夏、秋三用的优质莴笋品种!建议广大农户可以入手试种下!以四川盆地及长江流域地区为例,6月1日-8月20日为适宜播期!所以广大农户现在就能入手试种,正值适宜播期!
2021年中国竹笋加工产业链全景图及上中下游市场企业分析中商情报网讯:竹笋作为更具中国特色的民族食材,味香质脆,营养丰富,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传统佳肴。竹笋的种类有八九十种,一般分为春笋、冬笋、鞭笋和干笋。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纤维等特点,含有16种氨基酸。此外,竹笋中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一、产业链
竹笋加工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其中上游为竹林种植、竹笋生产;中游则是竹笋的加工生产,主要为竹笋干、水煮竹笋和调味竹笋;下游是竹笋加工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为大型商超、即食竹笋相关实体品牌和相关电商平台。产品的终端销售则是消费者。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产业链上游
我国是世界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中国有竹类植物39属530余种,数据显示,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中我国竹林面积641.2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98%,占森林面积的2.94%。其中,毛竹林467.8万公顷,占72.69%,其他竹林173.4万公顷,占27.04%。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竹林面积达673万公顷,占世界竹林资源的1/3。
数据来源:国家林业局、中商产业研究院
我国竹林资源以毛竹林为主。目前,我国材用竹林占比更大达36%,其次为笋材两用竹林、生态公益竹林和纸浆竹林,分别占比24%、19%和14%。笋用竹林和风景竹林占比较小,分别为6%和1%。
数据来源:国家林业局、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国竹林种植相关企业一览: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产业链中游
竹笋干是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切根修整、高温蒸煮、清水浸漂、压榨成型处理、烘干、整形包装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竹笋加工流程如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竹笋干
竹笋干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且竹笋干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可增进食欲、防便秘、清凉败毒等,随着人民健康生活质量的提升,竹笋干深受民众喜爱。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竹笋干产量破百万吨,达到103.25万吨,同比增长28.1%。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中国竹笋干产量将达112.33万吨,同比增长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笋干丝
我国不仅是全球产竹量更大的国家,也是笋干丝重要出口国之一。据统计,我国笋干丝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截至2021年1-8月我国笋干丝进口量为3.6吨,同比增长33.3%;出口量为99.4吨,同比上年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1年1-8月我国笋干丝进口金额为75.8万美元,同比增长39.3%;出口金额为1500.1万美元,同比增长50万美元。
数据来源: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即食竹笋相关上市企业一览: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产业链下游
目前,我国竹笋食品从鲜食、鲜笋发展成为清水笋、笋干、多味笋等加工产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联合竹笋加工生产企业与 *** 、京东等 *** 平台合作,共建电商销售平台,通过“直播+电商”、网站首页弹窗推介等方式加强线上销售,随之涌现了一大批竹笋产品。以下是2021年竹笋产品排行榜: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竹笋加工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 *** 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广西赫赫有名的竹笋,认识3种以上算你厉害都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咱们广西人说普通话。我们广西普通话好听,那是因为广西人天生勤劳善良,当然好听得不要不要的。
接下来,带大家来认识,我们大广西好山好水生长的好物,这几种广西有名的竹笋,全认识算你赢。
01 八渡笋
八渡笋是我们广西出名的产品。
在广西贺州有种植。笋细长,竹丛生,一般用来做酸笋和笋干。大家天天吃的老友粉、螺丝粉的酸粉就是用它做的,不过只是因为做成了笋干名为八渡。
广西田林八渡笋
02 桂笋
广西主打的桂字号品牌,此笋高产丰收,味道鲜甜,由桂笋竹业公司独家研种推广,三年产笋单亩4000斤。
笋可以生食,做汤炒牛肉,堪称笋中水果,笋中优等生。
目前,直接定向广东深圳销售,在南宁江南区、贵港都有万亩以上基地。
南宁大明山桂笋基地
桂笋采摘
桂笋肉质细腻
03 桂林小竹笋
桂林多山多水,长有各类小竹笋,笋细肉小,盐水煮沸再炒。鲜香可口,好吃但量很少,一般在桂林资源、兴安,当地农民手工采摘。
桂林野生小笋
04 雷竹笋
雷竹笋是广西玉林特产,一般长在深山野林,采摘非常困难,没法大面积种植,雷竹笋必须要盐水煮沸半小时才能吃噢,不然草酸盐非常高。
玉林雷竹笋
05 毛竹笋
大家都喜欢吃冬笋和春笋,其实这些笋类大多是毛竹笋,因为产量低,采挖不易,所以价格非常高。笋颜色嫩黄、壳少、肉多、味美。在广西各地都有,只是没有人管理,产量少,采挖更是艰难。
以上就是广西有名的笋类
观注笋类产业发展,欢迎前来交流
手机微信搜索:【桂笋】或【桂笋竹业】进行关注了解!
地址:南宁市江南区五一路丹枫丽舍酒店旁 二楼 桂笋公司
同样是笋,“春笋”和“冬笋”有何不同?笋农:区别大了,别买错中国历史悠久,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食占据了重要部分。从古至今,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特别爱吃竹笋,在江南地区曾有“居不可无竹,食不可无笋”的说法,足见竹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如今已是3月天,正是春笋上市的季节,清脆而鲜美的春笋成为人们追捧的时令美味,因为一旦错过,便又要等待一年。
笋是什么?
我们平时所说的笋,一般指的是竹笋,是竹亚科下多种植物幼体的统称,通俗的话来说,竹笋是竹子的孩子。竹子的种类有很多,并且所有的竹子都有笋长出,但并不是所有的竹笋都可以食用。有的竹笋太小,有的竹笋口感太差,有的竹笋又太苦,因此作为“蔬菜型”的竹笋必须具有口感软嫩,没有特殊异味等特点。常见的蔬菜型笋有毛竹笋和早竹笋。
春笋VS冬笋
喜欢吃笋的朋友都知道,按照季节可以将笋划分为春笋和冬笋,二者看起来差不多,但是价格却能相差几倍,那么这两种笋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的大学同学是南方的,之前去参加她的婚礼,正好赶上挖冬笋,当时趁机向她的父亲请教了一番,这才知道“春笋”和“冬笋”一字之差,却有如此大的区别,下面就来分享给大家,今后买笋可别选错了。
【区别一、上市季节不同】
春笋,顾名思义,就是在春季上市的竹笋,一般在每年的2月份开始到5月份前后都可以挖到春笋,常见的春笋品种有毛竹笋,雷竹笋以及剑笋与楠竹笋等。
冬笋则是冬季上市的竹笋,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2月初可以采挖。冬笋主要是埋藏在地下的毛竹笋。
【区别二、外形不同】
我们常说“雨后春笋”,春笋是破土而出的,在采挖春笋的时候可以看到漏出的尖尖角,春笋是可以长成竹子的。春笋的整体外形看起来是偏细长的,内部包裹的身体也显得洁白光润。在挖春笋的时候,要选择刚破土的,这样的春笋吃起来才更鲜嫩,因为春笋破土以后,其身体内部就开始纤维化,口感便会越来越粗糙。
冬笋通常是没有出土的毛竹笋的侧芽生长出来的笋芽,是不能长成竹子的。冬笋埋藏在地下土里,地面上是很难看到它的踪影的,所以需要挖笋的熟手才能准确找到冬笋的位置,有经验的笋农看准地面微微隆起的裂缝,才有可能挖到笋。与春笋相比起来,冬笋则是矮胖型,外表看起来显得粗壮些。
【区别三、口感上的差异】
春笋和冬笋在口感上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前面有说到,春笋冒出头以后,体内便开始纤维化。所以春笋整体上的口感要更脆嫩一些,同时会带着一点青涩味儿,显得质朴清新。当然如果是老一些的春笋,其内部的纤维化比较严重,那么吃起来的口感则会显得粗糙一些。
而冬笋深埋于地下,是精华所在,相比之下,冬笋的肉质更加细密,吃起来更加细腻软嫩一些,同时会带着一点鲜甜,更显丰腴。
【区别四、营养价值上的不同】
从营养成分上来看,春笋和冬笋算得上是各占优势。上边说到了二者在口感上的差异,这恰恰是其中的营养成分所决定的。
春笋的口感更加脆嫩,则是受到其中所含的膳食纤维的影响,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同等质量下的春笋和冬笋,春笋中所含的膳食纤维更高。另外春笋的热量也更低于冬笋,因此想要减肥的朋友,不妨选择春笋。另外春笋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的种类也更高些。
当然冬笋也有自己的优势,冬笋吃起来更加细腻柔嫩,这与其中所含的蛋白质有关,同等质量下的冬笋与春笋,冬笋中的蛋白质含量要远高于春笋。而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这也就意味着,冬笋中的氨基酸含量更高。
【区别五、烹调方式上的差别】
由于二者在口感和肉质上的差异,在烹调 *** 上也需要区别开来。
春笋质地脆嫩,更突出鲜和脆,所以不适合长时间的高温炖煮,否则会破坏其脆爽的口感、更好选择炒或煎或干煸的烹调手法。
而对于冬笋来说,无论烧、炒、焖、煮、炖,煨,冬笋都更能适应,诠释出不同的美味。常见的有冬笋炒腊肉、冬笋焖排骨、冬笋煨火腿等。
但是无论是春笋还是冬笋,其中都含有草酸,并且有涩口的感觉,因此,在烹调 *** 之前都需要先进行焯水这一步。
春笋和冬笋哪个更珍贵?
冬笋更珍贵,因为物以稀为贵。
首先从价格上就可以判断出,冬笋的价格从十几块到几十块不等。而春笋在价格则在几块钱,当然价格也跟地域有关,这里是说同地域下冬笋和春笋价格上的区别。冬笋的生长需要漫长的积累,吸收了更多的精华,而雨后的春笋,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产量比较高,所以春笋经常用来 *** 笋干。
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关于“春笋”和“冬笋”的区别,从上市季节,外形长相到口感,营养价值,以及烹调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喜欢口感清新脆爽,或者是想要减肥的朋友,可以选择春笋。而喜欢口感鲜美细嫩,想要更多地补充蛋白质的朋友,则不妨选择冬笋。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竹子有26种,详解,配图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记载有70余属,1千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我们称为竹杆),它是从竹的地下茎(根状茎)成簇状生出来的。
最矮小的竹种,其杆高10至15厘米,更大的竹种,其杆高达40米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叶片为剑形,有叶柄,幼株的叶直接从茎上生出。虽然某些种的茎杆生长迅速(每日可生长0.3米),但大多数种类仅在生长12至120年后才开花结籽。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
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是横着生长的,中间稍空,也有节并且多而密,在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些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横着生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嫩的竹鞭和竹笋可以食用。
秋冬时,竹芽还没有长出地面,这时挖出来就叫冬笋;春天,竹笋长出地面就叫春笋。冬笋和春笋都是中国菜品里常见的食物。春天时,竹芽在干燥的土壤中等待春雨,如果下过一场透雨,春笋就会以很快的速度长出地面。
1.箬竹 ↑↑↑
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一般为绿色,竿壁厚2.5-4毫米;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
箬竹属阳性竹类,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长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微酸至中性土壤。
地被绿化材料,河边护岸,公园绿化。
2.孝顺竹(观音竹) ↑↑↑
孝顺竹,禾木科刺竹属。灌木型丛生竹,地下茎合轴丛生。竹秆密集生长,秆高2~7米,径1~3厘米。幼秆微被白粉,节间圆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刚毛。秆绿色,老时变黄色,梢稍弯曲。枝条多数簇生于一节,每小枝着叶5-10片,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叶表面深绿色,叶背粉白色,叶质薄。原产中国,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西南等省区。多生在山谷间,小河旁。长江流域及以南栽培能正常生长。山东青岛有栽培,是丛生竹中分布最北缘的竹种。
3.凤尾竹 ↑↑↑
丛生竹,为孝顺竹的一种变异。它的株型矮小,绿叶细密婆娑,风韵潇洒,好似凤尾。支干纤细,竹竿上端由于枝繁叶茂,干细。枝秆稠密,纤细而下弯。叶细小,长约3cm,常20片排生于枝的两侧,似羽状。竹秆及枝为实心或近实心者称为“观音竹”,空心的则称为“凤尾竹”。
原产中国南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能够吸收甲醛,净化空气,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于 *** 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在中国的长江以南各地,日本、印度都有栽培。
4.花孝顺竹 ↑↑↑
别名:小琴丝竹。丛生竹,秆高2-8m,径1-4cm。新秆浅红色,老秆金黄色,并不规则间有绿色纵条纹。
丛态优美且秆色秀丽,为庭园观赏或盆栽的上佳材料。
5.青皮竹 ↑↑↑
青皮竹,别名:篾竹、山青竹、地青竹(广东)、黄竹、小青竹、广宁竹(南粤民间又称为:晾衣竹、高竹、搭棚竹、扎蔑竹)。分布在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台湾、湖南、福建、云南南部, 相当于北纬25度以南地区, 其分布范围内年均温18~ 20℃, 年降雨量1 400 mm 以上都能生长良好,好生于土壤疏松、湿润、肥沃的立地;河岸溪畔、平原、丘陵、四旁均可生长(尤其是江河两岸、盆地和平原冲积土上生长更好)。适生于温暖湿润之气候环境中。主产于广东, 以广宁县最多, 也是全世界更大的青皮竹中心。浙江、江西有引种, 能耐23℃低温, 适应范围远远超过其自然分布区域。
6.钓丝单竹 ↑↑↑
丛生竹,竹秆下部节间幼时绿色,有黄绿色条纹, 阳性,喜高温多湿气候。
适应地区:广东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 、东莞 、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主要城市:海口、三亚、琼海、高雄、台南、深圳、湛江、中山、珠海、澳门、香港、南宁、钦州 北海、茂名、景洪)。
7.粉单竹 ↑↑↑
粉单竹(学名:Bambusa chungii McClure),是禾本科簕竹属的一种植物。秆高3--7m,径约5cm,顶端下垂甚长,秆表面幼时密被白粉,节间长30--60cm,每节分枝多数且近相等。产自南方,主要产地有两广、福建及湖南等。
植于园林的山坡、院落或道路、立交桥边。
8.佛肚竹 ↑↑↑
佛肚竹(学名: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为禾本科丛生型竹类植物。幼秆深绿色,稍被白粉,老时转榄黄色。秆二型:正常圆筒形,高7-10米,节间30-35厘米;畸形秆通常25-50厘米,节间较正常短。箨叶卵状披针形;箨鞘无毛;箨耳发达,圆形或卵形至镰刀形;箨舌极短。
佛肚竹灌木状丛生,秆短小畸形,状如佛肚,姿态秀丽,四季翠绿。盆栽数株,当年成型,扶疏成丛林式,缀以山石,观赏效果颇佳。室内盆栽。观叶类 ,秆形奇特,古朴典雅,在园林中自成一景。适于庭院、公园、水滨等处种植,与假山、崖石等配置,更显优雅。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以及”无竹则俗“等诗句,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竹在园林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各地的气温差异较大,适宜栽培的竹种各有不同,佛肚竹是观赏竹类的佼佼者,观赏价值很高,不但宜作露地栽植,亦宜盆栽供陈列。同属栽培较多的还有黄金间碧玉,秆黄色,挂有绿色条纹;佛肚竹,竹型较大,节短,节间膨大显著。
9.黄金间碧玉 ↑↑↑
形态特征:秆高8-10米,径4-6厘米,节间长可达45厘米
丛生竹,竹秆鲜黄色具显著绿色纵条纹 ,箨鞘草黄色,具细条纹,背部密生暗棕色短硬毛,毛易脱落。
生长习性:
阳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园林用途 :
常植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际、天井、景门,以至室内盆栽观赏。
10.桂竹 ↑↑↑
桂竹(学名:Phyllostachys makinoi),又称台湾桂竹,分布于台湾中北部海拔100~1500米地区的散生竹种,是台湾特有种。杆高约12米,直径4~8厘米,节间长12~40厘米,节有两个明显的环,幼杆呈粉绿色,后变深绿,一旦年老则转变为棕绿色;地下茎多为实心,根茎横走繁生。
竹秆可供建筑、棚架用,或用撑篙、农具柄、扁担、旗杆。竹篾较水竹和淡竹硬脆,可编晒席、篓等。笋可食。也是优良的绿化树种。此竹成材早,产量高,轮伐周期短,坚硬而有弹性,适宜建筑和家用。
11.斑竹 ↑↑↑
斑竹为散生竹。秆高7-13m,径3-10cm。秆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为著名观赏竹。与原变种之区别在于秆有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为著名观赏竹,秆用作制工艺品及材用。
性喜温暖、耐高温,生命力强。喜温、喜阳、喜肥、喜湿、怕风不耐寒,静水及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长,适宜在20厘米以下的浅水中生长,适温15℃至30℃,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斑竹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条件适宜的前提下,可在短时间内覆盖大片水域。
12.刚竹 ↑↑↑
刚竹属(学名:Phyllostachys),是禾本科竹亚科下的一个属。共分七十五余种,大部分分布于东南亚。中国大陆地区覆盖面积主要为黄河流域以南、南岭以北。刚竹,又名桂竹,金竹 ,禾本科乔木状竹种。刚竹抗性强,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但PH8.5左右的碱性土及含盐0.1%的轻盐土亦能生长,但忌排水不良。能耐-18℃的低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生于低山坡。竹材强韧。
13.绿皮黄筋竹 ↑↑↑
绿皮黄筋竹拉丁文学名:Phyllostachys sulphurea 别名:黄槽刚竹 刺竹超族、倭竹族、刚竹亚族、刚竹属Phyllostachys 与原变型的区别在于竹秆绿色,纵槽淡黄色。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有栽培。
14.黄皮绿筋竹 ↑↑↑
黄皮绿筋竹绿筋竹特征是秆小金黄色,节下有绿色环带,节间有少数绿色纵条纹,喜阳性,分布地区广泛。
15.粉绿竹 ↑↑↑
产于江浙赣一带的竹子。高可达11米,直径4.7厘米,节间绿色,解箨后有白粉,长5—20厘米;茎环、箨环均中度隆起;箨鞘先端窄,截平,背部无毛,全部绿色,稍带淡红褐色斑与稀疏的棕色小斑点,有时无斑点;箨耳与穟毛不发达;箨舌黑色顶端截平,边缘有纤毛;箨叶披针形呈带状;叶鞘无叶耳,叶舌中度发达,初期紫色;初生叶片宽2—3厘米,下面沿其脉上略生小刺毛。被广泛引种。可入药。
16.毛竹 ↑↑↑
毛竹(学名: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arr.) Mitford cv. Pubescens):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20多米,粗可达20多厘米,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壁厚约1厘米;竿环不明显,末级小枝2-4叶;叶耳不明显,叶舌隆起;叶片较小较薄,披针形,下表面在沿中脉基部柔毛,花枝穗状,无叶耳,小穗仅有1朵小花;花丝长4厘米,柱头羽毛状。颖果长椭圆形,顶端有宿存的花柱基部。4月笋期,5-8月开花。
17.龟甲竹(人面竹) ↑↑↑
人面竹是原产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的一种竹子,现在多为栽培供观赏竹,竿劲直,高5—12米,粗2—5厘米,幼时被白粉,无毛,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
18.紫竹 ↑↑↑
紫竹(学名: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ex Lindl.)Munro):竿高4-8米,稀可高达10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舟状,直立或以后稍开展,微皱曲或波状。末级小枝具.2或3叶;叶片质薄,长7-10厘米,宽约1.2厘米。花枝呈短穗状,佛焰苞4-6片,除边缘外无毛或被微毛,叶耳不存在,鞘口繸毛少数条或无,缩小叶细小,通常呈锥状或仅为一小尖头,亦可较大而呈卵状披针形。小穗披针形,长1.5-2厘米,具2或3朵小花;花药长约8毫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下旬。
19.淡竹(毛金竹)↑↑↑
淡竹(学名:Phyllostachys glauca)为禾本科刚竹属下的一个种。中型竹,主干高5~18米,直径约25毫米或更大。梢端微弯,中部节间长30-40厘米 ,新竿蓝绿色,密被白粉;老竿绿色或黄绿色,节下有白粉环。竿环及箨环均稍隆起,箨鞘淡红褐色或淡绿色,有紫褐色斑点,无箨耳及遂毛。箨舌紫色;箨叶带状披针形,绿色。
20.早园竹↑↑↑
早园竹,又称早竹、雷竹、燕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一种优质高产笋用竹种。早园竹秆高6-8m,径2.5-5cm,中部节间长10-20cm,不匀称,常一侧肿胀,新秆深绿色,节紫褐色。在年平均温度15-17℃,更低温度-13℃,年降水1200mm以上的地方均适宜生长,具有出笋早、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益好的特点。
21.黄槽竹↑↑↑
竿高达9米,粗4厘米,在较细的竿之基部有2或3节常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白粉及柔毛,毛脱落后手触竿表面微觉粗糙;节间长达39厘米,分枝一侧的沟槽为黄色,其他部分为绿色或黄绿色;竿环中度隆起,高于箨环。箨鞘背部紫绿色常有淡黄色纵条纹,散生褐色小斑点或无斑点,被薄白粉;箨耳淡黄带紫或紫褐色,系由箨片基部向两侧延伸而成,或与箨鞘顶端明显相连,边缘生繸毛;箨舌宽,拱形或截形,紫色,边缘生细短白色纤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直立或开展,或在竿下部的箨鞘上外翻,平直或有时呈波状。末级小枝2或3叶;叶耳微小或无,繸毛短;叶舌伸出;叶片长约12厘米,宽约1.4厘米,基部收缩成3-4毫米长的细柄。
花枝呈穗状,长8.5厘米,基部约有4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4或5片,无毛或疏生短柔毛,无叶耳和鞘口繸毛,缩小叶呈锥状,每片佛焰苞内生5-7枚假小穗,惟最下方的1片佛焰苞内常不生假小穗。小穗含1或2朵小花;小穗轴具毛;颖1或2片,具脊;外稃长15-19厘米,在中、上部被柔毛;内稃稍短于外稃,上半部具柔毛;鳞被长3.5毫米,边缘生纤毛;花药长6-8毫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期5-6月。
22.苦竹↑↑↑
苦竹,别名:伞柄竹,拉丁文名: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keng 为禾本科、大明竹属植物,植株呈小乔木或灌木状。竿高3-5米,粗3-4厘米不等,直立,竿壁厚约6毫米,幼竿淡绿色,具白粉,老后渐转绿黄色,被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丛生,圆筒形。该植物的嫩叶、嫩苗、根茎等均可供药用,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中药名分别为:苦竹叶、苦竹笋、苦竹茹、苦竹沥、苦竹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清痰等功效。
23.菲白竹↑↑↑
菲白竹,学名:Sasa fortunei (Van Houtte) Fiori ,为世界上最小的竹子之一,菲白竹材用和笋用价值不大,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饲用价值,杆高一般为10-30cm,观赏地被竹,矮小丛生,株型优美,叶片绿色间有黄色至淡黄色的纵条纹,可用于地被、小型盆栽,或配置在假山、大型山水盆景间,兼文化、观赏和生态于一体,是地被中的优良植物。笋期4~6月。原产日本。中国华东地区有栽培。浙江的安吉、杭州、南京、上海、北京有引种栽培。
24.茶杆竹↑↑↑
茶杆竹是我国有名的出口传统特产,远销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广东怀集产区,出口量占全国的70%,因此怀集茶杆竹成为一种知名品牌饮誉国内外。茶杆竹竹干通直、节平、坚轫、弹性强、不易虫蛀、表面有光泽、材质优良、经久耐用,是制造各种竹家具、滑雪杆、花架、旗杆、笔杆、高级钓鱼杆、雕刻工艺美术的主要原材料。茶杆竹别名厘竹,属多年生、繁殖力强的禾本科植物,丰产林3年就可成林,一次栽植,年年有收成。
25.慈竹↑↑↑
慈竹,(学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禾本科,主干高5-10米,顶端细长,弧形,弯曲下垂如钓丝状,粗3-6厘米。分布于中国南部地区: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可用于治痨伤吐血以及 *** 竹编工艺品。慈竹常见病害有竹丛枝病、竹根腐病和笋腐病等 ,常见虫害有竹螟、竹蚜、竹象、竹蝗和竹螨等。慈竹也被用于 *** 竹编工艺品。
26.方竹↑↑↑
方竹为禾本科竹类植物。竿直立,高3-8米,竹秆呈青绿色,小型竹杆呈圆形,成材时竹杆呈四方型,竹节头带有小刺枝,绿色婆娑成塔形。方竹叶薄而繁茂,蒸腾量大,容易失水,故多自然分布于荫湿凉爽、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中。方竹竹杆方形,别具一格,除了观竿外,也是适宜观笋观姿的竹种。此外,其秆可 *** 手杖。笋味鲜美,可供食用。
紫芦笋、绿芦笋、白芦笋谁更有营养?女性饮食抗衰老,要选对品种芦笋是一种很娇贵的蔬菜,新鲜芦笋保质期很短,即便放在冰箱里储存两三天后,芦笋尖就开始腐烂或者不新鲜,所以芦笋的价格比较昂贵。
不过芦笋贵的也是有道理的,芦笋含有一定蛋白质又几乎不含脂肪,是很理想的减肥蔬菜。同时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在民间有“蔬菜之王”的美誉。
芦笋品种也很多,除了常见的绿芦笋外,市场上还有白芦笋和紫芦笋两种。那么今天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就跟大家聊聊:紫芦笋、绿芦笋、白芦笋谁更有营养?女性饮食抗衰老,要选对品种。
我们先来说说,芦笋整体的营养情况,不管哪种颜色的芦笋,都是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热量的健康蔬菜选择。有助于缓解便秘,降低血脂及胆固醇,推荐减肥期间食用。
每百克芦笋热量仅有22大卡,可蛋白质含量达到2.7克、膳食纤维1.3克。膳食纤维含量跟常见的通便食物芹菜相当,可见它对缓解便秘的帮助也很好。芦笋中的芦丁和芦笋皂甙,还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芦笋里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钾元素和镁元素,这其中的镁元素是一种被忽视的营养素。人到中年应该注意补点镁,保护心脑血管,也能给神经系统“减压”。
镁元素还是是骨骼和牙齿的成分,对于维持骨骼生长和健骨很重要。
具体到三种不同颜色的芦笋来说:
紫芦笋的口感最嫩,因为它含糖量比较高,吃起来有淡淡的甜味。而膳食纤维含量比绿芦笋和白芦笋都低,所以口感不会那么粗糙。老年人如果牙口不好,可以选择吃紫芦笋。
紫芦笋作为一种紫色食物,必然还含有花青素,它属于类黄酮物质,抗氧化能力很强,能对抗自由基延缓了衰老。
白芦笋的维生素E和粗纤维的含量较高,维生素E有明显的抗老化作用,有助于增加血氧量,排除毒素,改善胰岛素活力,降低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吃白芦笋。
最后绿芦笋各种营养素,介乎于白芦笋和紫芦笋之间,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品种了。
不管哪一种芦笋,买回来后都要趁新鲜赶紧吃,挑选芦笋时,掐芦笋的根部如果能掐出水来,那证明芦笋很鲜嫩。
各位朋友,你喜欢吃芦笋吗?你觉得哪一种芦笋更好吃有营养呢?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