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uQ
本文首发于 指点米津
食物不仅满足了我们对美味的追求,更是我们获取各种营养的根本保障。国人对于美食的孜孜追求,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美誉。
我们对美食的追求,也体现在对食材选择的多样化上,从天上飞的、到陆上跑的,再到水里游的,可谓无所不包。但鱼类毫无疑问是我们主要的食材之一。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孟子就说过“鱼,我所欲也”。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有着大量对鱼类和打鱼生活的描写。就连我们的文字都留下了鱼类是美食的印记:如“鲜”这个字,就是由“鱼”和“羊”组成,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鱼类是一种美食。
到现代,更有大量的科学文献,报道了食用鱼类有利于健康的科学证据。全世界都推崇日本的饮食结构,即认为多吃鱼有利于健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吃鱼,各种海鲜店里常常人满为患。我国不但是世界上之一大产鱼国,而且每年也从国外进口大量的三文鱼、金枪鱼等优质鱼类。鱼类不但满足了我们对美味的需求,更是绝大地改善了我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质量。那么是否吃什么鱼都一样呢,还是吃某一些鱼更好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鱼吃更有利于健康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一聊这个话题。
多食富脂鱼类(Oily Fish)更有利于健康
据国外的Newsletter网站上一篇由Josep Nordqvist撰写的报道(该网站文章由一个医生专家团队对文章的科学性进行把关),富脂鱼类(Oily Fish)对健康的益处多多,包括能降低心脏病风险(risk of heart disease)、提高智力(mental ability)、保护机体减少癌症、酒精引起的痴呆和类风湿关节炎(protection from cancer, alcohol-related dementia and rheumatoid anthritis).
鱼油中有两类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简称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被认为非常有益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建议人们每周至少食用2份(two servings)鱼,特别是多油鱼。这里一份是指3.5盎司(1盎司=28.35g,相当于半两多一点)煮熟的鱼类(cooked fish)或者四分之三杯鱼片(flaked fish)。
那么哪些鱼类算是多油鱼呢?常见的多油鱼包括:
鳟鱼(虹鳟等,trout)
鲑鱼(三文鱼,salmon)
沙丁鱼(sardines and pilchards)
kipper(烟熏鲱鱼)
鳗鱼(eels)
whitebait
Mackerel(鲭鱼、鲐鱼、马鲛鱼类)
herring(鲱鱼)
金枪鱼(tuna)
所有这些鱼类都属于富脂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不管它们是加工成罐头、新鲜还是冰冻,都能有利于健康。
除了这些国外报道的富脂鱼(多油鱼)外,我们的研究发现,洄游性鱼类普遍含有相当高的脂肪,如我国着名的长江三鲜:刀鱼、鲥鱼和河鲀。
鱼类的污染问题
尽管食用富脂鱼有利于健康,但根据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提示,几乎所有鱼类都含有汞等重金属。富脂鱼常含有多氯联苯(PCBs)和二恶英等污染物。因此,我们在选择什么样的鱼类时,就要平衡鱼类对我们的益处与潜在危害之间的关系。
1. 哪些鱼类体内的污染物含量较高?
国人特别喜欢吃野生鱼类,特别是海洋捕捞的鱼类,确实野生鱼类通常味道更佳,海鲜(海产品)又普遍比河鲜(淡水水产品)味道佳。但是,我们需要在美味、营养与健康风险中找到更佳的平衡点。实际上,食品安全应该是底线,在满足底线的基础上尽可能追求高营养和美味的水产品。
为此,根据一些国内外的研究和检测、监测资料,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在选择野生鱼类(即不是人工养殖而是从野外河流、湖泊或水库中捕捞、垂钓上来的鱼类)时,选择相对较小的、低营养级的鱼类会更安全。如根据国内大量的检测结果,淡水中的鲢、鳙(胖头鱼)是最安全的,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更低,这与其营养级低、且大多数胖头鱼(鳙鱼)产自湖泊/水库等环境质量好的水体有关。
通常内陆水体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污染普遍比海洋严重,近海又比远海和大洋污染严重,因此来自远洋和深海的鱼类,相对污染较小,食用会更安全。
在内陆水体如江河、湖泊或水库等水体,一般都或多或少会受到各种污染物,如农药、重金属或其他工业污染物的影响,从而会对这些水体中生产的鱼类的品质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不应盲目选择野生鱼类。明确所产鱼是否来自水质优良的水体。即使是水质较好的环境中,一些高营养级鱼类如鳜鱼、乌鱼(黑鱼)、翘嘴鲌(白鱼)、鲈鱼等也会因生物富集而可能含有较高的重金属等污染物,经常吃这些鱼类容易受到影响。相比,这些鱼类在人工养殖下可能会更安全。但其中也有一些鱼类常在高密度条件下养殖,如乌鱼、鲶鱼(以及牛蛙、甲鱼)等,为了预防疾病,高密度条件下养殖的鱼类,可能会含有较多的抗生素残留或其他物质,从而使其品质受到一定的影响,建议朋友们尽量少买这些高密度养殖的鱼类品种。目前,随着稻渔综合种养(稻鳖)的发展以及池塘生态化养殖的发展,很多生态甲鱼的质量较好,可供选用。除了种类外,通常大型鱼类其食量大,相对于小型鱼类或小鱼而言,其有害物也可能相对会较高。
人工养殖的鱼类,虽然味道有时会比野生的略微逊色,但很多情况下,人工养殖环境反而水质等更加可控,质量反而是有保证的。
根据国内大量的检测结果,最安全的淡水鱼是:鲢和鳙
【关键字】:鱼类海鲜食品安全水产养殖
古诗词鉴赏:《江上渔者》《江上渔者》
范仲淹 〔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岸边行人来来往往,只是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单单,只是。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赏析
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首句说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自然引出第二句。原来人们往来江上的目的是“但爱鲈鱼美”。但爱,即只爱。鲈鱼体扁狭,头大鳞细,味道鲜美。人们拥到江上,是为了先得为快。但是却无人知道鲈鱼捕捉不易,无人体察过捕鱼者的艰辛。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
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又被风浪隐没。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你们只知道喜欢鲈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饱口福,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捕鱼多艰难多危险哪!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漳州:一条加州鲈鱼带活一个村来源:台海网
在温室大棚里,养殖户黄武平给鱼喂食
台海网2月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冬日的上午,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南山村温室大棚覆盖的鱼塘里,水面波光粼粼,增氧机转得欢。今年33岁的养殖户黄武平脱下外套,坐上一个泡沫制成的单人小舢板,轻轻划到鱼塘中央,熟练地将饲料撒到鱼塘里。平静的水面顿时“沸腾”起来,看着扑腾抢食不停的小鲈鱼,他的眼神里流露出满满的喜悦,这些是他今年致富的希望。
南山村位于芗城区石亭镇北面,距镇区5公里,由南山大社、山顶社两个自然村组成,产业以农业为主,南菜北运为辅,农业主要有蔬菜种植、淡水养殖,淡水鱼以往主要是草鱼、罗非鱼、鲢鱼等,效益不是很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鲈鱼需求量越来越大。几年前,南山村党支部书记黄西琪和几名村民到广东等地考察后发现,当地不少渔场养殖加州鲈鱼,并取得了高于预期的市场效益。他顿时萌生了把加州鲈鱼带回村里,带动村民们养殖致富的想法。
“养殖加州鲈鱼技术难度高,风险也更大,只能自己先闯条路出来,才能带动村民们一起养殖。”黄西琪经过一系列的考察、研究后,认为南山的气候和水质合适发展加州鲈鱼。
“2017年初,我们先引进10万尾加州鲈鱼苗,我4万尾,另一村民黄长顺6万尾。”黄西琪说,由于是初次养殖加州鲈鱼,于是买回了不少养殖书籍,每天都在网上查阅养殖技术资料,并向有经验的同行学习,邀请专家前来指导。
可喜的是,黄西琪之一年就养出了优质的加州鲈鱼,每公斤收购价达32元,当年赚了20多万元,另一养殖户黄长顺赚了30万元。赚到“之一桶金”之后,黄西琪有了莫大的信心,便开始鼓励村民们养殖。许多村民在他的带动下,纷纷加入加州鲈鱼的养殖队伍,其中就包括黄武平。
黄西琪说,加州鲈鱼养殖周期短,鱼苗进场后,养殖9个月左右,每尾长至1公斤左右,就可出成鱼。由于加州鲈鱼属“名优特新”,肉质好,市场需求大,除去成本,每亩利润可达几万元。
“原先在外面打工做生意,在村书记的带动下,现在回村学养加州鲈鱼。有他的技术指导,我当年就赚到20多万元。”黄武平开心地说,今年准备再扩大养殖规模。
“没想到比种蔬菜好。”黄顺和是村里的经济薄弱户,原先只是种些蔬菜,没有其他产业,现在也学养加州鲈鱼,去年在多位村干部的指导下,虽然只养了1万多尾,也赚了12万元。
“我以前养罗非鱼,但效益不高,在书记的带动下,2019年改养加州鲈鱼,养了4万多尾,当年赚了20多万元,因此盖了新房,还买了一部小车。”村民黄西川现在走在村里脸上都带着笑容。
现在,南山村像黄西琪、黄武平一样养殖加州鲈鱼的家庭有大约30户,分散在南山村以及周边,共有200多亩鱼塘,年产值1100多万元,利润200多万元。2020年,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南山村养殖业实现逆势增长,产值估计2000多万元。
芗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郭一鸣说,水产养殖是芗城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下一阶段将推广养殖包括加州鲈鱼在内的多个特色优势水产品种,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兰少泉 刘钦赐 郑文典 文/图)
这5种淡水鱼值得多吃!高DHA、EPA,好买又便宜梭鲈(Sander lucioperca)是一种性情凶猛的外来鱼种,在国内的自然水域中几乎没有天敌。和加州鲈、鳜鱼相比,梭鲈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算高,在新疆地区一般被称为“十道黑”(也有人称之为“九道黑”)。梭鲈的原产地位于欧洲的黑海、里海以及波罗的海水系,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境内并没有野生梭鲈的分布。
梭鲈模式图(Sander lucioperca)
梭鲈不仅生长速度快,适应力强,而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甚至还有“淡水鱼王”的称号,深受消费者追捧。其实早在苏联时期,梭鲈就已经风靡海外市场了,后来还被开发成了重要的商业鱼种,被移植到了众多的水库中,比如新西部利亚水库、伊尔库茨克水库等等,创造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梭鲈能够在国外市场走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鱼肉中基本没有肌间刺,蛋白质含量也明显高于普通的淡水鱼。梭鲈的这些特征高度迎合了欧美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几乎就是为国外吃货们“量身定做”的。有了市场的认可,梭鲈很快就成为了欧美市场的“明星水产”,这也为后来引入到中国奠定了基础。
梭鲈
据资料记载,60年代初梭鲈首次从国外引到了新疆的伊犁河水系。梭鲈属于亚冷水性鱼类,而伊犁河的水质非常适合梭鲈的生长,野生梭鲈的种群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后来,梭鲈的分布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额尔齐斯河流域。如今,黑龙江水系的下游、乌苏里江以及兴凯湖中也有野生梭鲈的分布,数量也都不少。
为了评估新疆地区的梭鲈种群,1982~1983年新疆水产科研所的工作人员专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资源调查。结果发现,捕捞上来的梭鲈大多在34~57公分左右,体重0.9~2.2公斤不等,3公斤以上的大规格梭鲈也有很多。
国外钓手钓获的巨型梭鲈
据资料记载,在80年代捕获到的梭鲈样本中,体重更大的达到了12公斤——这样的体型足以成为“水中霸主”,不少专家对此表示十分担忧。在国内,由于移植和引种而引发的物种入侵事件不在少数,而梭鲈作为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引发生态危机的风险比普通淡水鱼明显更高。
在幼龄阶段,梭鲈主要以小型的鱼虾为食,在饥饿时甚至能吞食掉相当于自身体长2/3的鱼苗。随着体型的不断增大,梭鲈的威胁性也会明显升高。一条体长30公分的梭鲈就能够吞掉一条16公分左右的贝加尔雅罗鱼或者湖拟鲤,对新疆土著鱼种的威胁很大。
梭鲈虽然性情凶猛,但在种群扩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竞争对手。新疆的河流湖泊中还生活着另一种从欧洲“偷渡”而来的淡水鲈鱼——赤鲈(Perca fluviatilis),在国内俗称“五道黑”。
赤鲈(Perca fluviatilis)
1968年,额尔齐斯河流域的赤鲈被引到了博斯腾湖,结果差点给博斯腾湖的土著鱼带来了灭顶之灾。仅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赤鲈就“强势上位”,成为了博斯腾湖中的绝对优势种。物种数量更高的时候,博斯腾湖渔获物的78%都是赤鲈。而在此之前,扁吻鱼(博斯腾湖的土著鱼,俗称新疆大头鱼)才是湖中唯一的顶级猎食者,妥妥的“老地主”。
赤鲈在博斯腾湖中“反客为主”,将扁吻鱼逼上了绝境。后来,新疆的渔业部门投入了500多万元的“救护资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终于在2005年攻克了扁吻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截止到2020年,扁吻鱼的累计放流量达到了33万尾,但是效果依然不太明显。
扁吻鱼
在上世纪60年代,扁吻鱼的年产量一直稳定在300吨左右;如今,扁吻鱼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量想要恢复如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总之,渔业部门为了拯救一条土著鱼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无异于是在为当初盲目引种的行为“买单”。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了,梭鲈的引入和推广会不会引发和赤鲈相似的惨剧呢?
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和赤鲈比起来,梭鲈的潜在风险有过之而无不及。
首先,从体型上看,梭鲈更大能长到130公分,记录在案的更大体重则为12公斤。相比之下,赤鲈就小得多了,更大体长只有60公分,更大体重则为3.75公斤。另一方面,研究人员曾在梭鲈的消化道中发现过赤鲈的尸体,这也表明赤鲈是梭鲈的目标猎物之一。
其次,从繁殖周期来看,梭鲈最快只需要2年时间就能达到性成熟。在水温较高的南方地区,梭鲈的性成熟时间更快,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当地的梭鲈只需一年半的时间就能发育成熟。此外,梭鲈的怀卵量也相当惊人,一条2~3公斤重的雌鱼就能产下30~40万粒卵,繁殖能力可以说是非常强悍了。
粘附在草叶上的梭鲈受精卵
此外,在过去的20多年里,梭鲈被当作养殖品种推广到了全国各地,如天津、北京、山东、湖北、广东等地区。早在1992年,国内就突破了梭鲈的人工繁殖技术,梭鲈的养殖产量也跟着突飞猛进,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梭鲈逃逸到自然水域中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梭鲈却凭借着自身的“硬实力”获得了国内消费者的青睐。梭鲈没有肌间刺,鱼肉的蛋白含量超过20%,营养丰富,鲜味十足。有不少消费者都反映,梭鲈的食用口感比鳜鱼还要好——这些口碑进一步提高了梭鲈的知名度,市场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梭鲈幼鱼
2017年的市场调查显示,梭鲈的塘口价格已经飙升到了70~80元/公斤,高端水产品的地位已经坐实。梭鲈的价格比加州鲈、海鲈都要高,但养殖的难度并不算高。梭鲈不需要驯化就能够适应国内的水域环境,而且在当年就能长成5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属于典型的“短平快”养殖项目。
巨大的利润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风养殖梭鲈,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确实是一个“福利”。在封闭的环境下开展梭鲈的养殖倒也无可厚非(生态风险较小),但是将梭鲈移植到天然的湖泊、水库以及河流中就需要高度警惕了(风险很高)。
总之,单纯从营养和口感的角度来说,梭鲈确实是一条“好鱼”,但是盲目的引种和推广也可能使其成为“生态杀手”,银鱼、池沼公鱼以及赤鲈就是 *** 裸的教训。
对于梭鲈的引种,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超市里买的龙利鱼其实都是巴沙鱼?这种鱼到底是什么来头?
传言:平常超市里卖的龙利鱼其实都是巴沙鱼,对人体大大有害!
这是真的吗?
我们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个传言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
先分别来说说这两种鱼。
龙利鱼
龙利鱼的学名为舌鳎,是一类非常优质的食用海鱼。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目”里的鳎目,指的就是龙利鱼。
因为嘴歪眼斜,身体扁平,像一条长长的舌头,也被称为“舌头鱼”。
龙利鱼出肉率高、口感细腻无小刺,非常适合宝宝、老人以及不会吐刺星人食用。
它还可以加工成鱼柳,烹饪起来更加省事。
巴沙鱼
巴沙鱼与龙利鱼不同,它属于淡水鲇鱼的一种。
不仅种类不同,它们的外形也相差巨大。
市场上近九成的巴沙鱼来自东南亚国家,其中最典型的是越南。
相比龙利鱼,巴沙鱼的食性广、易饲养,生长快、产量高,这导致它的价格比龙利鱼要低的多。
凭借着刺少肉多、价格低、好烹饪这些优势,巴沙鱼成为了鱼火锅、水煮鱼、酸菜鱼等菜式的原料的主要来源。
这些菜式的原料,都是巴沙鱼
我们对比了市面上常见巴沙鱼和龙利鱼的价格,供大家参考:
除了成本角度,巴沙鱼的含水量偏高,也是导致它价格偏低的主要因素。
市售的巴沙鱼基本上都是冷冻鱼柳的状态,为了保鲜通常会在表面包上一层“冰衣”。
图片来源 ***
出口到中国的巴沙鱼通常分为原包装产品和非原包装产品。
非原包装产品进入中国后,一般会由一些代加工厂进行加工,包括增加冰含量、滚揉和保水处理。
其中保水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添加保水剂。
这些操作本无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市面上常见巴沙鱼的含水量实在是超标太太太多了。
根据业内人士爆料,保水后的巴沙鱼柳重量甚至可增加50-80%。
我们走访了杭州新农都海鲜市场,看到两种价格的巴沙鱼:
- 一个卖20元/公斤
- 一个卖10元/公斤(包冰率高一点)
两者的质量差不多,差价基本都靠加水折回来。
我们也顺便买了一些巴沙鱼回来,测了一下含水量:
- 解冻前482.0g
- 解冻后337.5g
也就是说,花20块钱买1斤鱼片,其中有3两多是水。
那么折算下来,鱼片的实际价格应该是28元/斤。
“冒充”龙利鱼的巴沙鱼
既然两者的外貌和价格都相差那么大,何来「龙利鱼原名巴沙鱼」这一说法?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
巴沙鱼/龙利鱼去皮、脱骨加工之后,无论从肉质颜色或是外观形态上都非常相似,很难区分。
图片来源 ***
由于价格差距悬殊,而且肉质相似,很多商家就会用巴沙鱼冒充“龙利鱼”。
我们在超市、水产市场买到的龙利鱼柳,绝大部分就来自于巴沙鱼。
如果在一些生鲜电商平台输入“龙利鱼”都会出现很多巴沙鱼相关产品,还会看到商品标明「淡水龙利鱼」、「又叫龙利鱼」等字样。
我们尝试在某生鲜平台咨询了 *** ,得到的答案也是两者为同一种鱼。。。
巴沙鱼对人体有害?
龙利鱼属于海水鱼,在捕捞上岸后无需额外保水。
而巴沙鱼是淡水鱼,在捕捞上岸后需要保水,磷酸盐是它最常用的保水剂。
有研究报道发现,巴沙鱼柳中磷酸盐的超标率达30%。
文献截图
美国也有研究表明:
磷酸盐作为保水剂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使得磷的摄入量增加了约1000mg/d。
磷和钙都是人体必需元素,相互之间存在平衡。当钙每天摄入量低于400mg时,磷摄入过多对钙吸收影响更大。
也就是说,如果膳食中的磷摄入超标,会导致人体对钙的吸收降低。
为了查证巴沙鱼中的磷酸盐含量,我们也在一些常见生鲜平台购买了样品,检测它们的磷酸盐含量。根据《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中磷酸盐的添加量不得超过5g/Kg。
检测结果如下:
这样看来,这5款巴沙鱼都有检测出磷酸盐,不过还好含量都在标准范围内。这个量对成人来说,不会有过多影响。
但考虑到宝宝的胃肠消化能力不太完善,以及宝宝骨骼生长需求,我们就不太建议宝宝吃巴沙鱼柳了。
另外,从蛋白质和脂肪酸含量来讲,巴沙鱼营养价值也远不如龙利鱼:
蛋白含量只有龙利鱼的一半,与常见的淡水鱼类相比也明显偏低
脂肪含量虽然不算高,但淡水鱼的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等)含量要远低于海鱼
所以拿巴沙鱼来冒充龙利鱼的商家,可是真的有点不厚道了。
如果是给宝宝吃的话,我们建议家长优选龙利鱼。要是觉得龙利鱼太贵,可以给宝宝选择更物美价廉的草鱼,或是刺更少的鲈鱼和鳜鱼。
总结
1. 巴沙鱼和龙利鱼是两种鱼。
2. 正规途径购买的巴沙鱼对人体没有太大危害,但营养价值远不如龙利鱼。
成人为了“刺少肉多”的话,吃吃也就罢了,小孩子建议还是选择更有营养的龙利鱼。
3. 如果觉得龙利鱼太贵,可以给宝宝选择更物美价廉的草鱼,或是刺更少的鲈鱼和鳜鱼。
4. 买巴沙鱼时,不要只看价格,要看一下冰衣的厚度,可以注意一下产品包装外的净含量标识。
考虑到一些小伙伴,并不是专门购买的巴沙鱼,而是被商家误导,错把它当成了龙利鱼。
所以我们列了一些辨别 *** ,供大家参考:
1. 比价格
两者的差距,最直观的就是售价。龙利鱼的单价基本在50元/斤以上,如遇见离谱的低价,基本可以断定是巴沙鱼。
2. 查包装
如果包装上注明“巴沙鱼”,英文为“CABASA”或“BASA”等字样,或产地为越南的,可认定为巴沙鱼。
大家还要小心个别黑心商家,虽然包装名称标示为“龙利鱼”,但配料却是“巴沙鱼”。
3. 尝口感
龙利鱼口感、滋味更加鲜美,并且肉质坚韧有弹性,几乎适合所有的烹饪方式。
巴沙鱼柳口感偏嫩,会有一些土腥味。
4. 买整鱼
最靠谱的 *** 来了:直接买没有脱皮的整条龙利鱼,这样肯定不会买到“假鱼”!
我是老爸评测的魏老爸,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更多评测内容请在主页搜索~
不吃海水鱼没关系,这些营养淡水鱼里也有!知道这4件事,鱼吃起来就更香了!
最近很多人担心
以后还能不能安心地吃海水鱼了
毕竟很多人觉得海水鱼更营养更健康
而且还是DHA的重要来源
但是你知道吗?
其实有些淡水鱼不输海水鱼!
海水鱼的哪些营养有些淡水鱼也有?
淡水鱼推荐吃哪些鱼?
野生鱼和养殖鱼哪个更好?
如何挑选出一条好鱼呢?
别急
小编这就带你去详细了解一下!
划重点
01 海水鱼的哪些营养有些淡水鱼也有?
海水鱼的哪些营养有些淡水鱼也有呢?
答案:DHA、EPA。
1.DHA
DHA也被称为天然“脑黄金”,它是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适当摄入有助于维持大脑和神经的正常功能、提升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不仅如此,DHA在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循环、阻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等方面也有一定好处。
2.EPA
EPA可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的代谢,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辅助预防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EPA还具有抗炎作用,对于预防关节炎有一定的效果。提高饮食中的EPA含量,可辅助预防神经功能障碍,对抑郁症患者的有辅助治疗作用。
大家平时经常吃淡水鱼,但却不知道哪种淡水鱼富含DHA、EPA,其实您可以试试下面这几种鱼,不仅价格便宜,营养也非常丰富。
提示:
根据国际食品与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成年人每日需摄入250mg的EPA和DHA。
而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适当增加摄入,建议摄入300mgEPA+DHA,其中DHA建议不少于200mg。
划重点
02 富含DHA、EPA的淡水鱼推荐
1.河鲈鱼
河鲈鱼的DHA含量占其脂肪酸组成的18.6%~20.1%,不仅位居淡水鱼中的之一位,甚至比有些海水鱼都高,比如河鲈鱼中的DHA含量比带鱼、黄花鱼、鲅鱼、鲳鱼等海水鱼高。
2.河鳗
河鳗中也富含DHA和EPA,含量高达471毫克/100克和198毫克/100克。它的DHA含量虽然比不上海鱼、三文鱼和大西洋鲭鱼,但是却比大黄花鱼、小黄花鱼、带鱼、海鲈鱼、鳕鱼这些海鱼都高。
此外,河鳗富含优质蛋白,而且纤维细更好消化,其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含量也较高,是较好的淡水鱼食用选择。
3.鲶鱼
鲶鱼是被误解的“性价比王者”,鲶鱼中的DHA和EPA含量分别为450毫克/100克和100毫克/100克,属于淡水鱼中的佼佼者。
鲶鱼还富含钙、磷、铁、锌等矿物质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类,营养也较为丰富。
划重点
03 野生鱼和养殖鱼哪个更好?
野生鱼指的是没有经过人工饲养的,生长在自然环境下的鱼。养殖鱼指的是将鱼种投放到鱼塘进行人工饲养的鱼。
1. 看体型和风味
野生鱼更有优势,其肌肉比养殖鱼要紧实有弹性,风味更好、鱼腥味也更少。
2.看营养
它们肌肉中的矿物质(比如铁、铜、锰)以及肌肉、肝脏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等差别不大。虽然部分研究显示:野生鱼的蛋白质比养殖鱼要略高一些,但是因养殖鱼改进饲料,也可以后天补齐。所以两者在营养上很难说高谁低。
3.看安全性
野生鱼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受控制,而养殖鱼生存的环境会经过科学的管理,从而减少重金属污染。检测发现野生鱼中的重金属汞含量高于养殖。所以,购买养殖鱼会更加安全放心。
划重点
04 如何挑选出一条好鱼?
1. 看鱼鳞
鱼鳞看起来新鲜发光,紧贴在鱼身且不易脱落,如同铠甲一般,这就是新鲜的鱼;而不新鲜的鱼,鱼鳞失去光泽、鳞片较为松散容易脱落,不紧实。
2. 看鱼鳃
新鲜鱼的鳃部清洁干净,颜色鲜红,没有黏液和臭味,腮盖和鱼嘴巴都是紧闭的;而不新鲜鱼的鳃部呈暗红色、灰红色,甚至绿色或白色,黏液增多,有腥臭味,腮盖松开,嘴巴张大。
3. 看眼睛
新鲜鱼的眼睛清亮凸出,黑白分明;而不新鲜的鱼眼睛塌陷,眼珠浑浊还有白膜。
4. 按压鱼身
新鲜的鱼用手按压鱼身不凹陷、有弹性、手感发硬,肉较软的部位按压下去以后可立即恢复,鱼肚子不膨胀;而不新鲜的鱼用手按压鱼身凹陷、手感发软、黏手,柔软部位按压后不能复原,并且由于细菌繁殖的作用,鱼肚子会膨胀。
另外,如果是选择活鱼,活泼好动、反应敏锐的最为上等,行动迟缓或浮于水面的可能是即将死亡的鱼。
资料:CCTV生活圈、科普中国、营养师顾中一、营养师谷传玲、中国好营养、我是大医生官微
编辑:郭林艳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走近普陀这位上海市教育功臣提名奖获得者
看普陀这位教师如何以陶育人
空调“换新记”背后,这位社工加了些小细节
为老服务便捷可及,助力普陀老人“原居安养”
普陀的他们“城”心守护社区蝶变
处暑将至,该吃这5种鱼了,养胃健脾、补钙去燥,秋冬季节少生病处暑到来时天气会开始有些凉意,我们的饮食也会开始有所改变,大家的胃口也慢慢恢复,有些地方会吃鸭肉或者糖醋莲藕、玉米、石榴等这些东西,贴秋膘建议大家还是要注意荤素搭配,切忌暴饮暴食。
处暑的时候有些地方会更重视吃鱼,民间有说:秋季是体弱者进补的好时机,鱼则是进补的更佳选择。鱼肉味道鲜美,营养高,蛋白质含量高,容易被人体所吸收,所以处暑吃鱼成了很多人的首选,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处暑将至, 该吃这5种鱼了,内行人专挑这5种鱼!养胃健脾、补钙去燥,顺应时节,秋冬季节少生病。
泥鳅
“秋风起,泥鳅肥”很多人听过这句谚语,在处暑节气里面吃泥鳅是更好的选择,泥鳅在一些河流里面随处可见,完全可以实现自己抓捕。泥鳅大量上市,价钱也不贵。
推荐食谱:【椒盐泥鳅】
食材清单:泥鳅 葱姜蒜 辣椒 鸡蛋 淀粉
1、准别一些新鲜的泥鳅,先把泥鳅给清洗一下,然后再给泥鳅放进水中浸泡几小时,这样可以使泥鳅吐出里面的脏东西,
2、泥鳅泡好之后再给捞出,然后再往里面倒入盐,迅速地盖上盖子,然后再给泥鳅焖10分钟左右,这样方便泥鳅去腥 还可以去掉表面的粘液
3、泥鳅焖好后,往里面添加一些面粉,然后再给搓洗几分钟,多搓洗几遍,然后再用清水给清洗几遍,洗净再给捞出控水备用
4、接下来准备一些小葱切成葱段,再准备一些生姜直接给切成姜丝,然后再给葱姜抓捏出里面的葱姜水,把葱姜水给倒进泥鳅里面 然后再添加一些盐 充分地搅拌均匀,使其充分入味
5、接下来再往泥鳅里面添加一些蛋黄,然后再添加一些淀粉,充分地搅拌均匀,之后再添加胡椒粉 或者是五香粉,可以调味,充分地拌成糊糊状 ,然后再给放在一边备用
6、接下来再准备一些配料,准备一些青椒 红椒,先把辣椒给切成辣椒丝,然后再给切成辣椒丁,把切好的辣椒丁给放入碗中备用。然后在准备一些洋葱,先切成洋葱丝,然后再给切成洋葱丁,把切好的洋葱丁也都给放进碗中备用
再准备一些葱姜蒜,洗净后切成葱花姜末蒜蓉,放进碗中备用
7、锅中烧油,油温五成热,也就是放入筷子起密集小泡泡的时候,然后再往里面放入腌制好的泥鳅,小火慢炸,炸到定型的时候,然后再给翻动一下,这样可以使其受热均匀 上色均匀,然后再继续炸,炸到焦黄酥脆的时候给盛出
8.接下来给油温升高,然后再把炸好的泥鳅给放进去复炸,炸到焦黄酥脆的时候,再给盛出,放在一边控油备用
9、锅中烧油,放入葱姜蒜辣椒给炒一炒,小火慢炒,炒到入味的时候,然后再放入炸好的泥鳅继续给炒一炒,翻炒片刻,炒到入味,再放入盐 鸡精 胡椒粉 五香粉 孜然粉, 白芝麻 再继续给炒一炒。,
炒到入味的时候 再给盛出 美味既成 美味好吃的椒盐泥鳅就做好了。
鲈鱼
处暑过后,天气越来越凉爽,秋风吹起,空气越发干燥,这时候经常性吃一些鲈鱼。鲈鱼里面的肉质是能够起到润燥作用的。每年的9月份到10月份,也是鲈鱼最肥美的时候。
推荐食谱:【烧鲈鱼】
食材清单:鲈鱼 淀粉 葱姜 辣椒
1、准备一条新鲜的鲈鱼,先把鱼给处理一下,先把鱼表面的皮刮一刮,然后再把鱼内部的黑膜给撕掉,然后再给鱼清洗一下,
2、接下来再给鱼处理一下,把鱼鳍 鱼鳃 以及鱼尾都给剪掉,不然吃起来不仅影响口感,这也是腥味的来源 然后再给鱼 剁成小块,尽量不要太大了,不然炒的时候也不容易入味 剁好的鱼块再给放进碗中备用
3、接下来给鱼腌制一下,往鱼里面添加一些盐 鸡精 蚝油 生抽 老抽,然后再添加一些胡椒粉,之后再给充分的抓拌均匀 腌制一下,这样也是比较入味的,最后在我那个里面添加一些淀粉,再次给抓拌均匀
4、准备一些配料,准备一些青椒 红椒,先给辣椒洗净,然后再给辣椒去蒂,之后再切成短一点的辣椒圈,再准备一些小葱,切成葱段,然后再准备一些生姜 先切成姜片,然后再给切成姜丝,切好全部都放进碗中备用
5、起锅烧油 放入切好的辣椒段给炒一炒,炒到辣椒颜色鲜亮的时候,然后再给辣椒盛出,接下来往里面放入腌制好的鱼块。再继续小火慢煎,一面煎至焦黄的时候,然后再翻面继续煎,小火慢煎
6、鱼煎到入味的时候,然后再放入辣椒段 还有姜丝,之后再继续给炒一炒,小火慢炒,炒入味,然后再;淋入一些水淀粉 这样更加浓郁好吃,接着添加盐 鸡精 胡椒粉调味
7、鲈鱼烧到入味的时候,然后再放入一些葱段,之后再翻拌一下,直接给盛入盘中,美味既成 美味好吃的烧鲈鱼就做好了
草鱼
在秋天的时候,草鱼也是比较好吃的时候,草鱼的做法非常多,可以做水煮鱼、红烧鱼、可以做沸腾鱼片,或者做鱼片粥,和蛋羹一起蒸都非常好吃,如果买回来的草鱼能够炖汤喝的话,是能够起到暖胃的作用的。
推荐食谱:【拌鱼片】
食材清单:鱼 葱姜蒜 辣椒 淀粉
1、准备一条新鲜的草鱼,先把草鱼给清洗一下,然后再给草鱼的鱼鳞刮干净 ,之后再给草鱼清洗一下,把鱼内脏的脏东西给弄出来,然后再给鱼内部的黑膜给撕掉,然后再给鱼清洗一下,洗净 再控水
2、接下来给鱼肉鱼骨分离,先把鱼肉给片下来,然后再给鱼骨剁成小块,之后再给鱼肉片成薄一点的肉片,也不要太薄了,不然鱼肉容易给弄烂了,弄好分开盛放
3、接下来给鱼肉腌制一下,放入姜丝,然后再放入一些葱段,再往里面添加一些料酒,添加少许盐,给抓拌一下,然后再放在一边给腌制几分钟,使其充分入味
4、接下来取出鱼骨,放入葱姜,再添加料酒去腥,然后再放入一些盐,抓拌均匀,放在一边腌制几分钟
5、接下来准备一些大蒜,先把大蒜给拍碎,然后再给剁成蒜蓉,再准备一些小米辣,直接给切成辣椒碎,再准备一些小葱,切成葱花,弄好都给放进碗中
6,接下来碗中浇入热油,这样可以激发出鲜味,然后再放入盐 鸡精 蚝油 生抽 香油 香醋 在上方放入一些白糖提鲜,之后再给充分的搅拌均匀 美味的凉拌汁就做好了
7、接下来锅中烧开水 放入鱼骨给煮一煮,小火慢煮,鱼骨煮熟的时候,然后再往里面放入豆芽,或者是自己喜欢的青菜,煮熟后再给捞出,然后再放入盆中
8、接下来往锅中放入鱼肉片,小火继续慢煮,煮到肉片泛白的时候 轻轻翻动一下,使其受热均匀,鱼肉片煮熟的时候,再盛出来
9、接下来把弄好的料汁直接给倒进鱼肉片里面,撒入葱花,美味既成 美味好吃的拌鱼片就做好了。
甲鱼
甲鱼,又名团鱼,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肉。甲鱼有着一种非常新鲜的口感,肉质感觉特别的饱满,甲鱼含有非常高的一些胶质和胶原蛋白。甲鱼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特别适合秋季进补的时候食用。
推荐食谱:【焖甲鱼】
食材清单:甲鱼 葱姜蒜 辣椒
1、准备一新鲜 的甲鱼,先把甲鱼给处理一下,然后再给甲鱼用开水烫一下,这样方便去掉外面的皮。给甲鱼皮轻轻地给撕下来,接下来再继续给清洗一下
2、处理干净的甲鱼,接下来给剁成小块,不要剁得太小了,不然容易给炖烂了,弄好的甲鱼块再放入碗中备用
3、准备一些小葱绕成葱结,再准备一些生姜切成姜丝。把甲鱼冷水下锅,然后再放入葱姜,再放入料酒,之后再改大火煮开 煮开后把表面的浮沫给撇出来,之后再继续给煮一煮,焯水后再给捞出
4、接下来准备一些肥肉 切成薄一点的肉片 然后再把肥肉片给放进锅中炒一炒,煸炒出里面的油脂,然后再继续炒,煸炒到焦黄的时候,然后再放入焯水的甲鱼块,继续给炒一炒
5、甲鱼翻炒片刻,然后再放入葱姜蒜辣椒继续翻炒入味,然后再添加一些鸡精 蚝油 生抽 老抽 然后再倒入啤酒,这样可以使甲鱼肉更加鲜嫩好吃,然后再继续给炖一炖,大火烧开 继续焖2分钟
6、甲鱼焖好之后,然后再放入青椒,之后再继续给炒一炒,添加盐 鸡精 胡椒粉调味,然后再炒到辣椒断生的时候 盛入盘中,美味既成 美味好吃的焖甲鱼就做好了。
鲫鱼
秋季贴秋膘,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肉类,淡水鱼中,鲫鱼属于蛋白质含量相当高的一种。鲫鱼炖汤,清香消腻,秋季喝着暖胃又舒服。
推荐食谱:【鲫鱼汤】
食材清单:鲫鱼 豆腐海带 枸杞 葱姜
1、先准备一些新鲜的鲫鱼,把鲫鱼给放进盆中,然后再添加一些清水,然后再添加一些盐,淡盐水有杀菌的作用,然后再给浸泡几分钟
2、接下来再准备一些豆腐,先把豆腐给清洗一下,这样可以去腥,然后再给豆腐切成薄厚均匀的豆腐片。切好的豆腐片再放进盘中备用
3、接下来再准备一些生姜,先给切成姜丝,然后再准备一些小葱,切成葱花,然后再放入盘中备用,再准备一些海带给泡一泡
4、接下来取出泡好的鲫鱼,先把鲫鱼肚子里面的脏东西给取出来,然后再给鲫鱼刮一刮,把表面的粘液给刮干净,然后再给清洗一下,肚子里面的黑膜也要给撕掉,这是腥味的来源,然后再洗净控水备用
5、锅中烧油,放入处理好的鲫鱼给煎一煎,小火慢煎。一面煎至焦黄的时候,然后再翻面继续煎另一面,
6、鲫鱼煎到焦黄的时候,直接给鲫鱼捣碎,然后再放入一些姜丝,再继续给煎一煎,小火慢煎。煎好之后 往里面倒入开水,一定倒入开水,然后再大火给煮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汤汁也会更加浓白
7、汤汁煮到浓白入味的时候,然后再用滤网把里面的鱼渣给捞出来,再继续煮三分钟左右,之后再给放入豆腐片煮半分钟
8、豆腐煮入味的时候,然后再放入海带块,之后再放入盐 鸡精 胡椒粉调味,最后再放入一些枸杞,煮入味 直接给盛出 美味既成 美味好喝的鲫鱼汤就做好了。
美国黑鲈如今快成我国广东、福建水库霸主,会大面积泛滥吗?我国自古有鳜鱼美鲈鱼肥的说法,鳜鱼和鲈鱼并称淡水鱼中的两大珍品。
不过因为长江口、珠江口等主要繁殖栖息地的严重破坏,如今本土江鲈的产量已低得可怜,市面上流行的鲈鱼主要为从美国引入的大口黑鲈。
大口黑鲈生长迅速、肉质鲜美,因此堪称物美价廉,尤其清蒸口感软弹细腻,深受吃客们的喜爱。
但可能令许多人感觉意外的是,这些印象里的“清蒸食材”其实是一种非常凶猛的肉食鱼,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令人头疼的入侵物种。
鲜美但凶猛
日本琵琶湖黑鲈成灾
说是上,大口黑鲈这种原产于美洲的真鲈科鱼种,如今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的许多国家地区,都有了它们的身影,甚至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泛滥成灾。
比如日本的渔业重地琵琶湖,就惨遭黑鲈入侵,渔业资源受到巨大冲击.......
据长江君了解,黑鲈在上世纪70年代被引入日本,一开始并未引起太大的注意。
然而仅仅十年间,到了上世纪80年代,琵琶湖等湖泊里的黑鲈数量就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量。
而与此同时,被称为日本淡水鱼宝库的琵琶湖,数种重要经济鱼类因为被黑鲈大量捕食(香鱼、五郎鮒等),产量剧降,引起广泛担忧.....
琵琶湖原生鱼种受到巨大冲击
——为了清除黑鲈和太阳鲈等“外来鱼”,琵琶湖所在的滋贺县业余休闲对策室曾做出一个企划:在每年的一月在琵琶湖大型钓鱼赛事,鼓励民众垂钓针对湖中的“外来鱼”,但收效甚微。
而目前世界上官方承认的更大黑鲈记录就出产于日本琵琶湖,21斤,堪称“肥硕如猪”,不知道吞食了多少湖中鱼类水族.....
琵琶湖更大黑鲈21斤——资料图
黑鲈已成广东、福建水库霸主?
而视角回到国内,近年来大嘴黑鲈在我国鱼鲜市场热销,其养殖业也是发展迅速。
在这个背景下,因为养殖遗弃、人为放生等原因,大嘴黑鲈也正我国各处江河湖库中出现。
尤其是在广东、福建等地的水库里,一些钓鱼人反映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多,有成为水库霸主的趋势......
“.....很多水库里有啦,尤其是以前有人承包现在没人养殖的水库,黑鲈多得很,春天夏天到处是半大的黑鲈苗....”
广东的钓鱼爱好者王先生表示,因为黑鲈经济价值高,在当地水库养殖基本都会投放黑鲈。
再加上一些钓鱼人为了钓黑鲈,也会自己买鱼苗悄悄放到水库里,因此黑鲈在广东、福建、海南这些沿海地区的湖库里非常多见。
而黑鲈生性凶猛,在水库里完全没有天敌,因此有人称黑鲈快成“水库霸主”了......
黑鲈在我国也会泛滥成灾吗?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美国大口黑鲈在我国大范围出现已经是事实,但要说大面积泛滥成灾还不至于。
——毕竟在我国当前的江河背景和饮食文化下,频繁的渔捕和退化的江河水质之下,还没有任何一种鱼类能“成灾”得起来......
不过,长江君认为大嘴黑鲈的真正爆发期或许还没到来。
日本琵琶湖黑鲈的泛滥成灾,其实给了我们不少警示——从气候条件和湖中物种分布情况来看,琵琶湖的生态系统同我国东南、西南等地区的湖库非常相近。
也就是说,当这些地区的江河湖库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同时大众生态保护意识慢慢提高,电鱼、药鱼等滥捕行径减少,黑鲈将获得非常良好的生存基础。
在那个时候,恐怕黑鲈的蔓延和繁衍,或许就很难有什么能阻止了.......
(我们是长江君说野生鱼:了解垂钓趣闻、科普各类水族知识,助力生态,转发、关注、随手点个赞都是支持,也欢迎后台私信我们爆料、吐槽)
鲈鱼行业发展现状如何?一文读懂鲈鱼产量、进出口及价格走势原文标题:2022年中国鲈鱼产业现状分析,淡水养殖占比持续提升,为主要增长动力「图」
一、鲈鱼产业概述
1、分类状况
鲈鱼俗称寨花、鲈板,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沿海。我国黄渤海海区常年有踪迹,属沿海广温性鱼类。鲈鱼个体大、肉味美、生长快,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鲈鱼主要的品种类型有花鲈、松江黑鲈、大口黑鲈与河鲈。
鲈鱼主要品种类型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营养价值
鲈鱼营养价值较高,是国内广受好评的鱼类之一。具有补肝肾、益脾胃以及化痰止咳之功效,对肝肾不足者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食用鲈鱼可补脑,尤其对儿童成长期的脑部发育有很大帮助;另外,由于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因此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有研究表明,食用鲈鱼可治疗小儿百日咳、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研究者还发现,食用鲈鱼不仅有利于伤口愈合,还对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或气血不足、脾虚水肿、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胎动不安等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鲈鱼营养价值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鲈鱼发展背景
国内鲈鱼产业发展受整体饲料成本和产品价格影响较大,其中鲈鱼饲料配料主要分为两阶段,成长期主要以鱼粉为主,成熟期主要以麸皮和豆饼等。目前国内鱼粉整体进口依赖较为严重,一定程度导致鲈鱼养殖成本较高,加之鲈鱼为肉食鱼类食量较大,饲料搭配方式及其喂养方式对其成长影响较大,导致目前鲈鱼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比超5成以上,另外主要以房租和人工成本为主,鲈鱼苗成本较低。目前国内整体水产饲料发展较快,是鲈鱼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2022年上半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为1089万吨。
2016-2022年H1中国水产饲料行业产量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水产饲料构成原料成本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就国内鱼粉产量而言,目前国内鱼粉产量整体较少,仅占总需求的三分之一左右。根据渔业年鉴数据,2020年我国鱼粉产量为70.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4.7%,较2019年的69.9万吨同比增长1.2%。中国是全球鱼粉消耗大国,每年的需求量约为170万吨,国产鱼粉的生产总量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进口依赖严重,进口主要来源为秘鲁。
2015-2020年中国鱼粉产量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鲈鱼产量现状
1、总产量
就我国鲈鱼产量变动情况而言,随着整体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对各类价格相对较高的鱼类需求持续增长,鲈鱼属于淡水鱼价格较高品种,需求带动养殖规模持续扩张,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鲈鱼产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达90.12万吨。
2013-2021年中国鲈鱼产量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细分品种
细分品种来看,目前国内鲈鱼仍以淡水鲈鱼为主,虽然海水鲈鱼养殖产量也表现为稳步增长态势,但2018年以来整体海水鲈鱼占比持续下降,截至2021年已下降至22.1%,主要增量由淡水鲈鱼提供。海水鲈鱼整体养殖成本和价格略高于淡水鲈鱼,淡水鲈鱼仍存在较大的可渗透空间,短期内淡水鲈鱼是将是主要增量来源,预计产量和占比总鲈鱼将持续提升。
2013-2021年中国海水鲈鱼产量及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3、省份分布
就淡水鲈鱼和海水鲈鱼养殖省份来看,皆主要以广东为主,其他地区分布有所差距。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广东省鲈鱼淡水养殖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分别为121311吨和368641吨,分别占比总产量61%和56%。另外淡水养殖主要浙江、江苏、湖南、四川和湖北为主。海水养殖以福建、山东、浙江、广西和辽宁等沿海省份。
2021年中国鲈鱼淡水养殖主要省市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21年中国鲈鱼海水养殖主要省市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市场价格走势
就我国鲈鱼价格整体价格走势,我国淡水鲈鱼价格都在16-18元/斤左右,受整体地区差异和季节供给差距影响较大,9月中旬以来,受整体需求下降影响,市场价格小幅度下降,12月以来各地疫情反复影响导致各地水产交易受限,加之抓鱼导致供给影响,导致鲈鱼价格开始回升。
2022年9-12月中国鲈鱼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鲈鱼苗进出口情况
就我国鲈鱼苗进出口变动而言,近年来随着国内鲈鱼需求持续增长叠加全球疫情影响鲈鱼养殖需求,国内鲈鱼苗出口持续下降,尤其是2021年出口量一度下降至5.78吨,2022年前十一个月来看,出口量仍居低位,仅为8.07吨,进口量也下降明显,2021年仅为2.9吨,2022年1-11月仅为0.16吨。
2017-2022年11月中国鲈鱼苗进出口数量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细分出口国家地区而言,我国鲈鱼苗主要出口日本和国内香港地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鲈鱼苗出口日本5.6吨,出口国内香港地区0.177吨。
2021年中国鲈鱼苗主要国家地区出口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鲈鱼养殖企业数量
就我国鲈鱼养殖企业变动情况而言,2020年受全球鲈鱼贸易受阻,整体鲈鱼养殖企业快速增长至109家,2021年鲈鱼价格下降较大,整体市场养殖景气度较低,养殖企业数量下降明显,2022年来看,受整体市场价格较低影响,整体市场景气度较低。
2012-2022年中国鲈鱼养殖企业数量变动情况
注:截至2022年12月29日
资料来源:企查查,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鲈鱼养殖趋势
鲈鱼的养殖水域十分广泛,其在常见的淡水池塘、海水池塘、淡水工厂、海水工厂、网箱、内陆盐碱水域中都能很好生长,优异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抗病力以及饲料来源广泛等优点使其成为我国优良的人工海水养殖品种,目前国内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多数为精养,投苗时间主要为2-9月,上市时间主要以9-12月为主,由于鲈鱼为肉食鱼且食量大,饲料品控、配比和整体原料选择较为重要,同时过度投喂也会影响鲈鱼品质,目前主流饲料为膨化饲料,采用超微粉、低淀粉膨化、真空喷涂等特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原料需超微粉碎,不然容易导致饲料的质量不均匀;由于鲈鱼对糖的耐受性较差,采用低淀粉膨化工艺,淀粉可降低9%以下;油脂添加采用真空喷涂系统,不花料,更高可以喷涂36%的油脂。
鲈鱼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目前主要增长动力来源于淡水鲈鱼,海水鲈鱼产销也表现为稳步增长趋势,随着人们对鱼类食物口味和品种的要求持续提升,鲈鱼需求将持续增长,带动鲈鱼产业快速扩张。
原文标题:2022年中国鲈鱼产业现状分析,淡水养殖占比持续提升,为主要增长动力「图」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鲈鱼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更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鲈鱼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