鲣鱼,鲣鱼在中国叫什么-万象-

鲣鱼,鲣鱼在中国叫什么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26 0
金枪鱼黄金家族:22位海中骑士各显神通

金枪鱼家族有哪些成员

金枪鱼的名字如雷贯耳,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在三文鱼刺身当道的今天,八鲜姐知道,其实大家更希望来一份美味的金枪鱼刺身。但你知道,金枪鱼家族都有哪些品种吗?金枪鱼黄金家族的鄙视链是什么吗?金枪鱼的世界,并不都是土豪的世界,也有小清新,也有白莲花。作为海鲜吃货界的元老,就让八鲜姐给大家科普一些金枪鱼品种和名称的基本常识吧:

咳咳,简单来说,金枪鱼家族,可以分为狭义金枪鱼、中义金枪鱼和广义金枪鱼。嗯,好像八鲜姐以前也告诉过大家,什么是狭义的三文鱼、中义三文鱼、广义三文鱼,你还记得吗?

狭义金枪鱼,金枪鱼属的8兄弟

狭义的金枪鱼,是指鲭亚目、鲭科、鲭亚科、金枪鱼族、金枪鱼属的8个品种。

金枪鱼属(Thunnus),属下又分为两个亚属:金枪鱼亚属,又称蓝鳍群;新金枪鱼亚属,又称黄鳍群。 金枪鱼亚属之下包括有5个品种,分别是长鳍金枪鱼(T. alalunga)、南方蓝鳍金枪鱼(T. maccoyii)、大眼金枪鱼(T. obesus)、太平洋蓝鳍金枪鱼(T. orientalis)和大西洋蓝鳍金枪鱼(T. thynnus)。新金枪鱼亚属之下包括有3个品种,分别是黄鳍金枪鱼(T. albacares )、黑鳍金枪鱼(T. atlanticus)和长尾金枪鱼(T. tonggol)。

其中,太平洋蓝鳍金枪鱼,也称东方蓝鳍金枪鱼,以前被认为与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是一个品种,但近年来分类学家更多认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品种。本文采用这种分类法,认为太平洋蓝鳍金枪鱼与大西洋蓝鳍金枪鱼为独立的不同品种。

金枪鱼属的中8个品种中,三种蓝鳍金枪鱼最受市场欢迎,捕捞强度也更高。

大西洋蓝鳍、太平洋蓝鳍、南方蓝鳍对比图

中义金枪鱼,金枪鱼族的14位骑士

中义的金枪鱼家族,指鲭科、鲭亚科下面的金枪鱼族(Tuna Tribe),包括金枪鱼属(8种)、鲔属(3种)、鲣属(1种)、舵鲣属(2种),一共14种。

其中,鲔属、鲣属、舵鲣属一共6种,都是金枪鱼属黄金家族的外围兄弟,也是金枪鱼捕捞的重要品种。

鲔鱼,是中国古人对金枪鱼的称呼,金枪鱼这个名称是近代从日本传到中国的,在此之前金枪鱼一直被称为鲔鱼。

鲔属共三个品种,分别是鲔鱼、小鲔和黑鲔。鲔鱼俗名东方鲔,英文名Kawakawa,分布在印度洋沿岸、中国南方、日本、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小鲔俗名大西洋鲔,英文名Little Tunny,分布在大西洋东西沿岸海域;黑鲔,英文名Black Skipjack Tuna,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到秘鲁海域的沿岸海域。

舵鲣属共两种,分别是双鳍舵鲣(俗名圆舵鲣)和扁舵鲣。圆舵鲣英文名Bullet Tuna(子弹金枪鱼),扁舵鲣英文名Frigate Tuna(护卫舰金枪鱼),这两种舵鲣都是产量比较高的商业捕捞品种。

鲣属只有一种,就是鲣鱼,俗名正鲣,说明其在鲣鱼家族中的正统地位。鲣鱼(Katsuwonus pelamis)英文名Skipjack Tuna,是整个金枪鱼家族分布最广、产量更高的品种。也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金枪鱼,主要用来加工金枪鱼罐头,也用来加工日本市场上非常流行的鲣节(木鱼花),是金枪鱼家族中,商业价值仅次于蓝鳍金枪鱼的品种。

不同品种的金枪鱼(中文名由八鲜过海翻译)

特别提示:以上14种金枪鱼中,除了鲔鱼的英文名为Kawakawa之外,其余13种都被称为:XX Tuna。

广义金枪鱼,金枪鱼族和狐鲣族的22个品种

广义的金枪鱼,指鲭亚目、鲭科、鲭亚科下属:1)金枪鱼族的14个品种(太平洋蓝鳍和大西洋蓝鳍为不同品种)2)狐鲣族的8个品种。金枪鱼族和狐鲣族合计22个品种。

而鲭亚科下面的马鲛鱼族和鲭鱼族的那些品种,通常我们认为它们是金枪鱼的近亲,而不会将它们也归为广义的金枪鱼,更不会归为狭义的金枪鱼。

资料来源:《FAO Species Catalogue:Scombrids of The World》,八鲜过海翻译

前面讲过,狭义金枪鱼指金枪鱼属,中义金枪鱼指金枪鱼族;而广义金枪鱼,则指鲭亚科下面的金枪鱼族和狐鲣族。这里特别介绍一下狐鲣族:

狐鲣族也是8种,其中4种属于狐鲣属,另外4种分别属于裸狐鲣属、细鲣属、跃鲣属、平鲣属。狐鲣族的8种鱼英文名称不同,其中6种都被称为:XX Bonito,只有细鲣的英文名为Slender Tuna,裸狐鲣的英文名为Dogtooth Tuna,属于例外。

狐鲣族中,最重要的狐鲣属的4种,分别是澳洲狐鲣(Australian Bonito)、智利狐鲣(Eastern Pacific Bonito,东方太平洋狐鲣)、东方狐鲣(Striped Bonito)、大西洋狐鲣(Atlantic Bonito)。

敲黑板,划重点:金枪鱼家族名称

狭义金枪鱼8中,全部名叫XX Tuna

中义金枪鱼14种,其中13种名叫XX Tuna

广义金枪鱼22种,其中15种叫XX Tuna、6种叫XX Bonito

最后,再来认识一下金枪鱼黄金家族的成员们吧:

金枪鱼家族不同成员外型各不相同,但纺锤形体型都是相似的

关于金枪鱼的个头

不同品种金枪鱼的个头相差巨大:大眼金枪鱼其实很大

不同品种野生金枪鱼的体型大小对比(来源:OPRT)

金枪鱼家族的成员中,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体型更大、太平洋蓝鳍金枪鱼次之,南方蓝鳍金枪鱼第三、大眼金枪鱼(并列)第三、黄鳍金枪鱼第五、长鳍金枪鱼第六、鲣鱼最小。黑鳍金枪鱼和长尾金枪鱼(俗称青干金枪鱼)体型也较小。

特别要指出的是:大眼金枪鱼的体型跟南方蓝鳍金枪鱼几乎一样大。这也是为什么当南方蓝鳍金枪鱼资源衰退后,大眼金枪鱼成为日本市场上金枪鱼刺身的主要替代品种的主要原因。

金枪鱼肉的颜色不都是红色的

蓝鳍金枪鱼的肉是深红色的,脂肪含量较高,味道也很浓郁,是金枪鱼刺身的首选。

黄鳍金枪鱼的肉是浅桃红色的,味道清淡,但口味堪比蓝鳍金枪鱼,是物美价廉的金枪鱼刺身。黄鳍金枪鱼加工的罐头,是金枪鱼罐头中的香奈儿(还没有人用昂贵的蓝鳍金枪鱼加工罐头,土豪除外)。

长鳍金枪鱼的肉质颜色最淡,也被称为白金枪鱼,味道也比较清淡,也可以用来加工金枪鱼罐头。长鳍金枪鱼罐头是金枪鱼罐头中的精品,“白金枪鱼罐头”就是它。

鲣鱼的肉味道最浓郁,脂肪含量也更高,大量用来加工罐头,鲣鱼罐头物美价廉,通常超市里买到的都是这种罐头,赛百味店里的金枪鱼三明治,也多是用鲣鱼加工而成。鲣鱼还是加工木鱼花的原料。

金枪鱼不同部位的名称

金枪鱼是大型海洋鱼类,类似于陆地上的牛。所以,如同牛会被分为很多不同部位一样,金枪鱼也会被分为不同部位。下面这张图显示了金枪鱼的6个主要的不同部位的肉色、脂肪含量和名称。

资料来源:On The Gas(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面这张图,是另外一种金枪鱼不同部位图的名称图,大家可以对比参考。

资料来源:不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金枪鱼的不同部位,因为承担的功能不同,肉质和颜色也大不相同,营养和口感也相差很大。赤身位于金枪鱼上部,是红肉部位,肉质颜色深红,含铁和血红素高。中腹、大腹、上腹位于腹部,从后到前颜色以此变浅,油脂含量依次增加,肥度和营养价值也逐渐增加。金枪鱼身上价值更高的部位就是大腹和上腹。

来源:国外网站(八鲜过海翻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金枪鱼的营养:出乎我们意料

一直以来,我们都一以为金枪鱼只是很好吃,是高档的刺身食材。对金枪鱼的营养我们一直不甚了解,甚至很多人会认为金枪鱼的营养价值不如三文鱼。事实如何呢?

根据负责任金枪鱼促进组织(OPRT, Organiz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Fresponsible Tuna Fishries)的数据,我们来了解一下金枪鱼的营养价值:

金枪鱼体型比较大,一般金枪鱼都可以分为红肉和脂肉等不同部位。红肉主要位于金枪鱼背部,因金枪鱼需要长距离洄游而使该部位肌肉发达,血红素含量高,瘦肉也比较多;脂肉主要位于金枪鱼腹部,那里油脂含量高,营养丰富。

金枪鱼肉是优质蛋白的来源,其中金枪鱼红肉部位每100克含有26克蛋白质,高于蛋白质丰富的鸡肉(每100克含量24克);金枪鱼脂肉部位每100克含有20克蛋白质,高于猪肉(每100克含量19克)。

另外,金枪鱼肉含有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完全可以满足人们对氨基酸的摄入需求。

资料来源:负责任金枪鱼渔业促进组织(OPRT)

金枪鱼红肉中,钾元素的含量高达每100克380毫克,高于猪肉的每100克340毫克含量。

金枪鱼脂肉中,维生素D的含量高达每100克18微克;金枪鱼红肉中,维生素D的含量高达每100克5微克,也都远远超过猪肉和牛肉。

资料来源:负责任金枪鱼渔业促进组织(OPRT)

我们都知道,深海鱼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很高的,三文鱼之所以在中国市场深受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金枪鱼:每100克金枪鱼脂肉中,DHA+EPA的含量高达4600毫克。

资料来源:负责任金枪鱼渔业促进组织(OPRT)

金枪鱼与三文鱼营养对比:金枪鱼完胜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三文鱼是非常有营养的,挪威人自己也称之为“超级食物”(Salmon, the Superfood),并号称挪威三文鱼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2、优质蛋白等营养成分。

资料来源:挪威海产局官方网站

下表挪威海产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三文鱼各项营养指标,为便于比较,将重要指标特别用红框标出。

资料来源:挪威海产局官方网站

让我们根据双方公布的营养成分数据来做个对比,用金枪鱼脂肉(金枪鱼脂肉比金枪鱼红肉便宜)和三文鱼(养殖的大西洋鲑鱼)鱼肉对比,可以看出:金枪鱼脂肉在蛋白质含量、维生素D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三项指标上,都超过三文鱼鱼肉,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竟然比三文鱼66%,只在钾元素含量一项上低于三文鱼。

金枪鱼与三文鱼营养对比(八鲜过海整理)

其实仔细想想并不难理解:金枪鱼和三文鱼都是大洋高度洄游性鱼类。但金枪鱼洄游距离更长、体型更大,而且一生全部时间都在大海中洄游和觅食,并不像三文鱼那样要到淡水中产卵,从食物链的角度看金枪鱼也比三文鱼处于更高级别。所以,金枪鱼是比三文鱼进化更完善的、更高级别的海洋生物,无论经济价值、还是营养价值,都比三文鱼更高。这从市场价格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金枪鱼的国际市场价格整体是高于三文鱼的。

金枪鱼的营养价值在中国一直没有被充分认识到,这并不难理解。主要原因是主导全球金枪鱼产业的是日本,而日本并没有在中国市场大力开展金枪鱼知识的科普。而主导全球三文鱼产业的是挪威,以挪威海产局为代表的挪威三文鱼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中国市场不断宣传挪威三文鱼的营养价值,培育挪威三文鱼在中国的消费市场。

顺便说一下,相比金枪鱼红肉(red meat),金枪鱼脂肉(fat meat)营养价值更高。所以我们在吃金枪鱼时,千万不要忘记多吃金枪鱼脂肉(也就是腹肉)。

超低温(ULT)金枪鱼知识

超低温(Ultra Low Temperture)金枪鱼,是指在摄氏零下60度超低温温度下冷冻、加工分割、储藏、运输,并通过特别技术解冻的金枪鱼。超低温金枪鱼的品质非常接近冰鲜金枪鱼,且具备可冷藏运输、全年供应、小量订购、价格优势等冰鲜金枪鱼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在日本和美国等高端金枪鱼刺身市场上,近年来非常受欢迎。

目前,美国市场上供应的超低温金枪鱼主要是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而日本市场是还有超低温蓝鳍金枪鱼。

图片来源:美国超低温金枪鱼公司Tristan公司网站

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很多是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远洋渔船捕捞的。这些金枪鱼在海上捕获后,立即在船上放血宰杀,去腮去内脏,并立即进行超低温冷冻,然后通过超低温集装箱,海运到中国大陆沿海和中国台湾南部高雄的加工厂中,进一步分割成下面这些不同部位的产品,然后再出口到日本和美国等市场。

图片来源:美国超低温金枪鱼公司Tristan公司网站

在美国超低温金枪鱼供应商Tristan的官网上,可以看到他们供应的各种超低温金枪鱼产品,从整条鱼柳、分割鱼段,到分割鱼排、分割鱼段,各种不同规格应有尽有。

图片来源:美国超低温金枪鱼公司Tristan公司网站

超低温金枪鱼的解冻步骤比较复杂,需要先在温水中加入盐,然后将超低温金枪鱼连袋一起浸泡到温盐水中,解冻后再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分,然后可以在0-4度常温下保存1-2天。这段时间内,随时可以分切成生鱼片食用。

图片来源:美国超低温金枪鱼公司Tristan公司网站

国外网站上的超低温金枪鱼解冻和处理过程

关于金枪鱼捕捞的知识

金枪鱼的捕捞方式有很多种:

金枪鱼围网和金枪鱼延绳钓

捕捞产量更大的鲣鱼和黄鳍金枪鱼,主要使用围网(Purse Seine)捕捞;大眼金枪鱼的产量较高,单位产值很高,主要使用延绳钓(Longline)方式捕捞。因此也产生了金枪鱼围网渔船和金枪鱼延绳钓渔船。

资料来源《Netting Billions:A Global Valuation of Tuna》

围网捕捞产量占了全部产量的67%,占了全部码头产值的46%;延绳钓捕捞产量占了全部产量的11%,占了全部码头产值的18%。可见围网捕捞产量大,而延绳钓单位产值高。

资料来源《Netting Billions:A Global Valuation of Tuna》

金枪鱼杆钓船和金枪鱼钓丝

此外,杆钓船(Pole and Line)也是比较常见的捕捞方式,主要用来捕捞鲣鱼、黄鳍金枪鱼和长鳍金枪鱼。而钓丝(Handline)方式也有少量捕捞产量,主要用来捕捞黄鳍金枪鱼和鲣鱼。杆钓船和丝钓方式属于相对落后的捕捞方式,主要在东南亚一带使用。围网和延绳钓方式正在逐渐取代杆钓船和钓丝方式。

资料来源《Netting Billions:A Global Valuation of Tuna》

太平洋:金枪鱼捕捞的主战场

虽然金枪鱼分布在全球的温带和热带海域,但捕捞金枪鱼的海域却主要在太平洋,其次是印度洋,大西洋的捕捞产量占第三位,南大洋的捕捞产量可以忽略不计。

资料来源《Netting Billions:A Global Valuation of Tuna》

不同金枪鱼的捕捞方式大不同

大西洋蓝鳍捕捞,主要靠围网作业,部分靠延绳钓;太平洋蓝鳍捕捞,主要靠围网作业,很少使用延绳钓。南方蓝鳍捕捞则主要靠延绳钓,部分靠围网作业。

资料来源《Netting Billions:A Global Valuation of Tuna》

资料来源《Netting Billions:A Global Valuation of Tuna》

大眼金枪鱼捕捞,主要靠延绳钓和围网作业;黄鳍金枪鱼捕捞,主要靠围网作业,部分靠延绳钓。

资料来源《Netting Billions:A Global Valuation of Tuna》

鲣鱼捕捞主要靠围网作业;长鳍金枪鱼捕捞正好相反,主要靠延绳钓。

资料来源《Netting Billions:A Global Valuation of Tuna》

金枪鱼延绳钓得到控制,金枪鱼围网继续扩大

全球90%以上的大型金枪鱼延绳钓渔船,都已经在OPRT登记注册,并处于OPRT及其成员国的有效监管之下。

2001-2003年期间,OPRT与日本和中国台湾的金枪鱼协会合作,一共解体了39艘、沉没了4艘非法捕捞IUU金枪鱼延绳钓渔船,有效遏制的金枪鱼延绳钓的IUU渔业。

2003年8月,在世界金枪鱼延绳钓渔业大会上,OPRT的成员国共同宣布各自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本国的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发展,以保持全球金枪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那之后,全球金枪鱼延绳钓渔船的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2005年之后数量更是逐渐减少。

经过OPRT的努力,金枪鱼延绳钓渔船数量过多问题已经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和FADs(Fish Aggregtaing Devices 鱼群聚集设备)作为捕捞效率和破坏力更大的捕捞方式,自1980年代之后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金枪鱼捕捞的最主要方式。

太平洋海域迅速增长的金枪鱼围网渔船数量,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

资料来源:OPRT官网

原创声明

本文为八鲜过海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否则按侵权处理。

二月份金枪鱼(鲣鱼)价格继续坚挺,罐头报价太高影响终端销量

二月份金枪鱼(鲣鱼)价格继续坚挺,罐头报价太高影响终端销量。

鲣鱼,鲣鱼在中国叫什么-第1张图片-

作者/ Matilde Mereghetti

编译/ 胡路怡

二月份以来,全球各大市场金枪鱼(鲣鱼)价格继续坚挺,泰国曼谷交付价稳定在$1,680/吨。去年12月份起,曼谷价格就涨到$1,700/吨,金枪鱼价格坚挺的主要原因与捕捞船队成本上升,产量下降有关。

一位美国商家(消息人士A)告诉UCN:“最近几个月,西中太平洋捕捞情况不理想,在目前原料成本价位上,罐头生产商与贸易商的预期相差甚大,成品销量遇到了很多问题。”

一位亚洲消息人士(B)告诉UCN:“一月底需求还算不错,西太平洋产量低迷,印度洋产量与往年持平,大西洋地区因FAD(集渔装置)休渔,产量也比较低。阻碍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是罐头产品报价太高,买家推迟了招标计划。往年这个时候,平均价格在$1,300-$1,500/吨,今年高达$1,700/吨,客户不太愿意采购。如果二月中下旬产量继续低迷,他们将被迫接受罐头厂的报价,为夏季零售市场补充库存。”

泰万盛(Thai Union Group)前高管Arnab Sengupta指出,上月埃及经济危机导致一些泰国加工厂停摆。在中东,埃及是罐头金枪鱼产品更大的市场。但消息人士B称,埃及经济问题对泰国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因为其不是主要市场,另一方面,欧元正在走强,说明欧洲市场的购买力在增长。

一位欧洲消息人士(C)称,二月份以来,欧洲加工厂要评估亚洲自主关税配额(免税)金枪鱼柳的数量,为夏季销售制定预期计划。一些工厂手持免税鱼柳库存,因此鲣鱼市场不是很活跃,西班牙报价为$1,750/吨(CFR)。

在厄瓜多尔曼塔,鲣鱼原料价格稳定在$1,800/吨。消息人士A称,因为先前休渔(veda),一些工厂选择缩减产能。目前东太平洋休渔期已于1月19日结束,越来越多捕捞船出海作业,预计二月至三月供应情况将有所好转,罐头厂有望拿到低价原料。

消息人士A称,在印度洋,大多数船只产量稳定,加工厂供应充裕,鲣鱼原料价格在€1,400-€1,425/吨。大西洋的情况不太乐观,一些船只为节省燃油成本没有出海,他们还在等待市场和渔获的扭转,小批量原料成交价在€1,425/吨。

能做成刀的食物?轻松捅穿易拉罐!直接吃怕不是要崩掉牙

世界上最硬的食物“鲣鱼干”被吉尼斯认定为世界上最硬的食物,用它 *** 小刀的结果非常惊人。

以鲭鱼科的鲣鱼为材料,从鱼体切下被称为头、鳍、腹皮的腹部脂肪多的部分,切成三块以上,整形成被称为“节”的舟形后加工的东西叫鲣鱼干。

鲣鱼是节类的代表,加工的工序和产品的形状名称都相同。切成三块的叫“龟节”,三块再切到背部和腹部的叫“本节”,本节中使用背侧的叫“雄节”(或背节),使用腹侧的叫“雌节”(或腹节)。

制造工程

加工过程是将鲣鱼批发后,进行煮熟和放冷,再经过焙干、晒干、发霉(利用微生物干燥)的反复过程。鲣鱼这一称呼在出现烟熏法的江户时代以前就已经被使用了。

这次是沾了水品质就会下降的“食品”,所以与其说是磨,不如说是从削的作业开始。调整好普通刨子的刀片后,首先要把刨子削得表面平整。

一边观察形状一边进行削减,当然,削减的部分会越来越多。


用刨子刨干鲣鱼



到这里为止,这还是一个普通的鲣鱼削法。


用铁工用锉刀磨削表面



再干燥一些


最后用研磨石来完成

然后再用消毒过的铁工用锉刀将表面磨削成大致的形状,然后放入烤箱烘烤干燥,最后用来 *** 刀的研磨石就登场了。不用水仔细地磨的话,鲣鱼刀终于完成了。


令人着迷的曲线美和只有鲣鱼节才有的红宝石色很酷,不过,作为厚度变薄了的鲣鱼节能作为小刀使用多少呢?进行了试切,变成3层的纸也能轻松地切开,没想到空罐也能像刺一样贯通这样的结果!这完全是凶器……。




用世界上最坚硬的鱼,做最简单美味的“猫饭”,孩子超喜欢

世界上的美食有很多种,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总希望可以尝试一些不同的食物来扩大自己的饮食范围。对于鱼类来说,很多之前没有见过的鱼出现在市场上。但是有一种鱼特别硬,可以跟木头的硬度差不多,你知道是什么么?

其实这种鱼就是我们很常见的干鲣鱼,鲣鱼的硬度甚至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过,并且这种世界各地深受好评。尤其是在日本这个地方,因为日本四面环海,海鲜资源非常多,对于鱼的吃法,就有它本身独特的风俗。

在日本,很多人喜欢将鲣鱼做成猫饭,不要误会只能是猫咪来吃,其实人也可以吃哒呐~~简单来讲猫饭就是用白米饭和鲣鱼节混合做成的简单饭食。猫饭的起源时间已经难以查证,可值得确认的是,在日本历史上兵灾、饥荒时期,“猫饭”逐步成为贫困百姓的主食。由于猫饭味独特,一些富人乃至地方诸侯,出于猎奇心理也吃起来。日本战国时期,曾称霸关东地区的北条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好吃,鲣鱼的营养也很丰富,鲣鱼属于深海鱼的一种,非常有营养,富含DHA,EPA。DHA有“脑黄金”之称,不但与儿童的大脑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视网膜的反射能力,可以预防和改善视力哦~

猫饭做法:

1,将准备好的米饭盛到碗里压实,倒扣在盘子中

2,将鲣鱼制成的木鱼花,让孩子撒在米饭上

3,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在米饭中淋入少许生抽,搅拌均匀

4,加上准备好的一些配菜,孩子就可以尽情食用啦~

看着很简单,但是味道缺出乎意料的美味哦~这个版本的是给大人和孩子吃的,如果真的要给猫咪吃,要记得不要放酱油哦~因为猫咪不能多吃盐。你还知道什么好吃简单的美味吗?一起来讨论吧~

鲣鸟,爱吃鲣鱼而得名,活着的可达鸭,行走的表情包

?

鲣鸟的意思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吃鱼坚硬的鸟”,实际上是“爱吃鲣鱼的鸟”才对。这也叫人奇怪,竟然有鸟的名字是以鱼的名字来命名的,不知是他们真的有那么钟爱吃鲣鱼呢,还是给他们命名的人的一时兴起呢?


鲣鸟与鹈鹕是亲戚关系,所以二者还是很相似的,尤其是这只长剪般的尖喙,也是潜入水中抓鱼的绝佳工具。他们可以用两只长蹼的脚掌站立,身高超过半米,算是热带海鸟中的大个子,前半身是清新典雅的奶油色,后半身则是耀眼夺目的雪白色,尾巴为楔形,翅膀大且长,飞羽多为黑色,眼睛 *** 有神,多数品种的眼周都画有眼影。


鲣鸟主要分为蓝脚鲣鸟、红脚鲣鸟、蓝脸鲣鸟、褐鲣鸟,细分的话还可以加上秘鲁鲣鸟、橙嘴蓝脸鲣鸟,阿波特鲣鸟、憨鲣鸟、南非鲣鸟、澳洲鲣鸟。



首先,蓝脚鲣鸟是分布于美洲中部的西海岸的大型热带海鸟。雄鸟亮黄色喙,雌鸟暗黄色喙。雌鸟瞳孔明显比雄鸟的大。呈淡黄色的眼睛是他们卖萌得宠的制胜法宝,那无辜的眼神,跟白色的肚皮、棕灰色的翅膀以及宝蓝色的大脚掌,一起构成了整一副粗笨好欺负的傻样儿,有人因此叫他们“Boby”,意为傻里傻气,身体笨重,疏于防范,容易被人抓去烹了。



其次,红脚鲣鸟是可以称为黑白色鲣鸟或烟褐色鲣鸟的,身上的羽毛由头到尾都是白花花的一片,洁净无瑕,只有部分飞羽是黑色,喙为淡蓝色,与头交接处有红斑,脚掌通红,像是两片深秋里的红色枫叶踩在身下,趋光性强,清晨出外觅食,傍晚归巢的习性规律被渔民们探知而利用,渔民们可跟着他们寻找鱼群,也可以跟着他们找回返船的路线方向,所以渔民们亲切的叫他们“导航鸟”。



再来,蓝脸鲣鸟是比红脚鲣鸟分布范围还要广的海鸟,体长将近一米,是鲣鸟家族中个头更大的成员。眼周为蓝黑二色掺杂,故又称为“黑脸鲣鸟”。黑眼圈中间包裹着的是一双金黄色的眼睛,炯炯有神。雄鸟喙亮黄色,雌鸟则是暗黄色喙。脚掌灰色,像两片沾了泥巴的枯叶,上头则是雪白的羽毛铺就一身,只有飞羽才是黑色的,这一点倒是和红脚鲣鸟很像。



褐鲣鸟呢,又称作“白腹鲣鸟”或“棕色鲣鸟”。头至胸前再到后背都是棕褐色的油亮羽毛,腹下为纯白色,粗短的脚掌都为淡黄色,没有蓝脚鲣鸟和红脚鲣鸟那种往脚掌上刷上好厚一层油漆的感觉,喙和眼周呢,雌鸟为黄色,雄鸟则为淡蓝色,张开这双巨大的翅膀时,能看见包含在棕褐色飞羽里的白色覆羽,带有褐色斑点。褐鲣鸟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除了两极之外,六大洲都可见他们的踪影。



最后,要说说阿波特鲣鸟。这种大型的鲣鸟却是生存情况最岌岌可危的一种鲣鸟,现在只能在印度洋岛屿中的圣诞岛上进行繁殖,出没地点也限制在圣诞岛的附近海域,他们长着一只粉红色的锥形喙,因此又名“粉嘴鲣鸟”。身上羽毛多为白色,翅膀和背上多为黑色羽毛覆盖,眼周乌黑,像是花了心思做个烟熏妆,眼影浓重,几分迷人,几分痴醉。


鲣鸟最拿手的绝活好戏,就是从以时速近100公里的速度冲刺,盯准水中的鱼儿就是破水而入,利用超强的爆发力震荡水波,使水中的鱼儿们受震而暂时昏厥,趁机夹起他们直上云霄。善于潜水、游泳,也善于飞行,故而,无论是水中的鱼、虾、鱿鱼,还是水面上的昆虫、飞虫或其他节肢动物。因为钻入水面时的冲击力巨大,一不小心就容易拧断脖子或砸扁脸蛋,故而他们脖子生得粗壮,脸皮也长得忒厚,身体也长成纺锤型,以便应对水波带来的压强。


清书,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活着是柔软的鱼,死后变成一把“锋利的刀”,很多人没看过却吃过

我们都知道,很多食物有多种使用 *** ,有些食物吃不完的话,可以把它晒干方便储存,也可以将它腌制起来变成另外一种味道的美食,据说人类经过了千百年的进步,已经发现很多食物并将它们 *** 成各种各样的美味。

可是大家知道吗?有一种鱼是世界上最坚硬的食物,它活着是柔软的鱼,死后变成一把“锋利的刀”,很多人没看过却吃过!干鲣鱼,在日本,干鲣鱼可以 *** 成木鱼花,搭配着其他美食,别提有多美味了。

干鲣鱼原来是一种低值金枪鱼,因为其肉质较酸、较差,正常的烹饪得不到较好的食用口感,但是每年鲣鱼捕捞量都非常的大,出售的价格也很便宜,但它的腥味重、口感也不佳,那能怎么办呢?

于是日本人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将鲣鱼 *** 成鲣鱼干,一整套烘干流程应运而生,先做熟、再烟熏、经过层层把关,最终才做成如此坚硬的干鲣鱼,想吃他就必须依靠推子,一块就可以吃上好几个月。

其实,日本很早就开始有了 *** 鲣鱼干的习惯,在江户时代,本人改良了鲣鱼干的 *** 工艺,在其中加入了曲霉菌,这让鲣鱼干的硬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要是你直接食用鲣鱼的话,可能嘴唇和牙龈都会被割破。

而现在,很多人会把鲣鱼干削尖当作小刀使用,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鱼干能有什么用处,事实上,不论是割纸还是捅破易拉罐,鲣鱼干都游刃有余,相信很多人是它不太了解,但大多数人都有吃到过,在我们国内各个城市都有售卖的一样街边小吃——章鱼小丸子。

相信很多人购买章鱼小丸子的时候,都会很好奇上面像纸片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其实那就是就是鲣鱼干,只是将它推成纸片状,既美观又方便入食,虽然对于鲣鱼干完整的样子很多人没看到过,但干鲣鱼很多人都很喜欢吃,不知道你喜欢鲣鱼干的味道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感谢你们的阅读,小编每天都期待能看到你们阅读的足迹。为了能写出你们喜欢的文章,如果有什么建议可以向小编提出,小编也欢迎大家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论。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给小编点个赞吧,我们下次再约咯!

这种鱼竟然硬到要用木刨削!经常能吃到,但你绝对想不到是它……

说到很硬的食物,大概能想到的有法棍、压缩饼干等物,它们是公认的耐嚼坚硬的食物。但是对于吉尼斯记录中世界之一硬的食物,它们就不够看了。这种号称最硬的食物其实是一种鱼干,它是由一种金枪鱼做成的鱼干,没想到吧!

大家在吃章鱼小丸子的时候,上面洒的一层柴鱼片,其实就是这种鱼干的肉。这种鱼干名字叫做“鲣鱼节”,它是用鲣鱼的鱼肉做成的。鲣鱼属于金枪鱼的一种,产量高,价格便宜,我国的南海、东海海域都有出产,同时在日本的海域也有大量的鱼群。最早用鲣鱼 *** 鱼干就是日本人发明的,在江户时代,有个渔民为了不让过多的鲣鱼腐化变质,便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它 *** 成超级坚硬的鱼干。

*** 鲣鱼干,首先是要把鱼片成长条,然后煮熟拔刺去皮,再用木头燃烧了烟熏,熏干鱼上的水分,这个过程走完了之后,鲣鱼节还是只是个半成品,后续的步骤才是真正的精华部分。熏完之后把半成品放到潮湿的地方让它长满霉菌,再去太阳底下晒干,然后削掉霉菌。重复这个步骤3-5次,鲣鱼节就做好了。

*** 完成后,鱼干就像一截枯木头一样,又轻又硬。这种鱼干也因此只能用特制的刨子来削,就好像我国木工用的刨木头的刨子一样,刨出来的鱼肉就像木屑一样,一般是用来煮汤,也可以直接放在食物上面食用。

互动话题

你有吃过鲣鱼干吗?

更多美食趣事请下载【挥货】APP

文中部分素材源自 ***

如有侵权联系后台删除

戳《所谓的王子公主,和我想象中的有点不大一样...

???点击阅读原文一探究竟

干鲣鱼:不管多硬,都能变成食物

国庆假期小编去新加坡溜了一圈,吃酒店早餐时惊喜地发现了味噌汤,以及……干鲣鱼片!

自从从日本回来,味噌汤那有点怪异的味道总是难以忘却,尤其是软化了干鲣鱼片,太太太太馋了!

之前看《小花的味噌汤》时,女主对付鲣鱼时用刨子刨让小编对这种鱼非常的好奇(以前还真没听说过做鱼要这么狠的)。

中国的刨子是做木工的,他们的刨子还要做鱼,真是有些难以置信。

干鲣鱼,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硬的食品。但早期的鲣鱼其实并没有这么硬,是因为一次性打捞太多吃不完,所以为了保存更久,将其做熟,剔骨,烟熏。

然而当时的鲣鱼还并未达到如今的硬度。到了江户时期,人们发现在运输过程中鲣鱼会变得更干燥,而且味道更好。

随着不断发展,这一奇妙的情况才有了科学解释。原来运输鲣鱼的罐子和盖子上寄生着一种曲霉菌,它不仅吸收了鲣鱼的水分,还分解了肉质中的脂肪,烹饪时也就不会浮现出一层油花了。

做好的干鲣鱼要是不去经过处理就直接食用,严重的话或许就要去医院看牙了。

日本通常食用干鲣鱼的 *** 就是用刨子刨成薄片,煮面,熬汤等都可以放进去,口感和味道上都十分回味无穷。

虽然对于干鲣鱼非常硬这件事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不过还是有很多日本人喜欢将其直接当零食吃,然后……住院,或者死亡。

看来食品安全果然还是一直都是全球人民都要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啊。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日语里”,或搜索微信号“riyuli618”,papa老师和许多小伙伴一起等你哦~

在线每日一句,每天进步一点点!等风,也等你!

民间说“无鳞鱼勾旧病”,有道理吗?告诉你高血脂病人,如何吃鱼

有人说自己血脂高,不能吃无鳞鱼,民间还有“无鳞鱼勾旧病”的说法,这些说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无鳞鱼究竟有什么害处?

一般我们说的无鳞鱼,是指天生无鳞和鱼鳞很小的鱼,比如一些深海鱼,无鳞的海鳗和海鳝,还有我们经常吃的鲐鱼、鲅鱼、鱿鱼和鳞片细小的带鱼、昌鱼等,淡水鱼中的无鳞鱼有泥鳅、黄鳝、鲶鱼、银鱼等。

有人认为无鳞鱼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血脂高的人吃了这样的鱼会加重病情。

但事实上,鱼类中的胆固醇含量不取决于鱼是否有鳞,而且,大部分无鳞的海鱼不仅胆固醇含量低,还含有不少人体日常缺少的不饱和脂肪酸,吃这样的鱼不会对高血脂患者造成坏的影响,反而有助于病人控制血脂含量。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像鳝鱼、鱿鱼胆固醇含量就要高一些,而像鲐鱼、鲅鱼、三文鱼、金枪鱼等海鱼的胆固醇含量就比较低,适合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食用。

所以用有鳞鱼和无鳞鱼来区分是否能吃,是非常武断的做法,我们要有选择地吃,但不要根据鱼是否有鳞来判断各种鱼的胆固醇含量,而是根据它真正的胆固醇含量来决定是否能吃。

此外,有人认为大多数无鳞鱼在死亡后与空气接触,会产生组胺,这是一种生物毒素,容易让人过敏。

青皮红肉类的海鱼,比如带鱼、鲣鱼、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等,它们的肌肉含血红蛋白较多,因此组氨酸含量也比较高。当受到特定细菌,比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污染后,很容易产生组胺。

人在过多食用组胺后,会产生中毒危险,出现皮疹、脸红、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但以无鳞鱼来区分还是太专横了,只要大家在正规市场购买,买回家以后尽快吃或者冷冻保存得当,就不会出现组胺中毒的问题,大家不要因噎废食,即使有鳞鱼受到微生物污染,也会让大家出现生病的状况。

从营养学上来说,有鳞鱼和无鳞鱼都要吃,许多无鳞或细鳞的海鱼脂肪、胆固醇含量都比较少,刺也少,只要保存得当,适当吃一些,对人的身体营养补充是有好处的,而且要多种鱼类轮换着吃,其他高蛋白低脂肪的禽畜肉也不要放过,尽可能补充更加丰富的营养素。

各位朋友,生活中你习惯吃哪种鱼呢?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

日本宫城著名海产鲣鱼进入捕捞期 首批邮购产品开始发货

综合日本《河北新报》的报道,近日,新鲜鲣鱼捕捞量连续22年稳居日本之一的产地、宫城县气仙沼市举办了今年捕鱼季的首批邮购发货出发仪式。

受鲣鱼产量减少捕捞不易的影响,今年之一批交货期推迟了一个月左右。

当天,气仙沼邮局与该市的水产加工公司阿部长商店合作,向消费者发货当天加工的新鲜鲣鱼。

据悉,自2014年以来,气仙沼销售的鲣鱼量逐年增加,2018年创纪录地收到了3614箱的订货单,成为当地继秋天秋刀鱼邮购人气产品之后又一个热销海产品。

据统计,当地在今年收到3194箱的订购申请,但受捕捞不易的影响,原本定于6月10日发货的出发仪式推迟至今。

在日本知名渔港气仙沼渔港,自本月初开始,渔船驶出海港开始捕鱼,鲣鱼的捕获量逐渐恢复。据气仙沼市水产行业相关人员介绍,鲣鱼群目前还在千叶县房总半岛的海域,正在北上靠近三陆海域。(出处:人民网-日本频道)

标签: 鲣鱼 中国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