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图片、音乐来源于 ***
幸有读书可慰藉 ,请查收送给你的这份春日书单。
本书由中国植物学专家、园艺工程师、博物学家、科普作家和资深童书编辑联合打造,是帮助中国孩子系统认识植物、探秘自然世界的知识“藏宝图”。本书以人类观察、利用、保护植物的过程为基本线索,涵盖植物分类学、器官、生态、农作物、园艺、本草医药等知识,内含110多个主题页、近500个知识点、1200多幅植物摄影和知识示意图,以及拓展思维的趣味版块。书中专门设置 “中国植物”章节,展现大豆、茶、黄花蒿等影响深远的本土物种,介绍苏铁、鹅掌楸、兰花等中国珍稀植物,鼓励孩子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爱护独一无二的地球生态环境。
推荐理由:中科院方精云院士领衔,王康、史军、刘华杰等“博物达人”共同打造送给中国孩子的植物王国“藏宝图”。110多个主题页+1200多幅植物摄影+20个实验=满足好奇心的植物“入门秘籍”。
推荐理由:DK知识大百科系列”是DK继续“DK儿童百科全书系列”之后重磅推出的涵盖全学科的百科全书系列,是DK全球主推的6-14岁儿童百科全书,书中使用超清晰3D大图配以全新的版式设计,让知识更有条理,便于孩子阅读。
全书以由低级到高级的动物进化发展过程为整体结构框架,以点面结合、图文相映的方式,分9个章节系统介绍了动物基本概况、史前动物、无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鸟类、哺乳动物以及保护动物等方面的知识。150多个主题,近1000幅精美照片,400多种动物,全景式展现动物世界的生命百态。全书编委会大咖云集,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乔格侠领衔,荟萃国内十余位动物学专家、科普作者、少儿图书编撰专家。
推荐理由:上千幅图片给你最直观更具冲击力的阅读体验,就像是一座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一座动物园。许多页面上还有比例框,帮助孩子了解各种动植物与人体或常见物体的大小比例,或不同动物之间的体型比例,使他们对各种生物的大小有更直观的感受。
—END—
日前,区档案馆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王蔚长先生收藏的300多枚关于浙江的珍贵极限片。
什么是极限片?极限片是集邮的一种类别,讲求“票、片、戳”三合一。通俗地讲,就是邮票和明信片图案要相同或相似,再盖上与图案或主题相关地点的邮戳。通过三者完美组合,更好的诠释邮票的主题和意境。因此,收集极限片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么,为什么要把收藏多年的“宝贝”捐给档案馆?
集邮是我的人生更大的乐趣
在城东一个没有电梯的老小区里,见到了王蔚长。在热情的招呼声中,记者踏入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装修风格,斑驳的地板,老旧的家具,浸染着岁月的痕迹。
王蔚长出生于萧山,毕业后在淳安中学执教30年,而后又到农林大教书,直至退休。如今,他已是87岁的耄耋老人。
自七年前老伴去世,王蔚长一直独居,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不过,说到集邮,他的眼里顿时有光,神采飞扬。“受父亲熏陶,我从小喜欢玩邮票。”在艰苦的抗战年代,王蔚长的父亲去了远方,用一封封家书来传递对妻儿的思念,正是信封上那些小小的邮票,激发了王蔚长兄弟俩的集邮爱好。
进入80年代,集邮市场开始红火。“那时候,衣锦街上有个邮电局。”王蔚长回忆道,邮电局旁边有几个摊位,会卖些老邮票明信片之类。他经常会去转转,捡便宜的买。有一次,看到四张极限片,用民国时期明信片 *** 而成,甚是喜欢,但要400元,王蔚长犹豫半天,心想错过就没了,最终狠心买下。要知道,当时的月工资才几十元。
退休以后,王蔚长闲暇时间多了起来,每个月都往杭州邮票市场跑。“主要还是买些便宜货。”王蔚长笑了起来。
后来,邮电局可以预定邮票,王蔚长也没少花钱。让他心痛的是,当时买了一张猴票,夹在册子里,被小孩玩丢了。“现在一讲起邮票,就问你有没有猴票,我说曾经还是有过的。”
“我的邮票,不上档次,但我敝帚自珍。”王蔚长将多年收集的邮票和明信片整理出来,分门别类,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自制成图文并茂的“微型百科全书”,供亲朋好友欣赏。
2008年,王蔚长决定写邮文。“光自己玩没多大意思,要发挥点作用。”他主动和农林大联系,在校报上开了个专栏,取名“趣味赏邮”。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近些年,还经常为《浙江集邮》供稿。王蔚长还把发表过的作品装订成册,写上目录,细心地保存在柜子里。
“今年只写过一篇。”王蔚长说,因为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出书上面,就是眼前这本《片片故乡情》, *** 了300多枚浙江题材极限片的图文介绍,被省内多家档案馆和博物馆收录。
每一张极限片 都是一个故事
书的封面,是一张关于天目银杏的极限片。
为什么放这张呢?王蔚长解释说,天目山野银杏被称为活化石,是临安的一张金名片,很有代表性。
翻开书可以看到,书中还收录了清凉峰的鹅掌楸、野生梅花鹿,昌化鸡血石等具有临安特色的极限片。
“收集极限片最重要是构思。”对于极限片,王蔚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的作品并没有严格遵循国际邮联的规则,也不是专门给集邮家品鉴,而是面向普通大众,用图文结合、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一份爱国心、故乡情。
“你看这枚‘鲁迅与中国现代版画’极限片。”王蔚长介绍,大家都知道鲁迅是大文豪、大作家,实际上他还是中国现代新兴木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所以自制了一张明信片,贴上鲁迅先生八十周年纪念邮票,盖上绍兴的邮戳。“有个集邮家看到就和我说,这么好的邮票,贴这上面可惜了!我说不可惜,传达鲁迅先生在现代木刻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就体现了这张邮票的价值。”
王蔚长为完成一个好作品,动了不少脑筋。比如“ *** 与包玉刚”极限片。讲述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宁波籍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带头响应,先后受到 *** 15次接见。随后包玉刚在内地投资兴办多个工程项目,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邮票贴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信片上是接见现场照片,戳盖的是包玉刚的家乡镇海庄市。从邮票到明信片,再到邮戳,串联成线,一个改革开放的故事跃然纸上。
300多张极限片,300多个关于浙江的精彩故事。风土人情、古圣先贤、名川大山、文化传统、当代成就……在王蔚长眼里,极限片不仅传播了集邮知识,更饱含了对家乡故土的深厚情感。
“收集和 *** 这些极限片,花费了很多心血,现在年纪大了,我给它们找了个好归宿,可以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也算是为第二故乡做点贡献。”王蔚长说。
如他所说,书中的300多枚极限片原件,无偿捐赠给了区档案馆。同时,在区档案馆的帮助下,以《片片故乡情》为蓝本扩大印制,将这一份浓酽醇厚的家国情怀传递给更多的人。
作者 吴忠民
江南更大的皇家园林就在湖南,莫要错过啦!一周前
好玩君告知了各位景区门票降价的好消息
不记得了吗 ?
这一次,好玩君将安利给大家这27家降价景区的其中之一
石门夹山国家森林公园
夹山园内群峦叠翠、万木峥嵘、空气清新、环境幽静
集佛教圣地、闯王陵园茶禅祖庭、森林风光于一体有夹山寺和闯王墓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不可多得的旅游佳景
位于澧水中流、武陵山脉尾端,西距石门县城八公里。
它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宜人的自然景色相融合。森林覆盖率达93.6%,植物种类204种,有珙桐、香果树、鹅掌楸等名贵树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禅门之一书”《碧岩录》诞孕地,世界茶禅文化发源地,世界茶道源头,闯王李自成禅隐圆寂地,湖湘文化源头之一。
夹山风景区现有四个景区,即夹山寺景区、犀牛沟景区、紫和寺森林生态区、森林风光。
夹山寺景区
灵泉禅院(俗称夹山寺)、闯王陵、碧岩泉洗墨池、玉带湖、玉玺井、善会墓、圆悟塔等
夹山灵泉禅院俗称夹山寺,是公开佛教活动场所,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享唐、宋、元“三朝御修”盛誉,曾长期居于澧水流域文化中心位置,有禅宗宋门之一书《碧岩录》传世,是佛教重点寺院,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寺院内现有如下景点景观:山门殿、南清池、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法堂、金殿、闯王迷秘宫、灵泉宝塔、斋堂、寺院古树群落景观。
闯王陵
闯王陵位于中心景区石常公路西侧的奉天玉和尚墓原址,与夹山寺毗邻,按清代澧州知府何磷亲临夹山勘访所记原貌重建。
闯王陵占地2公顷,由陵卫、紫石牌坊、神道、陵寝、明楼等组成。闯王陵气势恢宏,庄严肃穆,被誉为“湖湘之一陵”。是现代人为李自成建的皇陵,为江南更大的皇家园林。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岩泉
位于夹山寺庙西南山麓处,傍山临溪,有三石耸立如笔架,故又称笔架岩。岩底山泉涓涓,其味甘甜清美。据传饮用此水可忘忧解愁。故又名必爱泉。有“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名句传世。
碧岩泉风景区以碧岩泉为中心,由碧岩溪、碧岩桥、碧岩池、碧岩湖、碧岩亭、碧岩洞、碧岩茶园、碧岩广场、碧岩摩崖石刻等景点组成,游人在这里品茶悟禅,可以体会到一种清寂明净、纯洁秀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茶禅一味”境界。
玉带湖
玉带湖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莒北大地上
集灌溉,饮用水,渔业,发电于一体润泽城乡,造福于民
引无数文人骚客驻足
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戏水玉带湖,怡然妙趣生驭马山水间,似在画中游
洗墨池
这是历代来夹山的文人骚客、高僧奇士写诗作画清洗笔墨的地方,故名洗墨池。借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天长日久,笔上的墨把整个池子都染黑了。
李自成在此曾经写了这样的一首诗:“满不满,清不清,一齐反,得太平。”,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李自成认为满清皇帝都应该被他反掉,自己做皇帝,天下就太平了,所以又叫不满不清池。
森林风光
佛光阁、狐仙洞、野人湾、桃花山等
桃花山
更佳花期:3月28日一4月7日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每年春天,在夹山国家森林公园桃花山,百亩桃花争相开放,桃花遍野、绿茵红飞。走进桃花源,就像走进了一首瑰丽的画卷。
青嶂岭
青嶂岭位于夹山寺北,古木苍苍,气势磅礴,如青狮卧息,故又名青狮岭。
相传唐时,岭藏猿群,常出没林间,抱子戏谑,人来不去。“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前”是其幽静清秀风景的真实写照。
站在山顶,可见古木参天,浓郁蔽日,奇花异草,幽香袭人,清风送爽,鸟鸣谷应,令人心旷神怡。若春和景明,晴空万里,蓝天白云,绿海扬波,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叫人眼花瞭乱。极目远眺,可见华安津澧;俯视澧江,青山碧流在目,山峦重重,远出昆仑;遇细雨纷纷,云缠雾绕,群峰古寺,若隐若现,真乃风光无限,晃若仙境。
游野人湾、林深谷幽、清风抚面、鸟语蝉鸣,如临世外桃源;登佛光阁,林海茫茫,松涛阵阵,令人心舒神驰。赏珍花异木,识林中百科,长人生知识,生爱惜情愫。
紫和寺森林生态区
紫和寺,即存心观,位于石门县二都乡卫星村十九峰山脉,西距县城8公里。
原寺唐代始建,后于清代重修,共五殿,今仅存遗址和直径为1.5米的圆形古井一口,四周古木合围。现寺为1998年村民自发新建,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石头砌成。2004年12月,县人民 *** 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在夹山,游客可骑马游览,乘船戏水,观鱼垂钓;可观摩佛事,寻迹闯王,品泉悟禅;可登高揽胜,观赏植物,林海漫步;可观武术,鉴赏文物,度假健身,“氧吧”休闲......此等绝佳的旅游境地,莫要错过啊
峨眉山风景区地处中国大西南,拥有非常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不乏很多名贵珍稀濒危的植物。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收罗整理了峨眉山上的这些植物,以方便大家去峨眉山旅游时候能够参考,在放松心情的同时还能够增长见识,认识很多新的植物。
桫椤
桫椤是峨眉山上最为古老的蕨类植物,属蕨类植物门、桫椤科植物,是距今约1.8亿多年前中生代侏罗纪留唯一幸存的木本蕨类。桫椤被称为“蕨类植物之王”、“活化石”,极其珍贵,堪称国宝。
桫椤
四川苏铁
四川苏铁是峨眉山最为古老的苏铁科常绿木本植物,是距今2.7亿年前古生代二叠纪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峨眉山气候温暖潮湿,非常适合四川苏铁的生长。
四川苏铁在峨眉山地区海拔550~630米之间的报国寺、伏虎寺一带多有分布。
四川苏铁
冷杉
冷杉又名峨眉冷杉,为松科常绿植物,是峨眉山区的主要树种和重要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峨眉山海拔2000~3099米从洗象池直到金顶的高寒地带。
冷杉形体苍劲,树干端直,树冠塔形,高达30余米,树龄可达200~400年。
冷杉
连香树
连香树,属于连香树科连香树属单科植物。连香树是峨眉山珍贵稀有的树种,是第四纪冰川后留存下来的孑遗植物,现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连香树属于落叶大乔木,树高25米左右,老树灰褐色,纵裂呈薄片剥落,短枝在长枝上对生。性喜温,不耐荫。分布狭窄、稀少,仅生长在海拔1700米的丛林中。
连香树
鹅掌楸
鹅掌楸属于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落叶乔木,高达40米,直径达1米以上。
叶马褂状,故别称马褂木。鹅掌楸主要产于峨眉山后山麓的龙池,叶形奇特,为世界珍贵观赏树种。国家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鹅掌楸
四川木莲
四川木莲是峨眉山的著名观赏植物,也是最古老的被子植物之一。
四川木莲属于木兰科木莲属常绿乔木。高约15米,树冠浓密。峨眉山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四川木莲的生长。四川木莲主要分布于峨眉山的海拔1400~2000米之间的九十九道拐、九老洞、莲花石一带,以及息心所附近。
四川木莲
珙桐
珙桐,又名水梨子,因卵圆形果核的外形略似梨,是峨眉山最名贵的观赏植物,中国特产,属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
珙桐分布于峨眉山地区的大坪、九老洞、遇仙寺、九岭冈、洗象池、弓背山等海拔1400~2000米处。
珙桐
珙桐属于蓝果树科,珙桐属植物,独占一属,为落叶乔木,树高通常10~15米,高可达20余米。树形端整,顶端枝条向上斜伸,较低枝条向外平出,构成圆锥形树冠。叶面鲜明绿色,互生、纸质,宽卵形,先端渐尖,边缘粗锯齿,叶背被有浓密的丝光白绒毛。
珙桐花尤其奇特而美丽。杂性花,每朵花没有花瓣,由多数雄花聚集成头状花序,顶端为一两性花,花序下有两枚大型白色苞片,即是常被人们误作的“花”。
4月下旬至5日上旬,树树银花飘舞,宛似群鸽栖息于树梢,展翅欲飞,故有“鸽子花”的美称。
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晚期留下的孑遗植物,人称“植物活化石”。19世纪才在我国发现,欧美植物学家特名为“中国鸽子树”。为峨眉山四大名花之一。
报春花
报春花是 峨眉山的四大名花之一。整个峨眉山有十大品种:分别为藏报春、鲜荷莲报春、卵叶报春、惟奇报春、川南报春、迎阳报春、苣叶报春、浅裂叶报春、窄裂叶报春和峨眉报春。
通常在初春开花,也有早在立春前开花,故名。
报春花
分布全山,常见于龙门洞、清音阁、洪椿坪、九老洞、大乘寺、雷洞坪、金顶等地。
报春花科属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地下茎很发达,地上茎不发达,开花时期抽出花茎开花。花冠合瓣,下部成细长的管状或圆柱形,上部分裂,裂片较大,有红、黄、蓝、紫、白诸色,娇小清丽。
兰花
兰花属于峨眉山四大名花之一,素有“花中君子”、“空谷佳人”美称。
兰花叶形修长,花姿秀美,花色淡雅,花香清幽,质朴纯真,清雅高洁,为世人所仰慕和珍爱。兰花别名兰草,是兰科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统称。
峨眉山的兰属植物,已知产49属,122种,另1变种。主要著名的种类有:春兰、峨眉春蕙、建兰、虎头兰、兔耳兰等。
春兰
虎头兰
杜鹃花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是峨眉山的四大名花之一。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鹃花
欢迎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我们的地球上,除了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小到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大到长达几十米的鲸鱼。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都是地球上的一员,少了哪个都不行。
2013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第六十八届会议决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以提高对野生动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十年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即将到来的2023年3月3日便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
—EN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2020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野生动物保护迎最严法规。
决定一公布
人们欢呼振奋
你知道
上饶有哪些野生动物呢?
下面小编为大家
介绍几种大家吧!
上饶名山胜迹众多,自然环境优美,早在唐朝就已是旅游胜地, 是中国更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三清山、龟峰、灵山、铜钹山、大茅山、北武夷山、鄱阳湖等众多山水资源。上饶林地面积2102.4万亩,森林覆盖率58.6%,林木绿化率61.5%,活立木总蓄积5202.6万立方米。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854.3万亩,其中国家级432.4万亩、省级337.8万亩。
上饶市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珍稀植物王国,奇禽异兽乐园”。上饶市有种子植物近4000种,蕨类植物约420种,苔藓植物近100种,发现的药用植物有560多种。乔木树种多达50多科属150余种,其中有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香果树、南方红豆杉、水松等树种和列为国家二类保护的黄杉、南方铁杉、白豆杉、连香树、花榈木、鹅掌楸等树种。以怀玉山、武夷山为代表的林区所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20科、272属、629种、33个变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云豹、野猪、山羊、羚羊、刺猬、穿山甲、猕猴、蝮蛇、梅花鹿、熊、石鸡等等。境内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就有鸟类200余种,两栖爬行类1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娃娃鱼(大鲵)、黄喉躁鹛、中华秋沙鸭、黄腹角稚、短尾猴等20多种。(数据来源:百度百科)
三清山的生物世界经历了两亿多年来的演化更替,孕育了现代三清山独特的中亚热带东方湿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保存有 9 个植被类型,拥有高等植物 2373 种、野生动物1728种。其中有 45 动植物列入 IUCN 物种红色名录、146 种动植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144 种动植物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79 种动植物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物种。
王元星(摄)
黄腹角雉为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列入世界鸟类红皮书,黄腹角雉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处于濒危状态,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婺源鸳鸯湖区共有动物89种,其中哺乳类17种,爬行两栖类22种,鸟类50种,鸟类又分为水鸟类14种,山林鸟类36种,尤以鸳鸯居多最多,占全世界已知野生鸳鸯数量的2/3是亚洲乃至全世界更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现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种)
?比翼双飞 婺源鸳鸯湖
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交界处,更高峰海拔2157.8米,为大陆东南之一峰,是整个华东“六省一市”地区的更高山峰,号称“华东屋脊”。大自然赐予了武夷山独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拥有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更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其中有植物2527种,野生动物近5000种。2017年,位江西铅山的北武夷山成功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录。铅山成为了全国第五个、江西首个具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地方。
2007年武夷山已知的动物种类有5110种,其中:哺乳纲71种,鸟纲256种,鱼纲40种,两栖纲35种,爬行纲73种,昆虫已定名4635种(其中有700余个新种,20种中国新记录)。在动物种类中尤以两栖、爬行类和昆类分布众多而著名于世,中外生物学家把武夷山称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鸟类天堂"、"蛇的王国"、"昆虫世界"。到2011年已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的动物有46种,黑麂、金铁豺、黄腹角雉等11种列入一级保护。属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种类有97种。中国特有野生动物49种,崇安髭蟾(角怪)、崇安地蜥、崇安斜鳞蛇、挂墩鸦雀更为武夷山所特有。
崇安髭蟾(角怪)
挂墩鸦雀
挂墩鸦雀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199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稀有
铜钹山(属武夷山东脉)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0%,蓄积量120万平方米,有原始次生林3万多亩,毛竹林10万多亩,分布着100余科共2000余种野生高等植物,其中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香榧、香樟、柳松、银杏、厚朴、木莲等。
极为罕见的云豹( *** 配图)
茫茫竹林中,还散着几百株极其珍贵的天然南方红豆杉幼树。此外还有极为珍稀的银杏、木莲,大多为清代所植,至今已有一、二百年历史。据调查,鸟兽类野生动物有200余种,两栖爬行类100余种,昆虫种类更是繁多,其中列为国家重点和省重点保护的有黄腹角雉、毛冠鹿、短尾猴、云豹、穿山甲、熊、鹰嘴龟、尖吻蛇、眼镜蛇等30余种野生动物。
古籍摄
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动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据林业部门调查,景区内有树木类植物72科204个种类,竹类12种,中草药221种,古树名木遍布景区各地,贡茶、茶油、弥猴桃、石耳、大蒜、土纸等农、林产品。动物有鸟类20余种,兽类20余种,两栖类9种,蛇虫类30种,山羊、云豹、石鸡、黄麂、鲵鱼、黄瓜鱼、鹰嘴龟等珍稀动物。
野生动物晒太阳 夏濛 摄
大茅山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已记录脊椎动物337种,昆虫12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4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有豹、云豹、黑麂、金猫、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金斑喙凤碟等多种。
黑麂( *** 图)
金猫( *** 图)
中华秋沙鸭( *** 图)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中华秋沙鸭属于比扬子鳄还稀少的国际濒危动物。
中国之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是北方候鸟迁徙越冬的更佳之地。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2019年1月24日,我国之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草洲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开始聚集成大群。
鄱阳湖是“水中大熊猫”“活化石”长江江豚主要栖息地,也是江豚的最后避难所。江豚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蹿下跳,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嘴巴长得很特别,和圆圆的头部一搭配,看起来总是笑嘻嘻的,因此有着“微笑天使”的美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的标准,长江江豚已达到“极危”级。
江豚跃出水面
微笑天使-江豚
为保护濒临灭绝的江豚,我省在鄱阳湖东岸康山大堤扩建江豚湾,江豚湾保护区,地处鄱阳湖余干县康山大堤水域,是赣江、信江、抚河的三江交汇处,水质条件良好,是天然的深水港,水位最浅时也有20余米,温度适宜,食料多,是每年江豚往来鄱阳湖必经之地,也是江豚生存和观赏、拍摄,传播保护江豚知识的更佳场所。
... ...
上饶各地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财富
欢迎大家留言介绍更多野生动物知识
让我们共同 *** 野生动物贩卖
拒绝滥捕杀、食用野生动物
共同携手
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
来源:部分动物配图、资料源自 *** 百度百科.侵删;欢迎订正补充
周末悦读|和植物学家一起发现身边的植物之美你知道巧克力、口香糖、枫糖浆的甜味来自哪些植物吗?你能在路边找出粮食小米的“古老祖先”吗?你想和博物达人一样准确分辨草丛中的每一株野花吗?你知道家门口的银杏树竟是地球冰川期的幸存者吗?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将为你打开植物的世界。
《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由中国植物学专家、园艺工程师、博物学家、科普作家和资深童书编辑联合打造,是帮助中国孩子系统认识植物、探秘自然世界的知识“藏宝图”。本书以人类观察、利用、保护植物的过程为基本线索,涵盖植物分类学、器官、生态、农作物、园艺、本草医药等知识,内含110多个主题页、近500个知识点、1200多幅植物摄影和知识示意图,以及拓展思维的趣味板块。阅读本书能帮助孩子以草木涤荡心灵,以知识开拓眼界,以观察训练专注力,培养受益终生的兴趣爱好。
从盘中蔬果到路边的行道树和花草,本书内容以中国本土植物与外来常见植物为主,亲近日常生活,小读者结合实际观察阅读这本书,能更好地读懂自然。书中专门设置“中国植物”章节,展现大豆、茶、黄花蒿等影响深远的本土物种,介绍苏铁、鹅掌楸、兰花等中国珍稀植物,鼓励孩子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爱护独一无二的地球生态环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弓立芳
2021你值得期待的好书欢迎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感觉眼睛一闭再一睁,假期就过去了,我们已经正式复工啦!
春节一过,感觉就真的进入了新的一年。近期盒子为大家推荐了不少书单,也有很多读者在问2021年都会出哪些好书。
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盒子特意去帮大家打听了一下,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因为2021年要出版的好书太太太多了。
为了满足大家想尽快看见好书的需求,能够之一时间与这些好书见面,盒子先整理出一批马上就要出版的图书,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
作者:《中国儿童植物百科全书》编委会
本书由中国植物学专家、园艺工程师、博物学家、科普作家和资深童书编辑联合打造,是帮助中国孩子系统认识植物、探秘自然世界的知识“藏宝图”。本书以人类观察、利用、保护植物的过程为基本线索,涵盖植物分类学、器官、生态、农作物、园艺、本草医药等知识,内含110多个主题页、近500个知识点、1200多幅植物摄影和知识示意图,以及拓展思维的趣味版块。阅读本书能帮助孩子以草木涤荡心灵,以知识开拓眼界,以观察训练专注力,培养受益终生的兴趣爱好,治愈城市儿童的“自然缺失症”。书中专门设置 “中国植物”章节,展现大豆、茶、黄花蒿等影响深远的本土物种,介绍苏铁、鹅掌楸、兰花等中国珍稀植物,鼓励孩子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爱护独一无二的地球生态环境。
DK动物知识大百科
作者:英国DK公司
本书是一本色彩缤纷、 *** 视觉的动物爱好者参考书,也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儿童百科全书,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有趣和新奇的动物知识。书中探索范围广泛,包括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六大板块,以及相关的形态学、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等动物知识。从最微小的甲壳类动物到最强大的哺乳动物,从万能的信天翁到凶猛的大白鲨,动物们被赋予了生命,可以帮助读者更近距离地观察不断进化的动物世界。
百科经典科普阅读丛书:《分子共和国》《元素的世界》
“百科经典科普阅读丛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为孩子定制的一套打开科学视野的丛书。本套书将彻底颠覆“知识就是概念,读起来本该枯燥无味”的定式,不仅寓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于故事,还展现了科学家们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一面,以及他们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
《元素的世界》
作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元素的世界》通过拟人方式介绍元素,使抽象的元素变得活泼有趣,不是单调地论述元素知识,还将相关背景知识融合进来,讲述了与元素有关的重大科学进展背后的故事。
《分子共和国》
作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分子共和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国家更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带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师生为孩子讲的“极简化学课”。多年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辨能力的化学人才为使命,为国家培养了众多化学专业人才,同时以丰富、创新的形式为化学科普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从“单质一族”的氢气、氧气、氯气,到“无机城市”的 *** 、硝酸、二氧化碳,再到“有机城市”的苏丹红、甲醛,生动介绍了众多化学分子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分子的性质、用途、危害,构建了真实的分子共和国。本书还以故事思维趣谈分子的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用读者看得懂的文字讲述深奥的化学知识,为读者开启了一段“分子之旅”。
故宫里的大怪兽(第六辑)
作者:常怡
《畅音阁的卡拉》:天哪!故宫居然出现了魔王!钦安殿里的法官高功,邀请李小雨一起去降魔,魔王还没找到,祸先闯了不少。故宫里的时空越来越混乱,一只胖刺猬帮李小雨穿越到了乾隆时期,杨永乐随随便便就见到了康熙皇帝,清朝内务府的工匠突然跳出来帮忙大战蠹虫……这会不会与畅音阁的时间怪兽卡拉有关呢?
《西洋龙的离奇故事》:天哪!乾隆花园里冒出来了一个大怪球,天天吵得动物们睡着觉。只有故宫里年龄更大的野猫花婆婆才知道它的秘密。一只鸠鸟突然出现,吵着闹着要当李小雨的保姆;月亮蟾蜍则非要造个月亮送给她;双头鹰还免费送她去19世纪的莫斯科玩……李小雨都搞不明白,自己怎么一下子这么受欢迎?
《毕业了》:天哪!火神祝融居然现身了,高大的宫殿眼看着就要成为火神的玩具,李小雨能阻止这一切吗?李小雨因为摔伤胳膊参加不了毕业舞会,怪兽们跳出来争着要当她的“仙女教母”,给她举办一场“非同一般”的毕业舞会。舞会上会有神秘嘉宾集体出场,他们是谁呢?
中国文化精灵城堡漫游记(第三辑)
作者:顺子
《中国文化精灵城堡漫游记》(第三辑)包括《宋词轩里的词牌仙子》《山海国里的山精海怪》《本草国的中药精灵》三册。继之一辑和第二辑,王小帅和大毛怪在成语王国、唐诗宫、诗经花园、汉字城堡、中国书房和博物馆国宝城的探险之旅后,他们俩在第三辑中,又先后来到了宋词轩、山海国、本草国开启了奇幻之旅。王小帅和大毛怪认识了宋词轩的词牌仙子、山海国的山精海怪,以及本草国的中药精灵,不但学习了许多中国文化知识,还在困难中获得了成长。承继之一辑和第二辑的风格,书中既有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又有现实生活的关联以及现代精神的关照,巧妙地传承了传统文化,弘扬了中国精神,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手绘地图 好玩的城市
作者:意大利白星出版社
本书引自意大利白星出版社,是一本适合学前小朋友阅读的地图知识类儿童读物。全书采用手绘形式,以城市为单位,结合手绘地图,以小朋友的口吻介绍了世界上33个非常受欢迎的城市的基本知识和游览重点,包括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国旗、人口数量、当地的著名建筑、景观等,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图书文字简单,画风美观活泼,色彩淡雅清新,能让小朋友在认识城市的同时,通过欣赏漂亮的图片引导孩子建立对美的认知。
拉鲁斯十分钟历史百科
作者:【法】克里斯蒂娜·帕吕【法】普里斯卡·勒·唐德
《拉鲁斯十分钟历史百科》以图文故事与历史知识相结合的新颖形式,为孩子真实还原了八位著名历史人物或传说英雄。每册以一个著名历史人物或英雄人物为主题,先以图文故事的形式讲述主人公更具代表性的事迹或传奇故事,之后依据时间轴为孩子讲解相应时代的大事件,并附以该时代精美的艺术品图片。丛书共8个分册,分别为《路易十四——太阳王的胜利 》《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古埃及女法老》《贞德——法国民族英雄的一生》《亚瑟王——拔剑为王的传说》《玛丽·居里——对科学的永恒热爱》《尼尔·阿姆斯特朗——月球上的之一人 》《莫扎特——天才的命运》《达·芬奇——未完成的肖像》。
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
作者:单霁翔
本书讲述了中国大地上的世界遗产故事。全书分为12个篇章,既讲述了12处遗产地的文化传承、利用和保护的故事,又探讨了12个独立的文化遗产保护课题。在节目录制的独特视角下,作者以一贯金句频出、举重若轻的语言风格带领读者开启一场世界遗产之旅。轻松的图文内容背后,是厚重的学术积累、忘我的倾情投入和先进的文化理念。同名文化综艺节目正在浙江卫视、腾讯、爱奇艺等平台热播。
爸爸丰子恺
作者:丰一吟
本书是丰子恺之女丰一吟对父亲的一部温情回忆录。本书作者秉笔实录亲身经历,并走访父亲生前好友,以细腻质朴的笔触还原了生活中真实的父亲。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得以近距离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性情与风骨;丰子恺的人生,也折射出现代中国历史的侧影。
故宫如梦
作者:安意如
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明清历史人物为明线,以“参观”故宫顺序为暗线,于时空交错间对明清两朝皇帝和后宫妃嫔、太监等人物的命运进行梳理,尤其对深陷幽深宫殿的真挚感情着墨较多;同时如数家珍般对皇权斗争、紫禁城建筑、皇宫礼仪制度等加以解读。紫禁城,一出真实的幻梦。在悲春伤秋的感怀中,作者用辞藻华丽、情真意切的笔墨提醒我们正经历着的世间变幻和无常。
—END—
三星堆发现丝织残痕,走进古老植物王国周敏
近日,三星堆成为新闻和社媒上最热的话题。金面具残片、金箔、玉璧、龟背形铜挂饰、鸟型金饰片……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不断“上新”,引发众多关注。
相比新晋的网红金面具,在考古学者眼中,最新出土的一件貌似不起眼的“黑炭”碎块,更是意义非凡——它们是丝绸的痕迹。考古专家郭建波表示,“这是四川首次发现3000多年前的丝织残痕,至少可以说明3000多年前古蜀人已经开始使用丝绸”。
考古队员在三星堆遗址三号坑和四号坑内都发现了3000多年前的丝织残痕。 CCTV视频截图
南方丝绸之路的物证:桑
自1989年起,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段渝教授就提出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猜想。段教授认为,商代长江上游的三星堆青铜文明,同古代西亚、埃及、爱琴海文明、印度古文明构成了同一文化传统,这种文化间传播交流的路径,就是沿着南方丝绸之路来往的。
但在此之前,巴蜀地区一直没有发现汉代以前的丝绸,学界普遍对这一说法将信将疑。如今三星堆三、四号坑新出的丝织残痕,很好地为先秦时期南方丝绸之路研究提供直接的物证。
战国时期出土的采桑人物图青铜壶上的采桑纹饰。 中国丝绸博物馆 图
桑树是我国最古老的原生物种之一,原产于我国中部和北部,现由东北至西南各省区,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它是《诗经》中描述最多的植物,“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的诗句,就记录下了古代桑园劳作的生动画面。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桑也是美好家园的意象,“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陌上柔桑破嫩芽,春在溪头荠菜花”,从孟浩然到辛弃疾,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然而,桑树对于中国人的重要远不止于此。没有这种植物,就没有灿烂辉煌的“丝绸之路”。早在七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驯化桑树用以养蚕了。到了商周时期,我国已经发展出了完整的桑树种植、采收、桑蚕饲养以及纺织的生产系统。公元前115年,安息的密特里达提二世与汉武帝签定了商业合作,开启了人类历史上之一次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
展示中国古代养蚕业的版画。 *** 图
丝绸带来的惊人财富,令全世界都垂涎不已。十五世纪,在意大利引入中国白桑以前,地中海沿岸就已引种了黑桑,但吐出的丝质地却很粗糙。
1608年,英王詹姆斯一世要求土地所有者购买并种植一万株红桑以发展纺织产业,但因家蚕不爱吃红桑的叶子,英国的丝绸产业计划就此夭折。殖民时代,桑树被引种到了北美,意图发展丝绸业,但同样没能成功。
原来,只有中国原产的桑树,也叫白桑(其种加词“alba”的意思就是“白色的”),才是家蚕的更爱。这样看来,桑树跟中国的缘分,是命中注定。
桑树在南方很常见,我家小区里就有种了不少,长江边也有野生的。这个春天,因为三星堆这个新发现,我重新仔细观察了这种植物。
桑(Morus alba),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或为灌木 周敏 图
春天是桑树开花的时候。跟绝大多数靠风媒传粉的树木一样,桑的花相当不起眼,花分雌雄,是单性花。雌雄花都是柔荑花序,生于叶腋或直接从枝上的鳞芽长出来。
雄花序 周敏 图
桑的雄花,很像一种我们南方人叫做“活辣子”的绿色毛毛虫。肉眼可见的,是4枚斜外伸展的雄蕊。容易忽略的,是包裹着它的4枚花被。同样绿色的雌花,则是一个小小的扁圆形,顶端有两枚毛茸茸的叉分柱头。眼下,桑椹的幼果也已长成,有一些已经开始由绿转红。
雌花序 周敏 图
桑椹幼果 周敏 图
植物志上记载,桑树雌雄异株。但在长江边,我却赫然发现,有一株桑树上,既有桑果也有雄花,显然是雌雄同株的。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桑树通常雌雄异株,但有时也雌雄同株。
桑树通常雌雄异株,但这一棵显然是雌雄同株的 周敏 图
桑树的叶片柔软而鲜亮,多为卵形,边缘有粗锯齿,但靠近树基部的叶常有不规则分裂。为什么家蚕只对桑叶情有独钟?科学实验已证实,桑叶中含有的蛋白质多达2000多种,这或许是蚕格外偏爱吃桑叶的原因。
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则用了一种更感性的描述:“人们不知道野蚕用多长时间才找到了桑树,但自从与桑叶相遇,野蚕就把蛋白质的味道刻进了基因里。最终,为了一片桑叶,放弃了整片森林。”
桑叶富含蛋白质,因而受到蚕的专宠。 周敏 图
灭绝200万年后,在四川“复活”的水杉
这次三星堆最新的发布会,让人们得以再次回溯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历程。其中,被称为“发掘三星堆遗址之一人”的葛 *** (David Crockett Graham),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1934年,时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的葛 *** 组建了一支考古发掘队,在四川广汉月亮湾进行了对三星堆遗址的首次发掘工作,从而揭开了这个20世纪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的序幕。
葛 *** 的一生异常丰富多彩,拥有过教育学家、语言学家、宗教比较学家、文化人类学家、艺术品收藏家、生物学家、考古学家等相当多的身份,但最初踏上中国的土地时,他的身份是一名传教士。
葛 *** ,美国人,1884年3月出生于阿肯色州。1911年,他以美国浸理会牧师身份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三十多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四川度过。1933年冬,他与林名均一起主持了广汉三星堆的首次考古发掘,揭开了“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序幕。 *** 图
一来到四川,他和他的外国同侪就敏锐地认识到,华西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具有非常独特的研究价值。华西大学首任校长毕启(Joseph Beech)曾说过,“由于冰川运动在美洲大陆和欧洲毁灭了很多植物和动物,我们只能从化石中知道它们,但在华西则完全不同,西北高山和横断山脉使这里具有亚热带气候,谷深山高使各种动植物能生存下来,是研究动植物和人种学的宝库”。
这个冰川运动,就是地理学史上所说的“第四纪冰期”。大概200多万年前,地球开始大幅度降温,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大陆被冰雪所覆盖,四季寒彻,森林消失,大量动植物遭遇灭顶之灾。
而在中国西南地区,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极寒气候,奇迹般地保留下来了一个郁郁葱葱的植物王国,众多古老生物在此存续了下来。
今天,它们被统称为“孑遗植物”,“植物的活化石”。在著名博物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华杰教授的《天涯芳草》一书里,就记录了水杉重新被发现的传奇故事。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杉科水杉属,落叶乔木。 周敏 图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古老且珍稀。第四纪冰期之后,水杉属的近十个物种全部灭绝了。直到1941年2月,中央大学森林系干铎赴重庆任教时,途经四川磨刀溪(现位于重庆与湖北交界处的利川县),偶遇一株参天古树,当地人叫做“水桫”。在此采得的标本历经多次辗转,又经过多位植物学家多年的采集、鉴定和研究,八年之后,才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郑万钧确定:这就是本已被认定灭绝了的水杉。
水杉重现于世的消息一经发布,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科学上的惊人发现——1亿年前称雄世界而后消失了200万年的东方红杉,在中国内地一个偏僻的小村仍然活着!》——这是1948年3月25日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上刊载的头号新闻。这里所说的“东方红杉”就是水杉。
如今,水杉已被很多国家引种。在城市绿化与居民小区里,也处处都有水杉优美的身影。水杉树干笔直,羽毛状的叶片极其优雅,盛夏碧绿,秋后经霜转红,一年四季各有其美。人们大概想不到,它还有这样曲折传奇的身世。
羽毛状的叶片极其优雅,盛夏碧绿,秋后经霜转红。 周敏 图
西南腹地是古老植物的福地
其实像水杉这样,在中国西南的腹地山区得以幸存的“孑遗植物”(也叫作活化石植物,起源久远,一般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有广泛的分布)共有几百种。可以说,这片神奇的土地,堪称古老植物的“诺亚方舟”。而其中最出名的,大概要数被称为“中国鸽子花”的珙桐。
1869年,著名法国传教士谭卫道在四川穆坪发现并命名了该物种,引起了欧美植物学家的强烈兴趣。之后,有“中国威尔逊”之称的英国植物学者——厄恩斯特·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也采集了珙桐种子带回欧洲繁殖。这一濒临灭绝的中国珍稀树种,现已成了世界最著名的观赏树之一。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蓝果树科珙桐属,落叶乔木。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自然分布带主要在我国西南部,尤以四川的峨眉山及雷波、马边等县最为集中。 谢华烜 图,摄于四川瓦屋山
珙桐现已成世界著名观赏树 戒贤 图 摄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到新生代第三纪,木兰科鹅掌楸属还有1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但到了第四纪冰期,大部分已绝灭。目前本属仅剩下两种,一种就是我国特有的鹅掌楸,另一种则是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1963年,南京林业大学著名林业育种专家叶培忠教授同助手用中国鹅掌楸为母本,与北美鹅掌楸杂交后,又培育出了杂交鹅掌楸。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乔木。自然分布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因叶似马褂,又叫“中国马褂木”。 周敏 图
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 tulipifera) 颜超 图 摄于长沙
另外,与三星堆有着重要关联的成都金沙遗址也曾出土过一块植物化石。金沙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曾告诉我,最新的考古鉴定结果表明,那是一株三千年前的秋枫。
3000年前的秋枫树根,金沙遗址出土。 资料图
秋枫(Bischofia javanica),大戟科秋枫属,常绿大乔木,雌雄异株。图为秋枫的果实。 周敏 图
秋枫因树液血红而得名。 周敏 图
专家表示,从这块化石可以推测出,三千年前的蜀地,植被茂盛,树木参天,不仅是自然地理意义上的腹地,更是众多古老植物的福地。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jdl_2020@163.com)
责任编辑:王昱
校对:刘威
怎么辨别鹅掌楸